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环肺静脉左房线性消融术后二尖瓣峡部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的发生机制及其消融策略。方法122例房颤患者采用EnSite-NavX和环状电极行环肺静脉左房线性消融,术后32例复发房颤或房速,8例经EnSite-NavX激动标测及拖带标测证实存在二尖瓣峡部房速,在三维导航下于左下肺静脉口部下缘至二尖瓣环之间行线性消融,对不能成功阻断二尖瓣峡部传导者予以冠状静脉窦内消融。术中同时探查双侧肺静脉电位,如传导恢复予以再次隔离。结果8例中2例呈无休止性发作,6例为阵发性,可被程序刺激诱发。房速的周长217.5±20.6ms,其中顺钟向折返5例,逆钟向折返3例。二尖瓣峡部线性消融至完全性双向传导阻滞5例,3例心内膜途径失败者经冠状静脉窦内消融,其中1例获得成功。术后随访5.5±4.3个月,6例无房颤及房速发作,1例仍有阵发性房速发作。另1例术后房速呈无休止发作,予以胺碘酮及美托洛尔控制心室率治疗。结论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术后发生的二尖瓣峡部房速与左房线性消融治疗房颤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有关,其主要的机制是消融线相关的大折返性心动过速,阻断峡部传导可以治疗此类房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消融径线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治疗后复发的影响。方法通过随访2001年至2010年10月在我院行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治疗的120例患者,统计有无房性心律失常复发,并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的射频消融手术径线,根据手术记录将所有病例分为环肺静脉+单一径线消融组和环肺静脉+联合径线消融组,环肺静脉+单一径线消融组内再分为左房顶线组、二尖瓣峡部组、三尖瓣峡部组和CFAE组,探讨不同径线消融与复发的关系。结果 120例患者成功完成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治疗,其中有8例患者复发后再次手术,手术即刻成功率100%。在随访中共有27例患者复发,房颤22例,房扑8例,房速1例。1.在回归分析中,左房顶线组(P=0.136)和二尖瓣峡部组(P=0.08)与复发无关,三尖瓣峡部组(P=0.007)和CFAE组(P=0.044)与复发相关。2.在无复发生存分析中,环肺静脉+单一径线消融组内,左房顶线组(P=0.176)、二尖瓣峡部线组(P=0.06)不能降低心房颤动的复发,三尖瓣峡部线组(P=0.006)、CFAE消融组(P=0.035)则可以降低心房颤动的复发;而在环肺静脉+联合径线消融组(P=0.035)亦不能降低心房颤动的复发。结论环肺静脉联合三尖瓣峡部或CFAE消融治疗心房颤动能有效减少房颤和房扑的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慢性心房颤动(房颤)环肺静脉消融术后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机制及射频消融的方法.方法 慢性房颤消融术后房速患者9例,均为男性,年龄50~70(62.6±7.2)岁.在三维标测系统和环状标测导管联合指导下,对无心房-肺静脉电传导者的房速经标测在关键峡部消融;对存在心房一肺静脉电传导者的房速,在原消融径线上的裂隙处消融.结果 3例为无心房-肺静脉点传导的折返性房速,于关键峡部线性消融后房速终止;6例为存在心房-肺静脉电传导的房速,对原消融径线裂隙消融后,4例房速终止,余2例附加左心房峡部线性消融后房速亦终止.消融术时间为90~295(211.7±75.4)min,X线曝光时间为11.5~67.6(25.5±16.5)min.消融术后各种刺激亦均不能诱发房速,没有出现肺静脉狭窄和其他相关并发症.随访4~8(6.2±1.4)个月,9例患者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后仍为窦性心律.结论 慢性房颤消融术后恢复心房-肺静脉电传导的房速(66.7%)占大多数;无心房-肺静脉电传导的房速多为折返机制;针对恢复传导部位的补点式消融和对折返环关键峡部的线性消融,可以成功终止并发的房速.  相似文献   

4.
