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环丙沙星致血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35岁,因尿急、尿痛、尿频、确诊为急性尿路感染住院治疗。入院后查尿常规白细胞,蛋白+。给口服氟哌酸胶囊.每次0.2g,3次/d.肌注庆大霉素注射液.1次8万u.2次/d。5d后症状未改善.停药。改口服环丙沙星片.1次0.5g.2次/d.连续服用20d后.尿急、尿频症状明显改善.但发现晨尿液混浊,查尿常规有结晶,红细胞。疑与服此药有关。即停药24h后复查晨尿液无红细胞。隔2d后再服同量的环丙沙星片,又出现晨尿液混浊,查尿常规有结品和红细胞,故停药。改用卜内欧脸类抗菌素继续治疗,10d后复查尿常规3次均正常.环丙沙星日第3代喷诺…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室温(25℃)下注射用葡萄糖酸依诺沙星在木糖醇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液中注射用葡萄糖酸依诺沙星的含量,并观察外观、pH值的变化.结果 注射用葡萄糖酸依诺沙星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6h内其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室温(25℃)下注射用葡萄糖酸依诺沙星在木糖醇注射液中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朱雪松  郑芳  李志浩  陈莉莉  师娉嫔 《安徽医药》2010,14(12):1391-1393
目的考察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20±1)℃],避光条件下,盐酸氨溴索与葡萄糖酸依诺沙星配伍后0~6 h内测定pH,观察外观及性状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盐酸氨溴索与葡萄糖酸依诺沙星的含量变化。结果 6 h内混合液外观、pH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在室温[(20±1)℃]避光条件下,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6 h内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与酚磺乙胺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25℃下,模拟临床常用浓度,将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与酚磺乙胺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观察6h内配伍液的外观,测定pH值,扫描紫外吸收图谱,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依诺沙星和酚磺乙胺的吸收度,计算依诺沙星和酚磺乙胺含量。结果6h内配伍液的外观、pH值和紫外吸收图谱均无明显变化,依诺沙星和酚磺乙胺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在25℃下,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与酚磺乙胺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稳定,可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氧氟沙星、乳酸环丙沙星、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按200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XIE、XIXF进行实验和结果判断.结果:氧氟沙星、乳酸环丙沙星、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最大无干扰浓度分别为3、4、4倍稀释液(0.67mg/ml、0.5mg/ml、0.5mg/ml).结论:氧氟沙星、乳酸环丙沙星、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可以建立细菌内毒素检查项.  相似文献   

6.
来幼红  俞立娟 《医药导报》2003,22(5):323-323
例 1,患者 ,女 ,3 3岁。因感冒伴病毒感染 ,用 10 %葡萄糖2 5 0mL加林可霉素 1.8g和 5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2 5 0mL加利巴韦林 0 .5g ,静脉滴注。 3d后未见明显好转 ,改用头孢唑林钠 (深圳市制药厂 ,批号 :2 0 0 10 40 2 ) 5g ,静脉滴注 ,滴速较慢 ,2 0 0mL·h 1 。约 1h后 ,患者出现少许皮疹 ,接着面部充血 ,心跳加快 ,即停药。用地塞米松 5mg和马来酸氯苯那敏 10mg ,im ,疗效不明显且症状加重 ,出现寒颤 ,全身针刺感 ,继而脸色苍白 ,喉头痉挛。大约半小时后不省人事 ,小便失禁 ,测血压为 0 ,脉搏测不到 ,心跳停止 ,分析为头孢唑林钠致…  相似文献   

