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郎素芝 《河北医学》1999,5(4):64-65
我院自1993年到1998年共收PIVH26例,分型采取保守,脑室引流术加腰穿放液治疗,死亡5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例26例,其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12~76岁,平均48.9岁,全部经CT证实为PIVH,其中Ⅰ型:单侧脑室出血8例;...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脑室出血起病急,发展快,病情凶险,残废率极高,缺少特效的治疗方法,我院2002年收治8例,采取双侧侧脑室持续引流,注入尿激酶、间断放脑脊液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脑室出血4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室出血(PVH)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PV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病因多数为高血压动脉硬化(30例),19例作颈内动脉造影(CAG)检查,其中动脉瘤6例,颈内动脉明显狭窄或阻塞5例。动静脉畸形3例。Moya—Moya病(烟雾病)2例,3例血管造影未见异常。内科保守治疗34例。死亡7例,外科手术治疗重症患者15例,死亡6例。结论:PVH常见病因为高血压动脉硬化,非高血压患者作CAG检查对明确病因极为重要,为手术根治的必要前提。PVH的预后与出血部位、出血量、手术治疗时机掌握密切相关。脑室穿刺持续引流,手术清除脑室内血肿或加之脑脊液置换术是降低PVH死亡率的重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脑室内出血有很高的病死率,以往通常采用单纯的脑室外引流术治疗。本科采用持续引流与尿激酶脑室内注射的方法治疗原发性脑室内出血15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报告6例原发性脑室出血。头痛、呕吐、恶心意识障碍为最常见症状缺乏神经定位体下。CT、MRI等检查手段可找到病因。认为,高血压为原发性脑邮血的最常见病因,急诊脑室外引流,溶栓剂灌注等为重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脑室内出血是指由非外伤因素导致颅内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脑室系统引起的综合征,发病率占自发颅内出血的20%-60%。原发性脑室内出血指出血部位在脑室脉络丛或室管膜下区1.5cm以内出血,占脑室出血的7.4%~18.9%。我院自1996年起对原发性高血压脑室出血患者采取脑室外引流术的治疗方法,同时进行脑室内灌注尿激酶(UK)与不灌注尿激酶的疗效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纯脑室外引流术及脑室镜联合脑室外引流术2种手术方法治疗原发性脑室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原发性脑室出血68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取单纯脑室外引流术(对照组)及脑室镜联合脑室引流术(治疗组)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中,2例死亡,死亡率为5.88%,对照组中,死亡5例,死亡率为1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在拔管时间、再出血率、住院时间、术后30 d脑积水发生率方面比较P=0.02、0.03、0.02、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室镜联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可以降低死亡率、缩短拔管时间、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出血率及降低远期脑积水发生率,因此脑室镜联合脑室外引流术的治疗方法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许益民  杨应明 《河北医学》2000,6(7):590-592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内出血的因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对1995-1999年我科收治的26例经CT证实的原发性脑室内出血病例进行总结。结果:病因首推高血压(H中65.4%),其次为动静脉畸形(占11.5%),不明病因者占23.15。疗效:(1)保守治疗14例;GOS5分者11例,4分者1例;1分才2例。(2)单纯侧脑室外引注9例;GOS5分者4例,4分者1例,3分者1便,2分者1例,1分者2例。(3)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发性全脑室内出血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 18例原发性全脑室内出血患者采用双侧侧脑室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引流结合尿激酶灌注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痊愈 13例 ,中残 3例 ,死亡 2例。结论 双侧侧脑室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引流结合尿激酶灌注方法治疗原发性全脑室内出血 ,能加速脑室内特别是第三、第四脑室和导水管内积血的清除 ,促使脑室系统及早恢复通畅 ,解除梗阻性脑积水 ,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脑室出血(PIVH)是神经科较为凶险的急症之一,有关PIVH生命预后的临床报告不多,我们对收治的46例PIVH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脑室出血(PIVH)是神经科较为凶险的急症之一,有关PIVH生命预后的临床报告不多,我们对收治的46例PIVH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主要探讨原发性脑室出血(PIVH)患者院外的生存和恢复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对56例PIVH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回访12个月后患者恢复状况,对各种数据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2个月后患者恢复状况为:死亡16例,症状加重或未见改善10例,轻偏瘫10例,仅有轻微意...  相似文献   

13.
14.
董坤  刘欣 《青海医药杂志》2000,30(12):23-24
原发性脑室出血是指脑室壁、脉络丛、室管膜下1.5cm以内的脑室区出血[1]。既往认为临床上罕见,随着CT、MRI等计算机成像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诊断水平显著提高。现将我院1994年2月—1999年6月期间收治的资料较完整的28例原发性脑室出血进行临床和CT分析,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1 一般资料  男17例,女11例。年龄38岁~74岁,平均58.5岁。可明确的病因有高血压病12例,动脉粥样硬化10例,动脉瘤破裂2例,脑室内血管畸形1例,病因不明3例。28例均急性起病,以情绪波动和用力为诱因者16例,12例无明确诱因,20例白天发病,8例夜间睡眠…  相似文献   

15.
我科自1993~1998年共收治原发性脑室出血(PIVH)患109例,行脑室外引流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脑室出血十分罕见,通常为脉络丛血管破裂出血、脑室壁血管破裂出血等引起。脑室出血可发生于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其中以侧脑室出血最为常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997~1998年内3例原发脑室出血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51岁,患者以“...  相似文献   

17.
报告10例原发性脑室出血,占同期出血性脑血管病的7.6%。临床特征为急性起病,大多有脑膜刺激征,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血性脑脊液改变,伴脑干和丘脑下部损害。CT检查可明确诊断,并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鉴别。本病常见原因为脉络丛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和高血压动脉硬化,少数伴发于脑梗塞。本组病死率30%,因此,脑室出血并不完全是致命的。死亡3例病程在半个月之内,均为一侧或双侧侧脑室积血,提示与脑脊液循环受阻有关,下丘脑损害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尿激酶引流术治疗外伤性原发性脑室出血(TPIVH)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1990年8月至2002年5月收治的2l例TPIVH临床经验。结果:2l例TPIVH患者,基本治愈9例,显著进步6例,进步4例,无变化1例,死亡l例。结论:采用尿激酶引流术治疗TPIVH,该方法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9.
CT 应用使原发性脑室出血的发现率明显上升,本病极易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CT 可明确诊断及鉴别,轻症患者内科综合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重症患者,脑室穿刺引流术为首选的治疗方法,本组病死率为47.1%。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脑室镜联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原发性脑室出血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对38例脑室镜联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施予积极有效的术前和术后护理.结果 38例患者中死亡2例,病死率5.26%;再出血2例,再出血率5.26%;术后30 d脑积水发生8例,发生率21.05%.结论 围术期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也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