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UNC──60多功能装载机采用静液压传动、滑移转向(见图1),可快速换装装载、挖掘、螺旋钻等十多种工作装置。它具有结构紧凑、机动灵活、操作轻便、体积小、转弯半径小等特点。1装载工作装置的构成装载工作装置是该机的主要工作装置(见图2),主要由铲斗、转斗液压缸、动臂、动臂液压缸、铲斗平移引导液压缸(以下简称平移液压缸)等组成。当动臂液压缸举起时,动臂绕A点逆时针转动面△α角。由于平移液压缸和转斗液压缸的有杆腔与有杆腔、无杆腔与无杆腔用油管连通,平移液压缸无杆腔的压力油排入转斗液压缸的无杆腔,转斗液压…  相似文献   

2.
伏志和 《工程机械》1998,29(6):17-19
当今,装载机的动臂液压缸在最低位置时,近水平布置者居多,见图1。在总体设计中整机及工作装置的基本结构参数和掘起力等主要性能参数,以及液压系统工作压力、流量确定以后,进而可初步确定动臂液压缸的直径。在此基础上应用微型计算机求动臂液压缸在动臂上的最佳位置坐标,同时图回确定液压缸的最大行程。此行程应在满足功能的条件下最小,使动臂提升速度最快。l动臂液压缸举升力矩、力臂的计算装载机工作装置位于地面铲掘状态,工作装置对于动臂下铰点O的最小举升力矩TI:T;一队】GI+PlC)(l)式中:民一一工作装置各部件的重力…  相似文献   

3.
动臂掘起力是装载机整机的重要性能指标,按照以往的装载机动臂掘起力计算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之间的偏差较大。以某型号装载机及工作装置为例,对动臂掘起力进行理论推导与计算,分析造成偏差较大的原因并对计算公式进行修正,提出计算动臂掘起力时需考虑转斗液压缸被动力、工作装置重力和整机稳定性的影响,修正后的理论计算公式提高了计算精确度。  相似文献   

4.
为准确计算装载机工作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关键零件动臂和摇臂的载荷和强度状况,采用三维CAD软件Pm/E、有限元软件ANSYS和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MSC.ADAMS,以ZL50型装载机工作装置为原型机,通过三维造型和机构模型建立两个过程,建立了包括铲斗、动臂、前车架、举升液压缸和转斗液压缸等刚体零件,连杆和摇臂等柔性体零件,以及液压系统驱动工作液压缸的仿真模型.在插入阻力均匀作用在铲斗以及插入阻力非均匀作用在铲斗两种情况下,对工作装置仿真模型进行1个工作循环的动力学仿真,研究了工作装置中动臂和摇臂的动载荷和强度状况.按照插入阻力作用于铲斗的不同位置,计算了动臂和摇臂典型工作循环的最大应力.结果表明:插入阻力在铲斗的作用点位置,对摇臂的最大应力影响较小,对动臂的最大应力影响较大;工作装置动力学仿真模型能够全面计算其零件的载荷、应力和应变.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产中小型轮式装载机对其多路换向阀的两个手柄的操纵方法是驾驶人员用右手分别操纵这两个手柄,一般无法实现两个手柄的同时动作,即动臂缸与转斗缸同时运动,而这种工况正是提高装载机作业效率所需要的。现介绍一种新型的工作装置操纵机构,对以实现上述要求。该机构如附图所示。当操作手柄1向前推时,以销轴2为支点,带动动臂缸阀杆3向上运动,换向阀把液压油分配给动臂缸大腔,实现动臂举升运动。同样,手柄1向后拉时,实现动臂下降。当手柄向右扳动时,U型架4绕销轴5右转,从而带动转斗缸的阀杆6上提,实现铲斗的收斗动作。同样…  相似文献   

6.
徐友泉 《工程机械》2005,36(4):54-55
某道路项目施工现场利用一台ZL50C型装载机进行渣土清运。驾驶员在施工过程中反映,工作液压缸操纵不灵、动作缓慢、装料费劲。为迅速抢修,我们组织有关人员到现场进行了实机操作并分析故障原因,实施了正确的维修方法,及时排除了故障。如图1所示,ZL50C型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主要由CBZb160工作泵7、FPF320分配阀3、转斗液压缸1、动臂液压缸2、滤油器和油箱8等部件组成。作业时,液压缸操纵不灵、动作缓慢、装料费劲,可判断为:转斗装满料从最低位置上升到最大高度的时间超过14s,在分析过程中,我们先观察动臂液压缸和转斗液压缸的动作是…  相似文献   

