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补中益气汤临床运用举隅湖南怀化地区第一人民医院(418000)金卫平李东垣根据《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之旨,创立“甘温除热”的理论。其代表方为补中益气汤。主治脾胃气虚,气虚下陷,清阳不举诸证。其方补中有升举之功,益气不忘培血之源,调脾胃以固...  相似文献   

2.
赵俐 《广西中医药》2005,28(4):31-32
补中益气汤为李东垣《脾胃论》名方,用于治疗脾胃气虚、气虚下陷所致的诸多病症。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该方应用广泛,证属气虚气陷者,辨证使然,每获奇效,现举验案数则如下。  相似文献   

3.
王向东 《陕西中医》2009,30(5):612-612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能,主治脾胃气虚及气虚下陷诸证。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以此方为主,根据病情巧妙配伍,灵活加减,拓展了补中益气汤的使用范围,收到颇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东垣补中益气汤问世以后,升麻一药,引起了医学界的兴趣,认为升麻本身有升提中气的功效。如清·张山雷曾说:“脾胃虚馁,清气下陷诸证……即当提举清阳,非升麻不可,而柴胡犹为升麻之辅佐”。张锡钝仿补中益气汤之法训制“升陷汤”,治胸中大气下陷之证,方中有升麻,亦有黄芪,但对“大气下陷过甚,至少腹下坠,或更作疼者”,张氏主张加重升麻,而不是黄芪。其理由是“其人之大气直陷至九渊,必须升麻之大力者,以升提之,似  相似文献   

5.
补中益气汤为临床常用方,出自《脾胃论》,是李果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损者益之”,“劳者温之”之旨而制定,为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方。方由黄芪、炙甘草、人参、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胃气虚、气虚下陷及气虚发热等证。笔者运用此方治疗相关杂症,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例举三个应用升阳举陷法的治病验案,分别使用升陷汤治疗胸中大气下陷、补中益气汤治疗中气下陷、益气聪明汤治疗上气虚陷,并分析气虚下陷按部位可分为大气下陷证、中气下陷证、上气虚陷证,对升阳举陷法在临床中应用作了简要概括.  相似文献   

7.
李蒂 《中医药学刊》2004,22(10):1917
“火与元气不两立”是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论述阴火与元气相互制约关系时所提出的理论,从而使后世医家更加明确了“元气”与“火”的基本概念、“火与元气不两立”的病理机制以及其在治疗上的临床意义。李东垣通过自己长期的临床观察,提出“火与元气不两立”的理论,是他治疗内伤发热配方制剂的理论依据。东垣治疗内伤发热诸证的方剂,都是依据这一原则定出来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剂是“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补中益气汤”等,具有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脾胃气虚证、气虚下陷证、气虚发热证等。  相似文献   

8.
傅菊初 《中成药》2000,22(7):517-518
补中益气汤为金元医家李东垣所创,是治疗脾胃气虚,清阳下陷以及由气虚摄纳无力所致诸证的有效名方。后世以补中益气汤名方者约有20余首,分别出自金元至明清的众多医著,如《丹溪心法》、《万病回春》、《外科正宗》、《幼科金针》、《傅青主女科》、《幼幼集成》、《喉科种福》等。上述医籍所载之补中益气汤,方名虽同,实则有所差异,其中影响最大、应用最广者,当推李东垣在《脾胃论》中创立的补中益气汤。余者不仅晚于东垣方,而且就组成而言,大多数由东垣方加减变化而成,故景岳赞曰:“补中益气汤乃东垣独得之心法。”[1]李东垣补中益气汤由黄…  相似文献   

9.
补中益气汤方出自《脾胃论》,为李东垣所创,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临床上许多不同病证,只要其病机符合中气不足,清阳下陷,用此方疗效亦著。兹就补中益气汤在妇科临床上的运用举验案如下。1滑胎患者,女,27岁,1994年5月6日初诊。怀孕3个月,阴道...  相似文献   

