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药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探讨影响中药药浴疗法退热疗效的关键因素。方法:将64例风寒型外感发热患儿按药浴部位(全身浴和足浴)2个水平、药浴频率(每日1次和每日2次)2个水平、药浴时机(发热时和退热时)2个水平,采用2×2×2多因素多水平析因设计,分为8组,进行洗浴治疗,观察入组后48h内患儿的体温变化情况,绘制体温曲线图,比较不同药浴部位、不同药浴频率、不同药浴时机的有效率、解热时间和48h体温曲线下面积。结果:(1)各组退热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2)全身浴组和足浴组的解热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发热时药浴组和退热时药浴组的解热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每天1次组和每天2次组的解热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入浴时机×药浴频率,入浴时机×药浴部位,药浴频率×药浴部位的P值均>0.05,三因素间不存在一级交互作用;入浴时机×药浴频率×药浴部位的P值<0.05,三因素间存在二级交互作用,发热时每日2次全身浴组(第8组)的解热时间最短。(3)全身浴和足浴的48h体温曲线下面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每日1次和每日2次药浴的48h体温曲线下面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发热时和退热时药浴的48h体温曲线下面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药浴部位、药浴频率、药浴时机两两之间无一级交互效应(P>0.05),药浴时机、药浴频率和药浴部位之间存在二级交互效应(P<0.05),发热时、每日2次、全身浴48h体温曲线下面积最小。结论:每日2次发热时进行全身药浴的退热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药浴可分为保健药浴与医疗药浴。保健药浴,可用以下几种:芦荟浴、橘皮浴、柠檬浴等。芦荟浴: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消除全身的紧张感;能使皮肤毛细孔张开,产生旺盛的发汗作用,使皮肤上的污垢容易脱落。  相似文献   

3.
王筠默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3,21(10):1611-1611
中药溶剂即药浴配方 ,系将中药的煎汁及提取物 ,或将其鲜品汁液加于浴汤中沐浴之用。可分为局部浴及全身浴。前者如洗发、洗眼、洗肛、洗手足 ;后者即含中药成分的汤液进行全身洗浴。我国古代很讲究沐浴。渔牧狩猎是求生手段 ,到江河湖海游泳 ,也是锻炼。后来发现草药治病 ,便开始了药浴。如《左传》说哀公十四年 ,“陈氏方睦使病而遗潘沐。”潘就是米汁 ,用以洗头的。又如《礼记》曲礼上说 :“居丧之礼 ,头有创则沐 ,身有疡则浴。”可见在春秋时期 ,已重视药浴了。不过 ,那时的药浴主要在宫廷、贵族中使用 ,而且还把药浴 ,作为洁身、晋谒天…  相似文献   

4.
<正>中医药浴应用于疾病治疗已有三千多年历史[1],早在《五十二病方》就有记载。药浴属中医的外治法,即在沐浴的温水中加入中药的煎煮液或提取物,可分为局部浴及全身浴。清代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将药浴详细分类为洗、沐、浴、浸、渍、浇、喷、潠、灌等九类。药浴可作为多种内科病的辅助治疗方法[2],机制正如元代齐德之在《外科精义》提出的"疏导腠理,通调水道,使无凝滞"。而温热效应和中药有效成分的吸收是药浴发挥内病外治作用基础,如《医宗金鉴》所言药  相似文献   

5.
药浴如今越来越流行,是中医常用的外治法之一.选配适当的中草药,利用煮沸中药后产生的蒸汽熏蒸,或药物煎汤取液进行全身或局部洗浴以防治疾病.药浴治疗范围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科,也有洗、沐、浴、浸、渍、浇等法.  相似文献   

6.
金洛 《气功》2010,(12):1086-1087
中药汤浴就是将药物的煎剂、浸剂或制成剂(浴液、粉剂)加入浴盆中进行全身浸浴。或直接用中药煎剂及其他制剂进行局部浸浴或熏洗的一种防病健身方法。在我国,药浴源远流长,我国现存最早的方药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汽浴法、熏浴法的记载。  相似文献   

7.
中药汤浴就是将药物的煎剂、浸剂或制成剂(浴液、粉剂)加入浴盆中进行全身浸浴,或直接用中药煎剂及其他制剂进行局部浸浴或熏洗的一种防病健身方法.在我国,药浴源远流长.我国现存最早的方药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汽浴法、熏浴法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较详细地论述了中药外治的方法和内容,指出"其邪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单纯药浴和口服退热药加药浴的即时退热效果。方法对门诊就诊的符合小儿外感发热诊断标准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单纯药浴和口服退热药加药浴两组进行治疗和即时退热效果观察。结果退热药加药浴组即时退热效果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药浴组(P0.05)。结论退热药加药浴的即时退热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浴组。  相似文献   