7.
张荣春 《工程机械》2005,36(10):74-75
为增加装载机功能,提高对工况的适应性,徐工集团新近开发了集装载、推土、刮平、装夹4种作业于一体的多功能新型装载机产品——“四合一”铲斗装载机。该多功能工作装置主要由前斗、后斗、开启缸和铰接销轴等4部分组成,后斗与装载机的动臂和拉杆连接,铰接销轴将前斗和后斗两部分连接起来,通过开启缸来控制前斗的开启,并使其保持一定的位置,以完成特定工况的作业。  相似文献   

8.
一种提高装载机前车架生产效率的工艺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车架作为装载机大型关键核心结构件之一,是连接工作装置动臂(工作装置)、动臂油缸,转斗油缸、转向油缸、后车架、前车桥等的关键部件.因其组成零件多、结构复杂、各铰接孔的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及空间形位误差要求高、制造工序多,生产周期长、大型镗床、铣床、钻床等加工设备占用量大等,一直是影响装载机产能的主要因素,本文介绍了一种可有效提高装载机前车架生产效率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绪桥 《工程机械》2012,43(7):60-62
在装配挖掘机斗秆与斗杆液压缸过程中,出现液压缸的有杆腔端偏离动臂中心线的现象,导致液压缸与斗杆连接端发生干涉而无法装配,可能是动臂上的斗杆液压缸固定座孔的加工存在问题,也可能是斗杆液压缸本身存在问题.针对具体现象,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判断分析,找出故障根源,然后实施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解决方案可见,为了保证动臂的加工精度(包括各组孔及端面的尺寸、形位公差等),在实际制作过程中所选用的定位加工基准及所采用的加工工艺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一工作装置装载机是通过整机运动与工作装置的运动相配合来实现挖掘和装卸物料。如图2—1所示,装载机的工作装置由铲斗、动臂、摇臂、连杆以及液压操纵系统等组成。铲斗用于铲装物料,动臂使铲斗升降,摇臂连杆机构用来完成转斗的动作,并在动臂升降过程中使铲斗接近平移。1.结构类型工作装置分为有铲斗托架和无铲斗托架两类。有铲斗托架的工作装置如图2—2所示。其动臂5和连杆4的后端与车架铰接,前端则与铲斗托架2相铰接。托架上部铰接转斗油缸3,其活塞杆及托架的下部分别与铲斗1铰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在设计装载机反转六杆工作装置(双板式动臂)时,如何避免举升油缸与转斗油缸的干涉问题。文中指出了两缸最易发生干涉的位置并建立了不干涉条件。  相似文献   

12.
轮式装载机在工作一段时间以后,有时会发生动臂非正常下沉现象,严重时将导致机器不能正常工作。由于引起动臂下沉的因素很多,分析处理不当,不但会造成误换价值较高的液压缸、分配阀、工作泵等零部件,而且还会因停机时间长耽误工程的施工进度,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本文根据装载机液压系统工作原理,通过对造成动臂下沉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判断造成故障直接因素的方法和排除相应故障的措施。1液压系统工作原理装载机液压系统包括油箱、齿轮泵、分配阀、动臂液压缸、转斗液压缸、胶管及操纵机构等部件,液压系统工作原理见图1。2沉降量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3.
装载机作为一种机动、高效型的自行式作业设备,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公路、港口码头、矿山、隧道和建筑等各行业施工中。举升作业是装载机工作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通过工作装置(见图1)中的举升机构将满载铲斗举升至一定高度,向与其配套的自卸车或堆场卸料后,再降到铲装位置。举升作业是由工作装置定量液压系统压力油驱动举升油缸,油缸中活塞作匀速直线运动,推动或拉回动臂转动,使动臂连同铲斗举升或下降。举升时,虽然转斗油缸活塞杆既不伸长也不缩短,但由于动臂和转斗杆系都是绕着各自铰点回转或摆动,举升过程中动臂回转角速度在每一瞬时均是变化的,即存在角加速度,产生动载荷。  相似文献   

