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和红花总黄酮(ECT)配伍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大鼠按分组分别ig给予PNS 50 mg.kg-1、ECT 200 mg.kg-1、PNS+ECT及阿司匹林100mg.kg-1。每日早晚ig给药各1次,共7次。第5次给药后,sc给予肾上腺素加冰浴造成急性血瘀模型。锥板法测定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微量毛细管法测定血细胞比容(Hct);光电比浊法测定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光电电磁法测定凝血参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升高,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显著增加,Hct显著升高,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显著增加,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PT)均显著缩短(P<0.01)。与模型组相比,单独应用PNS和ECT均能显著降低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明显降低Hct、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显著延长PT,其中PNS还能显著降低Fib含量,延长TT。与单独应用PNS或ECT相比,PNS+ECT配伍能进一步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在降低Hct上优于单用PNS(P<0.05),对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的抑制作用则优于单用PNS或ECT(P<0.05)。与阳性对照阿司匹林相比,单用PNS或ECT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不及阿司匹林,但PNS降低Fib的作用较好;PNS+ECT配伍对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在抑制红细胞聚集和血小板聚集,降低Fib含量,延长TT和PT等指标上无统计学差异,但有优于阿司匹林的趋势。结论 PNS和ECT单用能显著改善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异常,且二者配伍后能增强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人参总皂苷(EPG)和丹参总酚酸(ESM)配伍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大鼠按分组分别ig给予EPG 200 mg.kg-1,ESM 200 mg.kg-1,EPG 200 mg.kg-1+ESM200 mg.kg-1和阿司匹林100 mg.kg-1(阳性对照),每天早晚各1次,共7次。第5次给药后,大鼠再sc给予肾上腺素加冰浴造成急性血瘀模型。锥板法测定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光电比浊法测定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光电电磁法测定凝血参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升高,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显著增加,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显著增加,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均显著缩短(P<0.01)。与模型组相比,单独应用EPG和ESM均能显著降低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显著降低Fib含量,显著延长APTT,其中EPG还能明显延长PT和TT,ESM还能显著降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与单独应用EPG或ESM相比,EPG与ESM配伍组能进一步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在降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方面显著优于单用EPG(P<0.05),在延长TT方面显著优于单用ESM(P<0.05),在降低Fib含量方面显著优于单用EPG或ESM(P<0.05)。与阳性对照阿司匹林相比,单用EPG或ESM对血液流变性的改善作用不及阿司匹林,但EPG与ESM配伍对血液流变的改善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EPG和ESM单用能显著改善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的异常,且二者配伍后能进一步增强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姜精油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以静脉注射高分子右旋糖酐复制急性血瘀大鼠模型。实验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0.05%吐温80)、模型(0.05%吐温80)、复方丹参片(1500mg·kg-1)和姜精油高、中、低剂量(80、20、5mg·kg-1)组。检测大鼠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低、中、高剂量姜精油可显著降低血瘀大鼠的全血低、中、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压积值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并能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结论:姜精油可明显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性,能改善血液的高黏状态,防止血液黏度增加。  相似文献   

4.
杏花雨注射液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血液凝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观察杏花雨注射液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血液凝固的影响,以探讨其抗缺血的机制。方法采用血淤模型测定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PT、FIB、APTT及血小板聚集率和解聚时间。结果杏花雨注射液14、21mg·kg-1可使血浆粘度、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沉方程K值明显下降(P<0.05或P<0.01)。17.5、35和70mg·kg-1可使PT时间明显延长和FIB降低(P<0.01或P<0.05),70mg·kg-1可使APTT缩短(P<0.05)。17.5、35和70mg·kg-1血小板最大聚集率降低和血小板开始解聚的时间缩短(P<0.01),且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杏花雨注射液对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液凝固有明显的影响,可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对缺血性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5.
