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卢富国 《钻采工艺》1999,22(4):27-30
四川气田气井多为有水气井,针对有水气井地质特征及机抽排水采气的特殊性,机抽工艺在配套设备及优化设计上作了许多重大改进。该工艺在四川气田纳1井经14年的推广应用,在选井,设计,施工和运管理等方面总结了一整套可行的经验,使该工艺获得了显著的增产成效,并成为一项行儿的排水采气后续工艺。  相似文献   

2.
肖红  刘华强 《钻采工艺》2003,26(6):96-97
对于带水困难的产水气井,相对于泡排、机抽、电潜泵、射流泵等排水采气工艺而言,气举是目前四川地区技术最成熟、推广应用最广、最简单实用的增产措施。常见的气举方式为气举阀正举,也有部分气井采用从油管注气,套管排水采气的反举生产方式,这种单一气举方式对大部分产水气井增产效果明显,但对一些产水量大、井底流动压力低的气井增产效果较差,文中主要论述了圣灯山气田隆10井生产后期交替正、反气举工艺在现场的应用技术及增产效果,以期对其它类似产水气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具有井深、小产气量、小产水量等特点的含硫气井井底积液问题,针对含硫、气、水同产井的生产状况及地质因素,在以往泡沫排水采气工艺试验的基础上,根据柱塞气举的特点及适应性,实施了国内首次含硫气井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的先导性试验。通过改进卡定器等井下工具,不断优化柱塞气举制度,使气井实现自动化启停,气井生产较为平稳,替代了传统的泡排工艺,排水采气效果明显。该工艺为含硫、气、水同产井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的发展探索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杨川东 《钻采工艺》1993,16(1):6-19
四川气田大多属封闭性的弹性水驱气藏,低孔隙低渗透的地质特征为主,在气田中后期,出水、低压水淹井增多,产量递减严重。从1979~1989年开展有水气藏排水采气研究中,形成了泡排、优选管柱、气举、机抽、电潜泵五套排水采气工艺技术,获得57个气田288口有水气井累计增产天然气27.47×108m~3。文中通过分析四川地质特征和地层水的渗流特征及危害着手,将五套工艺发展慨况及效果进行介绍,对经验教训进行分析,提出了“八五”期间四川气田排水采气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黄敏 《天然气工业》1999,19(3):95-97
四川气田高压裂缝型气藏中,部分气井完钻测试时出水量过大,建立不起测试条件;有部分气井投产不久就被水淹,但经地质分析却可能有一定气储量。四川石油管理局川南矿区和川西南矿区对这类井通常采用“排水找气”并“排水采气”的工艺,进一步挖掘这些井的产能潜力,变水...  相似文献   