心房颤动(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是近年心律失常治疗领域的研究焦点.虽然肺静脉电隔离术已经成为近年房颤导管消融治疗最常用的策略,但其它新的消融策略仍不断在涌现,主要包括:肺静脉电隔离+左心房峡部消融、肺静脉电隔离+右心房峡部消融、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的左心房基质改良术、以肺静脉电隔离为终点的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术、局灶性消融及心房的去迷走神经治疗(vagal denervation)等多种.因此,临床心电生理医师面对如此众多的房颤导管消融策略如何进行选择已经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本文简要综述以上各种房颤导管消融策略的临床研究结果,并提出现阶段房颤导管消融策略选择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心房颤动(房颤)冷冻消融术后复发患者的二次手术特点。方法 :连续入选自2013年9月至2017年3月就诊于北京安贞医院二病房行冷冻消融术的房颤患者119例,其中复发并再次消融的患者11例,分析各肺静脉左心房传导恢复特点及术中心动过速特点。结果:复发组与未复发组临床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发的11例患者于(6.0±1.3)个月后接受再次消融,44支肺静脉中总计33支(75.0%)恢复了左心房肺静脉传导,其中左上肺静脉7支(21.3%),左下肺静脉9支(27.3%),右上肺静脉6支(18.3%),右下肺静脉11支(33.3%)。肺静脉传导恢复的部位不明确,需重新行线性消融。3例患者需隔离上腔静脉,9例隔离肺静脉后房颤不终止,需另行三尖瓣峡部线、二尖瓣峡部线和左心房顶部线消融。结论:房颤冷冻消融术后复发患者肺静脉左心房传导恢复部位集中于双侧下肺静脉,传导部位难以标测,需再行肺静脉线性消融;部分患者存在肺静脉外驱动灶导致的心动过速,需标测明确机制后消融。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二尖瓣峡部心房扑动(房扑)患者不同消融策略,探讨复发二尖瓣峡部相关房扑的优化消融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后复发,术中电生理检查明确为二尖瓣峡部相关房扑的患者74例。根据再次消融时不同消融策略分为两组:心动过速下消融组(A组,43例)和复律后窦性心律下消融组(B组,31例)。消融终点均为双侧肺静脉电隔离以及左心房顶部线、二尖瓣峡部线、三尖瓣峡部线的双向传导阻滞。术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未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情况下窦性心律的维持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二尖瓣峡部阻断、肺静脉、左心房顶部线及三尖瓣峡部消融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患者手术时间[(132.5±29.6)min比(150.2±41.1)min,P=0.044]、透视时间[(23.1±8.6)min比(27.9±7.2)min,P=0.011]和消融时间[(14.0±4.1)min比(16.3±4.7)min,P=0.027]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平均随访(16.9±6.3)个月,两组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1)。结论持续性房颤初次导管消融术后复发二尖瓣峡部相关房扑的患者,复律后窦性心律下消融与心动过速下消融相比更为简化,长期随访窦性心律维持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33岁,因持续性心房颤动在Rhythmia系统指导下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术,术中行双侧环肺静脉消融达到电隔离,继续行左房顶部线、二尖瓣峡部线(内膜面+冠状窦内消融)、后壁线和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碎裂电位消融,患者转为规则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激动标测下行房速射频消融,房速射频消融后出现频发房性早搏,再次激动标测下行房性早搏射频消融,终止心律失常。结论:Rhythmia系统可实现连续自动快速、超高密度的接触式电解剖激动标测,为明确心动过速机制及靶点提供精确指导。  相似文献   

8.
