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干扰素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丽君  邓楠 《中国药房》2007,18(32):2536-2538
目的:探讨干扰素临床应用时发生不良反应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0~2006年国内医药学术期刊报道的64例干扰素致不良反应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扰素所致不良反应在30~39a年龄段发生比例较高(占35.94%),在性别分布上男性(占68.75%)所占比例高于女性(占31.25%)。不良反应多在多次给药后发生,其临床表现以免疫系统的变态反应最常见,可累及多个器官或系统。结论:临床使用干扰素时应根据用药指征合理用药,加强用药监测,以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长效干扰素在慢性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常见不良反应及罕见不良反应。方法:对近3年我院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在使用长效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过程中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76例患者共出现不良反应620例次,其中发热(56.8%)、肌肉酸痛(36.4%)、白细胞减少(81.8%)及流感样症状(44.3%)为长效干扰素α的常见不良反应;罕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甲状腺功能异常、抑郁或精神异常、心脏毒性及间质性肺炎等。结论:在抗病毒及免疫调节治疗的过程中干扰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用药前有必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的用药教育,督促患者定期返院进行各种相关检查,以便及时监测并发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根据病情调整剂量或停用。临床医师及药师应熟知干扰素可能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从2011~2012年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筛选关于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所有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1例不良反应中78例是单独使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31例仅作为溶媒引起的不良反应应。17例是联合用药(非同瓶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5例既作为溶媒也联合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涉及到全身、循环、呼吸、皮肤及附件等多器官多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多发生在用药后30min左右。结论临床应重视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严格遵守其适应症和配伍禁忌,了解患者既往过敏史及合用药的品种等;应防止滴速过快,同时在用药过程中应加强监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为临床用药时预防该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提供警示。方法:采用调查统计的方法,对本院2009~2010年二年间收到的因使用喹诺酮类药物诱发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为40例,涉及七种药物,加替沙星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其余6种药物均占一定比例。结论:喹诺酮类药物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症状多,临床医师和药师应高度重视,做倒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及时报告,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重组人干扰素α2a和α2b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对比研究,为其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21年11月浙江省上报的不同重组人干扰素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604例,对不良反应报告的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不良反应类别、转归等进行分析,并对其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进行差异性对比研究。结果 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严重报告比例略高于重组人干扰素α2a注射液,给药途径多为肌内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男女比例约为1.6∶1,且其血液系统损害远高于重组人干扰素α2a注射液,但重组人干扰素α2a注射液的严重不良反应报告中胃肠系统损害比例远高于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a和α2b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广泛但各有特点,要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同时,临床应结合患者的基础疾病进行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129例伏立康唑致精神症状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伏立康唑引起精神症状的表现及转归,为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996年6月至2016年6月国内使用伏立康唑引起精神症状的129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及描述性分析。结果:在129例伏立康唑引起的精神症状不良反应的病例中,其中56例性别已知,男性病例多于女性,无年龄显著差异。其发生时间多在用药2~3d之后,停药或者用药干预后大部分能完全缓解。结论:患者用药过程中,临床药师要做好用药监护,做好疾病治疗前精神疾患危险性评估,加强医师、护士对精神症状不良反应的认识,加强患者的用教育,预防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分析我院儿童患者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ADR)情况,促进临床安全用药。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住院部接受治疗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患儿44例为研究对象,对患儿年龄、用法用量、ADR发生时间、临床表现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维生素K1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皮肤及附件损害,静脉给药引起的ADR占97.73%,97.73%的ADR发生在用药后30 min内,44例不良反应中有10例为严重不良反应,均发生在用药后10 min内。结论:为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临床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时应加强合理用药,避免无适应证用药;注意配伍禁忌,减少药物联用;严格规范药物贮藏;在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不良反应症状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8.