10.
补中益气汤变法新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洪功 《河北中医》2004,26(7):526-527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由黄芪、炙甘草、人参、当归、陈皮、升麻、白术、柴胡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用。主治脾胃气虚、气虚下陷及脏腑功能升降失调等疑难杂证。笔者用此方加减知常达变治疗耳闭、癃闭、转胞、便秘疗效颇佳,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1.
小承气汤、厚朴大黄汤及厚朴三物汤药理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研究组成药物相同、但配比不同的三方:小承气汤、厚朴大黄汤及厚朴三物汤的药理作用差异,为其临床不同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炭末推进、黑便排出、氨水引咳、酚红分泌等理气、泻下及止咳化痰等有关实验.结果:三方大剂量均显著增加炭末在小肠推进距离,小剂量时仅厚朴三物汤有效且与小承气汤差异显著;三方大剂量均显著缩短小鼠出现黑便时间,增加6h内黑便排出总量,小剂量时小承气汤、厚朴大黄汤即呈现明显泻下作用,厚朴三物汤无效;厚朴大黄汤明显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并显著促进小鼠气管酚红排泌,而其它两方作用不明显.结论:小承气汤泻下作用较强,厚朴三物汤理气效果较好,厚朴大黄汤止咳化痰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黄连解毒汤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进行药效学比较,为黄连解毒汤配方颗粒汤剂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新鲜鸡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和2,4-二硝基苯酚致大鼠发热三个方面的影响,考察黄连解毒汤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药效的差异。结果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均能减轻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新鲜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且两种汤剂等剂量间的抗炎作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不同剂量组的传统饮片汤剂和配方颗粒汤剂对2,4-二硝基苯酚致大鼠发热均有不同程度的解热作用,其中,两者的中、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P0.05),且等剂量的配方颗粒组优于传统饮片组(P0.05)。结论黄连解毒汤配方颗粒汤剂药效相似或优于传统饮片汤剂。  相似文献   

13.
黄煌八味解郁汤和八味除烦汤的方证及其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隽 《江西中医药》2007,38(6):13-14
黄煌教授擅长于经方的研究和运用,在临证中总结出了治疗情志疾病两张有效方--八味解郁汤和八味除烦汤,疗效颇佳.现通过应用两方的几则医案,总结两方方证,并介绍其临床运用,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4.
吕卫华 《河南中医》2011,31(7):750-750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艾滋病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33例艾滋病带状疱疹患者采用龙胆泻肝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10 d为1疗程.结果:治疗1疗程后,33例患者中治愈26例,好转7例,未愈0例,治愈率为78.8%.结论:龙胆泻肝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艾滋病带状疱疹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以煎药机为检索词,全文检索近年相关文献,对中药煎药机与传统煎药法的对比研究情况进行综述,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与思路。  相似文献   

16.
《伤寒杂病论》对风湿三附子汤的论述详见于《金匮要略·痉湿喝病篇》.历代医家对于桂枝附子汤与白术附子汤的病证解读仁智互见,尤以白术附子汤为著.通过对其方证进行探讨,试析桂枝附子汤与白术附子汤的发病机制与治法,以便对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认为桂枝附子汤与白术附子汤乃内外合邪致病,治疗均旨在取微汗之义,注重顾护里气.然发汗太过,风邪虽去,病必不除,湿邪辗转,流滞皮下而现白术附子汤证.两方虽然症状相同,但是证候不同,病理反映亦不同.然药随方变,而方随证转,故制方加减用药应当以证为着眼点.  相似文献   

17.
胃脘痛由外感寒邪、饮食所伤、情志不遂等诸多原因所致,初病多以实证为主,不通则痛为其共有病机,临床常分为寒邪客胃、饮食停滞、肝气犯胃、肝胃郁热、脾胃湿热等。三合汤以良附丸、百合乌药汤、丹参饮3方组合,调理肝、脾、胃气机为主,兼以活血止痛,治疗心腹诸痛。加失笑散即成四合汤,四方同用,集理气调中、和胃醒脾、补血活血、化瘀止痛、温阳散寒、清热解郁等药于一炉,治疗久治不愈胃脘痛,疗效显著。三合汤、四合汤水煎后再次浓缩,以成人100m L/次,300m L左右/d,疗效更佳。临床当以方内加减、不增新药为佳;确需方外加减,也不可过多,喧宾夺主;"治胃病药多服亦伤胃",服本方时应暂停其他胃药。附胃脘痛(阳虚血瘀,兼有阴虚气滞;阴虚血瘀,兼阳虚肝郁;慢性浅表性胃炎)验案二则。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四物汤传统饮片汤剂与其配方颗粒汤剂有效成分的含有量差异。方法四物汤传统饮片汤剂与其配方颗粒汤剂溶液的分析采用依利特SinoChrom ODB⁃BP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检测波长215 nm(没食子酸),230 nm(芍药苷),330 nm(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毛蕊花糖苷);柱温30℃。结果6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96.81%~99.01%,RSD 0.81%~1.58%。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四物汤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羌活胜湿汤单煎与合煎抗炎、镇痛作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比研究羌活胜湿汤单煎与合煎在相同剂量对抗炎、镇痛的作用,结果表明此方在蛋清性足肿胀实验中合煎高剂量比单煎高剂量效果占优,在其余指标上,合煎、单煎数值虽上下浮动,但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承气汤分煎与混煎化学等值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分煎与混煎对大承气汤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了大承气汤分煎液与混煎液的侵膏重量、番泻甙A、辛弗林及柚皮甙的含量。结果:以上化学指标在两种不同制备液中无差异。结论:可初步认为大承气汤分煎制备液与混煎制备液具有化学等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