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等规聚丙烯与马来酸酐的固相接技法制得具有不同酸值的改性聚丙烯树脂(PP—g—MA),并将PP—g—MA与环氧/聚酯粉末涂料共混,研究了共混物的膜性能。结果表明,PP—g—MA作为环氧/聚酯粉末涂料的一个组分用于粉末涂料,具有很好的膜性能。  相似文献   

2.
采用等规聚丙烯与马来酸酐的固相接枝法,制得具有不同酸值的马来酸酐接技改性的聚丙烯树脂(PP-g-MA)。研究了其涂层性能。并将PP-g-MA-与环氧-聚酯粉末涂料共混,研究了共混物涂层性能。试验结果表明,PP-g-MA本身或其与环氧-聚酯粉末涂料的共混物均具有良好的涂层性能,两者的协同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3.
卢秀萍  韩英素 《中国塑料》1999,13(12):24-28
系统研究了不同组成及配比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H-g-PP)及其用量对聚丙烯(PP)与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AL)的共混体系(PP/EVAL)力学性能借用Brabender塑化仪测试了PP/EVAL/MAH-g-PP共混体系的加工性能。结果表明,MAH-g-P接枝物对PP/EVAL共混体系有较好的增容作用,适量加入,可使PP/EVAL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而加工性能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4.
在过氧化二异丙苯的引发下,用反应挤出的方法制备了聚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务了不同组成的聚碳酸酯/聚丙烯及PC/PP-g-GMA/PP的共混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不同经组成的形态,与PP/PC共混体系相比,PC/PP/PP-g-GMA体系中的PC一PP中分散相尺寸明显降低,PP-g-GMA加入改变聚丙烯在共混物中的晶体结构及提高了聚丙烯的结晶温度,同时PP-g-GMA的加入对共  相似文献   

5.
PP—gMAH原位反应增容PP/PA—6共混纤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聚丙烯(PP)纤维纺后染色的新途径,将少量尼龙-6(PA-6)与聚丙烯共混,并用马来酸酐枝聚丙烯(PP-g-MAH)对该共混物进行反应性增容,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本文着重研究了PA-6用量在20%以下时,增容剂用量及不同PP/PA-6共混比对共混物的亚微形态,流变性能,结晶性能等的影响,并对共混物的染色性能和了初探讨。  相似文献   

6.
PP—g—AA增容尼龙1010/聚丙烯三元共混体系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反应挤出方法制备了聚丙烯接枝丙烯酸。用电子显微镜观测了不同PP-g-AA含量的PA1010/PP/PP-g-AA三元共混物的形态。与没有加PP-g-AA的共混体系相比,增容共混中分散相尺寸明显减小,两相间镶嵌更深。PP-g-AA作为第三组分加对其物理力学性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采有向向双螺杆杆挤出机制备了不同组成的PA1010/PP及PA1010/PP-g-ATBS/PP的共混物。采用聚丙烯接枝丙烯酰胺基甲基丙烷磺酸共聚物(PP-g-ATBS)作为增容剂来研究对PA1010/PP共混体系形态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不同增容剂含量对PA1010/PP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形态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热致性液晶共聚酯/聚丙烯共混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不同配比的(PHB/PET)/PP共混物,研究表明,共混物的弯曲弹性模量,弯曲强度及拉伸强度均比PP有所提高,当液晶含量为15%,PP-g-MAH为20%时,(PHB/PET)(PP-g-MAH)/PP三元共混物弯曲弹性模量最大,PP-g-MAH作为两相界面相容剂,改善了两相间的亲合性。DSC分析表明,共混物中PP相的结晶温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PHB/PET)共聚酯起了PP结晶  相似文献   

