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介绍了西藏华泰龙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角岩的矿石性质,针对该低品位铜矿石进行了详细的微生物浸出试验研究,在原矿铜品位仅为0.12%、SiO_2含量高达69.12%的情况下,用接种量为10%的浸矿菌液,浸出1 d时,铜浸出率即为34.44%,浸出11 d时,浸出率达到70.02%,此时较无菌条件下的浸出率高出17.4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我国低品位氧化铜矿石资源储量较丰富,而易选、高品位铜矿石资源较贫乏。为解决我国铜资源的自给自足问题,加强低品位氧化铜矿石资源的选冶技术研究非常必要。为使业界较全面了解低品位氧化铜矿石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推动低品位氧化铜矿石资源选冶技术的进步,主要从常规浸出、细菌浸出、选冶联合工艺等方面介绍了低品位氧化铜矿石选矿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并且指出常规浸出、细菌浸出以及选冶联合工艺将是未来解决低品位难选氧化铜矿石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为使团聚体在酸性条件下保持稳定并提高浸出效率,对高压辊磨机破碎后的低品位铜矿石进行了地质聚合反应制团后的生物浸出研究。考察了地质聚合物凝胶对浸矿微生物氧化活性的影响,以及原料、团聚体和粗颗粒矿石在柱浸中的表现,并借助核磁共振波谱(NM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技术研究了团聚体的性质。结果表明:经高压辊磨机破碎的矿石制团后浸出,66 d浸出率为61%,而粗颗粒矿石在相同时间内浸出率仅为28%;地质聚合物凝胶不会减弱微生物的氧化活性;原料经制团后渗透性显著提高且团聚体在柱浸时能长时间保持稳定;地质聚合物凝胶的形成是团聚体在酸性条件下稳定的原因,且矿石颗粒以地质聚合反应团聚后,颗粒间仍存在有大量的孔隙和裂纹而利于浸出。高压辊磨机破碎后的低品位铜矿石经地质聚合反应制团后生物浸出可使得低品位铜矿石的提取更加高效,并被期望在堆浸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4.
矿石堆浸浸出率影响因素研究及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提高矿石堆浸浸出率为目的,分析了矿石性质、浸堆构筑、矿石粒度、布液方式及布液强度、溶浸液以及浸出环境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结合工艺实践,提出了下一步研究的方向。为在微生物作用下提高浸出率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金堆城低品位钼矿石可浸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金堆城钼矿的矿石样品进行的矿石矿物学研究表明,钼矿石属原生硫化矿,钼矿物主要为辉钼矿,矿石品位低,含钼为0.078%。进行的室内浸出试验表明,细菌浸出时钼的浸出率高于化学浸出的浸出率,摇瓶试验时可提高钼浸出率11%,柱浸时提高钼浸出率8.1%。摇瓶试验时的化学浸出率在20.2%-24.1%之间,细菌浸出率为35.1%。  相似文献   

6.
我国原地爆破浸出开采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重点论述了溶浸开采中的原地爆破浸出的相关理论与关键技术;应用原(就)地爆破浸出开采技术在开发铀矿产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矿山经营状况和振光铀矿冶等各所取得的重大成果。论述应用溶浸开采的特有工艺技术,开发我国铀工业各类低品位矿石、残矿、表外矿石及尾矿等二次矿产资源所具有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7.
王俊  王清良  胡鄂明 《矿冶工程》2017,37(3):108-110
针对氧化铍含量为0.515%的某低品位铍矿, 采用微波加热对矿石进行预处理, 研究了微波预处理及振荡浸出工艺。结果表明: 在微波预处理温度230 ℃、处理时间4 h, 铍矿石和浓硫酸质量比1∶1.4、振荡浸出时间4 h条件下, 铍浸出率达到96.7%。该工艺为低品位铍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采用焙烧-加温酸浸方法对西藏某低品位类质同象铍矿石进行回收,考察了焙烧温度、磨矿细度、焙烧时间、浸出时间和酸矿质量比对铍浸出率的影响。对于原矿铍品位为0.1268%,确定磨矿细度-0.074mm含量为80.00%,焙烧温度为800℃,焙烧时间为4h,酸矿质量比为0.8:1,加温温度为85℃,液固比为4:1,搅拌浸出时间为24h浸出工艺条件;最终获得铍浸出率为84.16%的良好指标。表明该低品位类质同象铍矿石采用焙烧-加温酸浸工艺是可以回收利用的。  相似文献   

