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高啤酒的抗氧化力及改善其风味稳定性,系统研究了麦汁发酵过程中抗氧化力的变化及发酵工艺参数包括麦汁浓度、酵母接种量、酵母代数与发酵温度对嫩啤酒抗氧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麦汁发酵过程中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吸收能力和还原力分别提高了6.27%、3.46%和31.38%。麦汁浓度从6°P增加到12°P,嫩啤酒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吸收能力与还原力升高显著,浓度超过12°P后,抗氧化指标增速减缓或略有下降。酵母接种量在800~3200万个/mL之间的嫩啤酒抗氧化力随酵母接种量的增加而升高。1、2、4和5代酵母发酵嫩啤酒的抗氧化力随酵母代数的增加呈降低趋势。9、12和15℃发酵嫩啤酒的抗氧化力随发酵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优化发酵工艺参数是提高啤酒抗氧化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使用酵母营养盐将10°P定型麦汁的α-AN含量调整为118.8、132.4、141.5、150.6、161.9、170.5mg/L,接种啤酒酵母进行发酵,酿造了6种成品啤酒.原浓为9.83~10.05oP之间、酒精度为4.64%vol~4.79%vol、真发为72.66%~74.QO%.SAS9.0统计结果表明,麦汁α-AN与原浓、真浓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还原糖一般相关(P<0.1);与啤酒总酸(1.75~2.12mL/100mL 0.1mol/L NaOH)一般相关(P<0.1);与啤酒总氮(34.51~47.06mg/L)、麦汁α-AN(21.30~54.15mg/L)呈极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7382、0.94995,P值分别为0.0010、0.0037.感官品尝显示100°P啤酒麦汁α-AN含量为132.4mg/L时,风味最优.  相似文献   

3.
吴帅  张开利  孙峰  鞠允东  杜金华 《酿酒》2005,33(4):44-46
将啤酒酵母(S.uvarum)BY-2分别接入6.0、6.5、7.0、7.5、8.0°P麦汁中,10℃发酵。酒液澄清后进行理化指标分析和感官品评。啤酒发酵度高于70%时,随着原麦汁浓度的降低,啤酒的香气和滋味依次变得淡薄。根据原麦汁浓度的高低,分别选取4个发酵度水平进行发酵实验:6.0°P啤酒的发酵度分别控制在50%、56%、60%、70%左右;6.5、7.0、7.5、8.0°P啤酒的发酵度分别控制在55%、60%、65%、70%左右。感官品评表明:酿造6.0°P、6.5°P、7.0°P、7.5°P、8.0°P啤酒时,发酵度分别为50.6%、61.8%、59.45、59.1%、65.5%时风味最佳。  相似文献   

4.
将冻干姜粉添加到煮沸麦汁中制备浑浊小麦啤酒,研究姜粉用量对酵母糖代谢速率、啤酒理化与感官品质、抗氧化活性与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主发酵进程中,添加姜粉后发酵液中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发酵第3天时酵母数量达到峰值,且在发酵结束时显著高于对照。添加姜粉使啤酒中双乙酰含量和苦味值升高,但不影响浊度、酒精度和发酵度等。姜粉用量增加,啤酒中α-氨基氮、姜辣素含量线性增加,挥发性酯含量降低,啤酒的辛香味、苦味和辣味增强。感官评价表明,啤酒中姜粉的适宜用量为0.3~0.5 g/L。添加姜粉使总多酚含量增加,DPPH自由基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增强;啤酒贮藏30 d时,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的衰减由37.3%(对照)降低至16.4%(添加0.7 g/L姜粉),总多酚含量降幅由19.5%(对照)降低至4.5%(添加0.7 g/L姜粉),2-硫代巴比妥酸增幅由72.7%(对照)降低至43.9%(添加0.3 g/L姜粉),表明添加姜粉对啤酒抗氧化活性与氧化稳定性的改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啤酒及麦汁中的异α-酸,分析异α-酸在啤酒酿造过程中的变化。麦汁煮沸过程中,异α-酸含量与煮沸时间、温度呈正相关关系,是体现啤酒花中α-酸利用率的重要指标。啤酒发酵过程中,异α-酸的损失率12.7%~33.7%。又进一步研究了成品啤酒贮藏过程中异α-酸的降解与啤酒老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16种商品干啤酒浊度与啤酒原浓(7.98~10.39 °P)、酒精度和发酵度、酸和pH、黏度、含氮化合物(总氮、高分子氮、中分子氮、低分子氮、α-氨基酸)、β-葡聚糖及阿拉伯木聚糖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啤酒的浊度与啤酒的原浓、酒精度、真正发酵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且显著性依次增强;与啤酒pH呈显著正相关(P<0.05),但与啤酒总酸无相关性;与啤酒的色度、黏度、贮存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然而浊度与啤酒中的含氮化合物无显著相关性,与β-葡聚糖(21.14~51.33 mg/L)、阿拉伯木聚糖(794.80~1090.80 mg/L)和溶解氧(0.04~0.12 mg/L)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分别研究游离态酵母和固定化酵母发酵啤酒过程中总糖、还原糖、酒精度、双乙酰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固定化酵母发酵啤酒具有发酵短、对麦汁中糖转化效率高的优势。用不同浓度海藻酸钠和氯化钙固定酵母发酵啤酒实验表明,2%海藻酸钠与4%氯化钙在本研究中固定酵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浅谈麦汁糖类组成对啤酒发酵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从酵母吸收糖类顺序的生理特性,阐述增加麦汁中葡萄糖等单糖含量对提高发酵度的重要性;并从10°P干啤酒中麦汁糖类组成的分析情况进一步说明其副发酵度的影响。我们通过添加淀粉酶及调整糖化工艺,提高了麦汁中可发酵性糖含量,改变了麦汁中葡萄糖、麦芽糖、麦芽三糖的比例,使三者比例约为65:23:12,而普通啤酒一般为10~15:67~72:18~22,显然增加了葡萄糖含量。并从发酵中证实麦汁糖类组成对提高发酵度是关键要素,使用普通酵母也能生产高发酵度的干啤酒。  相似文献   

