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韩俊英  刘成忠 《计算机应用》2013,33(5):1313-1333
本文针对基本果蝇优化算法(FOA)寻优精度不高和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融入混沌算法对果蝇优化算法的进化机制进行优化,提出自适应混沌果蝇优化算法(ACFOA)。在算法处于收敛状态时,应用混沌算法进行全局寻优,从而跳出局部极值而继续优化。对几种经典测试函数的仿真结果表明,ACFOA算法具有更好的全局搜索能力,在收敛速度、收敛可靠性及收敛精度上均比基本FOA算法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果蝇优化算法FOA(Fruit Fly Optimization Algorithm)固定搜索半径导致后期局部寻优性能弱、收敛缓慢的问题,提出一种动态搜索半径的果蝇优化算法DSR-FOA(Fruit Fly Optimization Algorithm With Dynamic Search Radius)。该算法前期以较大搜索半径保证全局寻优性能,而后期搜索半径随迭代次数动态递减以保证局部寻优性能,有效地实现算法全局与局部寻优性能的均衡。其次,针对传统果蝇优化算法不适于优化变量的区间设定问题,通过初始搜索半径设定和平移变换等技术提出一种有效的区间限定方法。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具有较好的寻优精度和预测标准差等指标,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果蝇优化算法(Fruit Fly Optimization Algorithm,FOA)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而且传统果蝇个体味道浓度判定值S是非负数,不能解决最优解是负数的优化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多重改进策略被应用到果蝇优化算法中。为了解决味道浓度判定值不能是负数的问题,对味道浓度公式进行了修正;为了避免高维函数维间互扰问题,迭代优化的过程中对果蝇个体在最优值附近寻优采取逐维扰动的方法;为了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迭代过程中加入了收敛判断因子,如果多次迭代没有改善,说明陷入了局部最优。此时,一部分果蝇个体继续在最优解附近寻优,另外一部分个体在解空间混沌扰动寻找全局最优解。收敛判断因子阈值的取值会影响优化的速度和精度,通过实验确定了收敛判断阈值。通过对测试函数结果验证表明,改进的果蝇算法比FOA算法具有更高的搜索精度和更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4.
针对基本果蝇优化算法(FOA)容易陷入局部最优、收敛速度慢和寻优精度不高的缺点,提出了改进步长与策略的果蝇优化算法(CSSFOA)。在一定范围内随机选取历史最优值作为步长变化依据,动态改变果蝇群体的搜寻半径,有效权衡了算法的全局与局部搜索能力;为了避免陷入局部最优,在果蝇群体趋于稳定时选取一定数量的果蝇个体执行变异操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改进算法在收敛速度和寻优精度上较基本FOA及其几种改进算法有更好的寻优性能。  相似文献   

5.
针对基本果蝇优化算法FOA(Fruit Fly Optimization Algorithm)容易陷入局部极值、进化后期收敛速度慢和收敛精度低的缺点,采用反向学习策略加以改进,提出应用反向学习策略的果蝇优化算法OBLFOA(FOA with Opposition-based Learning)。该算法将一般反向学习策略和动态一般反向学习策略分别引入到果蝇优化算法的种群初始化和迭代寻优过程中,能得到越来越好的种群个体。随着迭代过程的逐步深入,使得进化种群快速地逼近最优解。对6个经典测试函数的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在收敛速度、收敛可靠性及收敛精度方面比基本果蝇优化算法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基本果蝇优化算法(FOA)因固定搜索步长而对比例积分微分(PID)参数整定收敛精度不高且搜寻效率低的问题,将Logistic(t)的变换函数lgt(t)引入FOA中。由该变换函数确定自适应步长,提出一种动态步长果蝇优化算法(DSFOA)。DSFOA中果蝇个体搜索步长会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而动态地变化。该算法在迭代前期使用大步长,具有更高的全局搜索效率;在迭代后期使用小步长,具有较强的局部寻优能力。这可以提高收敛精度,实现对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过程的优化。二阶系统仿真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FOA,DSFOA寻优过程产生的PID参数使系统性能更优,能快速、有效地搜索到PID最优参数且鲁棒性好。该结果验证了DSFOA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具有Levy飞行特征的双子群果蝇优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果蝇优化算法(FOA)易陷入局部最优和收敛精度不高等缺点,在果蝇算法中引入Levy飞行策略,提出了具有Levy飞行特征的双子群果蝇优化算法(LFOA).在迭代寻优过程中,根据果蝇种群的进化程度动态地将果蝇种群划分为以当代最差个体为中心的较差子群和以当代最优个体为中心的较优子群;较差子群在最优个体指导下进行全局搜索,较优子群则围绕最优个体做Levy飞行进行局部搜索,这样既平衡了种群的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同时又可以利用Levy飞行偶尔的长跳跃来跳出局部最优;两个子群的信息通过最优个体的改变和子群的重组进行交换.对6个典型测试函数的仿真实验表明,LFOA具有全局收敛的能力,相比FOA具有更好的收敛精度、收敛速度和收敛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蝙蝠算法收敛易早熟、收敛速度慢等不足,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Lévy飞行特征自适应的蝙蝠算法。