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铝土矿工艺矿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和平 《云南冶金》1997,26(3):61-66
选择了文山某地铝土矿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分析测试手段分析研究铝土矿中矿物组成,结晶构造和矿物相对含量。重点研究了矿物在高温下脱水、相变及新相生成机理,探索了碱法生产氧化铝可能的回收指标  相似文献   

2.
桂西南湖润锰矿床锰矿物的相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润锰矿床由海相沉积的原生碳酸锰矿和表生富集的氧化锰矿床组成。在整个矿床中,放物具有明显的分带循环。从酸酸盐相→硅酸盐相→氧化物相的转变过程受物理化学因素的控制,尤其是Eh、pH、温度及组分对物相变化起生作用。不同的矿物组合代表不同的成矿环境。矿物相变特征表明,成矿环境的转变是从低氧逸度到高氧逸度的为过程,也是从低温到高温又到低温的2过程。在整个相变过程中,锰从低态向高价态逐渐过渡,即Mn^2+→  相似文献   

3.
蓝晶石族矿物的物相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蓝晶石族矿物的物相分析阮福增,程广才(河南省地矿厅地调四队,南阳,473056)蓝品石族矿物,包括蓝品石、砖线石和红柱石。是一组同质异相变体的无水铝硅酸盐矿物,其化学式为Al2O3·SiO2,均是优质天然耐火材料,有着日益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对于蓝品...  相似文献   

4.
白云石改善烧结矿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张德 《江西冶金》1994,14(4):27-29
通过白云石改善烧结矿性能的研究,说明配加一定白云石能防止烧结矿粉化,提高烧结可强度,改善其冶金性能。防止烧结矿粉化的原因是白云石中的MgO能阻止烧结矿中矿物相变。  相似文献   

5.
杨改彦  方觉  时国松  高艳甲  辛红艳  董建君 《钢铁》2011,46(6):23-25,36
主要研究了烧结矿在高炉块状带的破损机制.对于高碱度烧结矿,铁酸钙和赤铁矿的还原消失对烧结矿强度的影响是正硅酸钙相变的两倍以上;对于自熔性烧结矿和酸性烧结矿,由于矿物组成中极少甚至不含有正硅酸钙和铁酸钙,所以其强度只受赤铁矿还原消失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石灰在高温溶出贵州铝土矿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80℃高温溶出贵州铝土矿所得赤泥的化学分析和物相分析结果,讨论了石灰对氧化铝溶出率、碱耗、主要矿物的溶解性能的影响。对赤泥的一些相变规律和影响因素做了一些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相变是材料学术研讨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许多材料的研究和制备几乎都与相变问题有关。为了增进不同材料(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高温超导材料、形状记忆材料、复合材料等)中相变问题的学术交流,提高我国相变研究的学术水平,进一步指导和促进各种先进材料的研究和发展,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和中国金属学会材料科学学会将于1993年  相似文献   

8.
马氏体相变和磁性转变是两类典型的固态相变,其中,马氏体相变在钢铁等结构材料和形状记忆合金等功能材料中普遍存在,磁性转变在磁性材料中普遍存在。此前,这两类相变一直各自独立发生。在新型磁性形状记忆合金中发现了二者共同发生的热磁耦合马氏体相变现象,此后基于该现象的磁场诱发相变及其引发的磁致应变、磁热、磁电阻等丰富的物理效应成为本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热磁耦合马氏体相变、磁场诱发相变及其物理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相变储能技术作为解决能源供应时间与空间矛盾的有效手段,是提高能源回收和利用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太阳能热利用、工业余热回收、建筑节能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从相变材料的选取和相变储能装置2个方面对中低温相变储能技术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中低温相变材料在当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我国富有世界上罕见的稀土资源,已探明的工业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80%。储量大、分布广、品种全、矿物种类多构成了我国稀土资源的特点。七十年代初,在我国江西省首次发现了离子型稀土矿,这是我国独有的一类新型的矿物资源。其后,在我国南方的福建、广东、广西、湖南诸省都相继发现了离子型稀土矿。这类矿床赋存于花岗岩风化壳中,其矿物成因目前尚未定论。一般认为主要是由含稀土的花岗岩在特定条件  相似文献   

11.
本文概述了我国碳酸锰矿石的成因、矿物组成、嵌布特征等基本特点。归纳了我国有关单位对含锰碳酸盐矿物的划分标准,碳酸盐矿物和一些脉石矿物的鉴定和定量等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意见。  相似文献   