9.
哈萨克医"布拉吾",是哈萨克族人民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总结出的、用哈药煮沸之后产生的蒸气熏浴和药物煎汤洗浴全身或局部,哈萨克医治疗多种疾病的独特疗法,因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配方,而成为哈萨克医传统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膝骨关节炎的治疗目的是控制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尽可能避免治疗的毒副作用。哈萨克医布拉吾(药浴)疗法治疗巧尔布恩(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可明显减轻疼痛,方法简便。我院以哈萨克医布拉吾(药浴)疗法对巧尔布恩(膝骨关节炎)的药浴疗法疗法开展了整理和研究,并初步制定了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10.
药浴疗法是采用药物煎汤,乘热将全身或局部皮肤浸泡在药液中浸洗或进行淋浴,以治病祛疾、养生康复、强身健体的治疗方法。近年来药浴大受欢迎。壮医药浴疗法有其特点,笔者试对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药浴为中医的外治方法 ,系在水中加入适宜的中草药 ,经煎煮后 ,取煎出液趁热洗浴全身 ,从而达到保健和防治疾病的目的。药浴在民间广为流传 ,深受群众欢迎 ,笔者将三明民间药浴介绍如下。药浴种类根据药浴目的不同 ,可分为日常性药浴、季节性药浴及产后药浴。1 .日常性药浴 :经常性地用药物洗浴 ,可每日洗 ,亦可每 2~ 3日洗 1次。其目的为解除日常劳作后之疲劳感 ,促进睡眠 ,迅速恢复体力。由于山区日夜温差较大 ,相对湿度也较大 ,洗药浴既可使气血畅通 ,营卫调和 ,消除疲劳 ,又可预防风、寒、湿邪致病 ,有利于身体健康。常用药物有松针、…  相似文献   

12.
藏药浴是藏医内病外治方法之一,通过在基本方"五味甘露汤"的基础上加减药物来进行药浴,具有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等特点。简要叙述藏药浴的基本药物组成、药浴处方及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壮医药浴作用机理,壮医药浴的种类、常用药物,应该研究、剂型研究进行了述评,认为通过临床实践总结,探求壮医药浴疗法的作用机理,总结壮医药浴常用的药物,阐述壮医药浴在预防疾病中的应用,完善壮医药浴内容,将是今后壮医药浴法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藏药浴的作用机理,介绍了常用的藏药浴和特点、常用的药物,阐述藏药浴在预防疾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藏药浴具有独特的临床效果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正引起着国内外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与青睐。在世界范围内医学模式变革的进程中,藏药浴的优势日益突显。但藏药浴治疗期间的水温、药液浓度、室内温度、浸泡的时长和出汗时间等方面没有确切的标准,药浴前、中、后的饮食起居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不完善,反而影响了藏药浴的治疗效果。本文通过阅读大量的藏医文献资料和藏药浴理疗的临床实践,对藏药浴流程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归纳和陈述。  相似文献   

16.
药浴是藏医学中常用的一种疗法。早在《四部医典》和《藏医药选编》中,对药浴的适应症、禁忌症、药液的配制等已有详细记载。药浴是借助温热药液的刺激,促进周身及局部血液循环,疏通经络,调整气血,改善全身及局部组织的营养,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患部在温热药液的作用下,新陈代谢旺盛,有利于驱逐滞留于体内的有毒物质。同时通过肌肤的渗透和吸收,使药物更好  相似文献   

17.
中药洗浴疗法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洗浴疗法是采用药物煎汤 ,趁热将全身或局部皮肤浸泡在药物中浸洗、熏洗或淋洗的一种治疗方法。其为中医外治疗法之一 ,在我国源远流长 ,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浴字的甲骨文就是人在盆中洗澡的形象。周代人已认识到“头有创则沐 ,身有病则浴”,已经把洗浴与治疗疾病相联系。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以“浴”为治疗手段就有记载 ,其中一篇《汤液醪醴论》,即是专论汤液醪醴治病的道理。《内经·阴阳应象大论》说 :“其有邪者 ,浸形以为汗。”其“浸形”即是以热汤洗浴取汗为治疗疾病的方法。东汉时的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中也有药浴的记载 ,《…  相似文献   

18.
“风湿1号”药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疼痛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3,16(14):2094-2094
药浴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原则,用中药煎汤洗浴患者的局部和全身,利用药物和水之特性,以内病外治为目的的一种祖国传统外治疗法。药浴在我国历史悠久,广泛用于内、外、妇、儿、皮肤科疾病。我们利用“风湿1号”治疗以关节肌肉疼痛,遇风寒加重,伴有关节肿胀晨僵,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之类风湿关节炎(RA),进行全身药浴,临床观察4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浅谈壮医药浴在预防疾病中的作用机理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壮医药浴的作用机理,介绍了常用的壮医药浴和特点、常用的药物,阐述壮医药浴在预防疾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藏药浴是依据藏医药基础理论,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而发展起来的藏医5种外治法之一。五味甘露药水浴是藏药浴经典组方,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对五味甘露药水浴的配制和实施等做一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