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调查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1日~2023年1月1日于山东省某三甲医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24例,采用自制问卷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采用自我效能量表评估患者自我效能水平,采用社会支持量表评估患者社会支持水平。采用单因素分析与相关性分析筛选对患者自我效能有影响的变量,将其纳入以患者自我效能为因变量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24例患者自我效能大部分处于3级,共96例(77.4%);不同受教育程度患者自我效能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客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与自我效能呈正相关(P<0.05);以自我效能为因变量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与对支持的利用度是患者自我效能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自身实际情况为其提供个性化干预,并指导患者提高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有助于患者提高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2.
张名铷  郭莉 《妇幼护理》2023,3(21):5170-5172
目的 对急性心肌梗死 PCI 术后患者运动恐惧及自我效能感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其相关性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就诊于本院心血管内科的 230 例急性心肌梗死 PCI 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统计 运动恐惧现状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 230 例急性心肌梗死 PCI 术后患者,年龄 43 至 76 岁,平均(58.25±11.34) 岁。其中,男性 144 例,占比 62.61%,女性 86 例,占比 37.39%。急性心肌梗死 PCI 术后患者运动恐惧评分(35.37±11.62)分, 其中,运动恐惧得分大于 37 分的患者有 48 人。自我效能得分为(2.27±0.64)分。运动恐惧得分与自我效能得分间呈负相关, 相关系数 r=-0.348,P=0.018。年龄、文化程度、性别及自我效能得分是急性心肌梗死 PCI 术后患者运动恐惧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 PCI 术后患者运动恐惧处于中等水平。运动恐惧与自我效能感间呈负相关关系。年龄、性别、 文化程度及自我效能感得分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 PCI 术后患者运动恐惧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陈晓晴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2004-2006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揭示可能的提高患者自我效能的对策。方法采用患者基本情况问卷和健康行为自我效能量表,对216例冠心病(CHD)患者进行调查。结果216例CHD患者自我效能平均总得分为57.89±14.25,其中仅18例(8%)表现出高水平自我效能(得分〉80);亚组分析提示总得分与文化程度、心绞痛分级有关,文化程度越低得分越低,病情越重得分越高(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总体自我效能偏低,制定护理措施及对患者随访时应该评估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并寻找影响因素,给予适当干预以提高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青年女性肺癌患者家庭关怀度、自我效能及生命意义感情况,并分析生命意义感在家庭关怀度与自我效能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法对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医院90例青年女性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患者出院时,采用中文版癌症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SUPPH)、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中文版生命意义感量表(MLQ)分别评估患者的自我效能、家庭关怀度、生命意义感;采用线性回归及SPSS-Amos构建方程模型分析生命意义感在家庭关怀度与自我效能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72例青年女性肺癌患者SUPPH总分(85.87±3.84)分,处于中等水平;APGAR评分为(5.41±0.99)分,处于家庭功能中度障碍;MLQ评分(43.14±3.34)分;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结果显示,青年女性肺癌患者自我效能总分与维度与家庭关怀度、生命意义感总分及相关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r>0,P<0.05);青年女性肺癌患者家庭关怀度与生命意义感总分及相关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r>0,P<0.05);经中介效应模型可知,生命意义感在青年女性肺癌患者家庭关怀度与自我效能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75.65%。结论 生命意义感在青年女性肺癌患者家庭关怀度与自我效能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的作用,提示了改善家庭关怀度可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同时可提高患者的生命意义感,提高自我价值,改善其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5.
李洪倩  王姗姗 《妇幼护理》2022,2(14):3350-3352
目的 调查某医院冠心病患者运动自我效能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 2020 年 10 月至 2022 年 6 月山东省滨州市某医 院收治的 140 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资料,对冠心病患者运动自我效能进行单因素 和回归分析。结果 冠心病患者运动自我效能感的平均分是(78.31±18.32)分。患者的性别、烟龄与其运动自我效能感不存在 相关性,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睡眠障碍、其他疾病、Barthel 指数与运动自我效能感 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直接影响到冠心病患者运动自我效能感水平的高低(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运动自我效能现状不容 乐观,与年龄、受教育程度、睡眠障碍、其他疾病和 Barthel 指数有关。  相似文献   

6.
