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产测试表明,文昌油田6个疏松砂岩储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储层伤害,欲进行酸化解堵。6个储层岩石与盐酸、土酸、氟硼酸、醋酸的酸溶实验表明,储层岩石均可溶蚀但程度不同。同种酸液不同浓度溶蚀率不同,不同酸液溶蚀率也不同;不同酸液的有效成分溶蚀了岩石的不同组成,包括岩石骨架、基质和胶结物。4种酸对疏松砂岩溶蚀率不同的原因与酸的强度、浓度、反应条件以及岩石的成分有关,用四种酸液酸化疏松砂岩会影响储层岩石强度进而影响油井寿命,应慎重使用。  相似文献   

2.
氟硼酸深部酸化技术在石南油田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石南油田选用的氟硼酸酸化体系从酸液缓蚀性能、配伍性能、缓速性能、残渣试验、铁离子稳定试验、防膨性能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室内静态评价和岩芯酸化动态评价。从氟硼酸酸化技术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所选用添加剂与氟硼酸具有很好的配伍性,优选出的酸液配方表面张力低、破乳效果好、络合铁离子能力强、产生的酸渣量少,防粘土膨胀能力强等特点,对储层伤害小;氟硼酸酸化效果最佳,酸化后岩石骨架结构破坏小,能有效控制微粒运移;氟硼酸深部酸化工艺达到了深部防膨酸化解堵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酸化也会产生某些不溶性物质堵塞孔喉,给储层带来新的损害,即产生酸敏反应。储层酸敏性分析可为储层酸化改造及酸液配方研究提供依据。南堡油田1号构造东一段34块岩心酸敏评价结果表明储层土酸酸敏程度为强—极强。酸敏流动评价实验结果与所用岩心的渗透率、黏土总含量、不同黏土矿物含量,测试流体的酸浓度等有关。渗透率高的岩心易发生酸敏损害,黏土含量高的岩心酸敏损害原因复杂。测试流体中HF酸浓度越高,酸敏损害程度越大。高浓度酸液对胶结物的过度溶失,破坏岩石结构,产生微粒,堵塞孔喉,造成渗透率的降低,是造成南堡油田1号构造东一段酸敏强的主要原因。酸敏地层采用合适的酸液浓度或体系,可以采取酸化达到增产目的。  相似文献   

4.
渤海SZ36-1油田深部解堵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渤海SZ36-1油田是国内现开发的最大的海上高孔高渗稠油油田,具有层系多,油层厚,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高,层系间渗透率差异大等特点。该油田属于砂岩油藏,储层胶结疏松,常规酸化易造成岩石骨架松散,地层出砂,酸后无效。为此,根据SZ36-1油田的伤害特点及增产机理,进行了室内研究,通过对比实验,选择了以氟硼酸为主的酸液体系,并提出了与之相配套的分流暂堵工艺。该酸液体系通过现场应用,效果显著,已在渤海SZ36-1油田和其他油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酸化解堵是清理井下污染、增加岩石孔隙度、提高储层渗透率的重要措施。通过对不同酸液体系性能表现进行评价研究,提出适合储层特性的酸液配方选用建议。  相似文献   

6.
有机氟硼酸在王家岗敏感性地层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3口井岩心矿物组成及碳酸盐含量数据,认为王家岗沙四段砂岩储层土酸和低伤害酸酸化效果差的原因,是储层碳酸盐、泥质含量高,酸岩反应速度快,反应产物产生一次及二次沉淀,乏酸液反排困难,在这类地层可采用有机氟硼酸体系。根据3口井储层岩心溶蚀率及酸化淤渣率数据,得到了各适用于某一口井的3个混合酸:4%/4%、6%/4%、4%/12%的醋酸/氟硼酸。筛选了酸液缓蚀剂KX1 7,N80钢片在加入1%KX1 7和5%NH4Cl的醋酸/氟硼酸液中80℃腐蚀速率为0.45~2.5g/m2·h。注入由3个混合酸配成的酸液使对应岩心的渗透率分别增大25%、76%、52%。在3口油井用该有机氟硼酸液酸化解堵,均获得了成功。较详细地介绍了在一口新投产不出油的井用醋酸/氟硼酸酸化液酸化,用液态CO2助排的施工情况和施工后产油情况。图3表5参3。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以胜利商河油田为代表的低渗透砂岩油层氟硼酸深部酸化机理,通过对商河油层岩心的静态和流动模拟试验,获得了氟硼酸深部酸化所用的合理酸液配方及施工工序,其酸化效果高于土酸及盐酸酸化,经济效益是盐酸酸化的4.4倍,是土酸酸化的14倍。  相似文献   

