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制药工程专业是一个以培养从事药品制造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化学、药学和工程学交叉的工科专业.本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在调整高校专业设置时为加快制药工程专门人才的培养而设立的新专业.制药工程专业的工程性是其特点,该专业的学生未来要面对的工程实际,要完成药品由实验室阶段向大型工业生产的转化工作,他们将成为制药工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因此,只懂药物的实验室合成或制取原理而不懂工程技术应用是难以适应药品生产企业的老产品、旧车间的改造及新产品放大、投产和新车间、新厂房的设计工作的[1].  相似文献   

2.
制药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制药业的发展趋势及对制药工程人才需求为背景,分析我国制药人才培养现状,论述制药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的重要性。结合国外制药工程教育及天津大学制药工程学科建设情况,探讨制药工程学科的核心课程体系,并从生源的工作岗位、专业背景、因人因材施教等方面探讨培养方案的制订,提出培养工程硕士的共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工学和药学有机融合的角度,探索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以培养"厚基础、博知识、强能力、高素质、宽口径"的"化学-生物-制药工程学"于一体的复合型高级制药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4.
制药工程学科内涵与本科专业课程设置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制药工程专业传授制药过程和药品知识,培养具有药物研制、开发、生产流通等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在化学制药、生物制药、微生物制药、中药制药及相关药物制剂领域工作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本文介绍了合肥工业大学制药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演变,结合学校与国内外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情况,提出进一步改进制药工程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国内外高校制药工程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环节的调研 ,经有关专家研讨论证 ,对天津大学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进行了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烟台大学山东省"新型制剂与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获批立项的现状及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现状,总结了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提出了制药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改革,探索在协同创新的有利条件下,进一步提升产学研用创新人才的培养,开创校企联合制药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药学教育》2012,(4):64
佳木斯大学药学院始建于1976年,前身为原佳木斯医学院药学系,是黑龙江省最早设置的高级药学人才培养基地。1999年与原佳木斯师范专科学校化学系、原佳木斯工学院基础化学部合并,成立佳木斯大学化学与药学院,2009年7月更名为佳木斯大学药学院。经过36年的建设与发展,拥有药学和化学两个一级学科,其中药学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建设特色优势学科、佳木斯大学申博立项建设学科、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有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和药理学6个硕士点。学院有药学、制药工程、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4个专业。其中制药工程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药学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有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用植物学3门省级精品  相似文献   

8.
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坚  许正宏  邱丽颖 《海峡药学》2008,20(11):126-127
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制药工程专业是涉及药学、化学、生物学、化学工程学和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的新兴专业,不同背景的院校对制药工程专业核心内涵界定不同,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也各具特色.我校的制药工程专业,依托我校的优势学科,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9.
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药工程是工科化工制药类专业,其目标是培养具备制药工程方面知识,在医药、农药、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等工程领域从事医药产品的生产、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文针对制药工程专业的特点,通过实例分析,阐述了药物化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思考。在如何处理知识断层问题、教材和讲授内容的选取、有效利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建立与学生的良好互动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10.
制药工程教育与GMP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艳秋  刘丹  杨桂秋 《药学教育》2003,19(2):19-19,35
1999年,国家教育部将制药工程专业作为34个工程学科之一,并设置了制药工程硕士学位。制药工程作为新的专业,具有它特定的培养目标: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广,懂得制药工艺理论,又有工程能力,擅长药品质量管理的高级制药工程人才。鉴于药品生产对质量要求的特殊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即GMP)应该作为制药工程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1.
制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的创新及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实际工作经历,依学生现有的专业理论基础所设计,通过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的手段,使学生首次在制药工程工艺设计中,实现了物料衡算、能量衡算、设备选型计算、换热器传热系数校核、有关工程经济的同步联动计算和设计结果的即时动态显示,提高了设计计算精度和设计效率;学生从中深刻领会到制药车间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的基本程序、原则和方法,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同时提出加强制药工程专业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2.
培养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能力是制药工程专业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中进行制药分离技术的教育已迫在眉睫.原因有三,其一,长期以来国内制药工程专门人才的培养在工程知识上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特别是"制药过程及设备"课程中关于分离技术的内容浅显,知识陈旧,没有反映当今医药工业中获得应用或正在推广应用的特殊制药过程及设备,如膜分离、分子蒸馏、超临界流体萃取、反应精馏、色层分离、离子交换等高效分离方法与技术;其二,制药工程专业现已涵盖化学制药、生物制药和天然药物制药,而"制药过程及设备"中仅少量反映化学制药分离内容,而生物制药分离技术基本上没有提及;其三,新型分离技术在医药工业上的应用研究在国外异常活跃,工业化应用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制药工程是培养药学工程技术人才,其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大特点就是突出对学生工程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精神与制药工程专业内涵高度一致。该文论述从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实习和人才创新培养基地的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三个方面推进制药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4.
制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振 《药学教育》2006,22(4):11-13
制药工程是化学、药学和工程学相互交叉的工科专业,以培养从事药品制造工程技术人才为教学目标。本文针对目前制药工程专业中药学课程设置的不舍理情况,提出组合药学课程群这一教改思路,以减少基础课课时,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专业课程。  相似文献   

15.
制药工程专业的创办、改革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工程系现设有生物工程专业和制药工程专业,是在原有发酵工程专业、微生物工程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1952年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工程系就已设立发酵工程专门化;1958年设立微生物工学专业;1981年发酵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7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国内同类专业中历史悠久的学科专业.目前,生物工程系已拥有发酵工程、生物化工两个硕士点和发酵工程、生物化工两个博士点,有教授9名(其中博士生导师5名),副教授12名,具有博士学位的年轻教师15名.  相似文献   

16.
制药工程专业大型综合性实验的开发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科特点,提出建立综合性的专业实验室,开设大型综合性实验,满足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17.
提升制药工程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通过整合制药工程专业教育资源,形成专业优势和特色,从而使该专业获得持续、独特竞争优势的能力,是该专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必行之策。分析我国制药工程专业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制药工程专业本身的优势、劣势以及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所处的威胁,有的放矢地为提升制药工程专业核心竞争力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初高校制药工程本科专业建设构想   总被引:34,自引:9,他引:25  
制药工程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通过对国内外该学科的调研,并经有关专家研讨论证,确立了制药工程专业的性质、内涵、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及制定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相似文献   

19.
2012年烟台大学药学院“重大新药新型释药系统”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获批立项,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制药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应在做好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的大背景下,深化各环节的改革,进一步提升产学研用创新人才的培养,真正开创和建立校企联合制药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探索制药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国内外大学制药工程专业进行了调研、考察,邀请校内有关专家进行多次论证,并通过培养方案的可行性答辩,认为制药工程人才应具备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设置为通识类、学科类与集中实践三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