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8 毫秒
1.
豉香型白酒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豉香型白酒作为广东珠三角地区的地方性传统白酒,以其酒度低、口感醇滑、豉香独特、醇和甘甜、余味爽净的特点深受海内外消费者所青睐。近年来,白酒消费趋势倾向低度化、舒适化,顺应豉香型白酒的发展特色。该文从豉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酿酒微生物和风味物质分析技术与特征性风味物质研究进展三个方面概述了豉香型白酒的研究现状,并对豉香型白酒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豉香型白酒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研发出一整套米豉复合香型白酒的市场消费者调查研究方案;首次出具了米豉复合香型白酒的感官市场消费者测试分析报告。米豉复合型白酒产品在消费者喜爱测试中占比71.8%,而竞品只有28.2%的消费者喜欢。米豉复合型白酒产品感官品评结果相比竞品有4个单项优势明显,如闻香舒服、入口醇和、清甜、下喉顺。米豉复合型白酒产品杂醇油含量为0.60g/L,而竞品杂醇油含量为1.70g/L,也低于公司传统豉香型产品0.90g/L的杂醇油含量。  相似文献   

3.
郑衍立 《酿酒科技》2005,(7):109-111
豉香型白酒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独有的一个酒种,因其具有突出的豉香味而得名。以纯大米为原料,大酒饼为糖化发酵剂,采用边糖化边发酵的半固态发酵法工艺。产品澄清透明,无色或略带黄色,具有独特豉香味,入口醇滑,无苦杂味;酒精含量较低。在成分、原料、发酵方法、蒸馏方式、陈酿方法与其他香型白酒不同。加大宣传力度;发挥特有个性,寻找新的增长点;发扬技术创新,研发米酒鸡尾酒系列;加大市场宣传,可提高豉香型白酒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市售豉香型白酒品质特性,通过理化指标与感官风味评价的总体分析,构建其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以12种市售豉香型白酒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结合风味感官评价方法,通过有机酸含量、酒精度、总酸、总酯、酸酯总量、pH及风味感官特性等指标综合分析市售豉香型白酒的品质。结果 12种市售豉香型白酒中均检测出乳酸和乙酸2种有机酸,并未检测出草酸和柠檬酸;相比于浓香、清香等白酒,豉香型白酒中苹果酸和酒石酸含量较低; 12种市售豉香型白酒属于平均为29.8%vol的低度酒,总酸和总酯含量平均分别为0.54 g/L和0.53 g/L; 92%的样品酸酯总量不小于8mmol/L,符合一级豉香型白酒的要求;样品的pH都在3.06~4.53内;市售豉香型白酒在水果香、蜜香、米香等风味强度上无显著性差异,而在醇香和脂肪味上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豉香型白酒相关理化指标所代表的风味物质对其风味感官具有一定贡献,研究结果为豉香型白酒理化指标与风味感官存在相互关系,理化指标测定结果对豉香型白酒风味感官评价具有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色谱分析技术,对5轮次传统固态特香型白酒不同糟层蒸馏基酒样的感官特点、理化指标、风味成分的分布变化规律进行研究,设计出了一套最佳摘酒方案。结果表明,分层摘酒基酒中呈香呈味微量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不同,且口感特点各具风格,原料糟基酒粮香舒适,口感醇厚,踩糟基酒香气偏清雅,口感绵柔,丢糟基酒窖香浓郁,口感较单薄。因此,指导车间认真做好摘酒工作,可以更好地提高传统固态特香型原酒质量风格,满足酒体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6.
《酿酒》2017,(6)
研究沿用传统和现代化相结合的独特的生产工艺,精酿而成的新工艺米豉复合型白酒具有蜜香、清雅香等多种复合而成的优雅舒适的独特香气,入口绵甜柔软、酒体醇厚、爽冽、回味怡畅、余味爽净的独特风格。主要针对新工艺米豉复合型白酒,初步建立了风味雷达图。并进一步探讨了风味雷达图在白酒产品品质稳定性上的应用。风味雷达图在国外很多食品企业都建有专门的研究中心,例如国外的蒸馏酒如白兰地、威士忌等都建有趋于完善的风味图谱。目前国内啤酒、葡萄酒行业正在研究与应用。但白酒行业研究较少,更谈不上应用。本研究首次建立了米豉复合型白酒的风味雷达图。  相似文献   

