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叶秀娟  郑炯  索化夷  阚建全 《食品科学》2014,35(20):114-118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永川豆豉中酒石酸、苹果酸、乳酸、醋酸、柠檬酸和琥珀酸6 种有机酸含量的方法。通过色谱条件的优化,确定永川豆豉中6 种有机酸含量测定的最佳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SB-Aq(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0.01 mol/L磷酸氢二铵(pH 2.5)和甲醇溶液,流速0.6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220 nm。在此条件下,上述6 种有机酸可得到很好的分离和测定。该方法各种酸的线性范围为0.001~1.000 mg/mL,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在0.999 9以上,精密度检测相对标准偏差为0.07%~0.36%(n=5),重复性检测相对标准偏差为0.97%~3.04%(n=5),回收率在94.89%~104.28%之间。该方法简单、快捷、准确、重复性好,可应用于永川豆豉中6 种有机酸的同时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蓝泡菜发酵过程中的有机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同时测定泡菜中9种有机酸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利用该法测定甘蓝泡菜发酵过程中有机酸变化情况。色谱条件:以C18色谱柱(Agilent TC-C18)进行分离,流动相为甲醇:0.01 mol/L磷酸二氢钾(3:97)(pH2.80),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在此条件下,可有效地对泡菜中9种有机酸进行分离、测定,精密度检测相对标准偏差为0.06%~0.26%(n=6),重复性检测相对标准偏差为0.67%~4.85%(n=6),加标回收率为 95.23%~104.76%。该方法简单快捷、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泡菜中有机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RP-HPLC法测定荔枝酒中的有机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一种快速测定荔枝酒中有机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优化色谱条件为:Eclipse Plus C18反相柱(4.6×250mm,5μm),0.01 mol/L NH4H2PO4(pH=2.7)作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nm,流速1.0mL/min,柱温30℃.在此条件下9种有机酸得到良好分离,所需时间只需9min.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R>0.9900),RSD为0.25%~1.21%(n=3),加标回收率为93.64%~101.80%.荔枝酒中有机酸含量在309mg/L~3299mg/L之间,随着储藏年份的增长,各种有机酸含量呈不同变化,发酵型与配制型荔枝酒中的有机酸组成和量比关系存在差异,形成不同荔枝酒独特的风味.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醋中8种有机酸的方法。8种有机酸在试验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7,回收率为83.47-101.2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7-6.48%。采集不同地域和不同生产工艺生产的典型食醋样品,对其中8种有机酸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食醋中有机酸组成和含量能够反映出该地域食醋的特点,固态发酵食醋中有机酸含量高于液态发酵食醋,并且以乳酸和乙酸为目标物质,有利于更好的鉴别酿造食醋和配制食醋。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目前尚无对红茶菌发酵液中多种有机酸同时检测方法的问题,本文利用液相色谱建立红茶菌发酵液13种有机酸的准确定量方法,并对发酵过程中的典型有机酸变化进行跟踪。优化后的色谱条件:Atlanis T3色谱柱,流动相为0.02 mol/L KH2PO4(pH=2.6),流速0.4 mL/min,等度洗脱,柱温30 ℃、检测波长210 nm。此色谱条件下,葡萄糖醛酸和草酸完全重合(只能用葡萄糖醛酸标准曲线相对定量),但其它11种有机酸均能有效分离。定量方法线性范围较宽,R2>0.990,定量限0.080~4.789 mg/L,加标回收率92.68%~107.35%,相对标准偏差<5%,葡萄糖酸、乙酸、苹果酸在发酵过程中一直增加,而其它酸类呈先升后降趋势。葡萄糖酸、乙酸是主要的有机酸,在17 d的发酵液中所测有机酸占75.03%和10.46%。本研究建立的有机酸检测方法适合红茶菌发酵样品的检测,为红茶菌发酵毛葡萄生产酸性功能软饮品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啤酒中有机酸含量的方法进行优化,最终确定了RP-HPLC法测定啤酒中草酸、乳酸、酒石酸、乙酸、苹果酸、α-酮戊二酸、抗坏血酸、柠檬酸、琥珀酸9种有机酸的检测条件,并结合发酵机理对啤酒酿造过程中的有机酸含量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RP-HPLC优化条件为:检测波长215 nm、流动相缓冲液0.10 mol/L KH2PO4、pH值3.0、流速0.6 mL/min。有机酸在质量浓度0.2~40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均>0.99),加标回收率79.3%~110.0%,精密度试验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3%~11.5%,表明该方法精密度高、准确性良好。在啤酒酿造过程中有机酸总量及乙酸、琥珀酸、苹果酸、乳酸、柠檬酸、α-酮戊二酸含量呈现先增长后平稳的趋势,草酸、抗坏血酸、酒石酸含量变化相对平稳。  相似文献   

7.