12.
摘要:一般认为低温相变提高贝氏体相变量,而高温奥氏体预变形抑制贝氏体相变。通过热模拟实验膨胀曲线、扫描电镜微观组织和X射线衍射图谱等,研究了高温奥氏体预变形和过冷度对贝氏体相变和组织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变形对贝氏体相变的阻碍程度取决于相变温度,随着相变温度的升高,对贝氏体相变的阻碍作用逐渐减小。此外,无变形试样中,相变温度最低(300℃)时的贝氏体相变初始速率最大,而对于变形试样,相变温度最高(450℃)时贝氏体相变初始速率最大。同时,在同一相变温度下,由于高温变形导致过冷奥氏体的机械稳定化,变形试样中的马氏体/奥氏体组织比无变形试样粗大,且变形试样中残余奥氏体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3.
矿物提取是矿物质工程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对于当前对矿物需求量不断增大的背景下,当前矿物的提取成为了人们积极研究的问题之一,因此矿物的有效提取对我国矿物开采行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积极意义。在这个大背景下我国对矿物提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就矿物提取技术中的一种——浸出技术进行全面的分析,分析出现的矿物浸出技术主要的浸出方式以及浸出的特点,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先进的相变储能材料是推动储能技术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在促进新能源开发和提高能源利用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在相变过程中具有高储能密度和小体积变化等优势,相变材料中应用最多的是固?液相变材料。然而在其相变过程中会发生固态向液态的转变,为了避免其在液相状态下的泄露,需要加以定形才能使用。多孔基复合相变材料在有效防止固液相变发生泄露的同时,还需兼顾定形复合相变材料传热性能的提升。本文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对近年来国内外在提高多孔基定形复合相变材料传热性能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介绍了三种强化传热的方法,分别是使用高导热多孔材料做载体材料、掺杂高导热纳米材料做添加剂以及构筑高导热多级结构多孔材料,并对提升复合相变材料传热性能研究方法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邹栋  沈陶  吴峰 《黄金学报》2014,(3):193-196
以有机蒙脱石为载体材料,聚乙二醇/硬脂酸为相变材料,采用液相插层法制备出了聚乙二醇/有机蒙脱石以及硬脂酸/有机蒙脱石复合相变材料.采用DSC对复合相变材料的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相变材料中相变材料的适宜质量分数为50%;相同含量的情况下,聚乙二醇/有机蒙脱石的相变潜热比硬脂酸/有机蒙脱石的相变潜热小;硬脂酸质量分数为50%的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为54.56℃,相变潜热为79.8 J/g,经100次热循环后仍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精度差分膨胀仪DIL805A/D测试了BT25钛合金在不同加热速度下的线膨胀曲线,并获得了合金在相应加热速度下的β相变温度。为了验证膨胀法得到的BT25钛合金β相变温度的准确性,用金相显微镜和定量分析软件分析了β相变温度附近不同温度保温后冷却得到的金相组织中相的相对含量和组织演变规律。根据膨胀曲线分析了BT25合金在加热过程中,不同温度范围内的相变情况。最后,采用杠杆定律得到不同加热过程中BT25合金α→β相变时α相转变体积分数与温度之间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膨胀法能够准确测定不同加热速度下钛合金的α→β相变点;随着加热速度的增加,BT25钛合金α→β相变的起始温度和结束温度都升高,相变温度区间变窄,相变速率明显增大。相变速率峰值和出现峰值的温度随着加热速度的增加也增大;利用Kissinger方程计算得出了加热过程中BT25钛合金α→β相变激活能为953.15 k J·mol~(-1)。  相似文献   

17.
机械力作用下锐钛矿型TiO2的相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振动磨样机和行星球磨机研磨锐钛矿型TiO2粉体,利用XRD技术对比分析锐钛矿相在2种研磨设备中的相变特点,利用SEM观察振动磨样机中粉体的形貌变化,并对振动磨样机中生成金红石相的机械化学相变宏观动力学及相变过程物质的微观结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锐钛矿相在振动磨样机和行星球磨机中的相变现象不同,在行星球磨机中表现为锐钛矿相→TiO2-Ⅱ相→金红石相的分步相变;而在振动磨样机中除了发生分步相变外,推测还可能发生了锐钛矿相→金红石相的直接相变,并进一步推测剪切力是促进这一直接相变的重要因素。在振动磨样机中形成金红石相的机械化学相变宏观动力学满足Avrami-Erofe’ev模型。  相似文献   

18.
基于相变动力学原理 ,在充分考虑变形对相变影响的情况下研究了奥氏体向铁素体、珠光体和贝氏体相变的动力学。探索了热轧带钢连续冷却过程中相变体积分数的计算方法。用此方法进行的计算机模拟与实验结果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19.
陈光辉  徐光  胡海江  刘曼  陈鑫 《钢铁》2021,56(2):110-116
 为了研究中碳高强贝氏体钢中的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在不同等温情况下的变化规律,通过X射线衍射试验、热模拟试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等,分析了等温淬火条件对中碳高强贝氏体钢中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终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受贝氏体相变和马氏体相变的共同影响。贝氏体相变量决定了未转变奥氏体的体积分数及其化学稳定性,从而影响随后的马氏体相变量及最终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此外,随着相变温度的升高,开始由于贝氏体相变量逐渐减少,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先增加(300~350 ℃),随后由于马氏体相变量增加,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减少(350~400 ℃)。  相似文献   

20.
热轧带钢在冷却过程中的内应力解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蔡正  王国栋  刘相华  赵昆  袁建光 《钢铁》2000,35(6):33-36,40
针对热轧带钢的冷却过程,开发了温度、相变的内应力的耦合解析模型,该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同时考虑了相变的温度依存性、相变潜热、相变膨胀。通过该数值解析模型,能够模拟热轧带钢在冷却过程中温度一组织内应力的演变过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