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究黄酒中存在的生物胺对机体可能产生的危害,初步评价其潜在的安全性风险及促进健康的可能性。方法:将4周龄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N=10),使用生理盐水、酒精、生物胺、黄酒、黄酒+9倍生物胺,分别持续灌胃30 d,观察受试小鼠的生长及健康状态的变化。实验后采用称重法测定受试小鼠免疫脏器系数和血清生化检测法测定受试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Cr)、尿素氮(BUN)、血糖(GLU)、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结果:实验期间小鼠生长状况良好,未出现中毒及死亡症状,体重增长和脏器系数未出现显著的异常。投用生物胺和黄酒+9倍生物胺的小鼠BUN含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小鼠(P0.05);生物胺组、黄酒+9倍生物胺组小鼠的血糖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酒精对照组的小鼠(P0.05);生物胺对照组、黄酒组、黄酒+9倍生物胺组小鼠的HDL-C水平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小鼠(P0.05);黄酒+9倍生物胺组小鼠的TG含量比酒精对照组小鼠低(P0.05),生物胺对照组小鼠的TG含量明显低于黄酒组小鼠(P0.05)。结论:限量饮用黄酒不会引起脏器、肝肾功能、血糖的明显改变,长期饮用可能会有引起HDL-C水平下降的风险;黄酒及所含生物胺可能具有缓和酒精引起TG异常的功能,但是黄酒及所含生物胺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机制还应在今后的研究中详细地证明和解析。  相似文献   

2.
该实验探究黄酒对小鼠肝脏功能及其肠道菌群构成的影响。将24只4周龄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等分为3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酒精、黄酒,连续灌胃30 d后,检测血液生化指标,二代测序检测粪便细菌的种群构成。结果表明,对照组小鼠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浓度显著高于酒精组和黄酒组(P<0.05)。黄酒组受试小鼠粪便细菌的Ace、Chao1、PD_whole_tree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酒精组(P<0.05)。三个组肠道菌群组成具有一定差异。门水平上,对照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显著高于酒精组和黄酒组(P<0.05);属水平上,对照组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相对丰度显著低于酒精组和黄酒组(P<0.05),而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相对丰度显著高于酒精组和黄酒组(P<0.05),对照组颤螺旋菌属(Oscillospira)相对丰度显著低于酒精组(P<0.05)。低度酒精以及同样酒精度下的黄酒短期投用未对小鼠肝脏功能造成明显影响,并可通过抑制部分肠道致病菌的生长,增加有益菌,从而起到一定的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松花粉对铅致中毒小鼠学习和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建立小鼠铅中毒模型,用松花粉灌胃进行实验性治疗。持续6 周后,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成绩,以及脑组织MDA含量和单胺氧化酶(monoamineoxidase,MA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P<0.05或P<0.01),MDA含量、MAO活性升高(P<0.05或P<0.01),GSH-Px、SOD活性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松花粉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又不同程度的得到恢复(P<0.05),MDA含量、MAO活性降低(P<0.05),GSH-Px、SOD活性升高(P<0.05)。结论:铅可降低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而松花粉对铅导致的小鼠学习和记忆障碍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壳寡糖(chitooligosaccharide,COS)对慢性饮酒诱导的肠道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COS低剂量组、COS中剂量组和COS高剂量组5 组,除空白对照组,其余各组通过连续42 d灌胃4.5 g/kg mb酒精构建肠道损伤模型,COS组酒精灌胃前灌胃COS。结果:与模型组相比,COS可以显著改善大鼠小肠平滑肌伸缩性(P<0.05),恢复小肠健康水平,降低血浆中D-乳酸水平、二胺氧化酶活力及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L-6等促炎因子、丙二醛和蛋白质羰基水平(P<0.05)以及抑制claudin-4蛋白的基因表达(P<0.05),高剂量COS可以显著提高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P<0.05)和ZO-1(P<0.05)的基因表达,中、高剂量的COS可以显著降低小肠组织中炎症因子IL-6、IL-1β和TNF-α的基因表达量(P<0.05)。结论:COS通过提高小肠健康水平、提高肠黏膜屏障、降低炎症反应及减缓氧化损伤,缓解慢性酒精导致的大鼠肠道损伤。  相似文献   

5.
