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任波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7):703-704
目的探讨胰腺外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胰腺外伤1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12例(85.7%),死亡2例(14.3%)。严重并发症7例,其中胰屡3例,腹腔脓肿1例,假性胰腺囊肿2例。结论胰腺外伤早期诊断是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根据胰腺损伤程度的不同采用相适应的术式是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腺外伤的临床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回顾分析过去近10年本院收治的19例胰腺外伤的病例资料。结果:19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前7例确诊,17例合并其它器官损伤,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胰头裂伤修补加远端胰腺空肠Roux—en—Y吻合1例、十二指肠憩室化3例、胰体尾脾切除6例、胰腺裂伤修补与外引流8例,死亡4例。结论:胰腺外伤术前确诊率较低,早期诊断早期发现及防止漏诊胰腺外伤的可靠且简单的方法是剖腹探查术,关键是在剖腹探查术中常规探查胰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4年2月诊治的胰腺囊性肿瘤患者55例,其中32例胰头部肿瘤给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3例胰体、尾部肿瘤给予胰体尾联合脾脏切除术20例,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3例。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包括胰漏4例和胃瘫3例,发病率为12.7%;胰体尾部肿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胰头部肿瘤( P <0.05)。结论: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手术治疗要完整切除肿瘤,根据发病部位合理选择手术方法,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机器人手术治疗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9年6月我科采用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的胰腺浆液性囊腺瘤148例患者的术中资料、围手术期并发症及病理资料等临床数据。  结果  肿瘤位于胰头部39例(26.4%),胰腺颈部15例(10.1%),胰体尾部94例(63.5%)。行胰十二指肠切除26例(17.6%)、远端胰腺切除71例(48.0%)、胰腺中段切除24例(16.2%)、肿瘤局部切除27例(18.2%),术后严重并发症率分别为7.7%、2.8%、0、0,B级胰瘘率分别为7.7%、7.0%、41.7%、14.8%,无C级胰瘘,90 d死亡率为0。对比胰十二指肠切除,胰头肿瘤局部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更短(P<0.001)、术中出血更少(P<0.001),术后住院时间更短(P<0.001)。对比胰腺中段切除+胰肠吻合术,“荣式”胰腺中段切除术的手术时间(P=0.007)和术后住院时间更短(P=0.040)。  结论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胰腺浆液性囊腺瘤安全可行。对于胰头部浆液性囊腺瘤,建议首选在术中超声引导下的局部切除,对于胰腺中段浆液性囊腺瘤,可选择机器人“荣式”胰腺中段切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适应证、消化道重建方式及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和防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132例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治疗经验。结果:术中无死亡病例。消化道重建方式均为Child术式,其中胰肠吻合方式:传统胰腺空肠端端吻合术11例;捆绑式胰腺空肠吻合术24例;胰腺空肠端侧吻合术84例;胰腺空肠导管对黏膜吻合13例。132例全部经病理学确诊,其中胰头癌72例,壶腹部周围癌28例,胆总管下段癌15例,十二指肠癌5例,慢性胰腺炎3例,胰头浆液性囊腺瘤6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3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4.1%,其中术后出血6例(4.5%),胰瘘22例(16.7%),肺部感染8例(6.1%),胆瘘5例(3.8%),胃排空障碍4例(3.0%)。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腹部外科较复杂的手术,是胰头癌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应严格掌握其手术适应证。出血、胰漏、胆漏和腹腔感染等是PD术后主要并发症,术中仔细操作并采用合适的吻合方法,术后密切观察和积极处理并发症是减少PD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闭合性胰腺损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影响。方法 对21例闭合性胰损伤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闭合性损伤,术前确诊3例(14.3%),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探查,术中确诊20例漏诊1例。据胰腺损伤分析,Ⅰ、Ⅱ级10例行清创止血小网膜囊引流。Ⅲ级6例行脾,胰体尾切除。Ⅳ级4例行脾,胰体尾切除。Ⅴ级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愈18例(85.7%),死亡3例(14.3%),术后胰瘘5例(23.8%)。结论 闭合性胰损伤早期诊断困难,B超、CT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术中应全面探查胰腺,避免漏诊。按照胰腺损伤分级选择相应术式,重视胰瘘的预防,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刘宝林   《中国医学工程》2011,(4):119-119,121
