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肝癌的免疫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对肝癌的免疫状态和免疫治疗研究已有多年,认为肝癌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密切关系。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飞速发展的推动下,免疫治疗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四种治疗模式。肝癌的免疫治疗,是当前人们研究的热点,正展示出越来越广阔的应用前景。1 肝癌的免疫状况肝癌的免疫状况,在免疫网络各环节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与紊乱,其中以细胞免疫改变为主。2 肿瘤免疫治疗的概述肿瘤的免疫治疗主要通过肿瘤宿主防御机制或生物制剂的作用以调节机体自身的生物学反应,从而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与以往治疗肿瘤的…  相似文献   

2.
肝癌的免疫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手术切除、局部或全身化疗仍为目前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由于多数患者就诊时病情已属晚期无法行手术治疗及术后的高复发率,致使肝癌患者生存率依然低下。为治疗不能手术切除及预防术后复发,多年来研究者一直致力于探求用免疫方法来弥补治疗肝癌措施的不足并取得了一定的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病人手术疗效和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2003年收治的68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病人的临床资料。分别按术后是否加用化疗、有无合并肝硬变、肿瘤大小及Child-Pugh分级等进行分组研究,比较各组间术后不同的疗效。结果手术切除加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7.8月,术后6个月及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0.4%及64.7%、47.1%、31.4%;单纯手术切除组分别为14.5月和70.6%、52.4%、29.4%、5.9%。手术切除加化疗组疗效均明显优于单纯手术切除组(P<0.05)。结论手术切除加术后化疗或栓塞治疗是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病人的有效治疗方案。肝硬变、肿瘤大小及Child-Pug分级与病人术后生存时间相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复发性肝细胞肝癌的外科治疗(欧洲经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肝切除被认为是治疗肝细胞肝癌最有效的方法 ,其手术死亡率已下降到 0 % 10 % 〔15〕 ,切除后 5年生存率已达 30 % 50 % 〔5〕。但是切除的远期疗效尚不能令人满意 ,主要是因为切除后有较高的复发率 (术后 5年复发率接近 85% 〔5〕)。尽管目前没有好的方法来预防肿瘤的复发 ,但是肿瘤复发后不同的治疗方法的确能不同程度地延长病人的生存率。作者比较了各种治疗复发性肝癌方法的结果 ,寻找出最佳治疗原则 ,即对于复发性肝细胞性肝癌应采取包括再次肝切除、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或经皮无水酒精注射术在内的积极治疗措施。临床资料自 19…  相似文献   

5.
肝癌切除术后辅助肝动脉栓塞化疗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关于原发性肝癌的现有各种治疗手段如外科治疗、微创治疗(肝动脉栓塞化疗、微波射频消融治疗、无水酒精瘤内注射)、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都有一定的疗效,但至今仍以手术切除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近20年来,通过亚临床期肝癌的发现、早期切除、肝癌术后复发的再切除和不能切除肝癌的缩小后再切除、多学科的有序的综合治疗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术后生存率。由于肝癌有早期就容易出现肝内转移的特性,大部分肝癌在手术时已存在有肝内转移灶,所以术后余肝残留肿瘤的机会很大,术后复发率高。  相似文献   

6.
不能切除肝癌的外科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手术切除是肝癌的有效治疗手段,但有其局限性,一是手术切除率低,二是术后复发率高。因此,研究占肝癌大多数不能切除肝癌的外科综合治疗和术后复发的防治,乃是临床实践中的重要课题。特别是近年出现了“不能切除肝癌的缩小后切除”,更增强了姑息性外科手术的战略作用。目前国内外对不能切除肝癌的外科处理大致有:肝动脉结扎、肝动脉插管化疗、液氮冷冻、微波固化、激光气化、术中肝动脉栓塞、术中瘤内注射无水酒精或化疗药物等。一、液氮局部冷冻治疗肝癌[1-3](-)冷冻治疗肝癌的适应证冷冻治疗肝癌的适应证主要是:(1)合并严重肝…  相似文献   

