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组织中Fas抗原的表达及其与病毒感染的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82例慢性肝病患者肝组织中Fas抗原,HBsAg和HCVNS5蛋白表达状况,并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方法对部分患者肝组织中细胞凋亡状况进行研究。结果 64例检出Fas抗原(78.1%),检出率慢活肝和肝硬化组较慢迁肝组高,病毒抗原阳性较阴性组高;抗原主要位于肝细胞浆,少数位于胞膜,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碎屑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患者组织中病毒抗原与Fas抗原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双标记技术,以鼠抗-HBs单克隆抗体,兔抗-HBc及兔抗-Fas多克隆抗体,对急性普通型,慢性活动型肝炎及活动性肝硬化各20例肝组织中HBVAg及Fas抗原的表达及分布进行了检测和比较,结果:60例肝组织中HBsAg,HBcAg和Fas抗原的检出率分别为81.6%(49/60),43.3%(26/60)及  相似文献   

3.
通过慢性乙型肝炎和重型乙型肝炎病人肝内HBsAg和HBcAg的形态和分布观察,发现血清病毒学标志和肝内病毒抗原特殊形态分布所反映的病毒复制状态是一致的。病毒抗原在肝细胞内的形态和分布与肝炎病变程度密切相关。重型肝炎肝内HBV抗原检出低,其预后差,形态分布以HBsAg膜型、核周分布和HBcAg浆型为主。核周分布仅见于亚大块坏死灶旁或灶中。  相似文献   

4.
肝细胞癌患者肝组织中丙型肝炎病毒抗原的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过氧化物酶与抗过氧化物酶(PAP)法检测了73例肝细胞癌(HCC)患者肝组织中的丙型肝炎病毒抗原(HCVAg)和HBsAg及HBcAg。结果显示:HCVAg,HBsAg和HBcAg的检出率分别为28.8%,75.3%和26.0%,HCVAg阳性的肝细胞多呈散在分布,HCV染色颗粒既可见于细胞浆也可见于细胞核,HCVAg的检出与HBV的感染态多显著相关,提示,HCV可在HCC患者的肝细胞中表达,H  相似文献   

5.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116例慢性乙型肝炎病素(HBV)感染者肝组织中的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g)、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HLA-DrAg)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HBcAg在慢性HBC感染者肝组织中的总阳性率为50%,慢性活动性肝炎(CAH)患者肝组织中浆膜型HBcAg的表达明显高于慢性迁延性肝炎(CPH)患者及肝组织无明显异常者(ASC),而核型HBcAg的表达在CAH、CPH及ASC组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肝组织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ularadhesionmolecule-1,ICAM-1)抗原的表达状况及其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1例正常人和60例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内ICAM-1表达情况。结果正常人和慢性无症状HBsAg携带者肝细胞无ICAM-1表达,慢性乙型肝炎和重型肝炎患者肝细胞膜ICAM-1表达明显增强;肝损害越严重、坏死越明显者,其肝细胞ICAM-1表达越强。结论肝组织内ICAM-1表达在慢性乙型肝炎和重型肝炎肝坏死中起重要作用,ICAM-1表达水平能较好反映患者肝损害和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  相似文献   

7.
C—反应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表达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时,C-反应蛋白(CRP)在肝细胞中的表达。方法用本室建立的LBA法检测40例HBsAg阳性慢性肝炎的肝组织和15例HBsAg阴性的正常肝组织的CRP原位表达;用免疫双标记染色检测肝细胞中CRP、HBsAg的表达。结果40例肝炎标本CRP均呈阳性,表达位置和形态与HBsAg相似;免疫双标记染色显示肝细胞中CRP与HBsAg有重叠。此外,T淋巴细胞也表达CRP。结论CRP可与HBsAg形成复合物。CRP可能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8.
研究Fas/FasL表达与HBV感染的方法。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同时检测52例肝穿组织FasFasL,HBsAg和HBcAg的表达。结果 这四项指标均与病变进展程度相关,其表达的阳性程度在各型乙型肝炎的分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但Fas/FasL阳性的肝细胞并不全为HBsAg及HBcAg阳性。  相似文献   