7.
依诺沙星引起过敏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女 ,2 5岁。因腰痛、发热来我院检查。查体 :右肾区叩痛 ,体温 3 8℃ ,尿常规检查示WBC多数 ,诊断为泌尿系感染。给予依诺沙星 (武汉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批号 0 2 10 16) 0 .2g静脉滴注 ,每日 2次 ;VitC 3g、氯化钾 10ml溶于 5 %葡萄糖静脉滴注 ,每日 1次。首次静脉滴注依诺沙星 3 0min时 ,患者自感心率加快 ,口渴 ,面部出现浮肿。既往无用药过敏史。怀疑为依诺沙星引起过敏 ,遂停用依诺沙星 ,患者症状逐渐消失。后改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 ,患者未再出现上述反应。依诺沙星为喹诺酮类抗菌药 ,抗菌谱广 ,临床应用广泛 ,已知的不良反应有…  相似文献   

8.
葡萄糖酸依诺沙星与呋苄西林钠存在配伍禁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宇  吕淑娅 《抗感染药学》2009,6(4):281-281
目的:考察葡萄糖酸依诺沙星与呋苄西林钠配伍情况。方法:模拟临床用药配伍,将注射用葡萄糖酸依诺沙星与注射用呋苄西林钠(分别溶于50mg/mLGS、9.0mg/mL氯化钠注射液中)直接配伍,考察配伍液外观性状。结果:葡萄糖酸依诺沙星与呋苄西林钠配伍后的,即刻出现白色絮状浑浊,经剧烈摇晃后,静置24h仍为絮状浑浊。结论:葡萄糖酸依诺沙星与呋苄西林钠存在配伍禁忌,临床联用时须用适量50mg/mLGS冲洗输液管或更换输液器,以避免发生配伍禁忌。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室温(25℃)下注射用葡萄糖酸依诺沙星在木糖醇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液中注射用葡萄糖酸依诺沙星的含量,并观察外观、pH值的变化。结果注射用葡萄糖酸依诺沙星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6h内其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室温(25℃)下注射用葡萄糖酸依诺沙星在木糖醇注射液中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房》2017,(31):4398-4400
目的:对葡萄糖依诺沙星注射液进行异常毒性检查和体外溶血反应研究,为其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中"异常毒性检查法",使用小鼠进行葡萄糖依诺沙星注射液半数致死量(LD_(50))的测定和异常毒性限值的设定。根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中"溶血与凝聚检查法",使用兔血进行体外溶血和凝聚反应的研究。结果:测得葡萄糖依诺沙星注射液对小鼠的LD_(50)为248.9 mg/kg,其异常毒性检查项设定的限值为28.4 mg/kg,按此限值检查结果均符合相关规定。以临床最大剂量(0.2 g/100 mL)进行溶血与凝聚反应的检查结果均符合规定。结论:为减少临床不良反应和确保质量标准的可行性,葡萄糖依诺沙星注射液的异常毒性检查限值应设定为28.4 mg/kg。  相似文献   

11.
1例31岁女性因痛风急性发作,口服别嘌醇0.1 g,2次/d,秋水仙碱1 mg,1次/d。服药15 d后出现肉眼血尿,尿常规检查示潜血(+++),蛋白(+),白细胞(+),红细胞4439个/μl,白细胞921个/μl。立即停用别嘌醇和秋水仙碱,给予抗感染、止血等治疗。停药后第10天尿常规:潜血(++),白细胞(-),红细胞2~4个/μl,白细胞0个/μl;第16天尿常规:潜血(-),白细胞(-),红细胞1个/μl,白细胞0个/μl。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考察溶液配伍前后的颜色、pH值、不溶性微粒等变化情况,并用UV和HPLC分别考察配伍前后葡萄糖酸依诺沙星和利巴韦林的含量变化。结果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配伍,6 h内溶液颜色基本无变化、pH值、不溶性微粒及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两药配伍后的理化性质稳定,在6h内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3.
葡萄糖酸依诺沙星与盐酸林可霉素配伍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麦曦  刘超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11):1433-1434
目的:研究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与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考察溶液配伍前后的颜色、pH值、不溶性微粒等变化情况,并用UV法和HPLC法分别考察配伍前后葡萄糖酸依诺沙星和盐酸林可霉素的含量变化。结果: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与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配伍.6h内溶液颜色基本无变化、pH值、不溶性微粒及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两药配伍后的理化性质稳定.在6h内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采用2个厂家的鲎试剂对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进行干扰试验,结果表明注射液样品稀释16倍即可消除干扰.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24岁。因“腹痛、恶心呕吐、腹泻2 d”来我院就诊。体检: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检查无明显异常,腹部平坦,腹肌软,腹部压痛,以脐周为甚,无反跳痛,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肝区无叩痛,墨菲征阴性,双肾区无叩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5~7次•min 1,无气过水声。门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正常,大便常规提示有白细胞,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阴性。初步诊断为急性肠炎。给予山莨菪碱(654 2)注射液10 mg肌内注射、双氯芬酸钠注射剂50 mg肌内注射,阿莫西林注射剂4 g+0.9%氯化钠溶液250 mL、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 mL+维生素C注射剂1 g+维生素B6注射剂100 mg,静脉滴注。输液过程中排尿1次,尿液颜色清、白,输液后再次排尿,尿液呈肉  相似文献   

