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评价血管内超声(IVUS)对冠状动脉中-重度钙化病变介入治疗的指导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2009年1月~2013年1月冠状动脉中-重度钙化病变患者219例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中95例患者术中应用血管内超声指导,124例患者在单纯冠状动脉造影(CAG)指导下完成介入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特征、靶血管部位、病变类型、置入支架数目、长度、直径;冠状动脉旋磨和切割球囊应用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术后30 d临床终点事件,包括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事件、支架内血栓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2个月时,IVUS组MACE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CAG组(8.4%vs.17.7%,P0.05),IVUS组靶血管重建发生率显著低于CAG组(3.2%vs.10.5%,P0.05)。IVUS组与CAG组在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vs.3.2%)。结论:IVUS指导中-重度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术后即刻和短期临床效果并不优于CAG,但应用IVUS指导能够显著降低术后1年靶血管重建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改良T型支架置入术与经典crush技术治疗真性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自2008年12月至2010年1月共入选62例真性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分支血管直径≥2.5mm),其中34例患者行经典crush治疗,28例患者行改良T型支架置入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成功率、住院期间及术后30d内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术后6个月支架再狭窄率。结果与经典crush组相比,改良T型支架治疗组术后分支最小管腔直径大〔(2.72±0.22)mmvs(2.39±0.30)mm,P0.01〕,分支残余狭窄程度小〔(8.3±6.8)%vs(18.6±10.2)%,P0.01〕,最终球囊对吻扩张成功率高(100%vs73.5%,P0.01),支架内再狭窄率较低(5.0%vs32.0%)。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88.24%vs100%,P=0.12)。经典crush组有1例患者因亚急性血栓再次行PCI治疗。结论改良T型支架置入术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是安全的,其远期有效性优于经典crush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预开窗胸腔血管内修复术(PF-TEVAR)在近端锚定区不足时左锁骨下动脉(LSA)的处理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11月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近端锚定区不足的51例胸主动脉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PF-TEVAR技术进行治疗,观察脑及上肢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评价支架有无内漏、移位和3分支显影情况等。结果 51例患者,术中对位失败1例(2.0%),围手术期内漏6例(11.8%),死亡1例(2.0%)。术后随访1~20个月,随访期间失访6例(11.8%),死亡1例(2.0%)。患者复查CT血管成像,主动脉覆膜支架形态良好,无支架移位,支架内血流通畅。LSA狭窄或闭塞5例。结论胸主动脉病变近端锚定区不足时,PF-TEVAR技术可延长锚定区并保持LSA通畅,拓展了胸主动脉病变腔内治疗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4.
小血管病变(<3.0mm)已公认为是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独立预测因素。支架置入过程中造成的管壁损伤是造成术后再狭窄的重要原因。近期的一项研究显示采用薄壁支架可明显降低参照血管直径>2.8mm患者术后的造影再狭窄率和临床再狭窄率。该文对支架厚度是否会影响小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的再狭窄率作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与非分叉病变支架植入术后预后是否存在差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1877例冠心病患者,其中568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1309例冠状动脉非分又病变患者.植入Excel支架.术后6、12及18个月临床随访两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的情况.结果 术后6、12及18个月两组死亡(心性和非心性)、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均无差剐(P>0.05),6及12个月两组靶病变血运重建的发生率无差别(P>0.05),18个月两组靶病变血运重建的发生率存在差别(P<0.05).结论 Excel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弥漫长病变的支架介入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单个和多个相邻的支架治疗冠状动脉长病变的再狭窄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7~ 1999年间我院接受PTCA加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状动脉长病变 (>2 0mm)患者 6 4例 (男 5 0例 ,女 14例 ) ,处理靶血管共 6 9支。根据支架植入数量分为两组 :A组 43支 (单个长支架 ) ,B组 2 6支(2~ 3个支架相邻接 )。术后 6~ 10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 ,评价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率。结果  6 4例患者住院期间无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 ,无心肌梗死 ,无死亡。单个长支架和多个支架相邻接治疗冠状动脉长病变的再狭窄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支架治疗冠状动脉长病变的疗效令人满意。采用单个长支架和多个支架治疗后再狭窄率是一致的。选择支架要着重考虑病变特点。  相似文献   