9.
李玉梅 《酿酒》1993,(3):71-74
成品啤酒分析对成品啤酒分析表明,本实验生产的啤酒的pH值都高(表6、7),12°P全麦芽控制发酵啤酒pH值为4.64,24°P麦汁发酵后的稀释酒pH值为4.91,这是由于稀释用水碱度高造成的。高浓度发酵稀释啤酒的5天强制富尔马进浊度随原麦汁的浓度增加而降低,这表明该啤酒的物理稳定性增强(表6、7)  相似文献   

10.
以酒精度、还原糖、总酸和出酒率为指标,考察了料水比、接种量、麦曲用量和起始pH值对高温流化α-化大米液态发酵成品黄酒的影响,确定液态发酵工艺条件为:料水比2.5:1,接种量10%,麦曲用量10%,起始pH4.5,在此工艺条件下,成品黄酒酒精度达到17.1%(V/V),还原糖23g/L,总酸为4.42g/L.为进一步降低总酸和麦曲用量,采用分批补料发酵工艺,结果表明,采用二次补料,一次补料时间为初投后24h,二次补料时间为初投后36h,总酸降低至3.56g/L,总麦曲用量降到7.5%.对优化后的高温流化α-化大米二次补料液态发酵和传统蒸饭作比较,证明尽管原料预处理工艺不同,但发酵过程中酒精度、残还原糖、总酸和酵母细胞数的变化基本一致,因此,采用高温流化α-化大米分批补料液态发酵工艺生产黄酒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麦汁组份合理是广大酿造工作者追求的目标。合理的麦汁组成会使发酵过程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在绝大多数啤酒厂家,通常是沿用长期以来的实验手段,即通过非糖比非糖、氨基酸含量这两项指标来判断麦汁组份的合理性,尽管如此,还常常出现发酵异常,如双乙酰还原不好、  相似文献   

12.
以特种麦芽为原料,分别采用3株实验室保藏无醇酿酒酵母(Y272、Y273、Y274)和商业对照无醇酿酒酵母酿造无醇啤酒,比较不同酵母的发酵性能及所酿啤酒的理化指标;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检测所酿啤酒中挥发性化合物组成和含量的差异;通过气味活度值(OAV)确定风味化合物并对酿造的啤酒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3株实验室保藏酵母和商业对照无醇啤酒酵母基本不利用麦芽糖、异麦芽糖和麦芽三糖,表观发酵度低(16.89%~17.61%),产生的酒精度低(0.43%vol~0.52%vol)。综合发酵性能及风味分析,酵母Y273起始发酵速度快,可发酵性糖利用率为18.55%,所酿啤酒酒精度为0.48%vol,表观发酵度为17.21%,pH为4.76;啤酒中风味物质多样,醇酯比例为2.64,感官评价风味协调,比较适合酿造无醇啤酒。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低糖度、低酒精度的啤酒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本文重点研究高浓酿造生产6°P低醇、低糖啤酒的工艺参数,在原料配比上添加15%小麦麦芽和3%焦香麦芽,糖化采用40%投料,料水比1:3.0,45℃和50℃两段蛋白分解,65℃淀粉分解,麦汁通风8mg/kg~10mg/kg,最高发酵温度12℃,接种量为满罐细胞数为2.4×107个/mL,通过优化原料配比和工艺参数,确保在进一步降低糖度和酒精度的条件下.6°p啤酒的感官指标和风味独特性和8°P啤酒相比较没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4.
以酒精度4%vol~5%vol的澄清香蕉酒为原料,采用固定化发酵法制备香蕉醋,对香蕉醋发酵过程中主要成分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香蕉醋发酵过程中,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pH值和酒精度不断降低;总酸呈上升趋势;透光率在发酵前期迅速升高,后期波动变化后趋于稳定;蛋白质、褐变值先下降后趋于稳定;可溶性固形物呈先上升后趋于稳定的状态;总糖、还原糖先上升后下降,还原糖的变化趋势对比总糖具有延后情况;多酚含量先下降后上升,总黄酮含量呈下降趋势;氨基酸总量先上升后下降,含量最高的是丙氨酸;有机酸增加,其中醋酸、琥铂酸、乳酸、柠檬酸为主要有机酸,醋酸和乳酸的变化最明显。经过固定化发酵得到的香蕉醋主要理化指标为pH 3.55、总酸3.80 g/100 mL、褐变值0.72、透光率91.13%、可溶性固形物4.80%、蛋白质5.10 mg/100 g、总糖0.74 g/100 g、还原糖0.09 g/100 g、多酚9.02 mg/100 mL、总黄酮6.99 mg/100 mL、氨基酸总量115.00 mg/100 mL、有机酸总量36.31 g/L。  相似文献   