7.
胃癌的新辅助化疗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胃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仍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绝大多数早期胃癌通过手术可以获得治愈,但手术不能改变残留癌细胞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的生物学特性,尤其是进展期胃癌术后局部复发和转移的发生率仍可高达60%以上,复发和转移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胃癌术后的保驾化疗在临床开展已有半个多世纪,但术后化疗的临床效果不尽人意。随着人们对肿瘤生物学行为认识的提高,胃癌的治疗模式正向围绕手术开展的化疗、介入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方面发展。近年来,在『临床开展的术前辅助化疗,也即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chemotherapy),治疗效果肯定,并受到愈来愈多患者的接受。  相似文献   

8.
肝癌是全球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手术切除仍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方法,肝癌根治性切除后病人的5年复发率高达60%-70%,小肝癌术后复发率为30%~40%,这成为肝癌临床治疗的难题.肝癌细胞可以通过对自身表面抗原的修饰以及改变肝癌组织周围的微环境来逃避机体的免疫识别与攻击,发生肿瘤免疫逃逸[1].从而导致肝癌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9.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主要是应用各种手术方式切除发生癌变的组织,术后应用局部或全身化疗、免疫治疗杀灭残留的癌细胞,以预防复发。对一些多发性浅表性膀胱肿瘤、膀胱原位癌的患者,也有应用化疗、免疫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其中,免疫治疗作为化疗的一种替代的治疗方式,正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免疫治疗的方法较多,大体可分为特异性免疫治疗和非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癌自发性破裂大出血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肝癌破裂大出血的手术临床资料。结果10例均行手术切除出血的肝肿瘤,清除积血,清洗腹腔,腹腔内放置化疗药物,无术中死亡病例。结论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大出血复发率高。腹腔种植机会多,预后差,手术切除肿瘤为首选方法,术后应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肝癌作为我国恶性肿瘤病死率仅次于肺癌的疾病,已严重威胁着人民大众的生命健康,并且大多数患者在就医时已处于肿瘤晚期,因此早已失去了一期手术切除的机会,而且肝癌对放化疗的敏感性均较差.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作为不能行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虽然其临床效果十分明显,但也有不足之处,肿瘤坏死、清除不彻底,存在残留子灶的可能,术后免疫功能会受到损伤.重组人腺病毒p53可有效感染肿瘤细胞,转录、表达p53蛋白,直接或者通过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间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重组人腺病毒p53(rAd-p53)治疗原发性肝癌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总结近几年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述,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技的进步,肿瘤免疫治疗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部分无法手术或难以手术的中央型肺癌患者在免疫治疗后重现手术的机会.而机器人手术系统可为肺癌患者带来更微创的治疗方案,通过机器人辅助完成袖式重建术可最大程度地保证完整切除肿瘤、缩小切除范围和保留健康肺组织.本文介绍一例中央型肺癌患者接受免疫联合化疗后行机器人辅助袖式重建术,术后恢复顺利,术后9d出院,随访1年,ECOG评分为1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肝脏脏面生长的外生型肝癌的影像学特点及治疗策略。 方法根据临床表现、AFP、CT、肝动脉造影及病理诊断肝脏脏面的外生型肝癌14例,手术方法为肿瘤连同左肝外叶同时切除,肝破裂者进行腹腔冲洗,术后氟尿嘧啶联合顺铂腹腔化疗3次。介入治疗采用肝动脉灌注及栓塞术。 结果3例左肝外叶脏面的外生型肝癌术后无并发症发生。11例经过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发热9例,恶心、呕吐9例,腹痛、腹胀4例,均经过对症治疗好转,没有出现肝衰竭、肿瘤坏死脱落及肿瘤破裂大出血导致休克等严重并发症。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0%、45%、32%。 结论肝脏脏面生长的外生型肝癌影像学特点主要是血供丰富,诊断需要综合判断,治疗首选手术治疗,对不能或不愿手术切除的采用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联合经皮碘化油注射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肝细胞癌是最常见、最难治疗的肿瘤之一 ,手术仍是目前公认的可能治愈的方法。但术后复发率非常高 ,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 5年复发率约 80 % ,即使小肝癌 (<5cm )也达到 40 % 5 0 % 〔1 ,2〕。肝移植理论上是治疗的最佳选择 ,因为它既切除了肝细胞癌 ,又减少了肝硬化的发生。但是移植的效果令人失望 ,因有 5 0 % 70 %的病例在移植肝或远处复发〔3,4〕。研究表明 ,肝移植前辅以全身化疗可提高小肝癌 ,甚至晚期肝癌存活率。提示部分病人在肝癌切除或肝移植前外周血中已有肝癌细胞或常规检查方法不能发现的微小转移灶 ,大手术或肝移植后应…  相似文献   

