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竭素高氯酸盐对糖尿病肾病(DN)所致肾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单次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DN小鼠模型.设血竭素高氯酸盐20、10和5 mg/(kg·d) 3个剂量治疗组,将血竭素高氯酸盐溶于等渗盐水中灌胃,以胰岛素治疗为对照组,同时设DN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治疗4周后检测小鼠肾质量指数、肾小球细胞外基质(ECM)、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清除率.用RT-PCR法检测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SGK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纤连蛋白(FN)的mRNA表达.结果:不同剂量血竭素高氯酸盐治疗组对SGK1、TGF-β1及FN的mRNA表达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表达水平低于糖尿病(DM)模型组,其中血竭素高氯酸盐20和10 mg/kg组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血竭素高氯酸盐治疗组的肾质量指数、血清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定量及ECM均较DN模型组下降(P<0.05).结论:血竭素高氯酸盐能防治小鼠DN的肾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肾皮质TGF-β1、SGK1及FN的mRN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黄素(Emodin)对糖尿病肾病(DN)模型小鼠AMPKα1/TLR4/p65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SPF级雄性KK-Ay小鼠,经高脂饲料诱导3周建立DN模型,将30只模型成功KK-Ay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大黄素高、中、低剂量组,每组6只,另将6只雄性C57BL/6J小鼠设为正常组,分组后大黄素低剂量组由于操作失误导致1只小鼠死亡。正常组及模型组予去离子水10 ml/(kg·d),阳性药组予缬沙坦13. 33 mg/(kg·d),大黄素各组分别予大黄素13. 33 mg/(kg·d)、6. 67 mg/(kg·d)、3. 33 mg/(kg·d)灌胃。各组小鼠每日灌胃1次,连续干预治疗12周,留取血清及肾组织标本。以RT-PCR技术检测肾组织AMPKα1、TLR4、p65、白介素-6(IL-6)、白介素-18(IL-18) mRNA转录水平; Western blot技术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肾组织AMPKα1、p65蛋白表达水平; ELISA技术检测血清中IL-6、IL-18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AMPKα1 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 0. 01); TLR4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 0. 01); p65、IL-6、IL-18 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 0. 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AMPKα1 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 0. 01,P 0. 05);各用药组TLR4、p65、IL-6、IL-18mRNA及蛋白转录水平显著下调(P 0. 01,P 0. 05)。结论大黄素降低IL-6、IL-18等促炎因子表达,减轻DN免疫炎性损伤作用可能与上调AMPKα1活性,抑制TLR4/p65信号通路,减少下游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实验性研究壮通饮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皮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纤维连接蛋白(FN)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壮通饮对D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肾切除术合并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制备DN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卡托普利西药组(1g/kg)和壮通饮低(6.8g/kg)、中(13.6g/kg)、高(27.2g/kg)剂量7个组。于实验给药治疗6周后,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大鼠肾皮质CTGF、TGF-β1、PAI-1、FN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结果壮通饮可以降低DN大鼠肾皮质CTGF、TGF-β1、PAI-1、FN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结论壮通饮能改善肾皮质CTGF、TGF-β1、PAI-1、FN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以减轻肾脏病理改变,对DN大鼠的肾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糖肾清2号有效成分对糖尿病肾病小鼠肾脏及血清中PPARγ、RANTES、IL-1β、MCP-1水平的影响,探讨该方减轻DN小鼠肾脏损伤的作用。方法将KK-Ay小鼠30只予高脂饲料喂养3周制备糖尿病肾病模型。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缬沙坦13. 33 mg/kg),糖肾清2号高、中、低剂量组(糖肾清2号方有效成分13. 33 mg/kg,6. 67 mg/kg,3. 33 mg/kg),另设6只C57BL/6J小鼠为正常组,各组小鼠灌胃1次/d,连续干预12周后取血清及肾脏。采用RT-PCR技术检测肾脏组织PPARγ,RANTES,IL-1β,MCP-1mRNA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技术测定肾脏组织PPARγ、RANTES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MC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PPARγ mRNA水平下调,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 0. 