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本文完成了我国第一个4×622Mb/s波分复用(WDM)光通信系统实验,使单根光纤线路通信容量达2.4Gb/s。该系统以DFB-LD为光源,工作波长在1.55μm附近,LD的工作频率稳定度优于±150MHz,信道间隔2nm左右,无中继传输距离为43.6km,采用F-P调谐光滤波器作为解复用器,接收机灵敏度达-30dBm。  相似文献   

2.
范崇澄  宋健 《电子学报》1995,23(12):18-22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高速多路波分复用(WDM)陆上级联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光纤通信系统的色散补偿方案,其特点是:利用特殊设计的色散位移光纤SDDSF(零色散波长λ0≈1.6μm,色散斜率S_0=0.05ps/km/nm2),在1550nm处产生-2~-4ps/km/nm的色散,以避免ITU-TG.653色散位移光纤在多路复用时的四波混频(FWM)效应;并利用ITU-TG.652标准单模光纤(非色散位移光纤NDSF)在1530~1570nm(EDFA工作带宽)范围内,有效地补偿SDDSF所引入的负色散。此方案可使单路数据率高于10Gb/s的波分复用系统,经1000km传输后因色散引入的眼图恶化量仍<1dB。  相似文献   

3.
在793.2km G.652光纤上的10 Gbit/s传输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首次在793.2kmG.652光纤上进行的10Gbit/s系统传输实验,本次实验使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研制的10Gbit/sSDH设备,以及10只EDFA与补偿量为720km的色散补偿光纤,实验结果表明:在误码率BER=10^-12接收灵敏度可达到-18.8dBm,传输实验的通道代价为0.4dB。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国内首次利用国产Mach-Zehnder型Ti:LiNbO3外调制器进行2.4Gb/s伪随机码信号光纤传输的系统实验。经过50.7km传输后接收机灵敏度为-30.3dBm。  相似文献   

5.
1光缆通信工程系统测试方法1 1系统误码特性的测试工程开通验收测试一般采用24h连续误码累计测试 ,然后再折算误码率。假设在2Mb/s接口测试 ,测试时间为24h,出现17个误码 ,则误码率计算如下 :BER=17/24×3600(s)×2048000 (bit/s)≈9 6×10 -11数字段的长度不一样 ,光中继器的数量也不一样。50km的数字段 ,可以不设光中继器。测试码型为伪随机码(PRBS)。2Mb/s、8Mb/s接口测试为215-1伪随机码 ;34Mb/s、140Mb/s接口测试为223-1伪随机码。测试…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已经报道的采用直接集成方法制作的1.55μmInGaAsP/InP部份增益耦合DFB激光器与电吸收调制器的单片集成器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器件的性能进行了改进,并采用标准14脚蝶型管壳对集成器件进行了封装.封装后的发射模块阈值电流约为20~30mA,边模抑制比大于40dB,耦合输出光功率大于2mW,在3V的反向调制电压下消光比约为17dB.我们还在2.5Gb/s波分复用系统上对集成器件进行了传输实验.经过240km普通单模光纤传输后,在误码率为10-10的情况下功率代价小于0.5dB.  相似文献   

7.
622Mb/s光接收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的光接收机码率为622Mb/s,接收灵敏度为-31dBm、符合CCITT关于光同步数字传输网的G.957标准。以此接收机进行了110公里的光纤传输试验,连续8小时实测误码为零。  相似文献   

8.
M/A-COM研制的MAAM28000-A1型宽带MMIC放大器的工作频率为2~8GHz,它采用2级放大,单电源10V供电,具有较好的增益平坦度,输入输出阻抗均为50Ω,增益为17dB,增益平坦度为±0.5dB,在2~4GHz、4~6GHz和6~8GHz时的最大噪声分别为8.0dB、6.5dB和6.0dB,输入和输出驻波比分别为1.6和1.5,输入IP3为+7dBm,输出1dB压缩为+1.4dBm,反向隔离为35dB,最大偏压电流为100mA。该器件采用廉价的小型8脚陶瓷封装,不需要任何外部元件,可用于卫星通…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采用含有InSb非晶过渡层的两步MBE生长技术,在GaAs(100)衬底上异质外延生长的InSb外延层材料特性及初步的器件性能。5μm厚的n型本征InSb外延层77K时的电子浓度和迁移率分别为:n~2.4×10 ̄(15)cm ̄(-3),μ~5.12×10 ̄4cm ̄2V ̄9-1)s ̄(-1),高质量InSb外延层的X射线双晶衍射半峰宽(FWHM)<150″。InSb表面的相衬显微形貌,InSb/GaAs界面的TEM形貌相和InSb外延层的红外透射谱等测试结果都肯定了MBEInSb外延层的质量。研究结果已基本达到目前国外同类研究水平。用MBE生长的n型InSb外延层薄膜首次制作了中波(3~5μm)多元光导线列器件,终测表明,器件的光导响应率较高R(V)~7800V/W,均匀性很好ΔR(V)/R(V)<7%,MBEInSb外延薄膜展示了良好的红外探测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徐安士  吴德明 《通信学报》1995,16(3):116-120
在国内首次研制了10频道、102km无再生中继使用1个平坦增益光纤放大器的WDM光纤传输实验系统。每频道传输码率为140Mb/s(2^23-1 NRZ PRBS或CMI PRBS)。系统全部采用国产DFB激光器,它们的波长分别为1531nm、1535nm、1537nm、1545nm、1547nm、1549nm、1551nm、1559nm、1561nm,在波长为1551nm的频道内布置了2路频率间隔  相似文献   

