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毛泽东的实践论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视知行、强调实践的特质,突出实践中人的主体性;批判了唯理论与经验论的知行观点,发展了中国哲学的认识论范畴和朴素唯物主义知行观;是对知行关系学说的最高认识与理解,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相似文献   

2.
知行关系的探讨一直是近现代哲学史一个重要的哲学话题之一。在经验的积累发展以及思辨能力的提高过程中,实践应用水平及能力也在逐步提高,在行动中思辨又在思辨中行动的这种知行合一观已经成为知行关系的主流发展趋势。对确定性的寻求中所遇到的障碍,就是在对知行关系尤其是“行”的各种状况研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矛盾和困难。  相似文献   

3.
作者针对有些文章无原则地拔高扭曲《孙文学说——行易知难(心理建设)》原意,重新解读孙中山的"知行观"。首先,介绍了孙中山先生此文写作的背景与意图;其次,概述了孙中山的"知行观"哲学体系:"行易知难"这一哲学思想中深刻的表明一切知识都是从"行"开始的;孙中山基于"行先知后"及其实证将人类的知行关系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孙中山的"知难行易"同时还包含着"能知必能行"观念。  相似文献   

4.
研究结合西方管理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现象,以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实践对组织支持与情感承诺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为研究焦点,通过对372位员工的问卷调查,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发现:当代员工持有两种不同内涵的组织观,分别为"抽象主体组织观"和"关系场域组织观";HRM的关系实践可能会强化组织的情境地位,使得个体更倾向于将组织理解为人际关系的场域;HRM关系实践在不同性质的组织中发挥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HRM关系实践在态度方面会降低员工对组织的信任、程序公平感和情感依附水平;在行为层面会因私人关系对组织公共资源的非竞争性占有而增加工作竞争的程度,变相地激励员工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5.
王宁山 《宁波经济》2007,(11):45-47
知行关系,是中国哲学传统的基本课题。本文从其渊源及流变进程入手,梳理了知行从两分到合一以及嬗变的脉络走向,去粗取精,推陈出新,尝试探析其在当今教育思想中的创造性转换及其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传统管理理论范式在解构复杂管理实践上存在的局部性与割裂性缺陷,提出并构建了情境基础观。首先,基于情境理论与传统管理理论范式,提出并解析了情境基础观的概念内涵;其次,解构情境基础观的要素结构,初步描画了由基本要素和独特要素构成的“情境谱系”;再次,通过多重情境要素关系的处理实现“情境深化”,并形成以情境谱系和情境深化相整合的情境化为内核,以“管理实践—情境化—管理理论”为外缘的情境基础观框架;最后,结合多元研究方法,提出理论与情境相协同的本土管理理论构建路径,以期为构建本土管理理论体系以及管理的中国学派作出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现代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平 《黑河学刊》2004,42(1):19-21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认识和掌握它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产生的渊源和意义,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涵,并提出了实践在现代社会应具有的价值理念,即宽容、批判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绿色发展理念有着深厚的理论与实践渊源,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内在意蕴和价值规约。在绿色发展框架内,传统资源观面临着消解与嬗变,资源演化观、资源安全观、资源分配观、资源利用观、资源战略观、资源价值观建构并重塑了新型资源观的内涵旨趣,实现了对传统资源观的超越。西藏作为国内政治-经济-生态特殊区域,绿色与和谐应成为其矿业开发的目标逻辑与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劳动观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厚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思想,生逢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世界处于百年之未有大变局的思想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习近平劳动观的三重维度分别是劳动价值观、劳动认识观、劳动实践观,三者分别回答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中国劳动人民需要什么样的劳动、怎样认识劳动以及怎...  相似文献   

10.
人们对语言的认识,对认知的认识,对教育测量的认识对语言测试的发展是有着重要影响的.语言的本质是什么?语言知识与语言应用能力的关系如何、测试的信度与效度是什么关系等问题,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测试的看法和测试实践.厘清语言测试涉及的这些基本问题,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语言测试观,从而能够更好地指导语言测试实践.  相似文献   

11.
两性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最直接的关系,但传统性别观使人们对两性性别的关系无法进行全面的认识,极大的限制了人类的发展,所以新的合理的性别观必须建立."自由和谐"型性别观的建立使人类全面地占有了自己的性别,两性和谐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才能使人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朱琳  王甜 《魅力中国》2010,(14):8-8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角度,对以往的工业设计中人机关系因脱离实践观而存在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指导下的人机关系的界定、马克思主义为人机关系的发展指明方向这三方面对论点进行了论述.结论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工业设计之人机关系相结合,不但能够指导人机关系健康发展,而且为马克思主义的应用开拓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诚信观有着丰富的内涵,而这种丰富内涵的根源,在于其所根植的深厚的思想根基和悠久的历史渊源.诚信最初来源于人对待鬼神的态度,中国哲人把这种态度运用到人际关系之中,讲求人际之间的言而有信,使其从神学走向了人学.中国早期社会中的诚信实践活动,传说和现实中的圣人对诚信的躬行与垂范,促使古代哲人对其进行理性的反思,成为中国传统诚信观产生的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正确指导中国梦的实现路径。要运用生成性的实践思维方式认识中国梦;运用主体性的实践思维方式践行中国梦;运用辩证的实践思维方式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15.
王佳琦 《理论观察》2014,(10):132-133
大学时期是廉洁意识养成的重要阶段,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关系党和国家的未来。处于转型期的大学生廉洁意识呈现复杂性,体现在对腐败认知不到位、崇拜"权力"、"关系"、自律意识缺乏等。中华优秀的传统廉洁文化蕴涵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充分挖掘其内涵,古为今用。有效发挥其道德约束和法制约束功能,将中华传统廉洁文化中的软约束与硬约束相结合,使其相辅相成。通过继承与发扬中华传统廉洁文化,强化廉洁意识,使当代大学生将廉洁意识"内化于心、外见于行、固化于制",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教学实践,从情理关系、师生关系、知行关系、思想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等方面做了阐述,以期引起同仁广泛的关注,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7.
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最有活力的一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传统和合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当今社会发展所用.本文从传统和合思想的释义及内涵着手,详细说明习近平对传统和合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实践,最后得出习近平和合观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在中国古代思想世界中,知行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哲学家们所探讨的重要议题。不同的哲学人物与思想学派提出了不同的学术观点。程朱主张"知先行后",突出"知"的极端重要作用;王夫之认为"行先知后",主张行优于知、行高于知;王阳明则提出了"知行合一"论,主张知即行,行即知,知行不可二分。王阳明先生曾说:"如今苦苦定要说知行做两个是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先生提出"行易知难"知行观,主要是批判人们在生活中畏难不敢行,不敢有所为的心理行为倾向,力倡"以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的知行观.激励国人勇于进取,无畏力行,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奋斗.  相似文献   

20.
实践观问题是哲学领域的基本和基础性问题.不同的哲学流派与观点对实践观的认识是不同的.违心主义与唯物主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二者在认识世界的基础出发点具有显著的区别.各自虽然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但是二者都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固有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观点和基本观点就是实践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