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水提醇沉法从落叶松中提取阿拉伯半乳聚糖。以阿拉伯半乳聚糖得率为检测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立了阿拉伯半乳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2 h,料液比1∶10(m/V),此工艺下阿拉伯半乳聚糖得率为6.37%。通过单因素试验确立了最佳醇沉工艺为:提取液浓缩比5∶1(V/V),加95%乙醇使醇沉终浓度为70%,醇沉时间20 h。  相似文献   

2.
以多糖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蜘蛛香多糖的最佳水提醇沉工艺,最佳水提工艺为:浸提温度100℃,料液比1:10,浸提时间5h,提取2次;最佳醇沉工艺为:浓缩液加入4倍体积90%乙醇,静置8h,此工艺下多糖得率为7.12%.该工艺简单、得率高,适于提取蜘蛛香多糖.  相似文献   

3.
以干燥的银杏叶为原料,采用酶法结合水提醇沉法提取其中的活性物质-银杏叶多糖(ginkgobiloba leaf polysaccharide GBLP)。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研究了料液比、温度、时间及浸提次数对银杏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从而确定了提取银杏叶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2h,料液比1∶15,浸提次数3次,纤维素酶0.5%,在提取液真空浓缩至原体积1/10的基础上,用3倍体积的无水乙醇进行沉淀,真空干燥,银杏叶多糖得率4.826%。  相似文献   

4.
为了开发泰山食用菌资源,进行了泰山美味牛肝菌子实体粗多糖水提、醇沉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泰山美味牛肝菌粗多糖热水浸提的工艺条件:粉碎度80目;料水比1:40;浸提温度100℃;浸提时间5h;添加5倍乙醇醇沉,提取2次粗多糖得率可达5.63%。  相似文献   

5.
竹黄菌丝体水溶性多糖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热水浸提法对竹黄菌丝体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以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选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法,考察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水比、浸提次数、醇沉倍数等5个因素时竹黄菌丝体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竹黄菌丝体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浸提温度100℃、浸提时间2 h、料水比1:80、提取3次、3倍乙醇沉淀,此条件下多糖得率可达到15.69%.  相似文献   

6.
广东淮山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热水浸提和碱提广东淮山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表明,广东淮山水溶性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8(w∶v)、45℃水浴、浸提2h;当浸提液浓缩4倍,95%乙醇添加量为浓缩液体积的4倍时,可得到多糖的最高沉降率98.3%。碱提广东淮山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8,NaOH浓度0.3mol/L,浸提时间1h,醇沉浓度80%。  相似文献   

7.
姬松茸子实体多糖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本文进行了姬松茸多糖子实体粉末水提、醇沉时的一些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最终得出了最优工艺条件:微波处理10min;料水比:1:30;浸提温度120℃;浸提时间3h;3倍乙醇加量沉淀6h,多糖提取得率可达9.12%。  相似文献   

8.
邓刚  焦聪聪  许杭琳  徐双双 《食品科学》2011,32(14):103-107
目的:对佛手废渣果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分别通过响应面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果胶的超声辅助酸提和乙醇沉析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响应面试验优化后的超声辅助酸提工艺条件为浸提时间37min、浸提温度63℃、超声功率395W、pH1.6。正交试验优化后的醇析条件为浓缩比1:4、醇析温度15℃、醇析时间1.5h、醇析液pH2.0、醇析液乙醇体积分数70%。结论:经验证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果胶提取得率22.1%,果胶醇析得率85.7%。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猴头菇多糖的提取率和含量,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影响猴头菇多糖热水浸提的影响因素(颗粒大小、提取次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及乙醇沉淀的影响因素(浸提液浓缩体积、醇沉浓度、醇沉时间)进行优化,以确定猴头菇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热水浸提的最优工艺为:猴头菇颗粒大小20目,提取料液比1∶20,在100℃提取2次,每次提取3h,此条件下猴头菇粗多糖提取率为10.31%,粗多糖含量为23.43%;而进一步优化的乙醇沉淀工艺为:浸提液浓缩80%的水分,乙醇沉淀浓度80%,室温下醇沉6h,此条件下猴头菇粗多糖提取率为6.86%,粗多糖含量为57.65%。  相似文献   

10.
以水为提取剂,采用水煮醇沉法提取铁棍山药的山药多糖,以水提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及乙醇体积分数4个影响因素,研究单因素对粗多糖得率的影响,L9(34)正交试验的结果表明,提取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2.5 h,乙醇体积分数75%,料液比1∶6(W∶V),粗多糖得率为6.77%,其中对山药粗多糖提取得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提取温度。  相似文献   

