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我院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7月期间 12 9例小于 1岁的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的体会。方法 心脏停跳心内直视手术 2 6例 ( 2 0 2 % )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 97例 ( 75 2 % ) ,6例简单动脉导管未闭在非体外循环下进行。结果 全组死亡 11例 ,死亡率 8 5 % ,其中复杂畸形 7例。小于 6月患儿 4例 ,死亡率 12 5 % ( 4 3 2 ) ,大于 6月患儿 7例 ,死亡率 7 2 % ( 10 97) ,相差显著 (P <0 0 5 )。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死亡率为 3 1% ( 3 97)。结论 低月龄和畸形复杂是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风险增加的重要因素。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可作为安全可靠的方法之一应用于简单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中。  相似文献   

2.
梁文楚 《海南医学》2008,19(4):137-138
心脏恶液质综合征(SOCC)是长期充血性心衰所引起的高度营养障碍性综合征,此类病人病程长,病情重,心功能差,抵抗力差,死亡率高。本病可继发于各种心脏疾患,以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多见。本文就2000~2006年我院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63例成人先天性心脏病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63例手术治疗的成人先心病的病种、年龄分布、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方法及技巧、预后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病种以ASD(46.0%)、VSD(25.4%)为多;18~30岁年龄段病例最多(65.1%);术后48 h死亡1例法洛四联症(TOF)者(死亡率1.6%),术后13个月发生TOF室缺片周漏1例.结论 成人非紫绀先心病手术治疗相对安全,但因病程长,病理生理变化大,针对性的围手术期处理极其重要.术后严重低心排综合征仍然是TOF术后死亡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老年心内直视手术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旨在总结与评价老年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老年心脏病手术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9年1月~2003年5月期间老年心内直视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老年心脏病患者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龄60~68岁;体重48~84kg.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平均转流时间为(119.41±52.17)min,平均阻断时间(79.92±36.74)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22.79±24.84)h.术后早期死亡2例,手术早期死亡率4.8%.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7例(17.07%),其中因术后引流量多而行2次开胸探查止血1例(2.38%),术后脑血管意外2例(4.76%),呼吸衰竭2例(4.76%),术后肾功能衰竭1例(2.38%),术后周围血管栓塞1例(2.38%).结论老年人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缩短体外循环时间以及精细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一组经13年成年先天性心脏病(GUCH)患者的资料,以了解手术治疗的变化。方法:回顾了自1990年1月1日至2002年12月31日间在成年人先天性心脏病病房中接受外科治疗的、年龄大于16岁患者的资料。其中包括房间隔缺损的患者,但不包括马凡综合征或接受过二叶式主动脉瓣手术的患者。观察了均为52个月的3个相同时间间期。结果:在474次手术中,162次(34.2%)为重复性手术。重复手术率从1990年1月至1994年4月的24.8%(165次中的41次)增至1998年9月至2002年12月的49.7%(149次中的74次)。死亡率为6.3%(n=30)。平均年龄从1990年1月至1994年4月的25.…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子宫颈癌合并缺血性心脏病围术期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1年1月~2005年12月住院治疗52例子宫颈癌合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围术期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2例子宫颈癌合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手术前治疗4~8d,平均6d;住院18~26d,平均22.5d.无围术期死亡病例.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52/52)、98.1%(51/52)和92.3%(48/52).结论 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围术期正规治疗,可以顺利完成手术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国产封堵器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7月~2008年5月连续施行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51例,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14例,房间隔缺损(ASD)27例 ,室间隔缺损10例 ,术中行即刻造影和或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术后5~7 d和半年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观察其手术安全性、术中和术后疗效.结果:其中50例即刻获得成功,成功率98%(50/51).残余分流1例,即刻完全封堵率98%(49/50),无一例急症手术或死亡.空气栓塞0.6%(3/51),一过性Ⅱ°房室传导阻滞0.4%(2/51).术后5~7 d和半年复查1例残余分流.结论:应用国产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成功率高,创伤小,死亡率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时机、方法及围术期处理对策.方法我院2001年1月~2003年6月连续手术治疗10 kg以下先天性心脏病患婴92例,男56例,女36例,平均月龄为(6.3±2.6)个月(2.5~12.7个月),平均体重为(6.8±1.2)kg(3.5~10.0 kg).室间隔缺损(VSD)55例(56.5%),法洛四联症8例(8.7%),房间隔缺损7例(7.6%),动脉导管未闭18例(19.6%),主动脉缩窄、单心室、右室双出口和假性动脉瘤各1例(1.1%).结果全组死亡2例,死亡率为2.2%.并发症呼吸机通气相关性肺炎3例(3.2%),残余VSD 2例(2.2%),暂时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反应性肺高压危象、术后出现严重低氧血症和假性动脉瘤形成伴乳糜胸各1例(1.1%).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在婴幼儿期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符合婴幼儿生理特点的治疗对策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1 032例体外循环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完善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中体外循环管理技术,报告1 032例临床经验.方法 1997年11月~2000年9月间,应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技术,实施心脏手术1 032例,男503例,女529例.其中先天性心脏病714例,心脏瓣膜病318例.静脉复合麻醉,体外循环中灌注流量成人2.4~2.8L*(m2)-1*min-1,儿童2.8~3.0L*(m2)-1*min-1,1岁以内者3.0~3.5L*(m2)-1*min-1.灌注压成人保持8.0kPa以上,儿童6.0~8.0kPa.结果全组手术死亡率为2.33%(24/1 032),其中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死亡率2.7%(19/714),心脏瓣膜病手术死亡率为1.6%(5/318).全组无体循环气栓和永久性房室传导阻滞发生.血色素尿42例(4.1%).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技术安全可行,保持较高灌注流量和较高压力,平稳降温,维持心脏跳动,可减轻心肺等脏器的损害,避免术中心脏传导束损伤.  相似文献   

10.