薛霞  霍艳敏  王骏  张卉  祝建华 《食品科学》2012,33(14):247-250
目的:建立果醋中7种有机酸同时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用水提取果醋中有机酸,后经LC-SAX固相萃取柱净化,以Atlantis T3 C18色谱柱进行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结果:在优化色谱条件下,7种有机酸在15min内分离良好,各组分回收率在97.5%~105.1%,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1.31%,最低检出限在0.30~1.80μg/mL范围。结论: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等优点,可应用于果醋中有机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杂菌污染对固态发酵食醋返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俊  卢红梅  崔云 《食品科学》2013,34(5):172-176
为了解成品固态发酵食醋中分离出的两株杂菌(芽孢杆菌属和葡糖杆菌属)对固态发酵食醋返混的影响,以无菌样品对照,将不同数量级单位的杂菌添加到已灭菌的成品固态发酵食醋中进行模拟强化实验。当混合杂菌数量在10~102CFU/mL时,成品固态发酵食醋返混时间要比无菌条件下缩短10d,成品固态发酵食醋香气渐淡,并且沉淀物干质量浓度较无菌时增加了22.73%;添加量在5×103~104CFU/mL时,芽孢杆菌属杂菌和葡糖杆菌属杂菌分别会使成品固态发酵食醋在第9天和第24天出现返混,前者沉淀物干质量浓度可达0.617g/100mL,后者可达0.303g/100mL,分别是无菌环境下的2.5倍和1.3倍,成品固态发酵食醋开始有酸臭味。芽孢杆菌属杂菌对沉淀的贡献要比葡糖杆菌属杂菌大。两株菌引起的返混都会破坏成品固态发酵食醋风味。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测定发酵饮料中10种有机酸和维生素C的方法。应用反相C18柱,3%CH3OH-0.05mol/L Na2HPO4(pH2.50)缓冲溶液作为流动相,流速为1.00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15nm时,可以较好地分离和测定发酵饮料中常见的10种有机酸和Vc。方法相对标准偏差0.048%~4.416%,回收率98.6%~101.9%,各成分的线性相关系数r>0.99,方法简便,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可应用于发酵饮料中有机酸和Vc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枣果实中的有机酸和VC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枣果实中有机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水浴超声、离心、膜过滤提取枣果实中的有机酸。色谱条件: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0.04 mol/mL KH2PO4溶液,流速0.5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210 nm。结果:在此色谱条件下,草酸、酒石酸、奎宁酸、苹果酸、柠檬酸、富马酸和VC在30 min之内得到基线分离。7 种有机酸和VC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2)均在0.998 9以上;精密度检测,相对标准偏差为0.98%~4.77%(n=5);重复性检测,相对标准偏差为0.88%~2.19%(n=5);回收率在91.35%~105.74%之间。结论:本方法准确、高效、便捷,适于枣果实中有机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洪华  王莉  武中平  顾爱国  王伟 《食品科学》2014,35(18):167-171
建立一种用于食品添加剂中常见的9 种残留溶剂含量的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方法,对顶空孵化温度、孵化时间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孵化温度在80 ℃、孵化时间5 min时,选用HP-5MS(30 m×0.25 mm,0.25 μm)的毛细管色谱柱对9 种有机溶残在10 min内能很好地分离。该法在烷烃类、芳香烃类有机溶剂在0.1~10 mg/L、酯类、酮类1.0~100 mg/L、醇类4.0~4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9 种残留溶剂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7 1,加标回收率87.54%~106.50%,相对标准偏差(n=5)1.43%~6.17%。检出限范围为烷烃类、芳香烃类0.000 4~0.005 2 mg/L;酯类、酮类0.016 0~0.024 0 mg/L;醇类0.550 0~0.596 0 mg/L。该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食品添加剂中多种溶剂残留量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翻白草中绿原酸、咖啡酸、金丝桃苷、槲皮素、柚皮素、山柰酚和芹菜素7 种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分离7 种成分;流动相为甲醇和pH 3的乙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350 nm,柱温40 ℃。结果:7 种成分在20 min内均达到基线分离,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84.61%~104.0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77%,n=3)。结论:翻白草中7 种活性成分的最佳提取条件为80%甲醇溶液、固液比1∶50(g/mL)、超声功率160 W、超声时间20 min。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表明,翻白草中7 种活性成分的含量为:绿原酸121.5 μg/g、咖啡酸60.5 μg/g、金丝桃苷127.2 μg/g、槲皮素108.6 μg/g、柚皮素294.0 μg/g、山柰酚61.1 μg/g和芹菜素114.0 μg/g。  相似文献   

13.
