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了克服粒子群算法早熟收敛和收敛精度不高的缺陷,提出了基于受控混沌映射的简化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在采用去除了速度项的简化粒子群算法结构基础上,用受控混沌变量来描述惯性权值,并且对进化停滞的个体和全局极值进行变异操作。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在收敛速度和收敛精度方面较已有方法有了明显提高,具有更强的摆脱局部极值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赵志刚  张振文  石辉磊 《计算机科学》2013,40(12):68-69,103
针对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搜索精度不高、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扰动因子的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进行混沌初始化,采用自适应的惯性权重,并将扰动因子加入粒子个体极值、全局极值和位置更新公式中。通过与其它算法的数值实验对比,新算法能够有效避免局部最优,全局收敛性能显著提高,收敛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3.
针对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易出现早熟收敛、搜索速度慢及寻优精度低等缺陷, 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惯性权重的简化粒子群优化算法。算法采用去除速度项的粒子群简化结构, 通过随机分布的方式获取惯性权重提高新算法的局部搜索和全局搜索能力, 并且学习因子采用异步变化的策略来改善粒子的学习能力。考虑到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每个粒子的个体极值用所有粒子个体极值的平均值代替。通过几个典型测试函数仿真及F-检验结果表明, 提出的算法在搜索速度、收敛精度、鲁棒性方面较已有改进算法有了显著提高, 并且具有摆脱陷入局部最优解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一种基于混沌的自适应粒子群全局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充分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收敛速度较快及混沌运动的遍历性、随机性以及对初值的敏感性等特性,考虑到惯性因子对多样性的影响,通过引入早熟收敛程度评价机制,采用逻辑自映射函数来产生混沌序列,提出一种基于混沌思想的自适应混沌粒子群优化(ACPSO)算法,改善了粒子群优化算法摆脱局部极值点的能力,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精度。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自适应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性能明显优于一般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SPSO)易陷入局部最优,进化后期收敛速度慢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滑动平均极值的粒子群优化算法(MWAPSO).改进了标准粒子群算法中的速度更新方程,使得粒子在进化过程中追随个体极值、全局极值和滑动平均极值.将该算法应用于4个典型的测试函数,实验结果表明,与标准粒子群算法相比,该算法在运行初期具有更强的探索能力,能够有效地避免粒子群体陷入早熟收敛.有更好的收敛性和更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6.
带变异算子的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粒子群优化算法在进化过程的后期收敛速度较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对基本粒子群优化算法作了如下改进:在速度更新公式中引入非线性递减的惯性权重;改进位置更新公式;对全局极值进行自适应的变异操作。提出一种新的混合变异算子的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通过与其他算法的数值实验对比,表明了该算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较好的收敛精度。  相似文献   

7.
一种求解作业车间调度的文化粒子群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霞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29(4):1234-1236
提出了一种文化粒子群算法用于求解置换流水车间调度问题中的最小化最大完成时间。算法设置了群体空间和信念空间两类独立空间,群体空间采用自适应粒子群算法完成进化,信念空间通过更新函数来进行演化。算法中群体空间的粒子群不但通过跟踪个体极值和全局极值来更新自己,实现群体演化,而且通过不断与信念空间中的优秀个体交互,加快群体的收敛速度。该算法在不同规模的问题实例上与其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算法的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无论是在求解质量还是稳定性方面都优于比较的算法。  相似文献   

8.
一种动态改变权值的简化粒子群算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本粒子群优化算法(bPSO)具有容易陷入局部极值、进化后期收敛速度慢、精度低等缺陷,而舍弃了速度项的简化粒子群算法(sPSO)在保证了收敛速度和精度的同时使算法更加简练.文中提出了一种动态改变权值的简化粒子群算法.并经实验证明,该算法在搜优精度和收敛速度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双中心粒子群优化算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是一种新兴的群体智能优化技术,由于其原理简单、参数少、效果好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求解各类复杂优化问题.而影响该算法收敛速度和精度的2个主要因素是粒子个体极值与全局极值的更新方式.通过分析粒子的飞行轨迹和引入广义中心粒子和狭义中心粒子,提出双中心粒子群优化(double center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DCPSO)算法,在不增加算法复杂度条件下对粒子的个体极值和全局极值更新方式进行更新,从而改善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精度.采用Rosenbrock和Rastrigrin等6个经典测试函数,按照固定迭达次数和固定时间长度运行2种方式进行测试,验证了新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基本粒子群算法容易早熟及算法震荡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追尾行为的自适应变异粒子群算法, 在最优粒子周围添加一个可视区域,如果可视区域内的粒子浓度超过给定标准,则对区域内粒子的个体极值点以一定概率进行自适应变异操作,通过与当前状态比较决定是否更新极值点, 变异操作直至粒子离开可视区域、更新了全局极值点或者达到给定变异步数为止。算法增大了搜索能力,而且避免了多余的运算,减少了计算量。通过测试函数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新算法不仅确保收敛、改善了收敛速度, 而且有效避免了算法震荡。  相似文献   