8.
西峰油田长8储层的酸敏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西峰低渗油藏在酸处理过程中存在井间差异的问题,从低渗砂岩储层的特殊地质特征出发,以西峰油田长8储层为例,首先选取不同矿物组成的岩样模拟酸化作业条件进行实验评价,并与已有常规酸化实验评价进行对比;其次对酸岩反应前后孔隙结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最后对岩石酸敏性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黏土矿物的溶蚀率不同,较低渗透率的岩心酸敏损害程度一般较高;酸化后铁沉淀较为严重,应对其进行相应的预防。因此一方面根据地质特征使用与之配伍的酸液配方,另一方面要具体考虑不同井层间的孔隙充填物成分,减小酸处理过程中的井间差异。  相似文献   

9.
多氢酸体系酸化效果的室内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渤海辽东湾某区域油井采用常规酸液体系进行酸化处理效果不佳的现状,开展了多氢酸氢离子浓度测定以及多氢酸体系的溶蚀率、润湿性、流动效果等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多氢酸原液的氢离子浓度较高,可以保证酸液体系中具有充足的氢离子与氟盐反应生成氢氟酸;多氢酸体系对石英的溶蚀率大大高于土酸和氟硼酸体系,而且对粘土矿物具有抑制反应速度的作用;多氢酸体系可以保持地层的水湿性质,不会对储层的油气渗流产生不利影响;多氢酸体系对砂岩储层的酸化效果要好于土酸和氟硼酸等常规酸液体系,应用多氢酸体系进行酸化处理后的岩心渗透率比可达3.0。采用本次试验研制的新型多氢酸体系对渤海辽东湾3口油井进行酸化处理,单井增油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南堡油田东一段酸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冀东南堡油田东营组东一段油藏不同区块地层能量差异大、生产气油比高等特点,通过一系列酸液与储层岩石溶蚀试验、添加剂与酸液配伍性试验等工作,优选出一套适用于本\区块的酸液体系。室内岩芯流动试验及泥浆伤害实验表明,该体系具有较高的储渗透率改善效果,达到了酸化解堵的目的。该体系具有良好的增产效果和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酸化是特低渗透砂岩油藏的重要增产措施,若酸液体系使用不当,会对储层造成敏感性伤害。为此,以吐哈盆地鄯善油田三间房组砂岩储层为例,通过XRD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储层敏感性评价实验及现场资料整理等方法,研究储层敏感性特征及损害机理,并研发一种酸化增产液,该酸化增产液可与土酸组合使用,提高酸化效果。研究表明:三间房组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黏土矿物以高岭石和蒙脱石为主,属于高黏土矿物储层;储层物性整体表现为低孔特低渗特征,原油为轻质原油,油藏为正常地层压力的未饱和油藏;储层具有中等偏弱速敏、碱敏、水敏、盐敏以及弱酸敏特性;增产液与土酸组合酸液体系可溶蚀大孔隙、微孔隙等多种尺度孔隙后形成孔隙网络系统,可使目标储层岩心渗透率最大提高至原有渗透率的2.68倍。现场应用效果显著,与酸化前相比,平均单井日产油量增加1.29 t/d。研究成果可为特低渗砂岩油藏酸化增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牛35块酸化措施中的油层保护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在牛35块Es3中低渗透砂岩油层酸化中实施综合油层保护技术及现场应用取得的效果。模拟酸化试验表明,该区储层岩心酸化效果很好,但现场实施酸化时却没有任何增产表现。在认清措施储层特征、地层油水特征基础上,采用常规稀土酸体系作为基本酸液配方,对油层保护酸液添加剂进行了优选,有效地防止了低渗透油田酸化过程中对油层的伤害,在牛庄低渗透油层现场酸化增产措施中取得了显著的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大庆外围葡萄花油层酸处理所需的氢氟酸与储层岩心的酸岩反应对岩石抗压强度的影响情况,进行实验研究,即通过模拟油藏条件的岩石力学参数测定,获得酸化前后岩石抗压强度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显示,储层温度高、增加酸液浓度、加大酸液用量、延长反应时间,都会降低岩石的抗压强度.降低酸液浓度和用量有利于保护岩石骨架,避免近井眼岩石酸化后造成孔隙坍塌和加速微粒运移.表明了岩石抗压强度的测定是一种评价酸液性能好坏的必要手段,对现场酸液浓度、用量及关井反应时间的确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复杂砂岩气藏酸化酸液体系优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砂岩矿物组成的复杂性决定了酸化酸液体系选择困难,采用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结合电镜扫描技术,分析了经验选择的酸液体系对TZ气藏两类典型砂岩储层的酸化效果影响,根据酸化物理模拟实验优选了两类储层的酸液体系。实验结果表明,碳酸盐矿物含量高(大于20%(w))、岩石胶结疏松的储层,仅用15%(w)HCl酸化不能解除钻井液污染,需采用前置酸(15%(w)HCl)与主体酸(12%(w)HCl+1%(w)HF)相结合,并适当减小用酸量;泥质含量高、岩石胶结强度高的储层,采用前置酸(12%(w)HCl)与主体酸(13.5%(w)HCl+2%(w)HF)相结合,适当增加用酸量。实验研究表明,一套酸液体系难以解决复杂砂岩储层的酸化问题。现场应用试验表明,实验优选的酸液体系能较好地解除储层污染,提高酸化效果。  相似文献   