9.
低品位矿石微生物浸出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生物种类及其作用机理是浸出低品位矿石的关键所在。将浸矿细菌分为中温菌、中等嗜热菌和高温菌三类,分别对其生长环境、外部形态特征和浸矿特性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为浸矿菌种的选择提供依据。微生物作用机理至今还存在很大争议,普遍的观点认为主要有三种作用机理:直接作用、间接作用和直接———间接复合作用,本文将浸出体系中的细菌分为游离细菌和吸附细菌,提出了间接———接触间接———直接复合作用机理,并分析了各种情况下的主要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0.
低品位铜矿微生物浸出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颖博  林海 《金属矿山》2010,39(1):11-15
介绍了目前细菌浸铜技术的概况,阐述了微生物浸出低品位铜矿的现状,包括优良菌种的培育、完善的浸矿工艺和生物反应器的改进,并指出了低品位铜矿、特别是低品位铜尾矿微生物浸出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磷矿不仅是一种化工矿物原料,更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在我国磷矿资源日益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的大背景下,科学、合理地利用宝贵的磷矿资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与传统工艺相比,微生物冶金技术有成本低、能耗低、流程简单和环境友好等特点,在低品位难选冶的矿产资源的开发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目前我国磷矿资源的特点和现有的浸矿微生物种类;接着对比了各个菌种浸矿的特点,发现中等嗜热菌为浸矿效果最好的菌种,二步浸出效果明显优于一步浸出。分析了细菌的浸矿优势、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详细介绍细菌在浸出磷矿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指出微生物浸矿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对微生物选冶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镍矿既是我国的战略矿产,也是我国的紧缺矿产,《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提出,要建立战略性矿产监测预警机制,系统开展国内外矿产品供需和资源形势分析。本文依托近十年的镍矿资源和开发利用数据,阐述了我国镍矿的资源分布、储量情况、开发利用情况、消费情况及国内外供需格局,分析了在极端情况下国内镍矿资源还存在着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提出了加大国内储量利用程度、提高开采技术研发、加强技术出口,与资源国镍业跨国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扩大镍进口来源,降低进口集中度等建议,为保障我国镍矿资源供应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矿产资源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安全是新时代国家安全体系中重要的非传统安全领域,因此必须谨防战略性、颠覆性错误。本文从我国历史发展和现实国情出发,梳理了我国自然资源安全观的三个发展阶段及其时代特色,指出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安全形势趋于复杂严峻,国内重要矿产资源产业链、供应链仍面临核心技术受限和结构性短缺等问题,国际矿产资源权益受贸易保护主义影响和霸权主义遏制。根据世界各国矿产资源安全战略措施和实践经验,提出我国应以科技自立自强为支撑,实施产业链、供应链双链协同驱动的矿产资源安全战略,从加强国内地质找矿力度、构建矿产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完善国家战略矿产资源储备体系、拓展国际矿产资源市场、重视矿产资源安全监测预警等五个方面防范抵御我国矿产资源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4.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强。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缓解由矿产资源短缺带来的发展压力成为重要的课题。本文从我国矿产资源消耗的状况出发,提出要树立科学资源观,并把科学资源观的内容具体表述为辩证的资源认识观、合理的资源配置观、全面的资源效益观和开放的资源战略观,并把开源节流,深挖矿产资源潜力,完善矿产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继续实施“走出去”的资源开发利用战略作为科学资源观的可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5.
由于矿物逐渐被开采,优质矿物资源日益短缺,“贫、细、杂” 矿物的选别回收亟待解决,人们对选矿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特殊的微生物本身或者其代谢物可以将矿物中的离子溶解出来,或者改变矿物的表面性质,并且,与传统选矿药剂和浸出剂相比,微生物具有成本较低,对后续环境污染小的优势,因此,微生物浮选和微生物冶金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微生物浸出、氧化、分解和微生物在矿物表面的吸附、化学反应及微生物细胞表面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实现社会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留春 《中国矿业》2003,12(10):1-3
人口、资源和环境是实现社会持续发展的三要素,而资源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我国人均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目前除了煤以外.所有的矿产资源都处于紧张状态,将在20~30年内面临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在内的各种资源的短缺。而海洋是一个巨大资源宝库,是大自然留给21世纪人类的新资源,也是21世纪重要的陆地可接替资源。因此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可实现资源的持续问题,是人类生活和生存的基本保障,也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湿法浸出直接提取的技术特点,对湿法浸出直接提取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作了全面的介绍。认为采用湿法浸出直接提取技术回收低品位矿产资源是大势所趋,前景广阔。我国企业采用湿法浸出直接提取技术回收矿产资源的规模较小,需要向大规模高产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石油资源短缺现象日益严重,近年来石油企业获取了高额利润,却忽略了资源耗减和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因此,本文将我国现行的石油资源税费统称为石油资源开发补偿税费,以突显石油资源税费定位于资源开发补偿的重要性,通过国际比较分析了我国石油资源开发补偿税费存在的诸多问题,指出资源耗竭补贴和生态补偿机制均不完善的现状。最后,在借鉴国外石油资源开发补偿税费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开发补偿税费政策的改革方案,建议将矿产资源补偿费并入资源税,建立资源耗减补偿与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提高资源税税率,实行差别比例税率和动态滑动税率相结合的灵活税率机制。  相似文献   

19.
多途径开辟我国钾矿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可溶性钾矿资源贫乏,钾肥生产缺口很大。继续在成钾有利地区勘察,大力开发液态钾矿、非可溶性含钾岩矿和油气伴生钾矿,充分利用邻国资源是解决我国钾矿资源短缺、促进钾肥工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大宗性矿产资源安全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大宗性矿产资源日渐紧缺的局面,选取资源可采储量、资源储采比、资源自给率、资源进口份额、资源进口集中度等5个指标对我国大宗性矿产资源安全性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宗性矿产资源呈现可采储量不足,资源服务年限很短,资源自给率过低,资源进口份额过大,进口集中度过高等问题,大宗性矿产资源供应的安全问题十分严峻,注重大宗性矿产资源安全性,对于我国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