16.
依诺沙星注射液与替硝唑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与替硝唑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取依诺沙星注射液与替硝唑注射液配伍后的溶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在25℃下6 h内不同时间的吸收度,计算依诺沙星、替硝唑配伍前后的含量。扫描紫外吸收图谱,观察溶液的外观,测定pH值。结果在25℃下,0~6 h内配伍液外观、pH值和紫外吸收图谱无明显变化,依诺沙星和替硝唑的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依诺沙星注射液与替硝唑注射液在25℃下可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7.
林瑞来  陈荔贞 《海峡药学》2010,22(12):96-98
目的 建立葡萄搪酸依诺沙星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 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1]要求进行试验,用不同批号的鲎试剂对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进行干扰试验.结果 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稀释4倍,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结论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热原检查法,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8.
依诺沙星注射液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依诺沙星注射液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测定溶液在25℃下6h内不同时间的吸收度,计算依诺沙星与奥硝唑配伍前、后的含量。扫描紫外吸收图谱,观察溶液的外观并测定其pH值。结果在25℃下,0~6h内配伍液外观、pH值和紫外吸收图谱无明显变化,依诺沙星和奥硝唑的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依诺沙星注射液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在25℃下可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9.
马纯芳  申毅 《医药导报》2003,22(5):349-349
患者 ,男 ,48岁。因右肺中心型肺癌 ,行右肺全切手术 ,术后第 2 5天 ,即 2 0 0 2年 5月 2 4日 10 :0 0入院行化疗。体检 :体温3 6.8℃ ,心率 85次·min 1 ,呼吸率 2 0次·min 1 ,血压 12 0 75mmHg( 1mmHg =0 .13 3kPa)。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 ,于 2 0 0 2年 5月2 4日上午给予卡铂 (蓬莱华泰制药有限公司 ,批号 :0 1110 5 ) 40 0mg ,加入 5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5 0 0mL中静脉滴注 ,约 10min后 ,患者突然出现胸闷、憋气、面色苍白 ,给予重症监护仪 ,示血压 64 41mmHg。考虑是卡铂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立即停用卡铂 ,给予吸氧 ,肾上腺素、去…  相似文献   

20.
依诺沙星注射液治疗呼吸和泌尿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依诺沙星注射液治疗呼吸系统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设计,试验组依依诺沙星注射液:200mg,iV,gtt,bid,对照组予以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00mg,iv,gtt,bid,2组疗程均为7~14天.结果 试验组病例为34例,对照组评价病例为36例.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和痊愈率分别为94.1%和64.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和痊愈率分别为91.6%和66.6%.试验组和对照组药物不良发生率分别为10%(3/34)和33.3%(12/36).2组比较除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意义外,其余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依诺沙星注射液治疗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急性细菌性感染疗效确切,使用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