11.
以袖珍菇为原料进行多糖技术提取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对袖珍菇热水提取的工艺条件中料液比、时间、温度、浸提次数、醇沉条件对袖珍菇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从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组合:料液比:1∶40(mg/mL),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2 h,醇沉时乙醇浓度:70%,醇沉时间:4 h,醇沉温度:25℃。  相似文献   

12.
杏鲍菇水溶性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研究了热水浸提法提取杏鲍菇粗多糖的最佳工艺流程及工艺条件。用热水浸提杏鲍菇多糖,乙醇沉淀和Sevage法脱蛋白得到初步纯化的多糖,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的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确定影响杏鲍菇多糖得率的主次因素分别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乙醇浓度。结果表明,提取最优工艺为:时间3h,水温为90℃,乙醇的体积为提取液体积的70%,料液比为1:20时多糖沉淀量最大。此工艺条件下杏鲍菇多糖的得率为2.88%。  相似文献   

13.
筛选出最佳的大理百合多糖的醇沉分离工艺及脱蛋白方法;比较在不同提取液浓缩比和乙醇加量条件下的多糖沉淀率,筛选出最佳的提取液浓缩比和乙醇加量。从蛋白质清除率和多糖损失率两方面对Sevag法和三氯醋酸法进行比较。对大理百合多糖,提取液∶浓缩液=3∶1(体积比),乙醇加量为4倍体积的浓缩液,Sevag法去除蛋白质为最佳醇沉工艺和脱蛋白方法。  相似文献   

14.
荔枝粗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周浓 《现代食品科技》2006,22(3):121-123
利用热水浸提三氯醋酸脱蛋白醇沉等工艺从荔枝干果中提取多糖,用蒽酮-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提取多糖的条件.结果表明:荔枝多糖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50、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4h.  相似文献   

15.
新疆黑桑椹多糖的提取和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实验采用热水浸提法从新疆黑桑椹中提取多糖,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选最佳提取工艺,并采用改良的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显示,影响桑椹多糖得率因素的优先次序为:浸提时间〉固液比〉温度〉浸提次数;桑椹多糖水提法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时间2h、固液比1:30、浸提温度70℃、浸提3次。在此工艺下多糖得率为3.24%。  相似文献   

16.
正交实验法优选马尾松花粉多糖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正交实验对松花粉中水溶性多糖水提取条件进行研究,确定松花粉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松花粉在料液比为1∶15,温度85℃的热水中浸提2h,浸提次数4次,经大孔树脂脱色,真空浓缩,酶-Sevage结合法除蛋白后,95%乙醇沉淀得花粉粗多糖,苯酚-硫酸法于490nm下测吸光值,计算总糖含量。在以上条件下,松花粉多糖的得率可达1.70%。其中浸提温度、料液比、提取次数、浸提时间对多糖得率影响依次减小,比较分析了各因素条件下松花粉多糖提取得率,为更好利用松花粉多糖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怀地黄和怀山药混合提取多糖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怀地黄和怀山药混合提取多糖的工艺参数进行研究。通过考察提取温度、固液比、提取液pH、浸提液与乙醇添加量对怀地黄和怀山药混合提取多糖的影响,采用L(933)正交试验,以多糖含量作为指标,确定混合提取多糖的最佳温度、pH、固液比。结果:怀地黄和怀山药混合提取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浸提温度65℃、浸提液pH 5.0、固液比为1∶20(g/mL)、浸提液浓缩比为4∶1,沉降剂乙醇添加量6倍于浸提液体积,混合提取多糖率为44.78%。  相似文献   

18.
以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水提醇沉法对黄鸡枞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选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考察料液比、提取温度、浸提时间3个因素对该菌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黄鸡枞水溶性多糖提取率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料液比提取温度浸提时间,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该菌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0,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2 h,在此条件下,其多糖得率可达4.7%,为改善黄鸡枞多糖的提取方法提供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9.
对广西莪术多糖(CKP)的水提醇沉工艺进行优化。以CKP的提取率和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三因素对水提工艺的影响;考察醇沉前药液体积比、乙醇体积分数、醇沉时间3因素对醇沉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水提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5,在70℃下水提1.5 h;最佳醇沉工艺条件为药液体积比1︰1.3,75%的乙醇沉淀24 h。在此工艺条件下,CKP的提取率和含量分别达到3.802%和8.556μg/mL。  相似文献   

20.
从茶渣中提取茶多糖工艺条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低档茶叶提取茶多酚后的茶渣为原料,研究茶叶多糖的水提工艺及初步纯化技术。分别就提取过程中的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浸提次数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并用L9(34)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用醇沉及脱蛋白技术对茶多糖进行初步纯化,得出优化的工艺为:料液比1∶30,浸提温度85℃,浸提时间2h,浸提次数3次,浓缩液与95%乙醇用量1∶5,乙醇沉淀静止6h,Sevage法脱蛋白3次,茶多糖的得率为4.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