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黄豆豆 《科学决策》2008,(10):66-67
当代德育正面临着一个困境,即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巨大反差和分离。如何促进大学生知行合一,是高校德育工作者需要反思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从高校自身角度去分析出现这种知行分离现象的原因,并就促进大学生道德知行统一的教育应对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知行关系的探讨一直是近现代哲学史一个重要的哲学话题之一。在经验的积累发展以及思辨能力的提高过程中,实践应用水平及能力也在逐步提高,在行动中思辨又在思辨中行动的这种知行合一观已经成为知行关系的主流发展趋势。对确定性的寻求中所遇到的障碍,就是在对知行关系尤其是“行”的各种状况研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矛盾和困难。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先生提出"行易知难"知行观,主要是批判人们在生活中畏难不敢行,不敢有所为的心理行为倾向,力倡"以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的知行观.激励国人勇于进取,无畏力行,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奋斗.  相似文献   

4.
郭小路 《魅力中国》2011,(8):179-179
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知行脱节的现象却十分普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甚理想。而情感因素是思想政治教育知行转化的中间环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因此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知行转化中情感因素的重要性、作用以及培养情感因素的途径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针对党内出现的教条主义错误,从思想路线的高度进行反思,完成了《实践论》。其中所阐述的知行观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关系密切,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条件下对传统知行观中对于实践内涵、主客体以及知行关系等诸多问题的继承与发展。体现为:扩大了知行主体;丰富知行的形式与内涵;辩证看待两种认识形式;明确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深化知行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6.
作者针对有些文章无原则地拔高扭曲《孙文学说——行易知难(心理建设)》原意,重新解读孙中山的"知行观"。首先,介绍了孙中山先生此文写作的背景与意图;其次,概述了孙中山的"知行观"哲学体系:"行易知难"这一哲学思想中深刻的表明一切知识都是从"行"开始的;孙中山基于"行先知后"及其实证将人类的知行关系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孙中山的"知难行易"同时还包含着"能知必能行"观念。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教学实践,从情理关系、师生关系、知行关系、思想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等方面做了阐述,以期引起同仁广泛的关注,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8.
当前的道德生活中有一个“知行不一”的难题。亚里士多德不同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他承认该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发生,并认为非理性因素的影响、道德意志的强弱以及是否具有实践判断力等因素对“知行不一”问题有着重要影响。这些思想对我们当前的道德教育非常具有启发意义:在道德教育实践中应从单纯的道德认知教育向道德认知中非理性因素的作用研究、道德意志的培养以及实践判断力的锻炼等方面侧重。  相似文献   

9.
当前的道德生活中有一个“知行不一”的难题.亚里士多德不同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他承认该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发生,并认为非理性因素的影响、道德意志的强弱以及是否具有实践判断力等因素对“知行不一”问题有着重要影响.这些思想对我们当前的道德教育非常具有启发意义:在道德教育实践中应从单纯的道德认知教育向道德认知中非理性因素的作用研究、道德意志的培养以及实践判断力的锻炼等方面侧重.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是指导性的,又是其中的内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仅要使学生知"马",更要让学生用"马"。但调查研究显示,知行脱节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正是在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基础上提出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一个世纪前,孙中山先生为了鼓舞革命党人勇于投身斗争实践,提出和宣扬"知难行易"的认识论学说,以此否定传统的"知易行难"之说。他认为"知难而行易,行先而知后",主张"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这种富于创意和特色的知行观,作为孙中山哲学思想中最有代表性的内容而独树一帜于中国哲学史。  相似文献   

12.
探析当代高校学生思想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有明显提高,理想、信念立足现实、追求实际,但少数人精神状态堪忧.其思想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思想认识不高;存在严重的知行不一致;面临多种压力,产生许多心理问题,造成许多隐患.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思想教育的角度分析了当代大学生道德知与行上呈现的矛盾,指出当代大学生在对待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义与利的关系间,在专业选择和求职选择间,在公德状况和道德修养现状间,在对待婚恋观的认识与行为间,以及在对待人生价值问题的处理上,均存在着言行不一的现象。并简要分析了这些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据此提出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究的是新时期下知行思想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目的是利用知行合一的思想,根据社会现状来解决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如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就业市场机制不能完全融合;创业实践环节不够健全;师资梯队建设不够完善等。提出了利用知行合一思想来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观点,利用提升"知"的实用性和方向性、拓展"行"的深度、优化导师库等方法来不断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对知行思想的概述、现状的分析、从知行思想中获得的启示、解决方法的提出,阐释了新时期下知行思想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的实践论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视知行、强调实践的特质,突出实践中人的主体性;批判了唯理论与经验论的知行观点,发展了中国哲学的认识论范畴和朴素唯物主义知行观;是对知行关系学说的最高认识与理解,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相似文献   

16.
正从家庭暴力化解到老人赡养矛盾,从农村邻里纠纷到拆违治水引起的社会矛盾……在北仑小港街道的田间地头,活跃着一群"浃江知行社"的身影。他们既懂法律又讲道理,还善于沟通,被当地村民亲切地唤作"知行者"。一年前,北仑区小港和戚家山两个街道在地缘相亲、人缘相近的几个村组建了"浃江知行社",专门调解农村矛盾和邻里纠纷。小港街道党工委书记柯  相似文献   

17.
何秀萍 《魅力中国》2014,(27):116-116
教师要不断创设富有变化的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情境,才能推动其求知欲,发展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形成为科技进步作贡献的兴趣和志向,创新意识不能只靠教师的讲述来启发,在课堂上要注意知行结合,营造兴趣氛围。精讲多练,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能干巧干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创造。  相似文献   

18.
正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杨知行长期致力于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工程科技的发展,从创新技术方案、突破关键技术、制定国际标准、产业链建设、推动国内外国模应用及推进国际标准制定,到跻身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技术国家先进水平,都有突破性的成就和杰出的贡献。1999年7月,杨知行教授发起成立清华大学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研发中心并出任该中心主任,提出了自主原创的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传输体制(TDS-OFDM),研发成功地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中国古代思想世界中,知行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哲学家们所探讨的重要议题。不同的哲学人物与思想学派提出了不同的学术观点。程朱主张"知先行后",突出"知"的极端重要作用;王夫之认为"行先知后",主张行优于知、行高于知;王阳明则提出了"知行合一"论,主张知即行,行即知,知行不可二分。王阳明先生曾说:"如今苦苦定要说知行做两个是  相似文献   

20.
朱冬梅 《理论观察》2007,(4):118-119
在长期的道德实践过程中,中西方思想家、教育家根据未成年人道德形成、发展的实际,总结了一些有利于其道德养成教育的原则,概括起来主要有: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可操作性原则、主体性原则、知行统一原则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