体质量小于10 kg的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咏  肖颖彬  钟前进  陈林  王学锋  刘梅 《医学争鸣》2004,25(11):1005-1008
目的: 分析我院施行心内直视手术的296例体质量低于10 kg的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低体质量先心病患儿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 在296例中,男177例,女119例,体质量3~10 kg,平均 (7.52±1.82) kg,年龄3 d~32 mo,平均(14.23±5.65) mo,其中体质量≤5 kg的23例(7.8%).心脏停跳心内直视手术58例(19.6%);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238例(80.4%),后者主要用于简单心内畸形的矫治.比较心脏停跳与不停跳组在体外循环(CPB)期间及术后相关指标的改变.结果: 全组死亡17例,死亡率5.7%.其中体质量≤5 kg患儿4例,死亡率17.4%(4/23),体质量>5 kg患儿13例,死亡率4.8%(13/273),两者之间相差显著(P<0.05).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死亡率为2.9%(7/238).死亡原因:10例复杂畸形的死亡患儿中,死于低心排6例、心律紊乱3例和呼吸衰竭1例;其他7例患儿死于低心排2例、心率紊乱3例和呼吸衰竭2例.结论:低体质量和畸形复杂是增加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风险的重要因素.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可安全应用于简单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中.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在CPB管理方面优于婴幼儿心脏停跳心内直视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体外膜氧合(ECMO)支持患儿的死亡原因,以进一步提高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实施ECMO支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33例。结果 33例行ECMO支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死亡率为54.5%(18/33)。单纯左心功能不全的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生存率80%(4/5),辅助效果佳; TGA合并冠脉畸形和其他复杂畸形的死亡率100%(7/7); 1例左心发育不良存活;术后心源性休克死亡率29%(2/7);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前严重低氧急诊手术术后转ECMO的死亡率33.3%(1/3),而TGA术前严重低氧血症先采用ECMO支持2例均于术前死亡; 2例ECMO期间再次手术干预的患者均存活出院。结论 ECMO为先天性心脏病并发难治性心衰的患儿提供了生存机会,心脏功能的可逆程度、心脏畸形的类型以及ECMO时机的把握是先天性心脏病患儿ECMO支持是否成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是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80%,在所有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占12%左右,其自然预后差,不经手术治疗的自然死亡率1岁以内为25%,3岁以内达40%,10岁以内达70%,绝大多数患儿死于缺氧发作或心力衰竭[1]。河南省小儿先心病诊治中心自2002年1月至2010年2月共收治1岁以内TOF77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年代胰头癌外科治疗情况,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58~2003年在我院外科接受治疗的346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58~1976、1977~1987、1988~1998及1999~2003年胰头癌切除率分别为26.6%(21/79)、26.7%(16/60)、20.2%(22/109)及22.4%(20/98),总切除率为22.8%(79/346),未能切除病例多采用胆囊十二指肠吻合术解除胆道梗阻.1958~1976、1977~1987、1988~1998及1999~2003年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2.3%(9/21)、37.5%(6/16)、27.3%(6/22)及10.0%(2/20).1958~1976年手术死亡率为19.0%(4/21),原因为胰瘘(2例)、肝肾功能衰竭(1例)和胆道感染(1例);1977~1987年手术死亡率为12.5%(2/16),原因为胰瘘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各1例);1988~1998年手术死亡率为4.5%(1/22),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1999~2003年2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1958~1976年胰头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1、3及5年存活率分别为55.5%、23.1%及11.0%,1977~1987年分别为56.3%、25.0%及12.5%,1988~1998年分别为59.1%、27.2%及13.6%.结论由于围手术期治疗和监护技术的进步,手术技术操作的成熟,胰头癌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有显著下降,但手术切除率和生存率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月~2012年6月手术治疗的245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对术后死亡率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245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存活222例。不同年龄段及不同体重段的死亡率比较,P<0.05。有并发症组的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应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术后死亡率,从而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98例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治疗严重发育不良低龄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患儿的经验.