6.
随着地层能量的衰竭,地层出水增多,气井的携液能力变差,甚至因井筒积液而停产,严重影响了气田的高效开发。本文针对目前九龙山气田产水气井所面临的问题,对该区块主要的排水采气工艺进行研究及分析后发现,泡沫排水采气工艺对具有一定自喷能力的弱喷积液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气举排水采气工艺则适用于积液较多且产水较多的气井;同时对于水淹程度较大、水体较为活跃的气井,使用电潜泵强排水工作可以对水淹井复产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小直径管排水采气技术能使起泡剂通过小直径管直接快速到达出液段、水淹段,起泡剂扩散效果好,与液体接触面积大,采气效果好。介绍了小直径管排水采集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在四川气田实施的几种工艺,即与电潜泵结合死井复产工艺、与气举车气举相结合死井复产工艺、在生产井中边注边采工艺及小直径管测试工艺。实施结果表明,小直径管排水采气技术不仅适用于低压气井排水采气,也适用于低压高产井排水采气;小直径管排水采气技术为四川气田井下有封隔器、油套环空不通井提供了解决井内积液问题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天东90井排水采气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东90井为沙坪场气田石炭系气藏的一口开发井,仅生产17天就开始产地层水,且水量上升迅猛,多次采取压产控水措施,但效果不明显。后因产水量大、气田水处理困难且影响到沙坪场气田脱水装置的正常运行而关井。气井出水后,曾先后采取堵水采气,以及连续油管和环空注液氮气举、解堵酸化和车载气举等排水采气工艺措施,均未复活该井。针对该井的出水特征及储渗类型,分析了气井产地层水的原因,并就历次排水采气效果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实施连续气举工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靖边气田气井普遍表现为低渗、低压、低产的"三低"特点,气井生产到一定程度后不同程度地产出地层水,随着气井的压力和产气量逐渐降低,导致气井携液能力下降,无法实现自喷带液生产,气井生产后期泡沫排水采气效果逐渐变差。靖边气田气井普遍含有H2S、CO2等腐蚀性气体,机械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无法长期有效实施。为此根据靖边气田泡沫排水采气工艺应用和气井生产实际,在靖边气田开展了撬装压缩机气举辅助泡沫排水采气工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项排水采气工艺对于水淹气井复产和产水气井连续助排效果明显,为低压、低产的水淹井、弱喷产水气井排水采气探索出了新的排水采气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0.
排水采气工艺是有水气田采气工艺的主要方法,已成为国内外气田开采后期的一项主要开采措施,常规泡沫排水采气工艺必须依赖井底的天然气流的扰动,应用表明:当气井产量小于气井含泡沫排水剂状态下临界携液流量时,泡排效果不理想。为此,针对常规泡沫排水采气工艺的局限性,研究了自生气泡沫排水采气工艺,该工艺在无井底气流的扰动下能自动起泡使低压低产含水气井泡排显著,使水淹井复产;并评价了自生气泡沫排 水剂起泡、携液及腐蚀性能;在现场开展了8口气井10井次的现场试验,共排液17.5m3,累计增产天然气59.2×104m3,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橇装式小直径管排水采气工艺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庆气田低压低产气井携液能力差、井底易产生积液,影响正常生产,为此探索了橇装式小直径管排水采气工艺技术。该技术自引进以来,由于装置的绞车动力不足、管子堵塞等问题而最终停用。针对这些问题,结合长庆气田的气井特点,开展了小直径管加工、橇体设计、绞车系统、控制系统和注入头等关键技术研究,成功研制了国内首台类似连续油管的橇装式排水采气装置及配套工具,并实现全套装置国产化。通过现场3口井试验,使小直径管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在气田得到成功应用,并通过与其他排水采气工艺的联合作业,为水淹井复产、低压低产气井排水采气探索出了新的技术途径,完善了排水采气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2.
水力射流泵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水力射流泵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的工艺原理、结构特点、效益以及川渝气田纳30井水力射流泵排水采气工艺的现场应用情况,证明了该技术的有效性和可推广性。随着射流泵产品的不断更新和应用水平的提高,在川渝气田条件合适的井中大量应用该工艺,可有效提高有水气藏的采收率,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球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气田开发进入后期,出水气井日益增多,排水采气工艺成了川渝气田实现稳产的重要手段。通过多年的攻关,形成了泡排、气举、机抽、电潜泵等几大工艺为主线的排水采气工艺系列,至2004底,排水采气累计增产约天然气110×108m3,实现了老气田的有效挖潜。但是,随着老气田地层能量的不断消耗,地层压力大大降低,这些工艺暴露出了许多难以适应的问题,而川渝气田低压出水气井又日趋增多,为了有效提高气井排水采气效率,研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排水采气工艺--球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技术,通过橡胶球在气液相之间形成机械界面,达到防止液体滑脱、提高举升效率的目的。目前该项工艺已在蜀南气矿试验成功,其结果表明,应用该技术可以有效防止液体回落,减小液体滑脱损失,减少注气量,显著提高气液上升流动的举升效率和稳定性,是一套行之有效的低压低产气井排水采气接替工艺。  相似文献   

14.
王柳  付善勇  徐境 《海洋石油》2009,29(3):63-66,112
利用毛细管加注泡沫排水采气技术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业技术,主要应用于因井底积液导致产量下降或停产的采气井,通过作业消除积液影响恢复产量。针对蜀南气矿低压低产量气井携液能力差、井底易积液等生产现状,气矿引进了撬装式毛细管加注泡沫排水采气设备,对坝17井等井站进行排水采气现场试验。产气量从试验前的0.3×104m3/d增加到试验后的1.1×104m3/d,增幅为266.7%;产水量也由25.3 m3/d增加到41.5 m3/d,增幅64.03%,增产效果明显。试验结果表明毛细管加注泡沫排水采气技术是一种高效、实用的排水采气技术。  相似文献   