9.
PP-g-MAH原位反应增容PP/PA-6共混纤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聚丙烯(PP)纤维纺后染色的新途径,将少量尼龙-6(PA-6)与聚丙烯共混,并用马来酸酐枝聚丙烯(PP-g-MAH)对该共混物进行反应性增容,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本文着重研究了PA-6用量在20%以下时,增容剂用量及不同PP/PA-6共混比对共混物的亚微形态,流变性能,结晶性能等的影响,并对共混物的染色性能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改性聚丙烯在涂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良均  陈金芳 《涂料技术》1996,(3):28-31,10
用等规聚丙烯与马来酸酐的固相接枝法,制得具有不同酸值的改性聚丙烯树脂,对其涂膜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将其与环氧/聚酯粉末涂料共混,研究了共混物的涂膜性能。结果表明,固相接枝聚丙烯树脂单独或者作为环氧/聚酯粉末涂料的一个组分用于粉末涂料,具有很好的涂膜性能。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聚丙烯(PP)与云母共混时,添加第3组分PP-g-AA对PP/云母共混体系的影响。用扫描电镜观察共混体系中云母的分布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加入第3组分增加了共混体系的相容性,使拉伸强度和抗冲击强度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新型聚丙烯固相接枝物增容聚丙烯/尼龙6共混物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研究了聚丙烯与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甲酯及第三单体的固相接枝共聚物「PP-g(MAH-MMA-TM)」对聚丙烯/尼龙6(PP/PA6)共混物的增容作用。结果表明,新表明PP固相接枝物能有效地改善PP/PA6共混物的相容性,增加两相界面的粘合作用,显著提高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增容后体系假塑性增加,熔体粘度上升,活化能增加。  相似文献   

13.
PP/EPDM共混体系界面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文采用马来酸酐对三元乙丙橡胶(EPDM)进行熔融接枝改性,将性后的EPDM与聚丙烯(PP)共混,对PP/EPDM和PP/EPDM-g-MAH两种共混体系的界面状况进行了对比。运用Huggins参数、界面张力参数对界面状况进行了表征;运用扫描电镜(SEM)和偏光显微镜对共混物的冲击断口形貌以及结晶情况进行了观察与分析;探讨了界面状况与共混物力学性能以及流变性能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聚丙烯熔融接枝马来酸二丁酯增容聚丙烯/尼龙6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研究了聚丙烯(PP)与马来酸二丁酯(DBM)的接枝共聚物PPgDBM对聚丙烯/尼龙6(PP/PA6)共混物的增容作用。研究表明,PPgDBM是PP/PA6共混体系的有效增容剂,由于共混过程中就地生成PPgPA6,改善了共混物的相容性,增加了两相界面的粘合,使分散相粒径减小,分散更均匀,提高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增容剂接枝率的高低对增容效果有一定影响,接枝物中残留单体不影响增容效果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PP-g-MAH/PA6共混物的流变性能,并同PP/PA6共混物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PP-g-MAH/PP6共混物熔体的流变行为符合假塑性流体的流动规律,非牛顿性比PP/PA6强,熔体粘度比PP/PA6共混物高。  相似文献   

16.
改性等规聚丙烯及其共混物流变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杨隽  张潇  周艳  童身毅 《塑料工业》1999,27(5):6-7,17
本文用毛细管流变仪和DSC研究了改悸聚丙烯对PP/PP-g-MA共混体系流变性和热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P中加入固相接枝反应得到的PP-g-MA,在剪切应力作用下,粘度下降很快;并且该体系的熔点和熔程都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7.
马来酸接枝PP增容PA6/PP合金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马来酸接枝聚丙烯(MAC-g-PP)的熔体流动速度(MFR)、接枝率与接枝配方的关系,PA6/接枝PP/PP合金的力学性能与接枝PP的特征参数、用量,以及PA6(PP+接枝PP)配比的关系。结果表明,合金的力学性能随接枝PP的MFR增加而提高,与接枝率无关,接枝PP用量有一最佳值,高MFR的MAC-g-PP能显著改善合金的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18.
聚丙烯/木纤维复合材料增强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了聚丙烯/木纤维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并讨论了相容剂MAH-g-PP用量对聚丙烯/木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比较了两种工艺路线的优劣性。  相似文献   

19.
PVC/TPU/SBS—g—MMA共混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备了SBS-g-MMA系列接枝共聚物,并对其进行了表征。以SBS-g-MMA作为PVC/TPU共混体系的增容剂,对不同配比的PVC/TPU/SBS-g-MMA共混体系的物理力学性能、流变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BS-g-MMA接枝共聚物对PVC/TPU共混体系起到了明显的增容作用。  相似文献   

20.
借助DSC和WAXD方法研究聚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PP/EVA)共混体系的结晶行为,测定了共混物中PP的晶胞参数,结果表明,PP/EVA体系中PP基体的晶胞参数以及结晶性能不受EVA的影响:PP与EVA两相没有形成共结晶,共混物中冲击性能的提高主要受EVA含量及其微观形态结构的影响,而与PP结晶性能基本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