7.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能够显著降低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术后的各种严重并发症,如血管再狭窄及急性血管闭塞[1].但介入性心脏病治疗中,冠心病慢性弥漫性长病变的治疗仍然困难重重,随着近年来药物洗脱支架技术的出现及使用,冠脉慢性弥漫性长病变的治疗可能会出现转机[2].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应用金属裸支架及西罗英司(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在冠心病弥漫性长病变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小血管支架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具有磷酸胆碱涂层的小血管支架治疗细小冠状动脉病变 (≤ 3 0mm)的疗效。方法 选择 4 5例冠心病患者 ,男 35例 ,女 10例 ,年龄 (5 4 2± 10 5 )岁。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 ,以美国GE公司研制的血管造影机 (GEAdvantx)测量系统实时测量病变血管直径。小于 3 0mm的病变血管共 5 4支 ,平均血管直径为 (2 0± 0 4 5 )mm ,植入PC涂层 (BiodivYsioSV)支架 5 9个。结果  5 4支病变血管均经球囊扩张后植入支架 ,手术成功率为 10 0 %。支架植入后平均狭窄直径减至 0 %~10 %,无一例急性或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全部病例随访 (6± 2 4 )个月 ,无一例死亡。 10例于术后(4± 1 2 )个月出现心绞痛复发 ,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 8例为支架内再狭窄 ,2例出现其他部位血管病变。结论 应用具有磷酸胆碱涂层的支架治疗小血管病变 ,再狭窄率低 ,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评价冠脉药物洗脱支架术后靶病变部位再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药物涂层支架(DES)植入,冠脉造影(CAG)证实靶病变部位再发STEMI的15例患者。应用OCT评价罪犯血管靶病变部位影像特点。结果 15例DES术后再发STEMI患者中,罪犯血管前降支(LAD)9例,右冠脉(RCA)4例,回旋支(LCX)2例。靶病变部位影像特征:CAG均表现为支架内血栓形成,4例急性血栓形成,3例亚急性血栓形成,5例晚期血栓形成,3例极晚期血栓形成。OCT表现为3例支架边缘夹层;5例支架贴壁不良(其中2例正性血管重构继发获得性贴壁不良);2例病变覆盖不全;2例支架内新生粥样硬化斑块(NAP)形成伴破裂;2例支架内皮化不全;1例表现仅为血栓形成。结论支架边缘夹层、贴壁不良、覆盖不全以及支架内NAP破裂均可导致支架术后靶病变部位再发STEMI,OCT对该类患者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药物涂层球囊(DCB)在糖尿病(DM)患者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应用中的有效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入选DM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患者39例,均单独应用DCB治疗,记录治疗前后最小管腔直径(MLD)、手术即刻成功率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6个月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观察靶血管MLD,计算晚期管腔丢失(LLL)。结果:39例患者共46处病变接受DCB治疗,DCB扩张后,1处病变管壁急性弹性回缩,2处病变出现C型夹层,给予补救性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手术即刻成功率93.48%,术后即刻MLD较术前显著增加(1.64±0.38)mm对(0.92±0.43)mm,P0.01,所有患者随访期间无死亡、心肌梗死事件发生。术后6个月28例患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2例发生较明显的再狭窄,其中1例置入DES,1例再次给予DCB扩张治疗,复查造影患者的MLD为(1.46±0.32)mm,LLL为(0.18±0.31)mm。按靶血管部位分别计算,6个月后与术后即刻ML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总体靶血管计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B可显著增加DM患者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管腔直径,LLL较少,且耐受性好,无异物置入,即刻及短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一个难点。尽管药物洗脱支架的广泛使用提高了介入治疗分叉病变的疗效,但选择双支架还是单支架、单支架分支开口狭窄是否对吻后扩张、单支架分支血管术中及术后闭塞风险和支架内血栓问题仍值得研究。现就单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分支血管是否对吻后扩张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分叉主支与分支血管的直径关系并提出一种新的分型方法——直径分型法,进而采用直径分型法指导术式选择并观察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入选2011年3月~2015年4月中国部分北方地区包括北京军区总医院在内的5个心脏中心冠状动脉造影或支架术中观察的361例1080处冠状动脉分叉及分叉病变,于术中测量冠状动脉主支近段血管直径(Dp)、主支远段血管直径(Dd)及分支血管直径(Ds),记录所有直径≥2.5 mm的主支及边支血管情况,观察三者的直径关系及其出现的频次,分为4型,直径分型法1型(ZJ1型):Dp=DdDs;直径分型法2型(ZJ2型):Dp=Dd=Ds;直径分型法3型(ZJ3型):Dp=Dd+Ds且Dd=Ds;直径分型法4型(ZJ4型):不符合上述分型条件者。其中189例冠脉分叉病变患者按照直径分型法进行了冠状动脉支架治疗,均采用了双支架策略。直径分型法1型采用DK mini-Crush支架术,直径分型法2型采用DK mini-Culotte支架术,直径分型法3型采用SKS/V支架术,观察3组术后1个月及1年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包括病死率、心肌梗死复发率、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及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结果 361例患者1080处冠脉分叉及分叉病变按照直径分型法分型:ZJ1型病变469处(43.4%);ZJ2型病变305处(28.2%);ZJ3型病变248处(23%);ZJ4型病变58处(5.4%)。其中189例分叉病变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手术成功率为100%。