15.
在页岩气开发过程中,页岩气排采工艺是提高页岩气开发水平的关键技术,常用的泡沫排水采气、气举排水采气、电潜泵排水采气及有杆泵排水采气等技术都有一定的应用条件和缺陷。因此,优选合适的页岩气排采工艺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通过分析我国页岩气排采井工艺选择的原则和排采工艺方式以及气举气源及气举方式的对比,重点论述、分析了目前国内已投产的5口页岩气井气举方式及排采效果,提出了对不同页岩气排采工艺的认识。研究结果表明:气举是页岩气(致密砂岩气)的首选排采工艺,气举气源主要有膜制氮气天然气,采用套管气举方式的排采效果优于油管气举方式;泡沫排采工艺适应于产液量低于10 m3的排采井;电潜泵排采工艺只适应于高液量页岩气井的排采。  相似文献   

16.
高含硫气藏气井产能试井解释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井产能是气田开发方案设计、气井配产、地面建设以及开发方案调整的依据和基础,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准确地预测气井的动态,了解气层的特性,为合理、科学地开发气田提供充分依据。川东北罗家寨、普光等高含硫气田由于单井产量高、部分井存在硫堵塞等现象,导致产能试井曲线异常,部分井资料出现负斜率现象。从渗流力学出发,分析了高含硫气藏存在的渗流模式,建立了附加表皮、复合渗流模型等产能试井解释数学模型。对川东北罗家寨气田某井实测产能资料进行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对高含硫气藏进行合理配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持续深入,实施水平井分段压裂改造已成为页岩气这种非常规气藏有效开发的必要手段。针对四川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水平井储层特点,结合套管固井完井方式,通过开展自主攻关与现场试验,在页岩气水平井压裂改造方面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术系列,包括:新型复合桥塞分段工具、高效降阻滑溜水体系、优化分段设计技术、体积压裂工艺、连续油管钻磨技术、连续混配、连续供砂、连续作业技术、返排液重复利用技术等,从而实现了页岩气水平井储层改造的最优化体积和效果。应用结果表明:自主研发的页岩气水平井复合桥塞优化分段、滑溜水体积压裂工艺及工程配套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工程时效和增加井口产能,为页岩气水平井规模效益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为下一步四川盆地页岩气工厂化压裂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川东北地区气井普遍具有储层压力高、测试产量大及硫化氢含量高等特点,气井安全测试面临巨大的挑战。通过对川东北地区测试井控难点进行分析,重点从气井井筒安全保护、地面安全控制及作业过程的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介绍。通过川东北地区近几年现场实践证明,探索出川东北高含硫气井测试作业安全控制技术成功实现了超深高含硫气井的安全测试施工,为川气东送工程的安全实施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9.
气井涡流排水采气新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涡流排水采气技术是一项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于2011年率先引进的排水采气新技术,既可应用于气井井下,也可应用于地面集输系统。为此,在论述了气井井下涡流排水采气的工艺原理、技术优点,工具组成、下入操作程序的基础上,总结了该技术在松辽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经验与认识,并进一步提出了深入进行科研、试验与攻关的可行性建议。结论认为:应在总结升1-1、苏36-4-3等井试验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有水气田开发的实际情况,加强涡流排水采气工艺的适应性、影响因素及关键技术的研究,並从选井原则的合理确定、优化设计与座封方式、优化组合等方面入手,学习国外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快该项工艺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步伐。  相似文献   

20.
尹强 《钻采工艺》1999,22(4):34-37,48
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的数据管理系统,是对多种排水采气工艺井分散复杂的数值进行收集,整理,规范化,建立气井相应的生产中数据库,工艺井基本参数库、设计参数库,效果分析库以及用于该工艺技术的配套设施库,地面工艺流程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