郭颖  黄峻榕  陈琦  吴雪原  程浩  吴琼 《食品科学》2016,37(6):137-141
目前对茶叶中的5 种儿茶素进行分离测定一般采用GB/T 8313-2008《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中的方法,但在实际测定过程中,发现测定结果的重复性较差,空白、标准溶液与样品的溶剂不一致,标准溶液配制过程中标准品不能完全溶解,对国标中儿茶素的测定方法进行改进,用10 mL预热过的体积分数70%甲醇溶液在70 ℃条件下重复提取3 次,合并提取液,用水定容。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在波长278 nm处进行检测。流动相A为体积分数0.1%乙酸溶液,流动相B为乙腈,洗脱程序为A的初始比例为95%,5 min内A的比例降至90%,保持至15 min,15~20 min内A的比例降至80%,20~25 min内A的比例升至90%,25~30 min内A的比例恢复至95%。结果表明:采用本方法测定茶叶中5 种儿茶素含量可以保证标准溶液与样品溶剂的一致性,提取较完全,减少了因操作带来的误差,重复性较好,其相对标准偏差为0.75%~4.50%,分离度为0.58~4.35,方法的回收率为81.4%~113.0%,其相对标准偏差均在1.21%~7.71%之间。  相似文献   

14.
采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腌腊肉制品中的磷脂酰胆碱氢过氧化物(PC-OOH)进行检测。腌腊肉制品中的PC-OOH用氯仿-甲醇(2∶1,V/V)提取,以合成的C16∶0/18∶2 PC-OOH为标样,采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进行检测。色谱柱:Lichrosorb Si60(250 mm×4.0 mm,5 μm);流动相:A为水,B为正己烷-异丙醇(3∶2,V/V),采用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234 nm。结果表明:C16∶0/18∶2 PC-OOH在20~600 nmol/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9),检出限为5.8 nmol/mL,定量限为19.4 nmol/mL,不同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79.4%~91.9%。实际样品分析显示,农家腊肠A、B和火腿中方样品中PC-OOH的含量比较高,为92.4、106.4 nmol/g和102.5 nmol/g,烟熏肉中未检出PC-OOH。本实验建立的分析方法简便快捷、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可靠性,可用于腌腊肉制品中PC-OOH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光化学柱后在线衍生-荧光检测法检测鸡肉中16 种磺胺类药物残留量。鸡肉样品经过乙腈提取并脱脂净化,色谱柱分离,光化学在线衍生并直接用荧光检测器检测。流动相为0.3%的冰乙酸和甲醇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7 mL/min、柱温36 ℃,激发波长320 nm、发射波长450 nm,16 种磺胺类药物得到良好分离。16 种磺胺药物在0.13~67.89 μg/mL质量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4 0),回收率在61.2%~106.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3%~13.9%,检出限为1.0~67.4 μg/kg。该方法灵敏、准确、快速,可满足鸡肉中磺胺类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根据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分析法中的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对影响奶粉游离氨基酸提取量的料液比、硫酸锌质量分数和离心时间3 个因素进行优化,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以上游离氨基酸的模拟混合试样进行同时测定。结果表明,奶粉游离氨基酸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02(g/mL)、沉淀剂中硫酸锌质量分数10.23%、离心时间6.79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量为170 μg/g。硫酸铜与甘氨酸、谷氨酸、缬氨酸和苯丙氨酸反应生成的络合物,由于吸收光谱重叠严重,用光度法难以对单一组分进行同时测定。偏最小二乘法对游离氨基酸的模拟混合试样进行同时测定的结果显示,回收率98.2%~99.2%;相对预报误差为1.7%~2.9%。  相似文献   

17.
黄酒中9 种生物胺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一种检测黄酒中生物胺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三氯乙酸提取黄酒中生物胺,丹磺酰氯作为衍生化试剂,1,7-二氨基庚烷作为内标定量。色谱条件为:Waters XBridge C18色谱柱(4.5 mm×250 mm,3.8 μm)作为分离柱,乙腈和水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紫外检测波长254 nm。结果表明,9 种生物胺(盐酸吡哆胺、色胺、腐胺、尸胺、β-苯乙胺、组胺、酪胺、精胺和亚精胺)在40 min内能被很好分离。在1~5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各种生物胺呈现良好的线性相关性(R2>0.999)。各生物胺加标回收率为79.54%~89.55%,相对标准偏差为3.14%~6.35%,该法各组分检出限(RSN=3)为0.002~0.009 mg/L。应用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实现了黄酒中生物胺的准确检测。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建立了金银花中9 种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金银花样品经正己烷涡旋振荡提取、TPH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用气相色谱检测。9 种拟除虫菊酯农药的线性范围在0.01~0.8 mg/L,平均回收率为82.8%~104.6%,相对标准偏差为3.5%~5.7%,检出限为0.002~0.005 mg/L。该方法灵敏、准确,适用于金银花中9 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