心房颤动左心房内线性消融后的非典型性心房扑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左心房线性消融治疗心房颤动 (AF)后的非典型性心房扑动 (AAF)值得引起重视。方法  2 4例患者 (男性 2 0例 ,女性 4例 ) ,年龄平均 5 1 2± 10 9(2 2~ 6 7)岁 ,左心房内径 33 9± 5 5(2 2~ 4 2 )mm。其中阵发性AF(PAF) 19例 ,持续性AF 5例。均在非接触式标测的指导下在左、右肺静脉口外进行环行消融 ,并在顶部肺静脉口间及二尖瓣环峡部行线性消融。在AF终止后经冠状静脉窦进行程序刺激以检验效果并观察是否存在AAF。结果 全部 19例PAF患者中 ,18例的左心房内线性消融获即时成功 ,1例经体外电转复 ;5例持续性AF者有 4例在消融后电转复成功 ,1例未能转复。共有 5例诱发出左心房AAF ,1例被超速抑制 ,2例在左心房顶部左、右肺静脉口之间 ,2例在二尖瓣峡部消融终止了AAF。在随访 7 5± 7(1~ 30 )月 ,除在肺静脉口间消融成功的 2例之外 ,其余 3例AAF均复发 ,2例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可维持窦性心律为主 ,1例因为 4∶1AV传导无症状而不愿接受治疗。结论 在左心房内进行线性消融治疗房颤存在引发非典型性房扑的可能 ,所采用的消融导管类型可能对其也存在一定影响 ,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房颤)的导管消融目前正成为心脏电生理学领域中的热点.从早期的肺静脉隔离(pulmonary vein isola-don,PVI)发展为稍后的环肺静脉前庭消融,至近期的复杂碎裂电位消融及神经节丛消融等术式[1].尽管存在争议,导管消融总的趋势是将消融部位从肺静脉或其口部移至前庭或左心房,其消融的范围更加广泛,尤其针对慢性房颤,更涉及左心房上部及二尖瓣峡部,目的是提高导管消融的成功率,并尽量减少肺静脉狭窄的发生.但应该看到,这种广泛的消融可能会引起一些严重甚至威胁生命的并发症,如心房.食管瘘等.另外,导管消融基础上出现的左心房壁水肿(left atrial edema)亦受到关注,特别是其对心功能的不良影响最近有少量报道,本文主要对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射频导管消融电隔离肺静脉是目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主要方法之一。然而单纯电隔离肺静脉的患者中有20%~40%的复发率,为了提高房颤射频导管消融的成功率,在成功电隔离肺静脉后,加左心房关键部位线(如顶部线、二尖瓣峡部线)的消融提高了房颤消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最佳手术方式及复发心律失常的处理策略。方法2005年3月~2007年8月共40例持续性房颤患者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治疗,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行环同侧肺静脉左心房线性消融;2005年的12例患者部分附加左心房峡部、右心房峡部、左心房顶部线性消融;2006年的12例患者常规进行左心房峡部、右心房峡部射频消融,部分患者附加碎裂电位、左心耳或根据术中的房性心律失常附加其他部位射频消融;2007年的16例患者则在上述基础上进行冠状窦左心房心内膜面射频消融。结果2005年复发8例(66.7%),2006年复发3例(25.0%),2007年复发4例(25.0%)。复发的患者中8例接受第二次导管射频消融术,其中5例维持窦性心律。平均随访(17.6±10.4)个月,总治疗成功率82.5%。结论持续性房颤患者在以肺静脉口为核心的导管射频消融前提下,适当改进导管射频消融策略,可以显著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artomerge技术联用单根Lasso导管指导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射频导管消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006年5月至2008年8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40例房颤患者用Cartomerge技术指导射频导管消融治疗房颤。术中用Carto导管标测和构建左心房和肺静脉的电解剖图,然后与术前心脏CT造影的三维图像进行数据整合形成二者的复合图形(Cartomerge)。在Cartomerge的指导下对房颤患者行环绕同侧肺静脉的线性消融,射频消融终点为Lasso导管标测证实所有肺静脉均达到电隔离效果。如房颤不终止,依次进一步消融左房顶部线、二尖瓣峡部线及三尖瓣峡部线,如上述部位消融后房颤仍未终止,予静脉注射普罗帕酮70mg,不能复律时,行同步直流电复律恢复窦性心律。结果40例房颤均达到射频消融终点。手术时间是(255.0±79.45)min,曝光时间是(43.0±19.05)min。未发生心脏穿孔和肺静脉狭窄等严重并发症,其中28例患者经4~14个月随访均维持窦性心律,近期手术成功率为70%。结论联合应用Cartomerge技术和单根Lasso导管指导进行房颤射频导管消融安全有效,可简化操作,提高消融手术的成功率,并且减少X线曝光时间。  相似文献   

13.