9.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与肝组织内HBsAg表达相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可溶性酶-抗酶法(PAP法)对69例不同中医证型的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患者肝呐HBsAg表达情况进行观察,并结合病理学改变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湿热中阻型及肝肾阴虚型以慢性活动性肝炎多见,其肝组织内主要为弥慢型分布的粗膜型HBsAg表达,与其他证型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郁脾虚型及瘀血阻络型肝组织内HBsAg主要为包涵体型表达,与其他证型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病  相似文献   

10.
免疫学与肝脏(二)徐玉芳(河南医科大学郑州450052)乙肝病毒抗原MichaelGerber就急、慢性肝炎的HBV抗原及其分布提出看法,认为伴随HBV感染有三种不同抗原:HBsAg、HBcAg及HBeAg。HBsAg是乙肝病毒含有糖脂的表面抗原,在...  相似文献   

11.
HBV感染者肝细胞凋亡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双染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细胞凋亡与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对一组乙肝患者肝细胞凋亡和乙肝表面抗原(HBsAg)表达状况同时进行了检测。结果受检的8例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均可检出凋亡细胞,阳性信号位于细胞核以及肝窦内之凋亡小体中;阳性细胞在肝细胞索多散在分布,在肝细胞坏死灶中亦可检出凋亡细胞;凋亡多发生于病毒抗原弱表达细胞,而大多数抗原阳性细胞未检测到凋亡信号,此外,少数凋亡细胞HBsAg呈阴性。结论乙型肝炎患者感染和未感染病毒的肝细胞均可发生凋亡,但凋亡只在少数细胞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病因学关系。方法:病例对照研究,以39例肝硬化学伴发HCC为测试组,48例肝硬化为对照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肝组织切片中乙型(HBsAg/HBcAg阳性率在HCC组(23/39,58.97%)和肝硬化组(24/48,50%)之间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HBV和HCV抗原同时阳性者在HCC组(14/39,35.89%)高于肝硬化组(9/4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乙型并丁型肝炎病毒感染树鼩肝组织中Fas和ICE表达与HDV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45份HDV/HBV感染树鼩肝组织中HDAg、Fas和ICE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45份肝组织中有 39份可检出 Fas(阳性率 86.7%),有 43份可检出 ICE(阳性率 95.6%)。 Fas和 ICE在肝细胞质和(或)膜上表达,以肝细胞质内表达为主。 HDAg表达与 Fas和 ICE表达之间有显著相关性( x2值为 29.2和 36.2,P< 001), HDAg表达越强, Fas和 ICE表达也越强。结论肝细胞内的 HDAg表达可诱导Fas和 ICE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Pre-S-2抗原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PreS2抗原与乙型肝炎患者HBV标记的关系.方法血清HBsAg(+),HBeAg(+),HBcAb(+)的乙型肝炎患者26例,血清HBsAg(+),HBeAb(+),HBcAb(+)的乙型肝炎患者47例及健康献血者20例,血清用RIA法检测PreS2抗原及用PCR法检测HBVDNA.结果血清HBsAg(+),HBeAg(+),HBcAb(+)的乙型肝炎患者26例,PreS2抗原与HBVDNA均阳性(100%);血清HBsAg(+),HBeAb(+),HBcAb(+)的乙型肝炎患者47例,PreS2抗原30例阳性(638%),17例阴性(362%),HBVDNA32例阳性(681%),15例阴性(319%),PreS2抗原与HBVDNA均阳性28例(596%),均阴性14例(300%).健康献血者20例,PreS2抗原阳性1例(50%),阴性19例(950%),HBVDNA阳性2例(100%),阴性18例(800%),PreS2抗原及HBVDNA均阳性0例(0%),均阴性18例(800%).结论PreS2抗原可作为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活动与传染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组织中bcl-2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抗凋亡基因bcl-2蛋白与Fas抗原在病毒性肝炎肝组织中表达和分布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技术,以bcl-2癌蛋白单克隆抗体、抗-HBs单克隆抗体及抗-Fas多克隆抗体,检测87例急、慢性肝炎患者肝组织中bcl-2、Fas及HBsAg的表达和分布。结果62例(71.3%)肝细胞中检出bcl-2癌蛋白,阳性物质主要表达于肝细胞胞浆内,少数位于核膜。在急性轻型肝炎,阳性细胞于小叶内弥散分布;在慢性肝炎则多聚集在碎屑样坏死周围。Fas抗原的检出率为75.9%(66/87),其阳性细胞的分布类同bcl-2阳性肝细胞,但不如后者广泛。bcl-2/Fas双标记染色显示较多的肝细胞有两种抗原的双表达。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组织中bcl-2的表达和分布与Fas抗原密切相关,bcl-2原癌基因可能具有抑制Fas介导肝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15例慢性炎和132例肝硬变标本,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用HBC法检测前S1和前S2抗原,PAP法检测HBsAg和HBcAg。在115例慢性肝炎中,60(52.2%)例显示前S1抗原阳性和54(47.0%)例前S2抗原阳性。前S1和S2抗原伴有HBsAg分别为90.0%和83.3%,伴有HBcAg分别为51.7%和55.6%。在132例肝硬变中,85(64.4%)例显示前S1抗  相似文献   