单春兰 《中国油脂》2021,46(4):33-37
构建脂多糖(LPS)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研究核桃蛋白多肽(WPP)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LPS模型组,LPS+WPP低、中、高剂量组),连续灌胃WPP 5周后,采用尾静脉注射LPS诱导肝损伤,检测各处理组小鼠肝脏指数、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及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水平。结果表明:与LPS模型组相比,WPP高剂量组肝脏指数显著降低(P<0.05),WPP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WPP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IL-1β和IL-6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WPP中、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中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WPP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中GSH-Px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WPP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WPP对LPS造成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观察乳源β-酪啡肽-7对老年小鼠肝脏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32只老年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8只):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另设空白对照组,二月龄雄性昆明小鼠8只。对照组和模型组用0.9%的生理盐水连续灌胃30d,各剂量组分别灌胃β-酪啡肽-7溶液2×10-7mol/d、1×10-6mol/d、5×10-6mol/d。连续灌胃30 d后,小鼠颈椎脱臼处死,取肝脏等组织进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单胺氧化酶(MAO)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测定。结果显示β-酪啡肽-7能显著提高老年小鼠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单胺氧化酶活性变化无统计学差异,而低、高剂量组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为β-酪啡肽-7有提高老年小鼠肝脏抗氧化应激的可能,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老年小鼠肝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比较不同品质白酒对醉酒小鼠行为和乙醇代谢、氧化损伤、急性损伤的影响。12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样①组、样②组、酒精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灌胃后进行平衡木实验测定相关行为学指标,采集血液和脑组织标本测定生化指标。结果表明,空白对照组行走评分极显著低于其余组(P<0.01),样②组行走评分极显著低于酒精对照组(P<0.01),样①组行走评分显著高于样②组(P<0.05);样①组、样②组、酒精对照组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含量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样①组丙二醛含量极显著高于酒精对照组(P<0.01),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各组乙醇、乙醛、脂质过氧化物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通过动物行为学指标及急性脑损伤指标来评价白酒的饮用舒适度。  相似文献   

8.
杨占军  张健  汤阳  温鲁 《食品科学》2010,31(19):339-341
目的:以衰老相关酶为指标,探讨蛹虫草对D- 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影响。方法:使用D- 半乳糖建立小鼠衰老模型,用蛹虫草灌胃进行实验性治疗。持续6 周后,测定脑和肝组织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单胺氧化酶(MAO)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T-AOC、GSH-Px 活性降低,MAO 活性和MDA 含量升高(P < 0.05 或 P < 0.01),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蛹虫草组的T-AOC、GSH-Px 活性有不同程度地恢复,MAO 活性和MDA 含量降低(P < 0.05)。结论:蛹虫草可提高小鼠脑、肝组织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籽粒苋延缓衰老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以BALB/C小鼠为对象,研究籽粒苋对小鼠七项衰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籽粒苋可以使血清及肝脏中过氧化脂质(LPO)分别降低12.9%及12.1%(P<0.01);显著降低心肌脂褐素(LF)含量达25.4%(P<0.01);显著升高血红细胞及肝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为12.1%和14.5%(P<0.05或P<0.01);还可以明显提高血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达39.4%(P<0.01);显著增加皮肤羟脯氨酸(HYP含量18.1%(P<0.01);对血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以提高11.8%,与老龄对照组比较,尚未有显著差异。