7.
在保留米香型白酒其他风味物质的前提下降低白酒杂醇油含量。利用蒸馏规律,通过慢速蒸馏将杂醇油富集在酒头,然后通过精馏将酒头中的杂醇油进一步富集并去除。本研究成功将米香型白酒中的杂醇油富集在酒头并去除,根据截取不同的酒头比例10%~30%,去除率可达到23.5%~60%,分离出的杂醇油纯净度高,体积仅占原液的1.2%~3.7%,且乙酸乙酯含量仅占原液的0.6%。结果表明,利用慢速蒸馏结合精馏酒头降低米香型白酒中的杂醇油含量的方法是可行的,不仅降低了杂醇油,且保留了白酒原有风格,使酒的香气和口感大大提升。  相似文献   

8.
GB/T16289-1996豉香型白酒标准由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04-10发布,1996-味。最常见的是铁制发酵容器表面涂料脱落而未有及时修补,由于啤酒呈微酸性,能腐蚀裸露的罐体,形成铁离子溶解于酒液中,使啤酒产生铁腥味。预防措施是要经常检查发酵罐,个香型白酒国家标准。本标准适用于以大米为原料,经,用大酒饼作糖化发酵剂,采用边糖化边酵工艺,式蒸馏,陈肉酝浸而成的,具有豉香特点的酒。该标准卫生要求除应符合GB2757-81规定外,理化指标中增加了苯乙醇含量高和存在二乙酸二酸、二酸二乙酯是本香型白酒产品的牲两个检验项目。豉香型白酒…  相似文献   

9.
为了在保留米香型白酒其他风味物质的前提下降低白酒杂醇油含量,本研究根据蒸馏规律,通过慢速蒸馏将杂醇油富集在酒头,然后通过精馏中试装置将酒头中的杂醇油进一步富集并去除。根据截取的酒头比例10%~30%不同,杂醇油去除率可达到30%~70%,分离出的杂醇油纯净度高,体积仅占原液的1.9%~4.3%,且其中的乙酸乙酯含量仅占原液的0.35%~1.4%。结果表明,利用慢速蒸馏结合精馏酒头降低米香型白酒杂醇油含量的方法是可行的,不仅降低了杂醇油,且保留了白酒原有风格,使酒的香气和口感大大提升。  相似文献   

10.
馥郁香型白酒作为国标香型白酒之一,酒体中除了水分和乙醇外,还有其特有风味物质,其中酯类主要起贡献香气作用,酸类主要起贡献口感作用,醛酮类起平衡和协调香气和口感的作用,醇类是呈香和呈味的桥梁,此外还有酚类、含氮类等风味化合物,这些微量风味组分对馥郁香型白酒的质量、风格有着重要的影响。馥郁香型白酒的微量风味物质主要来源于酿造过程微生物发酵代谢及酿酒原辅料结合态风味组分,另外还有在陈酿老熟过程中,某些微量风味发生化学变化转化而来。该文通过分析馥郁香酒体中微量风味物质组分在酒体中呈香、呈味的作用,剖析馥郁香型白酒风味与质量关系及其风味来源,科学阐释馥郁香型白酒独特风格,以期为馥郁香型酒体质量控制和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豉香型白酒香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冯志强  邱晓红 《酿酒》1995,(4):75-84
豉香型白酒香型研究冯志强,邱晓红(轻工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广州站,广州510315)概述豉香型白酒是广东省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性传统产品,其生产工艺特殊,成品酒酒度低,风味独具一格,深受省、港、澳消费者所喜爱,历年来出口量均达万吨,居我国白酒出口量...  相似文献   

