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 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42例肾细胞癌组织中HIF-1α及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 肾细胞癌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率为57.1%,癌旁及正常组织不表达;肾细胞癌VEGF阳性表达率为61.9%,与癌旁及正常组织(阳性表达率为20%)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癌转移患者与无癌转移者HIF-1α、VEGF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HIF-1α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Kappa=0.41,P<0.01)。结论 HIF-1α在肾细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与VEGF有相关性,有望成为判断肾细胞癌转移和预后等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HIF-1α是VEGF表达的调控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酪氨酸激酶1(JAK1)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探讨JAK1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RT-qPCR检测mRNA表达和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 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其在喉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根据免疫组化评分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喉鳞癌组织JAK1mRNA明显增高,P<0.01;与癌旁组织相比,喉鳞癌组织JAK1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1;JAK1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密切相关,P<0.05。结论 JAK1在喉癌组织中表达升高,在喉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两型5-α还原酶表达情况与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浓度、TNM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至2014年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病理科前列腺癌的石蜡包埋组织40例,并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前列腺体积,术前PSA浓度,术后病理TNM分期,Gleason分级等。采用χ2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对2种5-α还原酶表达与病理分期、Gleason分级、PSA浓度及年龄等参数的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 Ⅰ型5-α还原酶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 <0.001),相反Ⅱ型5-α还原酶在癌旁组织的表达强于癌组织(P=0.002),Ⅰ型5-α还原酶在癌细胞中的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Gleason分级越高,病理分期越高,Ⅰ型5-α还原酶的表达越强;Ⅰ型5-α还原酶表达和血PSA浓度及年龄呈正相关。结论 5-α还原酶在前列腺癌组织中呈现差异性表达的特点,前列腺癌组织内I型酶升高,II型酶降低;I型酶的表达与年龄、PSA浓度、病理分期及Gleason分级呈正相关,在老年人群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I型酶对判断前列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可能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抑制剂YC-1对口腔鳞癌(OSCC)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的调控作用。方法 (1)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OSCC患者和12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Glut1、VEGF的表达。(2)人舌癌Tca8113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将其分成缺氧组、常氧组。将浓度为0、10、100 μmmol/L的HIF-1α抑制剂YC-1分别加入二组后,通过RT-PCR技术检测OSCC细胞中HIF-1α、Glut1、VEGF 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 免疫组化发现:OSCC癌中HIF-1α、Glut1、VEGF的阳性表达明显多于正常组织,其中HIF-1α的阳性表达与Glut1的阳性表达、VEGF的阳性表达均呈正相关。RT-PCR结果表明,加入YC-1后,HIF-1α的表达在缺氧组和常氧组中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的表达在缺氧组随着YC-1浓度不同无剂量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YC-1作用下,缺氧组和对照组Glut1、VEGF在人舌癌Tca8113细胞中的表达均显著(P<0.05)降低,缺氧组内Glut1、VEGF的表达随着YC-1浓度增加有剂量依从性(P<0.05)。结论 HIF-1α、Glut1、VEGF高表达于OSCC组织中。YC-1显著抑制人舌癌Tca8113细胞HIF-1α、Glut1、VEGF分子的表达;YC-1可能通过下调HIF-1α、Glut1、VEGF的表达来抑制OSCC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酪氨酸蛋白激酶下游分子2(DOK2)在早期胃癌中的表达意义,并就DOK2表达与早期胃癌患者的病理特征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12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30例胃癌患者为实验组,采集其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同时采集3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分析样本中DOK2mRNA表达情况,分析样本中DOK2蛋白表达情况,并对DOK2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与胃癌患者生存时间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DOK2mRNA表达与DOK2蛋白表达在胃癌组织中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0.05),癌旁组织与正常组织表达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②DOK2蛋白表达与早期胃癌患者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均存在密切联系(P<0.05),并与患者生存时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DOK2与早期胃癌浸润状态、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病理特征存在明显相关性,可作为早期胃癌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FK506结合蛋白11(FKBP11)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的表达,并分析FKBP11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利用Ualcan、GEPIA 数据库和HPA数据库分析FKBP11在ccRCC 组织中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FKBP11表达与ccRCC 临床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通过这几个维度分析FKBP11在ccRCC中的作用。 