环肺静脉消融电隔离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目的评价EnSite-NavX系统引导下环肺静脉消融电隔离结合左心房线性消融治疗持续性/永久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入选2004年9月至2005年8月持续性/永久性房颤患者60例,男性43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59.2±13.6(39~77)岁,平均房颤持续时间4±6年(6个月~24年)。左心房内径43.2±6.4(42~58)mm。在EnSite-NavX系统引导下行环肺静脉消融达到肺静脉电隔离,并进行左心房后壁和二尖瓣峡部线性消融。结果6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70±34(150~240)min,X线透视时间23±10(12~45)min。环左肺静脉消融电隔离率为83.3%,环右肺静脉消融电隔离率为78.3%,其余病例结合节段性消融达到肺静脉电隔离。消融终止房颤7例;转变为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心房扑动(房扑)5例,其中2例消融终止。48例电转复成功,术后房扑/房速10例(16.7%),8例自愈,2例再次消融成功。术后平均随访6.5±3.2(4~11)个月,43例(71.7%)无房颤发作(其中18例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并发症:股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EnSite-NavX系统引导下环肺静脉消融电隔离结合左心房线性消融治疗持续性/永久性房颤安全性好,疗效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三维影像融合技术指引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意义。方法 入选66例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Carto组(32例)和Carto-Merge组(34例),分别在单独Carto三维标测和Carto-Merge融合CT影像指导下行环肺静脉前庭线性消融,持续性房颤和持久性房颤附加行左房顶部、二尖瓣峡部线和右房三尖瓣峡部线消融,消融终点为环肺静脉彻底隔离,消融线双向阻滞,术后随访18个月。对比两组手术操作时间、射频消融时间、X线曝光时间、手术并发症及随访成功率和房性心律失常复发构成比的差异。结果 ①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②Carto-Merge组肺静脉即时隔离率高于Carto组,平均手术操作、射频消融、X线曝光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Carto组(P<0.05);③随访完成后,两组射频消融成功率、复发房性心律失常构成类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三维电解剖标测合并CT影像融合在保证房颤射频消融成功率的前提下,提高了手术效率,降低手术并发症,减少X线曝光,尤其对初期开展房颤消融工作度过学习曲线大有帮助,值得临床射频电生理手术尝试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左心房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采用非接触心内膜激动标测系统(EnSite3000-NavX)建立左心房、肺静脉的三维等时电势图和电解剖图,并在距离肺静脉口1~2 cm处于左房后壁描记两环(一环包括左上、下肺静脉,另一环包括右上、下肺静脉)、两线(一线为左房后顶部两环之间,另一线为左环至二尖瓣峡部连线)作为消融隔离线,于非X线下分别沿各线依次消融.结果4例患者房颤全部终止,术后6个月内均未复发房颤,无一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151.3±23.2)min,平均X线曝光时间(22.0±6.8)min.结论非接触心内膜标测系统指导下的左房消融是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三维电解剖(Carto)标测系统合并图像融合(Merge)技术指导下行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并与单纯用Carto系统治疗组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07年1月间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术的连续68例房颤患者,其中单纯 Carto标测系统指导下手术患者11例(A组), Carto-Merge技术指导下手术患者57例.消融策略先行左房肺静脉电隔离,必要时加行左房碎裂电位消融 左房顶部、底部、峡部 右房三尖瓣峡部、上腔静脉、冠状静脉窦口部消融.结果 A组平均X线透视时间56.24±13.92 min,平均随访15.08±1.82个月,7例(57.14%)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无房颤发作;其中阵发性房颤手术成功率为60%,2例接受第二次消融后治愈.B组平均X线透视时间33.32±13.84 min,平均随访8.97±6.28个月,51例(89.47%)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无房颤发作;其中阵发性房颤手术成功率达95.12%;其X线透视时间,总体及阵发性房颤手术成功率均与A组有明显差异;B组中3例扩张型心肌病和1例肥厚型心肌病房颤消融成功,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在Carto-Merge技术指导下行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术治疗房颤能提高手术效率及成功率,进一步减少X线曝光时间.左房肺静脉电隔离 左房碎裂电位消融 左房顶部、底部、峡部 右房三尖瓣峡部、上腔静脉、冠状窦口的消融可能通过改良心房基质而提高房颤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两种不同导管消融术式对老年患者短病程持续性心房颤动(AF)的疗效差异。