目的探讨分析胰腺外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胰腺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经验。结果 26例胰腺外伤患者,术前确诊20例,合并腹部其它脏器损伤14例,26例均行手术治疗,治愈16例,死亡6例。术后发生胰瘘7例,胰腺假性囊肿3例,腹腔脓肿2例。结论 B超、CT对胰腺外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ERCP是诊断胰管损伤的金标准。根据胰腺外伤级别选择适当的术式及术后充分引流是提高胰腺外伤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肠吻合和胰胃吻合对术后胰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62例,其中传统胰肠吻合组33例,嵌入式胰胃吻合组29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胰管直径变化及胰腺功能。结果2组患者的术后胰管直径均较术前明显扩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空腹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胰肠吻合组术后新发糖尿病2例(6.06%),胰胃吻合组为2例(6.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胰肠吻合组术后1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脂肪泻(30.30%),胰胃吻合组为8例(27.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胰肠吻合和胰胃吻合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的一般营养状况、胰管直径以及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27例胰腺外伤诊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文胜  胡虞乾  洪勇  杨威  莫瑞祥 《重庆医学》2006,35(21):1973-1974
目的 探讨胰腺外伤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27例胰腺外伤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结果 27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死亡2例(死亡率7.4%)。1例术中死亡,1例术后死亡;治愈25例,治愈率92.6%(25/27)。围术期发生并发症8例,并发症发生率29.6%,其中胰瘘4例,胰岛功能不足1例,胰腺囊肿1例,胆汁瘘及腹腔感染各1例,均经处理后治愈。27例中17例行胰腺被膜缝合止血,清创修补,胰周双套管冲洗及引流,2例行胰体尾部切除加脾切除,3例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近端缝扎,胰床置外引流术,1例行损伤远侧胰腺加脾切除,胰床置引流,1例行胰腺近端缝扎,远侧行胰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行十二指肠憩室化术,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未能完成手术。结论 提示早期诊断、术中仔细探查、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治疗胰腺损伤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腺外伤的诊治经验及损伤控制性手术(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在胰腺严重损伤救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1997年9月-2010年4月共收治的38例胰腺损伤病人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结果:38例中死亡3例,病死率7.89%,治愈35例,其中4例单纯胰腺I级损伤者行非手术治疗治愈,其他34例均行手术治疗。对13例严重创伤(Ⅲ-Ⅴ级,AAST分级)实施DCS。术后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10例,并发症发生率26.3%,其中胰瘘3例,胰腺假性囊肿2例,胰胰功能不足1例,切口感染2例,胆瘘及腹腔感染各1例,均经治疗后治愈。结论:准确判断伤情,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肝外伤合并多脏器损伤的临床救治,为抢救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肝外伤合并多脏器损伤的患者67例,根据受伤部位、严重程度的不同分别给予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其中非手术治疗12例;手术治疗55例,其中行肝清创切除术35例,肝清创缝合术12例,肝周纱布堵塞术8例。同时进行脾切除23例、胰体尾切除18例、胃修补17例,肾修补18例,膀胱修补并造瘘术16例,血管修补术15例。结果:非手术治疗患者死亡1例,死亡率为8.33%;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7例,其中死亡5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73%,死亡率为9.09%,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6例死亡患者中,死亡原因为失血性休克5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结论:早期明确诊断、及时进行非手术或手术治疗,对肝外伤合并多脏器损伤的恢复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2.
腹部创伤3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容泉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4):461-462,472
目的:探讨创伤性腹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006年10月~2009年12月收治的腹部创伤39例,采用手术治疗35例,非手术治疗4例。结果:治愈34例,治愈率为87.2%。死亡5例,1例肠破裂入院2d后中毒性休克死亡;1例肝破裂术后3h死亡;2例脾破裂合并气胸死亡;1例肾破裂者死于心力衰竭。结论:对创伤性腹部损伤的诊断要及时、明确,治疗要首选对生命威胁最大的损伤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0例胰腺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合并其它脏器损伤。所有的病人都有腹痛(昏迷除外)。腹胀是胰腺损伤时继腹痛后出现的另一主要症状。术前CT检查诊断准确率为55%。非手术治疗6例,手术治疗14例。治愈19例,死亡1例,并发胰腺假性囊肿2例。结论 胰腺损伤的术前诊断有一定的困难。CT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治疗应根据胰腺损伤分级来选择手术或非手术。  相似文献   

14.
