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应对制造业变革发展对检测信息的爆发式增长需求,将云计算技术与传统检测技术相结合,设计了面向制造业的云检测平台。从功能性、管理性和交互性3方面进行需求分析,设计了由物理资源层、虚拟资源层、核心功能层、服务开发层和服务使用层组成的云检测平台架构;利用可扩展标记语言和Web Service技术对云终端硬件资源进行描述与封装,将传感器、检测仪器和被检测对象映射为云平台资源,以LXI仪器为中心控制节点,建立了随检测需求动态组织与共享使用的硬件资源池;确定了云检测平台的服务模式,并开发了实践平台,验证了所提供检测服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起重机行业设计领域设计成果重用度低、设计方法难共享、设计人员交差工作时间长等问题,研究了云计算技术,提出了云设计的概念,对传统计算模式和云计算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制定了"云客户端/云服务器/云平台"的工作模式。分析了云构架下在线协同设计中信息交互冲突和资源共享的问题,结合起重机参数化变型设计技术和云平台并行工作原理,开发了基于云计算的起重机网络协同设计系统,并以起重机小车设计实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3.
日前,浪潮集团再掀云计算浪潮,发布两款企业云产品:CSP云服务支撑平台和CEPP电子采购云平台,进一步强化其"云计算整体解决方案"自主品牌供应商的形象。CSP云服务支撑平台和CEPP电子采购云平台是浪潮集团在云计算领域的最新成果,同时也是浪潮与微软携手云端、协同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浪潮集团再掀云计算浪潮,发布两款企业云产品:CSP云服务支撑平台和CEPP电子采购云平台,进一步强化其"云计算整体解决方案"自主品牌供应商的形象。CSP云服务支撑平台和CEPP电子采购云平台是浪潮集团在云计算领域的最新成果,同时也是浪潮与微软携手云端、协同  相似文献   

5.
针对团雾监测系统研发和建设中存在的硬件成本过高、监测数据分散、信息共享不便捷以及数据安全性差等问题,设计了基于云计算的公路团雾检测与预警系统。首先,构建了包含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的系统框架,实现了团雾数据安全传输、团雾信息检测、预警信息显示、历史数据管理以及设备状态监测等主要功能。其次,利用VPN加密通道技术连接本地数据中心和云上业务以实现混合云,为系统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服务。最后,规划不同团雾数据在云端存储、迁移和备份的方式,从而合理使用云存储空间,节约存储成本。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能够为用户提供低成本、易扩展、高精准以及安全稳定的团雾检测与预警服务。  相似文献   

6.
传统无损检测技术不能满足机械设备状态监测的需求,无损云检测技术是状态监测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也是设备健康管理基于大数据的必然需求。首先,归纳总结了无损检测和云检测的含义,基于此定义并分析了无损云检测的概念,明确无损云检测的四大优势;其次,阐明无损云检测的三个发展阶段,依据功能要求构建出数据流程和系统架构;最后,从仪器、系统两个层面分别进行设计开发和工程应用,通过对无损云检测仪器和系统架构的设计分析,研制声发射云检测仪器设备、搭建大型游乐设施健康监测和管理云平台。实现设备监测、故障诊断、结果可视化等动态管理功能,较好实现无损云检测的综合应用,从云检测角度提供大型游乐设施综合管理新的解决方案,为后续智能检测的研究提供参考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方水良  付伟 《中国机械工程》2013,24(10):1345-1349
针对各种制造相关资源的广域共享需求,利用云计算的核心技术——虚拟化和软件即服务技术,初步构建了一个制造软件资源管理及其远程共享的云制造平台。基于VI3架构建立了虚拟机群集,实现了各虚拟机的动态管理;参考GFS结构,研究开发了一种海量制造软件资源的组织和管理方法;在.Net环境下,利用PowerShell技术实现了远程客户的基于因特网的软资源调用。针对电机设计,示例了云平台下电磁计算软件的远程共享调用过程。  相似文献   