郁锋玲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23):3877-3881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PCI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30例进行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研究,研究工具: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中文版合理用药自我效能量表》、《冠心病饮食自我效能量表》。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3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126份,回收率为96.92%。患者《中文版合理用药自我效能量表》平均得分为(19.28±5.13)分,《冠心病饮食自我效能量表》平均得分为(39.85±6.47)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中文版合理用药自我效能量表》得分与性别、职业状况、居住地、家庭月收入、文化程度、吸烟史、饮酒史和运动情况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饮食自我效能量表》得分与性别、职业状况、居住地、家庭月收入、文化程度和饮酒史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运动情况为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合理用药自我效能的独立性影响因素;家庭月收入、文化程度、饮酒史为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健康饮食自我效能的独立性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安全用药及健康饮食自我效能水平均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合理用药自我效能主要与性别、文化程度、运动情况有关,健康饮食自我效能主要与家庭月收入、文化程度、饮酒史有关,临床上应加强对上述因素的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护理的自我效能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为如何提升患者足部的自护能力提供借鉴。方法采用非随机方便抽样法并采用一般人口学调查表、足部护理知识量表、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足部护理)以及社会支持量表对我院内分泌科病房204例住院患者进行面对面提问式调查,对影响患者自我效能的因素进行统分析。结果糖尿病高危足患者的足部护理自我效能得分指标为71.52%,处于中等水平,其中穿着合适的鞋袜最高,得分指标83.4%,足部检查最低,得分指标58.2%处于较低水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学历、有无足部护理健康教育、足部护理知识以及社会支持是足部护理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结论影响糖尿病高危足患者其足部护理自我效能的因素有学历、糖尿病足知识、是否有糖尿病足健康教育以及社会支持水平。医护人员应采取系统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提升患者与糖尿病足相关的知识水平,带动家属为患者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以更好地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上海市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的现状。方法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方便性抽样选择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上海造口协会、造口阳光之家的153例肠造口患者采用患者一般资料问卷、造口患者自我效能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本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得分为(66.07±20.34)分,处于中等水平。不同造口时间、是否存在并发症、每月用于造口的费用、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年龄、有无宗教信仰、是否有其他疾病、造口类型、职业状态等的造口患者自我效能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及自理程度造口患者的自我效能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重点关注女性、自理程度低的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效能,并给予针对性干预,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赋能教育模式对首次诊断为肺癌的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肺癌患者80例,问卷由一般资料及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构成,以问卷星的方式发放电子问卷。结果 肺癌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平均得分为(58.39±12.41)分,处于较差水平,在自我决策方面得分最差,仅为(5.34±1.61)分。实施健康教育后,干预组自我效能感的平均得分为(98.24±6.06)分,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医护人员在对肺癌患者的健康管理中,结合实际情况,使用赋能教育模式比常规的健康教育模式更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水平,改善患者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10.