温奕果  李一凡  许朝亮 《中外医疗》2009,28(35):170-171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术中处理与胰瘘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48例重症胰腺炎并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行胰腺包膜切开减压,清除坏死组织但不作过多分离性操作,术后无胰瘘发生;22例行胰腺包膜切除,胰腺坏死组织彻底清除,胰腺周围可疑坏死组织、大网膜切除,术后6例出现胰瘘。结论手术处理胰腺坏死组织时,尽量保留胰腺被膜,避免过多分离性操作,可减少术后胰瘘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急诊腹部创伤患者B超与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5年8月门诊收治的46例腹部创伤患者,入院后均分别行常规B超和CT手段进行初步诊断,以手术及病理观察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参照对比分析两种影像手段的诊断效果。结果手术病理结果显示腹内脏器损伤患者比重占93.48%;B超、CT腹内脏器损伤正确诊断率分别为脾损伤(86.36%vs95.45%)、肝损伤(90.00%vs80.00%)、肾脏损伤(1 0 0.0 0%v s 8 0.0 0%)、胰腺损伤(60.00%vs80.00%)、小肠和十二指肠损伤(66.67%vs100.00%)、腹膜损伤(60.00%vs80.00%),B超、CT扫描上述脏器损伤诊断准确率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B超、CT均是临床诊断腹部创伤患者腹内脏器损伤的有效影像手段,且具有无创简单快捷等优点,可为指导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邹龙  王向平  潘阳林 《四川医学》2012,33(6):1021-1023
目的探讨胰胆管合流异常(pancreaticobiliary maljunction,PBM)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西京医院2009~2011年确诊的10例PBM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100%),伴有发热(20%)、黄疸(30%)、恶心(40%)和消化不良(10%)等。50%的患者存在上腹部压痛,Murphy征均为阴性。70%患者肝功能检查异常。青少年患者(13~18岁,3例)多合并先天性胆管囊肿。中年患者(45~62岁,7例)多合并复发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慢性胆囊炎和胆总管结石。有3例行腹部B超检查,7例行腹部CT检查,但均未确诊。MRCP明确诊断者3例,其中1例为P-B型,2例开口类型不明确。ERCP明确诊断者7例。均为B-P型。结论内镜下胰胆管逆行造影(ERCP)是诊断PBM的金标准,不仅可以清晰显示胆管、胰管和共同段,还可以进行内镜下治疗以缓解患者症状。择期外科手术是治疗PBM的主要方法,防止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①目的 探讨胰腺囊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②方法 对57例胰腺囊性疾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③结果 假性囊肿33例,囊腺瘤13例,囊腺癌10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癌1例。囊性肿瘤多见于胰腺尾部,以腹部包块为主要临床表现,假性囊肿以腹痛、腹胀为主要症状。45.5%假性囊肿病人有胰腺炎和手术、外伤史。26例假性囊肿病人行手术治疗,囊性肿瘤病人中18例行手术切除;41例病人随访结果满意。④结论 胰腺囊性疾病应根据其发生部位和临床特点进行鉴别诊断,相关病史有助于明确诊断。诊断明确的囊性肿瘤应积极手术切除,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患者伴发糖尿病的发生率,探讨影响其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笔者医院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伴发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通过寿命表法计算首次疼痛后糖尿病的累计发生率,以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可能导致胰腺炎患者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入组病例共342例,首发年龄37.9±16.7岁,随访时间43.2±29.7个月;总糖尿病发生率16.1%(55/342)。内镜介入或外科手术治疗前33例已确诊,治疗后新发22例;两种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5.5%(14/55)糖尿病发生于腹痛1年内;首次腹痛后1、3、5、10年内的累积糖尿病发生率分别为4.7%、6.3%、8.9%、19.8%;COX风险比例模型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糖尿病组中吸烟量>200年支(年支定义为每天吸烟支数×吸烟年数)、轻度腹痛、体重减轻、胰腺钙化为风险因素,风险比(HR)分别为3.3、5.3、2.4、2.1;新发糖尿病组中,吸烟量>200年支、持续或新发体重减轻、胰腺尾部或胰体尾部切除等因素为风险因素。风险比分别为2.9、2.7、7.1。结论吸烟量>200年支、胰腺钙化、轻度腹痛、体重减轻以及胰腺尾部或胰体尾部切除是CP患者伴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对有这些情况的患者应注意发生糖尿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急诊床旁B超(Bedside sonography,BS)对钝性腹部损伤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闻144例钝性腹部损伤BS检查、手术及腹部CT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BS(+)112例,BS (-)32例。腹部CT检查108例,剖腹手术88例。BS定性诊断符合率91.7%(132/144),BS定位诊断符合率67.8% (76/112)。治愈124例,死亡20例,病死率13.9%(20/144)。结论:BS是钝性腹部损伤的一种快速、精确的定性诊断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定位诊断价值;BS是对钝性腹部损伤保守治疗患者进行严密观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谢谦  丁洪飞  李维 《海南医学》2005,16(8):46-48
目的分析闭合性腹部伤致胰腺断裂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方式,总结诊治体会,加深对此类损伤的认识,探讨闭合性腹部伤致胰腺断裂的诊治方案。方法本院收治43例闭合性腹部伤致胰腺断裂患者,其中有胰腺横断、主胰管断裂及胰头或胰体尾挫伤合并十二指肠、脾、小肠多发性破裂等。根据胰腺损伤的部位及严重程度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结果本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远端胰并脾切除术22例,远端胰腺空肠吻合术8例,胰腺阶段性切除术6例,Berne(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手术5例,胰头切除术2例。并发胰瘘3例,严重腹腔感染2例,消化道大出血1例,切口裂开1例。43例患者经救治均痊愈出院。术前血、尿淀粉酶检查对胰腺损伤的诊断符合率可高达95%,但特异性低;CT检查对胰腺损伤的诊断符合率为90%;B超检查对胰腺损伤的诊断符合率为45%。结论闭合性腹部伤致胰腺断裂的临床表现隐匿,术前血、尿淀粉酶检查,CT及B超检查可明显提高术前确诊率。其手术方式要根据胰腺损伤的部位和严重程度,以及合并其他脏器损伤的情况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