结果 FKBP11在ccRCC中mRNA的表达较正常肾组织升高,通过Ualcan数据库检测发现FKBP11在ccRCC病理分级中正常肾组织与Grade1、Grade2、Grade3、Grade4中表达差异分别为P=5.78E-05、P=1.62E-12、P=1.11E-16、P=1.63E-12,在ccRCC亚型(ccA和ccB)中正常与ccA及ccB中表达差异均为P=1.62E-12, TNM分期中正常与N0及N1分期各亚组之间的表达有差异(P<1E-12、P=8.26E-05),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ccRCC病理分级的升高,FKBP11的表达存在上调趋势,其表达水平与ccRCC的进展相关,而FKBP11的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人种各亚组之间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KBP11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率较低表达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通过检索分析数据库信息发现FKBP11在ccRCC中呈高表达,其在ccRCC的不同分期、病理分级及亚型各亚组之间存在表达差异,较差的病理分级及分期FKBP11的表达较高,且高表达的FKBP11的ccRCC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脑特异性血管抑制因子-1(brain-specific angiogenesis inhibitor-1,BAI-1)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其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中存在的意义及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关系。方法 分别通过SP法和PCR反向点杂交法对BAI-1和HPV在30例正常宫颈组织、6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组织(CIN Ⅰ27例,CIN Ⅱ~Ⅲ34例)以及54例宫颈鳞癌组织(Ⅰ~Ⅱ期34例,Ⅲ~Ⅳ期20例)中的表达和感染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从而探讨其与宫颈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与HPV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BAI-1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67%、74.07%、44.11%、18.52%,而HPV的阳性感染率为6.67%、37.04%、76.47%、100%。分析数据得出,随着宫颈病变的进展,BAI-1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在下降,而HPV的阳性感染率在上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BAI-1与宫颈鳞癌的临床分期有关(χ2=7.219,P=0.007),与年龄、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在不同宫颈组织中BAI-1的阳性表达与HPV的阳性感染呈负相关(rs=-0.486,P<0.01)。结论 BAI-1可能参与HPV感染导致的宫颈鳞癌的早期发生发展过程,为宫颈鳞癌的诊治及预后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可溶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sEGFR)、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表达水平与总生存期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NSCLC患者127例(病理类型为鳞癌42例、腺癌85例,TNM分期为II +III期45例、IV期82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EGFR表达量,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EA、Cyfra21-1表达量,分析上述指标表达水平正常值组与异常值组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与预后之间的关系。 结果 NSCLC患者的sEGFR、CEA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有关联(P<0.05)。腺癌患者血清CEA显著高于鳞癌(P<0.05),血清Cyfra21-1在患者疾病一般特征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EGFR降低、CEA和Cyfra21-1水平升高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9.0(4.0,21.25)、8.5(4.0,16.0)和8.0(4.0,13.25)个月,与正常值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NSCLC患者sEGFR表达水平降低、CEA和Cyfra21-1升高与总生存期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可通过检测患者血清sEGFR、CEA、Cyfra21-1水平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TLR4、MyD88和ERK1/2的表达与EB病毒感染结直肠癌的相关性。 方法 通过336例结直肠癌和103例正常肠黏膜组织制备组织芯片,运用原位分子杂交检测EBER表达,分析EBER表达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并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TLR4、MyD88和ERK1/2表达,分析三因子与EB病毒感染结直肠癌的相关性。 结果 在336例结直肠癌患者中,TLR4、 MyD88、ERK1/2、EBER阳性均较正常黏膜组(对照组)升高(P<0.05)。EBER阳性与女性、浸润浆膜、有淋巴结转移和临床TNM Ⅲ、Ⅳ 分期呈正相关(P<0.05)。对336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分析发现EBER阳性与患者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低水平密切相关(P<0.05)。同时,在25例EBER阳性结直肠癌组织中,TLR4、MyD88、ERK1/2分别在22例(P=0.025)、25例(P=0.028)、19例(P=0.092)中阳性表达。 结论 EB病毒感染阳性与结直肠癌进展密切相关,特别是女性患者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TLR4、MyD88表达上调可能在EB病毒感染结直肠癌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宫颈鳞癌组织中NF-кB p65、HIF-1α的蛋白表达水平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owerVision TM)二步法对56例宫颈鳞癌和25例正常宫颈组织进行NF-кB p65、HIF-1α蛋白检测.