段含含  徐巍 《上海护理》2023,23(6):31-35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二元应对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便利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7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二元应对量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二元应对的影响因素。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二元应对总分为(127.36±17.97)分,自我效能得分为(6.87±2.17)分,二者呈正相关(r=0.542,P<0.01);多元线性回归显示,性别、配偶有无重大疾病(如恶性肿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情况、尿素清除指数(Kt/V)、自我效能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二元应对的影响因素(调整R2=0.399,F=17.532,P<0.001)。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二元应对处于中等水平,临床工作中可从提高自我效能及透析充分性为切入点,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和健康宣教内容,以改善患者的二元应对现状。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首位原因[1]。冠心病患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带病生存,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生活质量是患者生活水平和健康状况的综合性评价标准[2],体现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3]。研究显示,患者感知赋能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呈正相关[4]。患者感知赋能是指患者对于增强自身做出正确健康决策的知识、技能和信心的感受与认知[5]。近年来,赋能逐渐变成一种增强患者参与并承担其卫生保健的责任,以优化健康结果和控制健康支出的策略[6]。患者感知赋能在糖尿病、脑卒中等疾病中已有广泛研究,但在冠心病患者中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调查冠心病患者的感知赋能水平和生活质量现状,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为医护人员评估患者感知赋能水平、制订相关护理措施,改善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玲玲 《妇幼护理》2023,3(19):4697-4699
【】 目的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患者饮食自我效能进行现状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0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统计饮食自我效能现状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营养知识问卷得分(4.37±3.26)分;饮食自我效能得分(51.32±13.24)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营养状况正常有34人,有营养不良风险52人,营养不良32人。单因素分析结果如下:年龄、家庭人均收入、受教育程度、营养状况及营养知识状况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饮食自我效能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家庭人均收入、受教育程度、营养状况及营养知识是影响饮食自我效能的重要因素。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饮食自我效能处于较低水平。临床工作人员应积极进行饮食宣教及慢病管理以提高其饮食自我效能,减少营养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长春市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对长春市社区36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总分(81.39±17.75)分,5个因子得分依次为:饮食自我效能(19.12±5.12)分、运动自我效能(12.37±3.09)分、药物自我效能(10.28±3.73)分、血糖监测自我效能(11.73±4.35)分、足部护理与高低血糖的预防及处理自我效能(27.90±9.01)分.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有经济来源、退休前职业、住院次数、医疗费来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中青年冠心病健康行为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冠心病健康信念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400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总分为(130.32±24.24)分,条目均分为(2.57±0.49)分。婚姻状况、病程、维护健康动机、社会支持是影响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的主要因素。结论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行为水平有待提高,建议制订健康教育方案要充分考虑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跨理论模型,探讨中青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牡丹江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的160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冠心病行为阶段问卷、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进行调查。结果: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各阶段分布比例为前意向阶段11.9%,意向阶段24.4%,准备阶段33.1%,行动阶段13.1%,维持阶段17.5%;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为(69.51±12.06)分。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良嗜好、一般生活、症状、疾病知识、情绪认知、治疗依从性管理、职业(退休)是影响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主要因素(P<0.01,P<0.05)。结论:大多数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处于行动前阶段,有待提高。中青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处于中低等水平,且受多因素影响,护理人员应基于可干扰因素,抓住行为转变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患者不同行为阶段的特征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体力活动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冠心病患者体力活动自我管理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1月至4月对279例冠心病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冠心病患者体力活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冠心病患者体力活动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为(72.07±27.3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状态、体育锻炼次数、体育锻炼方式、心功能分级、是否接受过心脏运动康复训练是冠心病患者体力活动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体力活动自我管理行为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应重视冠心病患者的体力活动自我管理行为,根据个性化差异,有针对性的为其开展相关健康教育,使患者安全有效的进行体育锻炼,从而提高冠心病患者体育活动自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冠心病患者康复运动知信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9年1月至10月选取心内科冠心病住院患者42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康复运动调查问卷、心脏病患者运动恐惧量表和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冠心病患者康复运动知信行的影响因素.结果 冠心病患者康复运动知信行得分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冠心病高危人群疾病知识认知水平,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的冠心病一级预防知识调查表对553例社区冠心病高危人群进行调查,并对疾病知识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53.2%的冠心病高危人群通过非专业人员获取疾病知识;冠心病知识总得分指标为40.3%;问卷中冠心病首发临床症状、主要危害和主要危险因素3个维度的平均得分指标分别为37.5%、34.5%、28.9%;对疾病知识认知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职业状况、家族史、经济水平、血脂异常及文化程度。结论:冠心病高危人群对疾病知识认知水平低,对冠心病的危害认知不够,对冠心病危险因素感知不足。  相似文献   

19.
张怡然 《天津护理》2022,30(5):556-559
目的:调查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依赖性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142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护理依赖性量表(CDS)对患者的护理依赖性进行调查。结果: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CDS 总分为(44.85 ± 16.47)分,护理依赖发生率为 64.79%。文化程度、服药种类、是否了解病情、是否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是否行介入手术影响患者的护理依赖程度(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依赖性发生率偏高,在护理过程中多关注文化程度低、服药种类多、不了解病情、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及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实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