11.
高维化工数据共轭粒子群算法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化工数据多为高维数据,而粒子群算法对求解高维优化问题易陷局部极值,提出将共轭方向法与粒子群算法相结合处理高维数据.当粒子群算法迭代了一定步数而陷入局部极值并得局部最优解χ*时,以χ*为初值,用共轭方向法对其求解,利用粒子群算法对低维优化问题的有效性,将得新的更优的当前最优解χ**,从而使算法跳出局部极值;在新极值的条件下,又用粒子群算法对原问题求解,如此反复直至结束.通过经典的测试函数对其测试,结果表明这一尝试是有效的.最后将算法用于SO2催化氧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的非线性参数估计,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自适应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志刚  常成 《计算机工程》2011,37(15):128-130
粒子群优化算法在求解复杂函数时,存在收敛速度慢、求解精度不高、易陷入局部最优点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自适应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在基本粒子群算法中引入混沌变量,当算法陷入早熟收敛时进行混沌搜索,同时引入非线性递减的惯性权重。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较高的收敛精度,能有效避免早熟收敛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朱德刚  孙辉  赵嘉  余庆 《计算机应用》2014,34(3):754-759
针对标准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进化后期收敛速度慢和收敛精度低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高斯扰动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采用对粒子个体最优位置加入高斯扰动策略,有效地防止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加快收敛并提高收敛精度。在固定评估次数的情况下,对8个常用的经典基准测试函数在30维上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收敛速度和寻优精度上优于一些知名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相似文献   

14.
Stochastic optimization algorithms like genetic algorithms (GAs) an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algorithms perform global optimization but waste computational effort by doing a random search. On the other hand deterministic algorithms like gradient descent converge rapidly but may get stuck in local minima of multimodal functions. Thus, an approach that combines the strengths of stochastic and deterministic optimization schemes but avoids their weaknesses is of interest.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hybrid optimization algorithm that combines the PSO algorithm and gradient-based local search algorithms to achieve faster convergence and better accuracy of final solution without getting trapped in local minima. In the new gradient-based PSO algorithm, referred to as the GPSO algorithm, the PSO algorithm is used for global exploration and a gradient based scheme is used for accurate local exploration. The global minimum is located by a process of finding progressively better local minima. The GPSO algorithm avoids the use of inertial weights and constriction coefficients which can cause the PSO algorithm to converge to a local minimum if improperly chosen. The De Jong test suite of benchmark optimization problems was used to test the new algorithm and facilitate comparison with the classical PSO algorithm. The GPSO algorithm is compared to four different refinements of the PSO algorithm from the literature and shown to converge faster to a significantly more accurate final solution for a variety of benchmark test functions.  相似文献   

15.
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将混沌融入到传统粒子群提出了混沌粒子群算法。该方法利用了混沌运动的遍历性、随机性以及对初值的敏感性等特性,根据早熟判断机制,在基本粒子群算法陷入早熟时,进行群体的混沌搜索.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跳出局部最优,进一步提高了计算精度和收敛速度,以及全局寻优能力。  相似文献   

16.
宋明智  杨乐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3,30(11):3472-3475
在标准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带有动态惯性权重的自适应粒子群算法, 以实现移动WSN对被监测区域的覆盖。新算法引入了粒子群进化度因子和粒子群聚合度因子, 这两个因子的数值主要受粒子群的平均适应值、局部最优值和全局最优值影响。使用这两个因子调整惯性权重会使算法带有一定的自适应性, 这种自适应性使得算法在迭代过程中既不会因步长过小而局部收敛, 也不会因步长过大而跳过待求解问题的最优值。仿真结果表明, 相比标准PSO算法, 改进后的自适应PSO算法使移动WSN的覆盖率提升了5%~8%。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proposes Hyperspherical Acceleration Effect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HAEPSO) for optimizing complex, multi-modal functions. The HAEPSO algorithm finds the particles that are trapped in deep local minima and accelerates them in the direction of global optima. This novel technique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by manipulating PSO parameters in hyperspherical coordinate system. Performance comparisons of HAEPSO are provided against different PSO variants on standard benchmark function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gives robust results with good quality solution and faster convergence.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an effective technique for solving complex, higher dimensional multi-modal functions.  相似文献   

18.
基于PSO的模糊聚类算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的混合聚类算法。该算法结合PSO的全局搜索和FCM局部搜索的特点,将PSO优化聚类结果作为后续FCM算法的初始值,有效地克服了FCM对初始值敏感、易陷入局部最优和PSO算法局部搜索较弱的问题,同时增强了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实验表明,新算法得到的目标函数值更小,并能减小分类错误率,聚类效果优于单一使用FCM或PSO。  相似文献   

19.
针对标准粒子群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差、易陷入早熟等问题,提出了基于随机鞭策机制的散漫度粒子群算法。首先,给出了粒子散漫度概念,通过动态地对各个粒子的散漫程度进行评估,判断粒子状态,并通过随机鞭策机制处理散漫粒子,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其次,对积极运动的粒子利用个体历史最优位置进行处理,加快算法收敛速度;对11个标准函数进行测试,并与标准粒子群算法和其他改进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散漫度的快速收敛粒子群算法寻优精度更高,收敛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