结果 宫颈鳞癌组织NF-кB p65、HIF-1α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正常宫颈组织(P<0.01).NF-кB 065的蛋白表达与患者的病理分级及有无淋巴转移存在相关性(P<0.05);HIF-1α的蛋白表达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转移存在相关性(P<0.05).NF-кB p65和HIF-1α的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39,P<0.01).结论 联合检测NF-кB p65和HIF-1α蛋白表达对诊断宫颈鳞癌的意义优于单纯检测NF-кB p65或HIF-1α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索Oncomine和Expression Atlas数据库,获得LAMTOR3相关的基因芯片数据,分析LAMTOR3在膀胱癌细胞及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膀胱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AMTOR3在膀胱癌细胞、癌组织及其配对的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验证其表达和临床相关性。 结果 Expression Atlas数据库检索结果显示,LAMTOR3在20株膀胱癌细胞中的基础表达水平存在差异,其中,在Hs 172.T、HT-1376、RT4、JMSU-1和T24细胞株中呈较高表达。Oncomine数据库检索结果显示,LAMTOR3在浸润性(t=2.857,P=0.005)及非浸润性膀胱癌组织(t=3.105,P=0.003)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病理分级越高的膀胱癌组织中表达越高(P<0.05)。实验验证结果显示,LAMTOR3 mRNA在膀胱癌细胞株UMUC3(t=10.84,P=0.0084)、J82(t=21.75,P=0.0021)、5637(t=45.88,P=0.0005)和T24(t=87.58,P=0.0001)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膀胱永生化细胞SV-HUC-1,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也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LAMTOR3蛋白水平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也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LAMTOR3蛋白在癌组织中高表达,在浸润性癌组织中较非浸润性癌组织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膀胱癌临床分期(χ 2=9.189,P=0.002)、病理分级(χ 2=4.746,P=0.029)和淋巴结转移(χ 2=6.210,P=0.013)密切相关,但与性别(χ 2=0.965,P=0.326)、年龄(χ 2=2.126,P=0.145)、远处转移(χ 2=1.261,P=0.261)等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LAMTOR3在膀胱癌细胞及组织中高表达,与膀胱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通过原位杂交(ISH)技术检测102例宫颈鳞癌组织、66例CIN组织和4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HIF-2αmRNA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HIF-2αmRNA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和CIN组织(P0.05),并且HIF-2αmRNA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字2=6.766,P=0.009)和临床分期(字2=11.639,P=0.001)相关,而与年龄、病理组织学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无关(P0.05)。结论:HIF-2αmRNA在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可能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和演进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对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COCl2(浓度为100μmol/L)模拟缺氧环境,使其分别与4个试验组的CRP(浓度分别为5,10,50,100μg/ml)同时作用于脐静脉内皮细胞,以仅加CoCl2(100μmol/L)组为对照;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刺激24h后提取蛋白。用Western-blotting半定量检测HIF-1α的蛋白表达量,数据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RP在5μg/ml水平即减少HIF-1α表达(P<0.001),在100μg/ml水平达到最大作用,其作用效果呈剂量反应关系(P<0.001)。结论 CRP抑制缺氧状态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HIF-1α。此结果证实CRP直接作用于血管,抑制缺氧组织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构建人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IF-1α的两种突变体pcDNA3.1+-HIF-1α-564Ala和pcDNA3.1+-HIF-1α-564Ala-803Ala,并检测它们在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MVECs)中的表达。方法 用定点突变的方法将pcDNA3.1+-HIF-1α的HIF-1α第564位脯氨酸(Pro)密码子CCC突变为丙氨酸(Ala)密码子GCC,构建成单个突变HIF-1α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IF-1α-564Ala。在第一次突变的基础上,仍然用定点突变的方法将pcDNA3.1+-HIF-1α-564Ala的HIF-1α-564Ala第803位天冬酰胺(Asn)密码子ATT突变为丙氨酸(Ala)密码子GCT,构建成双个点突变HIF-1α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IF-1α-564Ala-803Ala。将3种HIF-1α表达载体用脂质体法分别转入HMVECs,以RT-PCR、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blotting法分别对转染细胞进行表达分析。结果 测序证实,定点突变成功,构建成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IF-1α-564Ala和pcDNA3.1+-HIF-1α-564Ala-803Ala;3种载体均能表达相应的蛋白和mRNA,但转化突变HIF-1α表达载体的细胞蛋白量比空白细胞和转化无突变HIF-1α载体的细胞显著增加。结论 成功构建能够在HMVECs中表达的单个和双个点突变的HIF-1α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Ⅳ型胶原在慢性移植肾病(CAN)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观测19例CAN患者移植肾组织中TGF-β1和Ⅳ型胶原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间及与CAN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 CAN移植肾组织中TGF-β1和Ⅳ型胶原的表达比正常肾组织明显增加(P<0.001),并随CAN病理分级呈逐渐递增的趋势;与正常肾组织相比TGF-β1和Ⅳ型胶原在CAN患者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94,P<0.001及r=0.910,P<0.001).