随访结果显示,ZJ1型、ZJ2型、ZJ3型病变患者术后1个月三组MACE发生率分别为12.6%、5.4%、12.7%,其中病死率分别为2.3%、0%、2.1%;心肌梗死复发率分别为4.6%、3.6%、6.4%;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分别为3.4%、0%、2.1%;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分别为2.3%、1.8%、2.1%;术后1年三组MACE发生率分别为28.7%、23.6%、23.4%,其中死亡率分别为8.0%、9.1%、6.4%;心肌梗死复发率分别为10.3%、7.3%、8.5%;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分别为4.6%、3.6%、4.3%;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分别为5.7%、3.6%、4.3%。结论直径分型法简便、直观、操作性强,指导冠状动脉介入术式选择随访心脏事件发生率低,对于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单纯应用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入选我院心内科31例分叉病变患者(主支狭窄50%,分支开口狭窄70%;分支血管参考直径≥2mm),单纯应用药物涂层球囊处理分支血管,观察手术成功率、分支血管血流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9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记录随访过程中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 31例患者33个分叉病变中位于前降支/对角支占57.58%,回旋支/钝缘支占30.30%,右冠状动脉/后降支或左室后支占12.12%。31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分叉病变介入治疗,手术成功率100%,并且全部患者均经桡动脉途径完成。其中2列患者出现分支血管夹层(1例TIMI血流2级)进行补救性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围手术期及术后临床随访(门诊或电话随访),无死亡或心肌梗死等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74.19%的患者完成了冠状动脉造影复查,仅1例行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TLR)。分支晚期管腔丢失(LLL)为(0.13±0.25)mm。结论单独药物涂层球囊策略处理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分支血管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西罗莫可(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小冠状动脉病变(<3.0m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4年12月入院的98例冠心病病人,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获得直径小于3.0mm的病变血管共107支,前降支49支,回旋支18支,右冠状动脉15支,对角支18支,钝缘支7支,血管直径2.74mm±0.23mm。107支病变血管共植入Cypher支架118个。结果107支病变血管中,75支血管经球囊预扩张后植入支架,32支血管行直接支架术,手术成功率100%,无急性/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术后全部病例症状消失。随访14个月±3个月,全部存活。其中53例在术后10个月接受冠状动脉造影随访,5例经造影证实为支架内再狭窄,再狭窄率9.4%。4例出现新部位血管病变,再次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治疗,随访6个月,无心绞痛症状发生。结论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可以明显降低小冠状动脉病变支架内再狭窄率,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SafeCut球囊成形术治疗冠脉分叉处分支血管中病变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方法42例冠心病患者46个分叉病变主支病变置入支架,分支病变单行SafeCut,球囊扩张而不置入支架,观察其手术过程,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和近期随访结果。结果42例患者46个分叉病变中位于前降支/第一对角支占62%,回旋支/钝圆支占29%,右冠脉/后降支或后侧支占10%。对分支血管行SafeCut球囊扩张后有2例因内膜严重撕裂而置入支架,其余病变残余狭窄为10%~50%,成功率达100%,无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术后临床随访6~20个月,无死亡及心肌梗死等心脏事件发生。结论SafeCut球囊成形术治疗冠脉分叉处分支血管病变安全,有效,其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国产生物可降解涂层雷帕霉素洗脱支架(ExcelTM,山东吉威医疗制品有限公司)治疗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的长期临床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2006年6月至11月在4个国家的59个中心共有2077例接受单一Excel支架治疗的患者连续入选CREATE研究。以靶病变两端参考血管直径≤2.75 mm为小血管标准(有一支靶血管直径≤2.75 mm即为小血管病变患者),将患者分为小血管病变组(886例,42.7%)和非小血管病变组(1 191例,57.3%)。术后接受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术后9个月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复查结果及18个月临床随访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心性死亡和血栓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与非小血管组相比,小血管组女性(29.0%vs 24.5%,P=0.022)、高血压(59.9%vs 52.6%,P=0.001)、既往有心肌梗死(14.0%vs.9.2%,P=0.001)的患者较多,平均年龄大[(61.9±10.6)岁vs.(59.6±11.4)岁,P<0.001],氯吡格雷用药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别[(200.1±55.0)d vs(197.4±55.0)d,P=0.262]。小血管组患者病变较长[(23.23±14.14)mm vs(21.43±11.79)mm,P=0.039],人均支架植入数多[(2.23±1.33)枚vs(1.49±0.82)枚,P<0.001]。术后9个月QCA结果显示,小血管组和非小血管组支架内晚期管腔丢失[(0.20±0.38)mm vs(0.21±0.42)mm,P=0.654]和再狭窄率(3.9%vs3.4%,P=0.856)无显著差别。18个月临床随访结果表明,小血管组靶病变血运重建率(2.8%vs 1.2%,P=0.006)显著高于非小血管组,但两组MACE(3.9%vs 2.5%,P=0.086)、心性死亡(0.9%vs 1.3%,P=0.441)和支架内血栓(1.0%vs 0.8%,P=0.528)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小血管病变并非MACE的独立危险预测因素(OR 0.848,95%CI 0.482-1.491,P=0.567)。