采用Lévy飞行策略取代原算法中蝙蝠飞行速度和位置的更新方式,充分利用Lévy飞行的重尾效应,有效避免局部最优值的吸引,加快了收敛速度,达到寻优能力和搜索能力的平衡。在无线传感器网络自身定位应用中,把定位问题转换为一个全局优化问题,使用改进的算法进行定位计算。通过Zigbee平台的实验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在不同空间位置的定位精度更高,收敛速度更快。算法实现条件简单、精度高,具有较高的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局部遮荫下,光伏阵列的P-U特性曲线存在多个极值点,常规最大功率跟踪(MPPT)算法在光伏阵列多峰值MPPT应用中将失效。粒子群算法(PSO)有良好的全局搜索能力,被应用于光伏阵列多峰值MPPT,但是PSO存在收敛精度低和收敛不稳定性的缺点。为了提高PSO算法的收敛稳定性和收敛精度,引入非线性策略对PSO算法进行改进,Matlab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在多峰值MPPT应用中可以稳定、准确的跟踪光伏阵列的最大输出功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标准果蝇优化算法(Fruit Fly Optimization Algorithm,FOA)收敛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及寻优精度低等缺陷,提出了一种动态调整搜索策略的果蝇优化算法(Fruit Fly Optimization Algorithm with Dynamic Adjustment of Search Strategy,FOAASS)。利用混沌映射增强种群初始位置的均匀性和随机性;根据种群进化信息动态调整部分果蝇的搜索策略;通过转换概率随机选取搜索半径并对其进行动态调整;当算法陷入早熟时,改变搜索策略以跳出局部最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改进算法相比标准果蝇优化算法和部分改进算法,有较好的寻优精度和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1.
赵越  沈艳霞 《信息与控制》2021,(1):113-118,128
针对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MCRWPT)系统在线圈过耦合时输出功率骤降的问题,提出了以粒子间方差衡量算法进程的自适应粒子群优化(APSO)算法.考虑频率分裂时系统功率和效率的特性,选定跟踪目标点为固有谐振频率右侧的最大功率点.所提的方差型APSO根据方差型算法进程因子动态调整参数,提高算法前期的全局性和后期的收敛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的方差型APSO在实现MCRWPT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时,稳态精度更高,收敛代数更少,算法的优势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电池在环境中被树叶、建筑物、云层等遮挡造成局部阴影,导致光伏电池出现运行不稳定和输出功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自适应动态惯性权重并引入粒子寻优目标适应度评判系数的优化粒子群算法(GPPSO).将GPPSO应用于复杂自然环境条件下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结果表明:双重优化后的算法有效提高了局部精确搜索和寻优空间全局收敛能力,在目标函数最优求解过程中,精度和收敛速度都明显提高,较快地适应环境遮阴变化,能够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准确地对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进行跟踪,提高光伏系统发电效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果蝇优化算法在进行优化时所存在的寻优精度偏低和收敛速度较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果蝇优化算法。该算法在迭代过程中将每次迭代所得最优值的变化率作为下一次果蝇种群飞行距离变化的参考依据。动态改变果蝇种群每次飞行的距离,能够有效地权衡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局部搜索能力。将该改进算法在函数优化中与原果蝇算法和另外两种果蝇改进算法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进算法在收敛精度、收敛速度以及稳定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针对光伏发电系统在复杂遮阴条件下,光伏输出P-V特性曲线呈现高度非线性,采用基于分组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和优化的扰动观察法(perturb and observe, P&O)相结合的MPPT(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算法进行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的提升。提出的最大功率点算法分为两个阶段,首先通过将混合蛙跳算法(shuffled frog leaping algorithm, SFLA)的分组思想引入到传统粒子群算法,并采用改进后算法实现近似全局最大功率点的快速搜索,以加快最大功率点跟踪的收敛速度和稳定性。然后,采用优化的扰动观察法实现最大功率点附近的动态精确跟踪,同时减少后续最大功率点跟踪过程中的计算量。通过在不同阶段发挥两种MPPT算法的各自优点来提高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的效率。最后进行光伏系统遮阴条件变化的仿真实验,与传统粒子群算法相比,提出MPPT方法具有较快的跟踪速度和稳定的功率输出。  相似文献   

15.