结论 Ⅳ型胶原的异常沉积是CAN患者移植肾纤维化的重要表现,TGF-β1可能通过调控Ⅳ型胶原等成分的变化在CAN移植肾的纤维化进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2)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表达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经临床病理诊断的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60例,正常膀胱组织20例。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Ang-2和HIF-1α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Ang-2和HIF-1α在正常膀胱组织中均无表达;在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中均呈过表达。膀胱移行细胞癌中Ang-2和HIF-1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7%、41.7%。膀胱移行细胞癌中,Ang-2和HIF-1α阳性表达率随其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增加而升高。经统计检验,Ang-2与HIF-1α的等级相关系数rs为0.49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膀胱组织在癌变过程中获得了Ang-2、HIF-1α受体。Ang-2、HIF-1α的阳性表达率均随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增加而升高,表明Ang-2、HIF-1α阳性率越高,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恶性度越高,浸润越深。膀胱移行细胞癌中Ang-2和HIF-1α的表达具有两两正相关关系;两者相互作用,通过影响肿瘤血管形成,共同参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细胞骨架蛋白(Fascin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SP法检测80例食管鳞癌及癌旁组织中HIF-1α及Fascin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食管鳞癌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及Fascin蛋白的总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在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与Fascin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252,P=0.024);HIF-1α及Fascin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癌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但均与年龄、性别等因素无关(P0.05)。结论:高表达HIF-1α及Fascin蛋白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高表达的HIF-1α蛋白与Fascin蛋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舌鳞癌组织中p34cdc2与cyclin B1蛋白的表达,探讨它们阳性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舌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随机收集舌鳞癌标本60例,对照上皮包括正常舌组织11例、癌旁组织49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显示p34cdc2与cyclin B1蛋白的表达,并结合舌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舌癌组织中可见p34cdc2与cyclin B1蛋白表达并显棕色/黄色,主要定位于细胞浆中。两种蛋白在癌组织中存在增多表达,与正常组织和(或)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p34cdc2蛋白的表达在舌鳞癌不同临床分期、组织分级和有无淋巴结转移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与年龄、性别无统计学意义;同时cyclin B1蛋白的表达也在舌鳞癌不同临床分期、组织分级中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不同年龄、性别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p34cdc2及cyclin B1蛋白在舌鳞癌中有表达增多现象,或许可反映舌鳞癌细胞分裂增殖能力;增多表达的p34cdc2及cyclin B1蛋白可作为评价舌鳞癌临床分期和组织分级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Slit引导配体3(Slit guidance ligand 3,Slit3)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中的表达及其与UTUC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lit3在UTUC中的表达,并运用相关统计学方法分析Slit3表达与UTUC临床病理特征(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学分级、分期和大片坏死等)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在UTUC患者中,Slit3表达随着肿瘤组织学分级和分期的增高而减低(P=0.014和P=0.006),Slit3还与肿瘤膀胱复发具有相关性(P=0.011)。在单因素生存分析中,Slit3低表达与UTUC患者的较短无病生存期和癌特异性生存期均相关(P=0.006,P=0.015),但在多因素生存分析中无统计学意义(P=0.213,P=0.332)。结论 Slit3的低表达与肿瘤高分级、高分期以及膀胱复发相关,但不影响UTUC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食管鳞痛组织中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及RT-PCR技术检测46例食管鳞癌组织和46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HIF-1α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2者的表达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蛋白阳性染色主要位于癌细胞胞质/核内,阳性率为41.3%(19/46),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均呈阴性表达.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 mRNA的表达水平(1.17±0.25)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0.35±0.12)(t=13.942,P<0.001).46例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mRNA高表达(高于癌组织中的平均水平)者为24例(52.2%).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 mRNA表达水平与HIF-1α蛋白表达阳性率呈正关联(rp=0.474,P<0.01).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χ2=6.624,P=0.010)和淋巴结转移有关(χ2=7.404,P=0.007),HIF-1α mRNA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χ2=0.321,P=0.571)、淋巴结转移(χ2=0.708,P=0.400)、浸润深度(χ2=2.333,P=0.127)及临床分期(χ2=0.067,P=0.800)均无关.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对临床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