15.
肝癌切除加免疫化疗对术后复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肝癌切除免疫化疗对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121例患者分成4组:手术组(OP),手术加化疗组(OC),手术加免疫治疗组(OI),手术加免疫化疗组(OIC),化疗经肝动脉及门静脉途径;免疫治疗采用LAK细胞及白介素-Ⅱ。结果:4组3年复发率分别为76.7%、55.6%、45.2%、36.4%。OI组及OIC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OP组。结论:术后免疫化疗有助于降低肝癌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前手术仍然是肝癌最有效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但以外科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有较多有关提高手术切除率及降低术后复发率的研究。其主要包括3方面:(1)可切除肝癌术前、术后行综合治疗,以减少肝癌的复发和转移;(2)增大未来残肝体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和安全性;(3)行肿瘤降期治疗,从而使不能直接手术切除或接受肝移植的肝癌病人获得手术切除或肝移植。综合治疗的方法颇多,其疗效是否具有协同性或抗拒性,需要大量研究以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7.
肝脏移植在治疗肝脏恶性肿瘤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我国目前原位肝脏移植在治疗肝脏恶性肿瘤中的作用以及围手术期的处理,进一步提高肝脏移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18例肝脏恶性肿瘤肝脏移植病人术后采用全身化疗复发转移灶采用手术切除或介入化疗。结果 肝脏移植术后甲胎蛋白短期内降为正常者6例,虽有下降但未降至正常者2例。术后肝癌肝内复发4例次,肺转移3例次,骨转移1例次,肿瘤复发多在术后6-12个月。结论 (1)小肝癌、胆管细胞癌可行肝脏移植,中晚期肝癌行肝脏移植需综合考虑;(2)肿瘤复发转移灶采用手术切除或介入化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冷冻综合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 应用 L SC- 2 0 0 0型冷冻机对 5 3例肝癌分别采取冷冻加手术切除 ;冷冻加肝动脉、门静脉置管化疗 ;冷冻加手术切除和肝动脉、门静脉置管化疗。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 ;冷冻后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73.6 %、6 2 .5 %、5 2 .8% ,其中 12例≤ 5 mm的小肝癌分别为 91.7%、83.3%、75 %。结论 冷冻综合治疗为中晚期肝癌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途径 :切除肿瘤或 /和行肝动脉、门静脉置管化疗能够降低肝癌术后的复发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132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5年 1月~2003年 12月收治的 132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方法分成 4组:保守治疗组 19例,化疗组 38例,手术切除组 20例,综合治疗组 55例。 结果 保守治疗组、化疗组、手术切除组与综合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 3. 3、6. 8、10. 0、13. 8个月。综合治疗组术后 0. 5、1、2和 3年生存率分别为 52. 7%、36. 4%、30. 9%和 12. 7%,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 01)。肿瘤大小、肝切缘有无癌残留及术后化疗次数是影响手术切除后疗效的重要因素。 结论 门静脉癌栓患者能耐受手术者应积极行肝癌切除并术中取栓治疗,而手术切除加术后化疗的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对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实施手术切除联合术后门静脉化疗加免疫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化前瞻性临床试验方案,选取术后确诊为肝癌合并门静脉主干及第一级分支癌栓患者随机纳入研究组和对照组,行肿瘤切除+癌栓取出术,研究组术后经门静脉途径行PIAF(5-FU、阿霉素、顺铂,α-IFN)方案化疗,对照组术后仅行常规治疗.随访观察复发或转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中位生存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12.5个月vs.7.0个月,P=0.0073);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方法选择(是否化疗)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研究组肿瘤中位复发时间较对照组延长(7.0个月vs.3.0个月,P=0.0089);Cox多因素分析表明仅治疗方案的不同(手术后化疗与否)和AFP值对患者的复发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HCC合并PVTT患者,行肿瘤切除+癌栓取出术,手术后辅以经门静脉+皮下的PIAF免疫化疗是有效治疗HCC合并PVTT患者的综合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