12.
产香酵母的筛选鉴定及产酯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产香酵母提升白酒风味物质含量水平已得到广泛应用。该研究从板栗上分离筛选到一株产香酵母菌株H32,经鉴定为汉逊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hansenii)。耐受性测定显示酵母H32菌株能耐受的乳酸质量浓度为25 g/L,耐受酒精度为8%vol。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该菌株的最优发酵条件为接种量5%、初始糖度9 °Bx、摇床转速50 r/min、装液量为60%,其产酯量可达1.17 g/L。将酵母H32(接种量1%)应用于豉香型白酒模拟发酵试验后,基酒产酯量达0.94 g/L,是对照组的6.71倍。结果表明,酵母菌株 H32能有效的提升豉香型白酒基酒的产酯量,对改善豉香型白酒的风味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名厨领鲜     
港顺蒸鱼豉油特点:蒸鱼豉油精选上等大豆和优质小麦,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经高盐稀态发酵精酿而成,豉香浓郁,味道鲜甜,色泽清新自然,鲜红透亮,融豉香与醇香于一体,口感芳香风味独特,属高档蒸鱼豉油。  相似文献   

14.
不同香型白酒产品特性的对比分析,对各香型的鉴别和相互借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此为目的,基于GSB 11-2260-2008中国名特白酒汇粹国家标准样品中公布的标准值,选择总酸、总酯、固形物、杂醇油、甲醇等理化指标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清香型、浓香型、酱香型、米香型、凤香型、兼香型、芝麻香型、董香型、馥郁香型等香型白酒的产品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香型白酒的理化特性具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是不同香型白酒特有风格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电子鼻、气相色谱-嗅辨仪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等多手段结合研究豉香白酒中异嗅物质的组成。方法采用电子鼻、气相色谱-嗅辨仪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某豉香型白酒的嗅味物质。通过谱图比对及统计学分析,找出2款酒样中具有显著性差异的物质,并最终确定了2款白酒中嗅味差异物质的主要组成。结果共定性了53种酒体成分,其中有8种差异化合物有白酒风味贡献,通过验证确定丁酸、异戊醇是2款白酒中主要的异嗅味物质。结论相较于利用感官员进行呈味物质辨识的酒体异嗅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更客观、更准确、可重复高的优势,期望为白酒智能化感官研究和酒体品质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杂醇油是白酒发酵过程中必然的副产物,对白酒口感和品质有较大影响.适量的杂醇油可以赋予酒体特殊香气,丰富酒体口感,增加酒体协调性,给人愉快舒适的感觉;但过多的杂醇油会使得酒体苦、涩、冲辣,饮用酒后容易"上头",对人体有一定毒害作用.本文概述了白酒酿造过程中调控杂醇油含量的研究现状,有利于白酒生产过程中杂醇油控制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电子舌技术的豉香型白酒分类识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豉香型白酒作为广东地产酒,是中国白酒十二大主流香型之一,深受粤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地区群众的喜爱。该研究采用电子舌技术和多变量统计学方法相结合,对广东地产豉香型白酒的滋味品质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电子舌对同一产地不同品牌的豉香型白酒做出了较好的分类判别。从味觉雷达图发现三个品牌的酸味、涩味、苦味指标存在一定差异,而在三个品牌的分类判别结果表明,线性判别分析法优于主成分分析法,9个批次的未知样品均能准确识别,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区分不同品牌的豉香型白酒。  相似文献   

18.
王先桂  郭坤亮 《酿酒》2013,(6):39-43
选取十种白酒香型的典型代表作为样品,用气相色谱法对白酒标样进行图谱分析并确定了色谱分析条件。浓香型、兼香型、凤香型和特型四种白酒之间的相似度高达0.9以上,反映出上述四种香型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而董香型和芝麻香型之间相似度也超过0.9,二者之间亲缘性较近;米香型和豉香型之间的相似度为0.9,说明二者之间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9.
选取十种白酒香型的典型代表作为样品,用气相色谱法对白酒标样进行图谱分析并确定了色谱分析条件.浓香型、兼香型、凤香型和特型四种白酒之间的相似度高达0.9以上,反映出上述四种香型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而董香型和芝麻香型之间相似度也超过0.9,二者之间亲缘性较近;米香型和豉香型之间的相似度为0.9,说明二者之间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20.
豉香型白酒风味成分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豉香型九江白酒风味成分的定量进行了研究,采用不同前处理方法及各种先进分析仪器处理分析,建立了针对豉香型白酒风味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在先前定量分析66种风味化合物的基础上,使定量分析能力达到100种以上.同时,对豉香型九江白酒风味成分的定性及呈香化合物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