17.
特异性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反义核酸体外抗病毒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观察互补于乙型肝炎病毒(HBV)X基因的三段硫代反义核酸(ASON)体外抗病毒作用,采用ELISA和PAP-ELISA法检测ASON作用前后2,2,15细胞上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e抗原及X抗原(HBsAg、HBeAg、HBxAg)含量变化及细胞原位杂交检测细胞内HBVDNA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三段ASON均可抑制HBsAg、HBeAg和HBxAg的表达,其抑制率分别为80.65%、62.76%和78.07%;细胞内HBVDNA也明显减少。据此认为,HBxAg表达量下降可能系ASON序列特异性封闭作用所致,而HB-sAg和HBeAg表达量以及HBVDNA含量降低,可能是通过HBxAg对HBVDNA启动子的反式激活功能降低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与HBV及HCV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作者对124例临床诊断为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晚血)的患者作了肝组织病理、HBV和HCV标志检测及随访观察。病理诊断为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78例(62.9%),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合并肝炎31例(25%),门脉性肝硬化15例(12.1%),三组患者HBsAg及HCV标志检出率分别为35.9%、64.5%及93.3%,提示肝细胞病变及其严重程度与肝炎病毒感染有密切关系。以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为基本病变的109例中,HBsAg或HCV标志阳性组病死率为22.9%(11/48),显著高于阴性组1.6%(1/61)。18例死亡患者中,HBsAg和/或HCV标志阳性17例,占94.4%。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肝功能衰竭,第二位是原发性肝癌(HCC)。HBV及HCV感染是发生肝衰竭及HCC的关键因素,与晚血患者的死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急性重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庚型肝炎病毒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检测急性重量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庚型肝炎病毒(HGV)的存在状况及探讨与发病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方法以抗-HCVNS5单克隆抗体对26例急性重型肝炎患者尸检肝组织中的HGV等抗原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26例肝组织中检测出HGV阳性6例(23.1%)HGVNS5Ag阳性着色颗粒表达于残存的肝细胞浆内,阳性细胞呈片簇状分布于汇管区周围,6例中4例重叠有HBV或/和HCV感染,肝组织中HBsAg或/和HCV  相似文献   

20.
作者应用免疫组化法对102例人原发性肝细胞癌(PHC)组织进行了HCV及HBV抗原定位研究。HCVC33c抗原及HBxAg在PHC中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是81.4%及74.5%,C33c抗原和HBxAg阳性占所检病例94.1%,二者同时阳性为61.8%,102例PHC中50例有癌旁肝组织,其C33c抗原和HBxAg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是62%和92%。HCVC33c抗原定位于肝癌细胞的胞浆内,在胞浆内局灶分布或充满整个胞浆,有的紧靠核膜,胞核未见阳性信号。C33c抗原阳性细胞在PHC中呈散在、局灶分布为主,在癌旁肝组织呈弥漫分布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