方法 2006年1月~2010年9月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治疗严重发育不良低龄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患儿98例,男56例,女42例.年龄87~156(120.1±9.70) d.体重4.35~8.00(6.5±0.68) kg.婴儿易感冒,喂养困难,其中83例反复发生肺炎,内科常规治疗效果不佳;21例肺炎、心衰,术前三次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心衰难以控制.结果 术后死亡3例(死亡率3.06%),因术后肺部感染,呼吸循环衰竭死亡2例,因低心排死亡1例.发生并发症者19例,发生率19.38%.结论 尽早手术治疗和术中精细、温柔操作,术后严密呼吸道管理和严格调整出入量,合理应用强心及血管活性药物,可明显降低低龄、低体重室间隔缺损患儿的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江华  喻鸣 《华中医学杂志》2004,28(5):322-323,324
目的 探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术后再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 6 2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术后再出血的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例非手术治疗 ,死亡率 4 2 .9% ;5 5例手术治疗中 ,急诊手术 2 1例 ,择期手术 34例 ,死亡率为 16 .4 % ,其中急诊手术死亡率为 33.3% (7/2 1) ,择期手术死亡率为 5 .9% (2 /34) ,经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χ2 =7.15 ,P <0 .0 1)。 2 9例获随访 0 .5~ 12年 ,再出血率 2 4 .1% ,肝功能维持和改善率 86 .2 % ,食管静脉曲张好转率 5 2 .6 % ,脑病出现率10 .3% ,劳动力恢复正常者占 79.3%。结论 对出血量大、反复多次出血或伴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进行性加重者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手术尽可能择期进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源性恶病质综合征(SOCC)患者,瓣膜置换术后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的效果.方法 42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SOCC分成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n=20)采用常规营养的肠内营养(总热卡15 kal·kg-1·d-1)+rhGH,其中rhGH每天皮下注射IOU,从术后第7-14 d共计7 d.对照组(n:22)仪采用常规营养的肠内营养(总热量15 kal·kg-1·d-1).术后第7 d和第14 d,分别测定血红蛋白、血浆总蛋白、白蛋白、血糖浓度和双手握力试验,观察机械通气时间、坠积性肺炎发生率,住院时间和营养学测量.结果 治疗组第14 d的血浆总蛋白、白蛋白、血糖浓度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血红蛋白、双手握力试验和三头肌皮褶厚度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呼吸机辅助时间、1CU时间、术后时间(P<0.05)和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P<0.01)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 相对于单纯的常规营养,rhGH可以明显改善风心病恶病质综合征、瓣膜病换瓣术后患者的蛋白质合成代谢,减少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97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duodenectomy,PD)术后早期并发症及死亡率发生、预防及处理的问题,提高PD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该院2002年1月~2006年6月间97例采用标准PD手术和传统Child法消化道重建病人的术前状态、术中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 术后发生并发症49例(50.5%),其中胰瘘13例(13.4%),胆瘘3例(3.1%),肺内感染19例(19.6%),腹腔感染18例(18.6%),切口感染11例(11.3%),上消化道出血38例(39.2%),肠梗阻(肠套叠)1例(1%).围手术期死亡6例(6.2%),其中1例为上消化道出血,2例为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为手术当日腹腔出血,1例为胰瘘继发腹腔感染,1例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结论 PD手术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减黄治疗不能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本院胸心外科从1967年元月至1986年3月外科治疗106例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病人的经验.全组死亡1例(死亡率为0.94%),其余均恢复正常.本病诊断确立以后,除有禁忌者外,均应手术治疗,手术年龄以5~6岁为最理想,小于2岁者,导管尚有自动闭合的可能,如无症状,可不急于手术.手术多采用粗丝线双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发病情况和处理要点。方法 :对住院分娩合并心脏病 4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妊娠合并心脏病 49 6988例 ( 0 .70 % ) ,病死率 2 .0 4% ( 1 49) ,围生儿死亡率 2 .0 4% ( 1 49)。发病以先天性心脏病为第一位 ( 44 .90 % ) ;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为第二位 ( 32 .65 % ) ;风湿性心脏病为第三位 ( 18.37% )。心衰多发生在孕晚期 ,尤多见心功能Ⅲ~Ⅳ级。分娩方式常采用剖宫产。结论 :妊娠合并心脏病至今仍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控制心衰诱因 ,早期诊断心衰 ,积极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感染 ,对减少孕产妇死亡、改善母婴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