8.
针对数字化闭环制造过程中的零件质量检测环节,设计了一种应用于零件质量在机检测系统的无线检测终端。首先介绍了零件质量在机云检测系统架构,接着给出了无线终端的功能需求,然后介绍了终端的硬件模块选型、系统设计,软件模块和流程设计以及WiFi网络上位机配置软件。终端硬件部分以嵌入式STM32芯片为核心,集成了RS485现场通讯、WiFi和GRPS无线网络通讯等模块,软件部分封装了质量数据采集、数据格式处理、无线网络通讯、现场设备控制、GPIO接口等模块。研究结果表明,系统作为连接现场设备和云端服务器的关键部件,可以用于生产过程的零件质量数据采集和远程设备监控,实现云计算模式下的零件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日益成熟,云计算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云终端就是其中应用之一,它是基于Windows2000/XP/2003下的Windows终端设备,可以最大的发挥Windows计算机的潜能;无盘工作站是在客户机不安装硬盘的情况下,客户端通过网络启动的方式进入操作系统,开始工作。云终端和无盘工作站都可以用来搭建网络,本文主要对使用云终端与无盘工作站建站的区别做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针对齿轮测量中的双面啮合测量数据在云平台的数据处理问题,主要研究双啮误差评定方法、云端数据处理系统部署,以及云端数据处理软件设计。方法:云平台采用"Linux+Tomcat+MySQL+Java"架构,使用Javaweb技术;给出在云平台部署Web应用的方法;设计齿轮双啮测量数据云处理系统,实现客户端与云端、仪器端与云端的数据交互。齿轮双啮测量数据处理软件设计中的几个要点:网络IP地址、软件前端访问界面、齿轮双啮测量数据库及双啮误差评定。结果:给出软件界面,可实现数据在云平台的上传、下载,并将仪器端上传的齿轮双啮测量相关数据进行误差评定,得到齿轮双啮测量结果,示例中被测齿轮的径向综合总偏差为32.7μm、一齿径向综合偏差为9.5μm,按标准GB/T38192-2019评定为8级精度。结论:齿轮双啮测量数据云处理系统部署及实现相关技术研究,对精密仪器测量数据云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云计算的智能磨削云平台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工业和制造业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以云计算为发展方向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为工业和制造业的资源整合利用创造了全新的服务平台。针对工业云和云制造的特点,提出了将云计算应用到磨削加工领域的思想,建立了智能磨削云平台,介绍了智能磨削云平台的原理、结构和关键技术,并运用云计算技术开发的相关磨削云软件的应用情况,对智能磨削云平台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针对云制造过程中的制造资源虚拟化问题,分析了制造资源的存在形态、构成及其属性,提出基于RFID技术与对象名解析服务的制造资源感知与追溯逻辑架构,以实现物理制造资源虚拟化;通过建立虚拟制造资源静态-动态集成元模型,为异构、动态的虚拟制造资源的重组和融合提供统一描述机制;在此基础上,将移动Agent和云服务发现机制相融合,提出云Agent(cloud  Agent)的概念,并基于资源中介的改进合同网机制,实现云制造服务自适应管理和调度;给出了面向复杂产品协同的制造资源云服务平台原型系统,并结合汽轮机制造服务协同应用案例,初步实现了制造资源虚拟化和服务部署。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企业信息化进程面临的问题,对虚拟化技术和云计算技术进行了研究,对运用云计算技术建设企业私有云平台的适用性进行了论证。根据企业信息化应用的需求和特点,设计了一套企业私有云的开发和部署平台,其总体架构包括单点登录的企业门户、IaaS、PaaS、SaaS。同时将这套理论与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的信息化进行结合,在该企业成功实现了企业私有云平台的建设,并在其上构建了"杭汽轮一体化业务运营平台"。研究结果表明,该平台能很好地整合与管理现有的IT资源,大大提高了业务系统的柔软性和快速应变能力,对企业进行私有云平台建设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工业云计算平台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计算平台和云计算服务模式已成为后超算时代计算服务的主流载体和主流服务模式,其所蕴含的技术变革和创新服务模式将深刻影响到产业技术创新及产业竞争格局的发展,加快区域科技自主创新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分析了云计算平台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必然性,剖析了工业云平台的体系架构及其关键技术,并介绍了平台的开发、实现及典型应用实例。该平台已经服务北京区域经济体近100多家用户,有效地推动了区域经济体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生产及服务外包已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而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更是直接推动了服务外包在商业模式上的不断创新。论文对生产及服务外包综合支撑平台商业模式进行了研究初探。  相似文献   

16.
针对制造服务资源在制造商搜索、获取、匹配、交易、使用过程中的多样性、动态性、离散性等特点,提出了一种云制造服务资源集聚机制与新的商业模式,建立了面向装备制造行业的云制造服务需求与资源响应模型,并采用直觉梯形模糊集匹配算法进行求解。通过某风电设备的云制造服务应用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研究成果为促进装备制造服务化发展提供了一种先进实用的方法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为了在设计信息化过程中实现设计资源安全、稳定和高效的利用,通过分析目前网络化设计存在的问题,在网络化设计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云计算的技术与思想,提出云设计的概念,并分析云设计在整个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地位。为了支持云设计模式,基于企业服务总线提出一种云设计支持平台的体系架构,并研究了构建基于企业服务总线的云设计平台涉及到的关键技术。最后,结合某装备研发中心设计信息化,实现了基于总线的云设计平台原型系统,验证云设计在设计信息化中的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为快速、精确地从云制造平台资源池中搜索到满足用户需求的资源,实现资源与需求的高效匹配,提出了一种资源需求高效匹配策略。首先,建立了资源与需求的形式化描述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按基本信息进行聚类,对云服务池中的资源进行预处理,形成多个资源簇;其次,计算用户需求与各资源簇聚类中心基本信息的相似度,确立备选资源簇;最后,再分别从资源的状态信息、功能信息和服务信息3个方面对备选资源簇中的备选资源进行筛选匹配。实例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与已有的匹配方法相比,该方法在保持较高匹配精度的同时具有更高的匹配效率。  相似文献   

19.
针对整合磨削加工领域资源的问题,借鉴云计算与云制造的思想,提出并开发了整合与利用磨削软硬两大类资源的磨削云平台。提出了磨削云平台体系架构,设计了其软件结构,研究了其关键技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设计了磨削云平台应用需求模型及其工作流程与关键算法。开发了SaaS服务系统、PaaS服务系统、IaaS-to-PaaS分布式异构数据库同步复制系统、IaaS服务系统、用户注册登录管理系统5个软件子系统所组成的磨削云平台,使得企业在资源利用上更为优化便捷。将该磨削云平台应用于实际生产,有效提高了生产加工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