14.
由临沂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和临沂装载机厂联合研制的ZLY16型全液压轮式装载机,经整机性能测试和可靠性试验,证明各项指标均已达到设计要求。该机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1 主要性能参数标准斗容量(m3)0.9额定载重量(kg)1600柴油机功率(kW/r/min)45.4/2400最大掘起力(kN)55行驶速度(km/h)前进Ⅰ挡 0~10Ⅱ挡0~25后退挡与前进挡挡位相同工作装置动作时间(s)动臂提升 ≤3动臂下降 ≤3铲斗倾翻 ≤3最大卸载高度(mm)2420相应卸载距离(mm)890最小转弯半…  相似文献   

15.
ZL30装载机的动臂结构如图1所示,焊接后易变形,采用火焰校正时随意性较大,工件的形位公差要求难以保证.  相似文献   

16.
装载机工作装置结构件组装完毕后需要校平,借以保证动臂与动臂、摇臂与摇臂、拉杆与拉杆之间的确定尺寸和正确位置。根据上述测量对象的特征和具体情况,我们设计了直读式校平仪(见图1)。  相似文献   

17.
装载机的微机控制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程机械实现机电液一体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装载机经常与自卸汽车配合在恶劣环境中进行装、运、卸等工作。它的微机控制系统对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和作业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系统硬件控制原理系统硬件结构与控制原理如图 1所示。装载机作业装置为转斗油缸、动臂、动臂油缸、杠杆系统、铲斗等组成的 2自由度机构 ,采用 2个电液比例阀 ,分别对动臂油缸、转斗油缸进行控制。在动臂油缸和转斗油缸上都装有应变式位移传感器和压差传感器。压差传感器由电控和液压两部分组成 ,工作电压为 5V ,安装在主控阀上。有两个…  相似文献   

18.
装载机载重测量系统数学模型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装载机载重测量系统可以方便司机操作,节省作业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这种测量系统在)’I崎、卡特彼勒等公司的产品上得到了应用,。其可靠性已被确认。l);D崎公司载重测量系统);陶公司装载机载重测量系统的电气框图如图1所示,在铲斗动态时自动测量载重,测量数据显示打印,测量精床上5%(抨击时)。2数学模型推导装载机工作装置几何参数示意见图2。2.l动臂举升速度设在铲装某时刻,动臂仰起o角,由力短动力学定律得式中人b--xx臂沿Ol铰点的转动爆量,可用有限元程序计算或实测d。/dl--xx臂运动角加速度ZM~臂所受力矩和在血…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型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受力特点,在Pro/E环境下建立了其三维参数化零件模型和装配模型,并采用高阶四面体单元对每个零件进行网格划分,然后在ANSYS环境下采用APDL编制了参数化装配程序,将从Pro/E导入的零件有限元模型快速装配成整体机构,准确模拟不同零件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分析了正载铲掘、偏载铲掘典型作业工况,根据应力情况对动臂进行了改进设计。计算结果表明,应力较大位置在动臂与动臂油缸连接处,偏载作业是导致动臂失效的主要工况。  相似文献   

20.
装载机拉杆弯曲及铲斗收斗不到位的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作装置作为装载机的核心组成部件,其工作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装载机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性指标。针对装载机工作装置出现的拉杆弯曲、铲斗收斗不到位两种故障进行了分析,充分考虑了用户利用“靠挡块功能”等操作习惯和不同的个性操作对拉杆弯曲、铲斗收斗不到位的影响,细化工作装置的铲掘、卸料、收斗、举升和运输等不同工况的极限位置及转接过程中拉杆等的受力分析,按照机-液结合的整机系统思考方法,提出一种液压泄荷阀调整的经验方法,可有效地防止拉杆弯曲的两种工况发生。尤其是在两种故障关联处的摇臂与动臂座梁之间焊接卸载限位块,既防止了拉杆受弯,又避免了铲斗与动臂间的冲击,保证了收斗角的稳定,有效解决了上述两类问题。通过近三年时间的市场验证,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