15.
郑苗  罗跃  陆小兵  安科 《石油天然气学报》2014,36(10):176-178,11
针对镇北油田延10储层面临的由于原始物性差、黏土矿物含量较高、水质不配伍等导致的高压欠注问题,研制出了一种多氢酸酸液体系。试验表明,该清洁缓速酸液体系,对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螯合和吸附作用,解决了镇北油田延10储层注入水与地层水因不配伍所产生硫酸钙垢和酸化时产生二次沉淀堵塞地层的问题。相比较土酸、氟硼酸,多氢酸体系能大幅延缓酸岩反应时间,增加酸化半径,并在镇北油田延10储层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降压增注效果。  相似文献   

16.
����36��1�����ữ��¼����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绥中36—1油田的多口井在钻井完井过程中遭受了较严重的伤害,为了了解储层在钻井完井过程中受到了哪些污染,以及受到污染的程度,我们开展了绥中36—1油田酸化技术研究,力求解除储层受到的伤害,改善近井地带渗流环境。章从室内实验研究出发,探讨了储层受到污染的原因,找出了不同污染类型及其伤害程度,而后应用土酸体系和我们研制的PEFA酸液体系进行了酸化解堵实验(实验在从美国CoreLab公司进口的RP—TA—120实验仪上完成),实验表明PEFA酸液体系是一种低伤害酸液体系,解堵效率高,与岩石反应后生成的残酸对储层伤害小(与常规土酸比较)。经过现场两口井的实验,证明该酸液体系能有效解除储层在钻井完井过程中的伤害,恢复和提高了油井产能。  相似文献   

17.
平湖油田储层敏感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平湖油田的油层取心岩样,模拟油层条件,试验研究了岩石的流速敏感性、水敏性、盐敏性、碱敏性和酸敏性。根据研究结果,建议油田注水或采油速度控制在14m/d以下。油田作业工作液(包括注入水)矿化度控制在15000mg/L以上,pH值控制在9以下,油田在进行酸化作业时.必须对酸液配方进行优选,以免酸化造成储层的二次伤害。  相似文献   

18.
油层在钻井、完井、修井以及生产过程中皆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恢复和提高油层渗流能力就尤为重要,酸化是恢复和提高油层渗透能力的主要手段。酸化恢复油层渗透能力关键环节之一是选择适合储层的经济的酸化配方。文章对新疆某油田储层酸化配方进行了筛选和性能评价。评价的性能主要有:酸液的溶蚀性、酸液的缓速性、界表面张力、酸液的缓蚀性、酸液与地层水和原油的配伍性、酸液的悬浮性。最后用动态实验模拟现场酸化对所筛选配方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9.
某高泥质细粉砂岩油藏储层具有高孔、高渗特点,胶结类型大多为接触式胶结,而且以粉细砂、泥质为主。为有效减小储层的堵塞,解除近井地带泥质及粉细砂造成的渗透率下降,采用基质酸化的方式溶解油层孔隙中的次生矿物质、化学沉淀物等对渗透率有影响的堵塞物质,大幅度提高或恢复井筒附近油层的渗透率,从而获得更高的单井产能,而该技术的关键是优选出适合该区块的酸液体系。文章根据该油藏的储层特征,全面开展了酸液体系优选和评价研究,并进行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文、卫油田属复杂断块油田,储层非均质性较严重,层间渗透率级差大,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吸水剖面不均匀性日趋加剧,严重影响了油田开发水平的提高.暂堵酸化技术是通过泵入暂堵剂在高渗透层及部分中渗透层形成低渗透滤饼,从而使酸液转向中、低渗透层,能有效地解除中低渗透层伤害,改善吸水剖面,提高酸液利用率,为此研究应用了暂堵酸化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