王行甫  陈静  王琳 《计算机应用》2016,36(7):1870-1874
针对基本果蝇优化算法(FOA)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值、后期收敛速度变慢和收敛精度较低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适应性动态步长的变异果蝇优化算法(MFOAADS)。首先,利用佳点集法选取种群初始位置,降低算法初始点选取的随机性和陷入局部最优值的概率;然后,采用适应性动态步长优化策略,提高收敛速度和求解精度;最后,若算法陷入了早熟,则对种群最优个体按一定概率执行柯西变异扰动,赋予其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经5个经典函数测试表明,固定迭代次数时MFOAADS的收敛精度与收敛速度明显优于FOA;固定目标精度时,MFOAADS相对于FOA平均迭代次数有着大幅下降且成功率达97%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求解精度、运行效率以及可靠性相对于基本FOA算法都有着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针对果蝇优化算法的早熟收敛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细菌迁徙的自适应果蝇优化算法。该算法在运行过程中根据进化停滞步数的大小自适应地引入细菌迁徙操作,提高算法跳出局部极值的能力;并且对每个个体根据适应值大小赋予不同的自适应迁徙概率,避免了迁徙可能带来的解退化的问题。对几种经典函数的测试结果表明,新算法具有更好的全局搜索能力,在收敛速度、收敛可靠性及收敛精度上比果蝇优化算法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针对果蝇优化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值收敛速度减慢的不足,结合柯西变异和高斯变异的各自优点,提出了变异效能系数和柯西-高斯动态消减变异因子等概念,进而提出了一种柯西-高斯动态消减变异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改进果蝇优化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柯西-高斯动态消减变异的果蝇优化算法。该算法兼顾了全局探索和局部开发两个特性,丰富了种群的多样性,有效地消除了易陷入局部极值的弊端,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仿真实验采用经典函数用例和实际工程用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求解速度和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18.
针对基本果蝇优化算法(FOA)寻优精度不高和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 提出自适应变异的果蝇优化算法(FOAAM)。该算法在运行过程中根据群体适应度方差和当前最优解的大小判断算法陷入局部最优时, 首先将最优果蝇个体复制M个; 然后对复制的最优果蝇个体进行扰动, 按一定的概率P执行高斯变异操作; 最后对变异后的最优果蝇个体进行二次寻优, 从而跳出局部极值而继续优化。对几种经典测试函数的仿真结果表明, FOAAM算法具有更好的全局搜索能力, 在收敛速度、收敛可靠性及收敛精度上均比基本FOA算法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Yu  Helong  Li  Wenshu  Chen  Chengcheng  Liang  Jie  Gui  Wenyong  Wang  Mingjing  Chen  Huiling 《Engineering with Computers》2020,38(1):743-771

The Fruit Fly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A) is a recent algorithm inspired by the foraging behavior of fruit fly populations. However, the original FOA easily falls into the local optimum in the process of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 and has a high probability of escaping from the optimal solu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global search capability and the quality of solutions, a dynamic step length mechanism, abandonment mechanism and Gaussian bare-bones mechanism are introduced into FOA, termed as BareFOA. Firstly, the random and ambiguous behavior of fruit flies during the olfactory phase is described using the abandonment mechanism. The search range of fruit fly populations is automatically adjusted using an update strategy with dynamic step length. As a result, the convergence speed and convergence accuracy of FOA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 Secondly, the Gaussian bare-bones mechanism that overcomes local optimal constraints is introduced,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global search capability of the FOA. Finally, 30 benchmark functions for CEC2017 and seven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 problems are experimented with and compared to the best-known solutions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The computation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BareFOA not only significantly achieved the superior results on the benchmark problems than other competitive counterparts, but also can offer better results on the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 design probl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