吉非替尼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俊兵 《中国药房》2010,(2):162-164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收集2004~2008年国内医药学术期刊有关吉非替尼致不良反应文献23篇,共31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不良反应中,61~70岁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最多(29.03%);消化系统损害10例(32.26%)、皮肤及其附件损害8例(25.81%)、间质性肺炎6例(19.35%);30例为连续用药过程中发生,约30%的不良反应在用药10d内发生;死亡3例,均为间质性肺炎。结论:临床应重视吉非替尼引起的不良反应,用药时应加强对患者的临床观察,以减少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引起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对湖南浏阳市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由头孢曲松钠引发的79例不良反应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头孢曲松钠的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且无明显的性别差异,不良反应多发生在用药后30min内,其反应类型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多见,为25例,占31.65%;其次是胃肠道反应19例,占24.05%。结论应规范头孢曲松钠用药,重视该药的不良反应,预防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7-2010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据库,收集舒血宁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与年龄分布、ADR发生时间、既往过敏史、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共检索到26例舒血宁注射液引起的ADR报告,男女比例为1∶1.6;有11例ADR病例发生在用药30 min以内。舒血宁注射液所致严重的不良反应较少,但不良反应可累及机体多个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结论:重视舒血宁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可以通过提高药品质量及对用药过程进行监护等措施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干扰素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探讨减轻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提高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的依从性,保证患者能足量足疗程使用干扰素。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干扰素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和护理干预。结果 78例患者中出现流感样综合征的50例,占64.1%;乏力32例,占40%;食欲不振、恶心25例,占32.5%;失眠15例,占19.23%;烦躁不安6例,占8%;脱发5例,占6.41%。给予护理措施干预后,患者均能足量足疗程完成干扰素的治疗。结论干扰素的不良反应是可预见和可处理的,通过恰当的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顺利完成干扰素治疗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2.
高贞 《药品评价》2020,(1):61-62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在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3月至2019年8月,将64例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目标,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采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治疗);观察组32例(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人乳头瘤病毒转阴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人乳头瘤病毒转阴率为6 8.75%,明显低于观察组96.88%(P<0.05)。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其人乳头瘤病毒转阴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及临床推广较高。  相似文献   

13.
万学勤  李宏鸣 《中国药房》2006,17(23):1833-1834
目的:为干扰素生产企业完善药品说明书提供参考。方法:对23份注射用干扰素说明书中潜在的与疗效和不良反应相关的项目进行分析。结果:23份干扰素说明书中有13个与疗效和不良反应相关的项目,其中1项100.00%标识,1项86.96%标识,11项标识率未超过50.00%,且部分标识的项目存在研究资料不完善和实验方法不合理问题。结论:注射用干扰素说明书亟待规范,尤其是研究资料和实验方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蓝芩口服液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57例)予利巴韦林静滴,观察组(58例)口服蓝芩口服液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和药品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均少而轻微。讨论:蓝芩口服液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肯定,临床症状消失快,使用方便,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郭杨 《中国医药指南》2012,(25):440-441
目的探讨胸腺肽联合干扰素在治疗以及预防尖锐湿疣复发中的作用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6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均使用微波治疗仪行凝固术,三组患者术后分别给予胸腺肽、干扰素、以及胸腺肽联合干扰素的治疗。评价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随访6个月后,比较三组患者的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患者有效率、复发率为84.4%、31.3%,B组患者有效率、复发率为87.5%、28.1%,C组患者有效率、复发率为93.8%、15.6%,有效率、复发率A组与B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C组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B组(P<0.05),复发率显著低于A组、B组(P<0.05)。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在微波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胸腺肽联合干扰素的治疗能够显著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人白细胞干扰素(LIFN)和基因工程干扰素α-1b(rIFN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CHB病人83例(男性69例,女性14例;年龄32±s8a)。A组29例,用LIFN3MU;B组27例,用rIFNα-1b3MU,C组27例用人血浆白蛋白冻干制品10g,3组均im,qd×4wk,继以qod×8wk。结果:3组HBeAg阴转率分别为38%,41%,7%;HBV-DNA阴转率分别为40%,52%,7%。A和B组IFN对HBV复制的抑制作用显著优于C组(P<0.05),但A和B组间无显著差异。A组不良反应显著大于B组(P<0.05)。结论:2种不同来源的IFN治疗CHB均有显著疗效,2药无显著差别,但A组不良反应明显。  相似文献   

17.
苏晓锋 《安徽医药》2013,17(5):852-853
目的探讨干扰素在2个常见类型病毒性角膜炎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2年5月于该院进行治疗的54例(60眼)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7例(30眼),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干扰素进行治疗,后将两组患者中不同类型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不同类型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干扰素在2个类型病毒性角膜炎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综合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月至2013年2月尖锐湿疣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微波治疗,观察组行微波和干扰素联合治疗。评定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为82.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利巴韦林片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利巴韦林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48周时,观察组HCV-RNA转阴率、ALT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利巴韦林片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疗效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