结论 Excel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与非小血管病变相近,但还需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 (LMD)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 7例LMD经球囊预扩张后置入支架。术后 6和 12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结果 左主干开口病变 12例、体部 4例、末端 6例 (累及分叉开口 6例、单纯末端 1例 ) ,自开口到体部均狭窄者 5例 (含自开口处就完全闭塞 1例 )。术后 12个月时 ,左心室射血分数从 4 9 8%增加到 5 6 3% (P <0 0 5 )。球囊扩张时 2 0例 ( 6 2 % )出现显著心率减慢和血压下降。共置入 2 8枚支架 ,其中左主干内 2 7枚 ,主干内支架直径 ( 3 90± 0 4 7)mm、长度 ( 12 5 4± 3 95 )mm。全部患者均完成 12个月的临床随访 ,19例 ( 70 % )患者接受 6个月时冠状动脉造影 ,3例支架内再狭窄 ( 15 % ) ,其中 2例接受冠状动脉旁路术 ,1例行血管内放射治疗 ;术后 12个月时 15例 ( 5 5 % )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 ,1例再狭窄行冠状动脉旁路术 ,因此术后 12个月内累积再狭窄率为 2 1%。 4例再狭窄患者中 ,3例为末端病变 ( 75 % ) ,1例为开口病变( 2 5 % )。结论 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LMD疗效可靠 ,冠状动脉造影随访可及时发现再狭窄。左主干末端病变再狭窄率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在真实临床环境下,对于复杂病变置入西罗莫司(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后支架内急性、亚急性血栓的发生率。方法我院自2002年到2005年3月,连续有796名不同复杂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患者完全置入了西罗莫司洗脱支架(sirolimus-eluting stent,SES)。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和有否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所有患者平均临床随访6~9个月,随访期间对患者进行冠脉造影检查。结果(1)在796例患者中,有8例(1%,8/796)患者发生了经冠脉造影证实的急性/亚急性血栓,其中1例为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7例为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有1例临床高度怀疑为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2)上述8例患者中有3例表现为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4例表现为急性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1例表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1例高度怀疑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患者ECG表现为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8例患者中有1例(12.5%,1/8)在30 d内死亡,其余7例患者给予积极治疗后6个月临床随访无不良心脏事件发生,6个月冠脉造影随访支架内没有发生再狭窄;(3)采用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叉病变双支架置入及长病变支架置入是患者术后发生支架内血栓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1.2和8.6,95%CI分别为4.1~30.8和1.9~17.2,P<0.001。结论在真实临床环境下,在没有经过严格入选标准筛选的复杂冠脉病变中置入SES支架后30 d内,支架内血栓的发生率在1%(8/796)左右,略高于文献报道的结果。分叉病变双支架及长病变支架是术后支架内发生血栓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指导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入选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诊治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90例。根据入院顺序不同(随机)分成造影指导组(n=44)和IVUS指导组(n=46)。造影指导组接受冠状动脉动脉造影确定病变血管,IVUS指导组接受IVUS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即刻成功率、术后1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及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ISR)的发生率。MACE事件包括:心绞痛、再次住院、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及心源性死亡。结果:两组患者支架数、支架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US指导组支架直径(3.5±0.23)mm大于造影指导组(P<0.05)。IVUS指导组患者术前的主支血管最大狭窄程度(84.9±3.1)%、边支血管开口狭窄程度(73.9±3.2)%大于造影指导组(P<0.05)。IVUS指导组患者主支血管介入治疗(即刻)成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行冠状动脉旋磨术结合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手术方法、手术成功率、术后随访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的发生率。结果 12例患者共有16处钙化病变,有15处钙化病变行冠状动脉旋磨术,管腔狭窄由术前的87%±10%减少至42%±9%,结合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共植入18枚国产药物支架,手术成功率为93.75%(15/16)。1例因血管严重扭曲,球囊扩张后出现冠状动脉夹层,植入支架失败,建议行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中均无主要并发症(包括心源性死亡、Q波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发生。所有患者随访(8.4±3.6)个月,有2例再发心绞痛,无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发生。5例患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有1例出现支架内再狭窄30%。结论冠状动脉旋磨术联合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可取得很高的手术成功率,是治疗钙化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