籽粒苋还能显著抑制脑中B型单胺氧化酶(MAO-B)活性29.8%(P<0.01),同时对肝内MAO-B活性无影响。以上结果证明,籽粒苋能提高体内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脂质的过氧化反应,具有良好的抗衰老作用,是一种理想的功能性食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沙棘熊果酸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 FXR)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6周龄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9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酒精模型组、熊果酸对照组和熊果酸+酒精组,干预时间为8周。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活力和血清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肝脏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含量;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含量;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测定大鼠肝FX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酒精模型组大鼠肝脏存在大小不一的脂肪空泡和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血清ALT、AST活力,TNF-ɑ、IL-1β水平,TBA含量和肝脏TG、TC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IL-10水平显著下降(P<0.05)。经熊果酸干预后,肝脏脂肪变性得到明显改善,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血清ALT、AST活力,TNF-ɑ、IL-1β水平,TBA含量和肝脏TG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显著下降(P<0.05),IL-10水平显著提高(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脏FXR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CYP7A1和SREBP-1c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而经熊果酸干预后,FXR蛋白表达明显提高,CYP7A1及SREBP-1c蛋白表达明显下调,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棘熊果酸能够明显改善酒精诱导的肝脏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肝FXR、抑制CYP7A1和SREBP-1c的蛋白表达,从而维胆汁酸稳态、调节脂质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甘薯提取物对结直肠癌荷瘤裸鼠粪便中钙卫蛋白(calprotectin,CP)、乳铁蛋白(lactoferrin,LTF)、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将12只雄性裸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CG1)、甘薯提取物组(CG2)、移植瘤模型组(TCG)、移植瘤模型+甘薯提取物组(TTG)。每组3只小鼠,分别干预1个月,在第23、30 d收集粪便检测CP、LTF、DAO和氨基酸含量。结果实验第23 d TCG组CP、LTF和DAO含量即均显著高于CG1组(P0.05),TTG组LTF和DAO含量比TCG组显著降低(P0.05);到第30 d时,TTG组CP和LTF含量显著低于TCG组(P0.05),但DAO显著升高(P0.05)。此外,CG2组动物粪便中16种氨基酸含量比CG1组均升高(P0.05);TTG组除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和组氨酸外其余氨基酸含量比TCG组均升高(P0.05)。结论经口摄入甘薯提取物有助于改善荷瘤鼠体内的氨基酸代谢失衡状况,显著降低肠道炎症介质CP和LTF的水平,并提高DAO含量,有助于保护肠粘膜的完整性和抑制肿瘤。  相似文献   

12.
研究黄酒对小鼠通便功能作用及便秘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体质量、小肠墨汁推进率、首粒黑便排出时间、粪便质量实验结 果表明,高剂量黄酒能够延缓小鼠体质量增长,黄酒未能显著促进便秘小鼠肠道蠕动、缩短首粒黑便排出时间,未能显著增加便秘小 鼠粪便质量。16S rDNA测序分析结果显示,高剂量和中剂量组在物种丰富度上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高剂量黄酒能够上调 Akkermansia muciniphila、乳杆菌的比例;下调拟杆菌(Bacteroides)、肠球菌(Enterococcus)、梭菌(Clostridium)和变形杆菌(Proteus)的 比例。 在实验剂量下,未见黄酒具有明显的通便功能作用,黄酒对便秘小鼠肠道菌群结构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郭辉  何慧  韩樱  黄文浩  张小波 《食品科学》2011,32(11):265-269
为了研究玉米肽(CP)对大量摄入乙醇后小鼠的醒酒作用,采用气相色谱(GC)法测定小鼠血液中乙醇含量,NAD+法测定肝脏中乙醇脱氢酶(ADH)的活力,结合氨基酸分析,探讨其醒酒机理。结果显示:CP对肝脏中ADH有激活作用,且两者间存在明显剂量-效应关系,灌胃600mg/kg CP可极显著激活小鼠肝中ADH活性(P<0.01),激活率达30.1%;并极显著抑制血清中乙醇含量的提高(P<0.01),小鼠血清中乙醇含量的降低与CP间亦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在小鼠灌胃乙醇后20~200min内,给CP组血醇清除率和ADH活力均明显高于乙醇模型组;在小鼠灌胃乙醇20~120min内,给CP组与模型组血醇清除率差异显著(P<0.05或P<0.01);在小鼠灌胃乙醇50~120min内,ADH活力差异显著(P<0.05)。氨基酸分析表明,玉米肽具有较高的疏水性。用85%乙醇洗脱的疏水性最强的组分对羟自由基的抑制率最高,达83.05%。结论:玉米肽能激活ADH,且有良好的持续激活作用,其作用可能与玉米中疏水性短肽有关。  相似文献   

14.