方法持续性AF病程小于2年并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其中接受环肺静脉隔离(CPVI)+左心房顶部+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术式的患者33例,纳入A组;接受CPVI+左心房顶部+二尖瓣峡部+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术式27例,纳入B组。观察记录两组接受手术总时间、CPVI时间、线性消融时间、X线曝光时间、术后房颤复发率、术后房性心动过速或心房扑动发生率。结果 B组手术总时间、线性消融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比A组明显要长(均P0.05);在术后AF复发率上,A组(33.3%)与B组(36.4%)差异不明显(P0.05);在术后房性心动过速或心房扑动发生率上,A组明显低于B组(7.4%vs 30.3%)(P0.05)。结论对于短病程持续性AF患者,与CPVI+左心房顶部+二尖瓣峡部+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术式相比,CPVI+左房顶部线+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术式的临床综合疗效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持续性心房颤动初次导管消融术后,复发不同心律失常类型对再次消融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持续性和长时程持续性心房颤动因初次消融后,复发接受第二次导管消融术的患者173例。初次消融策略为双侧肺静脉电隔离以及左心房顶部线、二尖瓣峡部线、三尖瓣峡部线的双向传导阻滞。根据术前心电图和病史特征以及术中电生理检查结果分为四组:复发持续性心房颤动组(Group 1,n=40),复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组(Group 2,n=33),复发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组(Group 3,n=86),复发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组(Group 4,n=14)。术后3、6、12个月和以后每6个月随访1次,评价无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的情况下窦性心律的维持率。结果:基线资料分析发现,与其他三组患者相比Group 1患者左心房明显较大。初次消融术后有73.6%的患者至少1条肺静脉恢复传导,二尖瓣峡部线、三尖瓣峡部线和左心房顶部线恢复传导比例为68.8%、39.3%和50.9%。术中电生理检查结果显示,Group 3患者中47.7%的患者为二尖瓣峡部相关心房扑动。平均随访(26.6±8.8)月,104例患者(60.1%)无心律失常发作。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组患者在未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情况下,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35.0%、57.6%、69.8%、78.6%(P=0.001)。结论:持续性心房颤动初次消融术后,复发心律失常以大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为主,复发折返或局灶房性心动过速患者再次消融后窦性心律维持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持续性心房颤动2C3L消融策略联合Marshall静脉(VOM)无水乙醇化学消融的初步经验。方法:对连续16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按以下策略进行消融:①VOM无水乙醇化学消融;②"2C3L"消融,即双侧环肺静脉消融、二尖瓣峡部线消融及冠状静脉内消融、左心房顶部线消融、三尖瓣峡部线消融;③电复律转复窦性心律,验证肺静脉隔离及消融径线传导阻滞。结果:平均手术时间(205±65.2)min,透视时间(17.8±9.1)min,放电时间(52.1±10.7)min;心房颤动术中消融终止率31.3%,术毕即刻诱发率6.3%。16例患者中,15例完成VOM无水乙醇化学消融,所有患者均实现肺静脉隔离、消融线完全传导阻滞。无围术期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6个月,1例复发心房扑动,其余15例均维持稳定窦性心律。结论:持续性心房颤动2C3L联合VOM无水乙醇化学消融安全、可行,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报道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导管消融过程中使用可调弯韒(Agilis NxT鞘)的经验。方法 15例房颤患者采用Agilis NxT鞘进行导管消融。阵发性房颤11例,持续性房颤4例。穿刺房间隔,双侧肺静脉造影后,在EnSite VelocityTMv.3.0指导下构建左房几何模型,先行双侧肺静脉电学隔离,持续性房颤或阵发性房颤合并典型心房扑动患者继行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而后持续性房颤患者电复律,在窦性心律下行左房高密度标测,若有低电压区或碎裂电位,继续行基质改良。结果 15例均完成4根肺静脉电学隔离。持续性房颤中,4例完成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复律后在窦性心律下行左房高密度标测2例后壁有低电压区,遂完成两侧消融圈后壁线消融;2例右下肺静脉前庭双电位与碎裂电位,行基质改良。阵发性房颤患者中,2例合并典型心房扑动行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1例合并冠状窦口房性心动过速消融。右、左肺静脉隔离时间分别为(20.9±5.7)min、(19.2±7.1)min。没有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5.2±1.6)个月,1(6.7%)例3月后有房颤发作。结论在房颤导管消融过程中,使用Agilis NxT鞘,能便利消融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