消栓通络方有效成分组对大鼠急性血瘀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o Y  Yu X  Shi LL  Chen BN  Wang SH  Du GH 《药学学报》2012,47(5):604-608
在"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组"理论指导下,观察消栓通络方有效成分组(the effective components group of Xiaoshuantongluo formula,XECG)对大鼠急性血瘀模型的影响。采用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加冰水浴制备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评价XECG对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率、血小板聚集率等血液流变学指标,PT、APTT、TT和FIB等凝血指标以及体内6-keto-PGF1α、TXB2和D-dimer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XECG显著降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但对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率无明显影响;能延长PT和TT,对APTT和FIB含量无影响;可显著降低急性血瘀大鼠血浆中D-dimer水平,轻微降低TXB2的含量,但对6-keto-PGF1α的含量无影响。结果提示,XECG的作用在抗血小板聚集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和专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偏瘫康复散对急性应激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急性应激血瘀大鼠模型采用在二次注射肾上腺素1mg·kg-1之间将大鼠浸入冰水内5min的方法建立。利用此模型观察偏瘫康复散对模型大鼠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性、红细胞聚集性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和体外血栓的作用。结果偏瘫康复散可显著改善急性应激造成血瘀模型血液流变学参数;偏瘫康复散0.75g·kg-1显著缩短血栓长度(P<0.05),偏瘫康复散0.75,1.50和3.00g·kg-1显著减轻血栓湿重、干重(P<0.05)。结论偏瘫康复散有显著抗试验性血栓形成和显著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舒脑欣滴丸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小板聚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舒脑欣滴丸13、26、52 mg/kg组,阳性药脑心通胶囊(15 mg/kg)、阿司匹林肠溶片(15 mg/kg)和藻酸双脂钠片(90 mg/kg)组,连续ig给药7 d,1次/d,末次给药后1 h,采用sc 0.1%肾上腺素加在冰水中游泳的方法,制备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舒脑欣滴丸对不同血小板聚集诱导剂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和胶原(CG)引起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影响;通过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功能评价舒脑欣滴丸对血瘀模型大鼠的作用。结果舒脑欣滴丸对3种不同血小板聚集诱导剂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可显著降低全血黏度,延长血瘀模型大鼠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论舒脑欣滴丸13、26、52 mg/kg具有明显活血化瘀作用,能降低血液黏度,抑制多种诱导剂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具有一定抗凝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灯盏花乙素苷元对大鼠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大鼠连续灌胃灯盏花乙素苷元(100,50,25 mg.kg-1)7 d。电刺激大鼠颈动脉复制动脉血栓模型,记录血栓形成时间;结扎大鼠下腔静脉复制静脉血栓模型,记录血栓湿重和干重;采用0.5×10-4mol.L-1的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 iphosphate,ADP)诱导血小板聚集,测定最大聚集率;大鼠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复制血瘀模型,测定红细胞沉降率、全血表观黏度和血浆黏度。同时设灯盏花乙素(100 mg.kg-1)阳性对照。结果:灯盏花乙素苷元能够明显延缓大鼠动脉血栓形成时间,抑制静脉血栓形成,抑制ADP诱导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瘀模型大鼠的红细胞沉降率和血黏度。结论:灯盏花乙素苷元具有抗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作用,疗效优于灯盏花乙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Gi13对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复合冰水浴大鼠血瘀模型,各组大鼠用乌拉坦麻醉后腹主动脉取血,测定大鼠血液流变学各参数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等指标.结果 Gi13高、中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急性血瘀模型大鼠低切变率(1s-1)全血黏度、中切变率(50 s-1)全血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P<0.05).结论 Gi13对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功能的异常变化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山丹冠心片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和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家兔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大鼠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加冰水(0℃)的方法,造成大鼠急性血瘀模型,测定不同切变率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ADP做诱导剂的方法,测定家兔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结果山丹冠心片低、中、高剂量组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明显降低其全血高、中、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电泳时间,与模型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01)。山丹冠心片中、高剂量组对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结论本品具有明显的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三七总皂苷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阿司匹林100mg·kg-1阳性对照组、PNS50和100mg·kg-1组,每日早晚ig给药各1次,共7次。第5次给药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4组大鼠sc给予肾上腺素加冰浴造成急性血瘀模型。