该实验研究了复方金钗石斛保健酒缓解小鼠体力疲劳作用。设置低剂量组(8.4 mL/kg)、中剂量组(16.7 mL/kg)、高剂量组(33.4 mL/kg)及基酒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根据小鼠负重游泳实验以及血乳酸、血清尿素氮、肝糖原等相关生化指标,评价复方金钗石斛保健酒对小鼠体力疲劳的影响;利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对肝、肾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判断复方金钗石斛保健酒对肝、肾组织的损伤。结果表明,该保健酒对小鼠生长无影响(P>0.05),中剂量组负重游泳时间显著优于空白对照组和基酒对照组(P<0.05),中、高剂量组小鼠运动后血乳酸含量极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基酒对照组(P<0.01),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尿素氮含量极显著低于基酒对照组(P<0.01),剂量组小鼠肝糖原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变化不显著(P>0.05),剂量组肝和肾组织未受损伤。复方金钗石斛保健酒具有缓解小鼠体力疲劳的作用,且对小鼠肝、肾组织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传统发酵腐乳中的生物胺是威胁消费者健康的潜在风险因素,为开发符合大众健康要求的低盐腐乳并降低腐乳中的生物胺含量,探讨了汤汁辅料对腐乳发酵过程中单胺氧化酶活力及生物胺积累的影响.配制不同食盐浓度、酒精浓度、pH值的腐乳汤汁,分析腐乳发酵过程中单胺氧化酶活力、生物胺含量变化.实验结果显示:当汤汁中的食盐质量分数为3% ~7...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水溶性黑灵芝多糖(a water-soluble polysaccharides from Ganoderma atrum,PSG)-1体内抗炎活性及对甘露糖受体(mannose receptor,MR)表达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建立小鼠体内炎症模型,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LPS组、PSG-1(高、中、低剂量,分别为100、50、25 mg/(kg·d))+LPS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巨噬细胞中MR表达、吞噬功能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生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析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和IL-6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组腹腔巨噬细胞表面MR表达量下降,与LPS组相比,PSG-1+LPS组腹腔巨噬细胞表面MR表达量极显著增加(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和ROS生成增加,与LPS组相比,PSG-1+LPS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ROS生成显著降低(P0.05,P0.0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小鼠经LPS处理后,血清中TNF-α、IL-1β和I L-6的分泌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与LPS组相比,小鼠灌胃PSG-1后,PSG-1(高剂量)+LPS组中TNF-α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IL-1β和IL-6的分泌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PSG-1具有抗炎作用,可部分抑制LPS诱导的体内炎症,其机理与PSG-1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表面MR的表达、抑制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有关。  相似文献   

17.
该实验研究了黄酒对高脂饮食小鼠体质量、总脂肪、摄食量、血脂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将60只6周龄无特定病原(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高脂对照组和黄酒高、中、低剂量组饲喂高脂饲料。连续灌喂120 d后,测定相关肥胖指标和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表明,黄酒能够减少高脂饮食小鼠的摄食量,抑制小鼠脂肪堆积和体质量的增加;降低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提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物种α-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黄酒能够改善高脂饮食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提高狄氏副拟杆菌(Parabacteroides distasonis)含量。黄酒通过抑制高脂饮食小鼠食欲降低其体质量增加,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比例从而改善小鼠血脂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