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9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
1993年4月~1997年6月,我们应用腹腔镜技术为11例有症状的先天性肝囊肿病人施行了囊肿开窗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11例病人中,男2例,女9例;年龄36~74岁,平均58.2岁。病人均表现为上腹部饱胀不适,餐后加重。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癌中ZBTB8A在胃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ZBTBSAmRNA在正常胃黏膜细胞系GES-1与胃癌细胞系SGC7901和MGC803中的表达差异,以及在104例原发性胃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和4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分析ZBTB8A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ZBTB8AmRNA在胃癌细胞系SGC7901、MGC803和正常胃黏膜细胞系GES-1中的表达量分别为0.00138±0.00015、0.00158±0.00021和0.00036±0.000055,其在SGC7901和MGC803细胞系中的表达量高于GES.1细胞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ZBTB8AmRNA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量分别为0.0152±0.0126、0.0070±0.0061和0.0079±0.0036,其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后两者(均P〈0.01),而癌旁组织与正常胃黏膜组织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ZBTB8A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及分化程度有关(均P〈0.05),但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体分型和组织分型无关(均P〉0.05)。结论ZBTB8A可能是胃癌潜在的致癌因子,并参与胃腺癌细胞分化、浸润和转移等过程。  相似文献   
4.
5.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对壶腹部肿瘤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对壶腹部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总结23例壶腹部癌的MRCP及MRI影像资料。对磁共振影像诊断与病理学诊断与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磁共振胰管成像的定位诊断率为100%,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也达91.3%。结论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是一种非介入性胆胰管成像技术,具有不需要对比剂,无创伤及图像清晰的优点,对壶腹部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异甘草酸镁对肝切除术后的保肝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对肝切除术后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肝切除病例6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手术开始时给予异甘草酸镁150mg,术后连续用药7 d,对照组为空白对照.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3、7 d测定空腹外周静脉血清ALT、AST、TBIL、DBIL、GGT、ALP的含量.结果:试验组术后ALT、AST(除了第3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至术后第7天时,试验组有20例患者的血清ALT水平降至正常(64.5%),试验过程中未出现假性醛固酮症等不良反应.结论:异甘草酸镁可降低肝切除术后肝酶尤其是血清转氨酶的急剧增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适合在肝脏围手术期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黏蛋白1(MUC1)、E-钙黏附素(E-cadherin)在肝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肝门胆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手术切除且临床随访资料完整的54例肝门胆管癌的石蜡包埋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检测石蜡切片中MUC1与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MUC1、E-cadherin在肝门胆管癌组织中高表达率分别为68.5%、33.3%,正常胆管组织中MUC1、E-cadherin高表达率分别为20%、80%。肝门胆管癌组织和正常胆管组织之间MUC1、E-cadherin的表达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肝门胆管癌组织中MUC1、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均与肿瘤的侵袭转移能力、患者的生存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 MUC1、E-cadherin可能参与肝门胆管癌的发生、发展、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PLG)手术切除指征.方法 对124例PLG病人术前B超、手术切除标本及术后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标本示PLG直径<1 cm者共72例,≥1 cm者52例.病理示:胆固醇性息肉59例(47.6%),胆囊腺瘤35例(28.2%),炎性息肉18例(14.5%),胆囊癌8例(6.5%),其他4例(3.2%).良性组与潜在恶性及恶性组病人年龄、息肉数目、PLG大小、PLG形态、胆囊结石、血流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χ2=4.1~71.6,P<0.05).结论 PLG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均应手术切除:病人年龄≥50岁的单发息肉,并存胆囊结石,息肉直径≥1 cm,广基息肉或血流信号丰富,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嗜神经侵袭转移是非神经性恶性肿瘤较为特殊的临床表现。非神经性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在肿瘤细胞增殖与凋亡、侵袭神经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就非神经性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对肿瘤细胞增殖与凋亡、侵袭和转移以及新血管生成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与甲胎蛋白(AFP)阴性肝细胞肝癌(HCC)在CT与免疫组化上的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经手术证实的16例FNH和80例AFP阴性HCC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34、PCNA、CK19、S-100四种因子在FNH和AFP阴性HCC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在动态增强CT中,FNH表现为"快进缓出",AFP阴性HCC表现为"快进快出";进行免疫组化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CD34在AFP阴性HCC中表达阳性率较高(P<0.05),CK19和S-100在FNH及AFP阴性HCC中均无明显表达.结论 进行免疫组化后,PCNA和CD34可作为FNH与AFP阴性HCC的鉴别指标,两者的鉴别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多种检查手段联合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