15.
啤酒生产过程中高级醇形成因素及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级醇是啤酒生产发酵过程形成的,目前可检出的高级醇有30多种.啤酒中高级醇的生成途径主要有氨基酸、α-酮酸途径和糖类物质合成高级醇途径.高级醇的生成与麦汁发酵过程的pH值、α-氨基氮含量、麦汁充氧量、麦汁浓度、发酵强度、酵母菌种及其接种量等因素有关,控制麦汁α-氨基氮含量、可发酵性糖、麦汁充氧量、发酵工艺条件、乙醛含量、酵母菌种及其接种量可有效控制啤酒中的高级醇含量.  相似文献   

16.
采用直接发酵法测定最终发酵度,操作比较简便。由于测定结果不受麦汁中糖成分的影响,可靠性好,其测定时间的长短也不影响生产工艺方案的调整,是较测定传统指标糖(还原糖):非糖更可信的方法。实验室测定啤酒最终发酵度,是在与实际生产完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的,即麦汁接种压榨酵母后,在25℃左右发酵。本文探讨了发酵管法测定啤酒最终发酵度的原理和实验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并就最终发酵度的另外几种测定方法的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甜酒酿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文检测分析了用纯根霉酒曲发酵而成的甜酒酿的主要营养成分,着重分析了其氨基酸含量和组成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其食用价值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甜酒酿的粗脂肪、粗蛋白、还原糖、氨基酸、总酸和酒精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甜酒酿含有19种氨基酸,总量为1100mg/100mL~1700mg/100mL,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为190mg/100mL~320mg/100mL;必需氨基酸总量为390mg/100mL~580mg/100mL,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为32.00%~35.45%.甜酒酿还原糖35.76g/100mL~37.34g/100mL;总酸0.34g/100mL~0.46g/100mL.甜酒酿含有的氨基酸种类齐全,而且糖度和酸度适中,酒精度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下面发酵法酿造了4种7°P啤酒(发酵度分别为57.6%、63.4%、67.9%、72.5%),使用RP-HPLC检测到啤酒中9种主要有机酸,并测定了成品啤酒的缓冲容量。使用SAS9.0统计软件对成品啤酒中有机酸与缓冲性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α-酮戊二酸、乳酸与缓冲性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62 80、-0.985 27(P<0.05);富马酸、琥珀酸与缓冲性一般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0269、0.92811(P<0.10)。  相似文献   

19.
刘亚萍  王莹  赵博  张洪亚  楚杰  刘可春  吴澎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16):111-114,119
以枣庄青皮石榴为原料,选用三株不同酵母菌进行石榴酒发酵,期间加入发酵助剂,通过分析石榴酒发酵过程中还原糖、酒精度、总酸、挥发酸和色度的理化指标,探究发酵助剂对石榴酒精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酵母菌株发酵条件下,石榴酒最终还原糖降低82%~88%,酒精度升高6%~24%,总酸升高17%~37%,挥发酸降低18%~25%,色度降低15%~32%。结论:添加发酵助剂可加快糖的转化率,降低挥发酸含量,增加酒精度含量,但同时会导致总酸含量稍许增加以及色度值小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20.
为增加微型自酿啤酒的品种,该文介绍了酿造微型自酿姜汁啤酒的方法。将生姜和大枣分别制成姜汁和枣汁,随麦汁一起添加至发酵罐发酵。成品中原麦汁浓度为10±0.2°P,酒精含量≥3.4%(体积分数),总酸≤2.4mL/dL,双乙酰≤0.10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