在切变率200~1s-1范围内采用锥板法测定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微量毛细管法测定红细胞压积;光电比浊法测定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凝聚和光电电磁法测定凝血参数。结果模型组大鼠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升高,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小板凝聚率增加,红细胞压积升高,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均显著缩短。而与模型组相比,大鼠ig给予PNS50和100mg·kg-1均能显著降低全血粘度200s-1:(4.5±0.4)vs(4.1±0.4),(4.0±0.3)mPa.s;100s-1:(5.0±0.4)vs(4.4±0.5),(4.4±0.4)mPa.s;50s-1:(5.6±0.5)vs(4.9±0.6),(4.9±0.4)mPa.s;1s-1:(27.1±3.0)vs(22.2±4.6),(22.0±3.5)mPa·s及血浆粘度50s-1:(1.51±0.14)vs(1.33±0.10),(1.32±0.08)mPa.s,明显降低红细胞压积0.49±0.02vs0.45±0.03,0.44±0.03、红细胞聚集指数(5.5±0.4)vs(5.0±0.5),(5.0±0.6)和血小板凝聚率(32±3)% vs(26±3)%,(24±4)%;明显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4.8±0.3)vs(4.2±0.4),(4.1±0.3)g·L-1,以及延长凝血酶时间(25.2±2.7)vs(30.5±4.7),(31.2±3.9)s和凝血酶原时间(14.5±1.1)vs(15.7±1.1),(15.8±1.0)s。结论PNS能显著改善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异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珍珠菜抗肿瘤有效部位ZE4对肝癌Bel-7402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制备肝癌Bel-7402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裸鼠分别ig给予ZE4 100,200和400 mg.kg-1每天1次,或ip给予5-FU 20 mg.kg-1,隔日1次,共21 d。移植肿瘤细胞后每3 d测量移植瘤体积并绘制生长曲线,末次给药后处死小鼠,剥离移植瘤组织称瘤质量并计算抑瘤率。应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匀浆中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CD34表达,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ZE4可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给药21 d后,ZE4 200 mg.kg-1组瘤质量为(1.5±0.5)g,较模型组(3.2±1.0)g明显减轻(P<0.01),抑瘤率达52.1%;移植瘤体积在给药14 d后为(0.83±0.27)cm3,与模型组(1.74±0.67)cm3相比,明显减小(P<0.05),给药21 d后为(1.40±0.42)cm3,比模型组(2.90±0.89)cm3相比,明显减小(P<0.05)。ZE4 200 mg.kg-1组Bax/Bcl-2比值(1.157±0.058)较模型组(0.253±0.008)显著升高(P<0.01),ZE4 100和400 mg.kg-1组无明显变化。ZE4 100,200和400 mg.kg-1组血管生成均明显减少,其中ZE4 200 mg.kg-1组MVD(13.5±1.0)较模型组(42.3±2.5)mm-2明显降低(P<0.01)。结论 ZE4对肝癌Bel-7402细胞裸鼠移植瘤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可能与促进细胞凋亡和抑制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预处理对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方法 SD大鼠ig给予PNS 25~800 mg·kg-1,每天2次连续7次,末次给药30 min后,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缺血24 h。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颈总动脉插管测定左心室内血流动力学变化,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心肌酶谱。结果与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组相比,PNS 50,100,200和400 mg·kg-1能显著降低心肌缺血大鼠的心肌梗死面积(P<0.05),降低心肌缺血后左心室舒张末压,提高左心室收缩压,增强等容收缩期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和等容舒张期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显著降低血清中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活性,降低α-羟丁酸脱氢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结论 PNS在50~400 mg·kg-1剂量范围内能显著降低心肌缺血大鼠的心肌梗死面积,提高左心室舒张和收缩功能,明显抑制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酶的释放,具有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牡丹皮有效成分丹皮酚和芍药苷重组方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比浊法以及凝血时间的检测方法对各项指标进行测定。结果丹皮酚和芍药苷配伍的高(丹皮酚50 mg.kg-1+芍药苷12.5 mg.kg-1)、中(丹皮酚25 mg.kg-1+芍药苷6.25 mg.kg-1)、低(丹皮酚12.5 mg.kg-1+芍药苷3.125 mg.kg-1)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胶原、二磷酸腺苷、花生四烯酸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丹芍配伍高、中剂量组能明显延长血浆凝血酶时间及全凝血时间。结论牡丹皮有效成分丹皮酚和芍药苷重组方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均有改善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丁基苯酞对正常及局部脑缺血大鼠纹状体脑血流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氢清除法连续测定大鼠一侧纹状体脑血流量(rCBF), 并观察丁基苯酞(NBP)对其影响. 结果表明, NBP 40或80 mg·kg-1 ig均能显著增加大脑中动脉阻断后纹状体的rCBF(与溶剂对照组相比P<0.01), 作用持续3 h. 此外, 5-20 mg·kg-1 ig时, 也可增加正常大鼠纹状体脑血流, 各剂量组NBP对平均动脉压均无明显影响; 尼莫地平(Nim)0.5 mg·kg-1 ip也能明显增加纹状体脑血流, 同时轻度降低动脉平均压, 其增加脑血流作用与NBP 5 mg·kg-1的作用相当. 提示NBP不仅能增加正常大鼠纹状体的脑血流, 还能增加大脑中动脉阻断后纹状体的血流量, 其抗脑缺血作用可能与该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牛蒡子苷对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牛蒡子苷对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血栓凝血因子的影响。方法测定口服不同剂量的牛蒡子苷后对血瘀证大鼠流变学、F ib、aPTT和PT的影响。结果牛蒡子苷可以明显降低急性血瘀大鼠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和还原黏度,明显延长血瘀大鼠PT和aPTT时间,降低F ib浓度。结论牛蒡子苷能显著改善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和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