11.
作者设计了一个光纤色散管理方案,要抑制调制的不稳定性并获得较高的接收灵敏度。使用这个方案,采用高输出功率的发送器(+20dBm)和高灵敏度的接收器(-37.6dBm),实现280km色散位移光纤上的10Gbit/s无中继传输。它是迄今为止报导的最长间距。  相似文献   

12.
鲍景富  史悦 《电讯技术》1997,37(1):58-61,57
本文论述的S波段频率综合器,频率范围是2.61 ̄3.96GHz,频率步进为2.5MHz,相位噪声指标〈-(88 ̄93)dBc/Hz,长期频率稳定度为1×10^-9/日,杂散抑制优于55dB,谐波抑制优于50dB,输出功率大于14dBm。  相似文献   

13.
利用改进的纯化技术和工艺技术制造Ge30As10Se30Te30玻璃光纤,所制得的光纤在6.6μm波长的最低损耗达0.11dB/m。这是所报道的红外区任何碲(Te)玻璃光纤的最低损耗。此外,这种光纤在5.25 ̄9.5μm的损耗小于1dB/m。  相似文献   

14.
作者通过实验证实采用RZ码代替NRZ(不归零)码可将SBS限度提高3dB。通过使用RZ码,已成功地实现300km,10Gbit/s色散位移光纤无中继传输,这是目前分布的10Gbit/s上最长的无中继传输。  相似文献   

15.
刘彪  杨良军 《压电与声光》1997,19(3):158-160
介绍了间接式光纤声光移频器的设计、结构和研究制作。在1.3μm光波长下,用单模光纤耦合,获得了移频频率50MHz±0.1MHz、频率稳定度优于10-5/h、插入损耗-10.98dB和性能稳定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一种适用于短距离光纤通信与光纤传感器的0.85μm、10Mb/sPIN-FET混合集成光接收器的基本原理。从PIN-FET前置放大器出发,分析了热噪声因子Ζ的大小对接收器电路的热噪声均方电流的影响以及和接收器灵敏度的关系,指出了要改善PIN-FET接收器灵敏度主要是提高品质因素gm/CT2。为照顾到低噪声、宽频带,又兼顾到动态范围,因而采用了跨阻抗放大器的实际电路。电路采用混合集成的厚膜工艺,整个接收器集成于15×10mm2基片上,再安装于23×18×8mm3双列直插式金属管壳内,由光纤引出。经过测试达到的上升、下降时间小于30ns,带宽10Mb/s,最低接收灵敏度-46dBm。  相似文献   

17.
用于网络单元时钟的压控石英振荡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155.52Mbit/s、622.08Mbit/s、2488.32Mbit/s、10Gbit/sSDH系统上的时钟频率源的基本原理,针对SD我同步对网络单元时钟要求的38.88MHz压控振荡顺频率源进行了设计,当环境温度在0℃到70℃范围内变化时,压控振荡器的频率漂移优于±1×10^-6,瞬时频率稳定定优于1.25×10^-9。  相似文献   

18.
利用啁啾光纤光栅实现10Gb/s WDM系统色散补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二次曝光法制作的啁啾光纤光栅在国内首次邮10Gb/se WDM系统单路色散补偿,经180km传输后色散补偿的功率代价为1dB。  相似文献   

19.
超荧光光纤光源的工作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振洪  陆江 《激光杂志》2000,21(5):14-15
研制了一种激光二极管泵浦的掺钕超荧光光纤光源,在波长1.08μm处获得了1.0mW的光功率输出,谱线宽度为21.2nm,实验中使用的是掺钕单模光纤,芯径5μm,截止波长1.0μm,其损耗在泵浦波长0.8μm处为1500dB/km,而在输出波长1.08μm处为10dB/km。  相似文献   

20.
有线电视网中AM光纤传输设备及使用(下)林敦(武汉市电子科学研究院)AM光纤传输系统计算计算公式:1.光发射端机输出光功率xmw与光信号dBm换算公式:dBm=10Lgxmw/1mw例:4mw相当于10Lg·4mw/1mw=6dBm2.一对光发送/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