01),RANTES、IL-1β、MCP-1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 0. 01)。与模型组比较,TSQ高、中、低剂量组PPARγ mRNA水平下调,蛋白水平上调(P 0. 05,P 0. 01),RANTES、IL-1β、MCP-1 mRNA及蛋白表达均下调(P 0. 05,P 0. 01)。结论糖肾清2号方可以上调DN小鼠PPARγ水平,抑制炎性损伤,对DN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gasdermin D蛋白(GSDMD)在高尿酸血症(HUA)后肾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用C57BL/6J的野生型小鼠和GSDMD敲除小鼠作为实验动物,将其分为4组,野生型小鼠正常饮食组(WT-Norm-diet组),野生型小鼠高尿酸造模组(WT-HUA组),GSDMD敲除小鼠正常饮食组(KO-Norm-diet组)和GSDMD敲除小鼠高尿酸造模组(KO-HUA组)。HUA动物造模选用氧嗪酸钾[250 mg/(kg·d)]和腺嘌呤[50 mg/(kg·d)]对小鼠灌胃28 d;血生化检测肌酐和尿酸变化;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肾皮质GSDMD、GSDMD-N的蛋白表达;RT-PCR检测KIM-1和NAGL的表达量。结果:与WT-Norm-diet组比较,WT-HUA组小鼠血清中尿酸升高(P<0.01);肾皮质中GSDMD、GSDMD-N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KIM-1 mRNA的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WT-HUA组比较,KO-HUA组小鼠血清尿酸、肌酐水平、NAGL mRNA表达降低(P&l...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甲磺酸伊马替尼(STI 571)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 48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小剂量治疗组[80 mg/(kg·d)],大剂量治疗组[160 mg/(kg·d)].采用左侧输尿管双结扎的方法建立UUO模型,治疗组每天以80、160 mg/kg STI 571灌胃.于术后第8、11天分别处死各组小鼠6只.用酸水解-比色法测定肾组织胶原的含量;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肾脏纤维连结蛋白(FN)的沉积.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FN和Ⅲ型胶原(Col Ⅲ) mRNA表达.结果 治疗组的肾组织胶原含量在术后第11天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且不同剂量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模型组和治疗组左肾FN含量随梗阻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术后第11天治疗组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低(P<0.05),且不同剂量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均P<0.05).模型组FN和Col Ⅲα1 mRNA表达随梗阻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在对应时间点上治疗组FN和Col Ⅲα1 mRNA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低(均P<0.05),且不同剂量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STI 571可显著减轻UUO小鼠梗阻侧肾脏间质纤维化,下调FN和Col Ⅲ的表达,减少肾间质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对UUO小鼠肾间质纤维化有一定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竭乳剂(Dragon's blood)对四氧嘧啶造模糖尿病小鼠肝脏组织中糖原含量和糖原合成酶激酶(GSK-3β)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0只远交系昆明小鼠分为6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糖尿病模型组,C、D、E组分别为血竭乳剂低、中、高剂量用药组,F组为盐酸二甲双胍(C4H11N5·HCL)用药组,每组20只,A组饲料为标准颗粒饲料,B-F组饲料为高糖高脂饲料.造模成功后,C、D、E组血竭乳荆低、中、高剂量用药分别按125mg/(kg·d)、250mg/(kg·d)、500mg/(kg·d)小鼠体重给予灌胃,B组给予生理盐水等体积灌胃,F组C4H11N5·HICL按100mg/(kg·d)小鼠体重溶于等体积生理盐水给予灌胃,1次/天,连续给药7天.检测空腹血糖(FPG)水平、肝糖原含量及GSK-3p含量.结果:小鼠肝组织中GSK-3β蛋白表达比DM模型组下降(P<0.05),比正常时照组升高(P<0.05).结论:血竭乳剂可增加四氧嘧啶造模糖尿病小鼠肝糖原含量.降低GSK-3β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丹参素对妊娠期糖尿病模型大鼠肾脏的影响及对STAT3/JAK2/SOCS1信号通路分子的干预作用。方法:对SPF级怀孕SD大鼠进行链脲佐菌素(STZ)注射构建妊娠期糖尿病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模型组(n=10)、厄贝沙坦组(n=10),丹参素低剂量组(n=10)、丹参素中剂量组(n=10)和丹参素高剂量组(n=10),造模成功后各治疗组分别给予厄贝沙坦[10 mg/(kg·d)]及低[10 mg/(kg·d)、中[15 mg/(kg·d)]、高[20 mg/(kg·d)]剂量的丹参素灌胃7 d。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大生化检测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蛋白,血糖仪检测空腹血糖,通过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肾脏组织中信号传感器和转录激活剂3 (STAT3)、酪氨酸蛋白激酶2 (JAK2)、抑制细胞因子信号1 (SOCS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丹参素能显著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降低外周血Scr、BUN、尿蛋白和空腹血糖水平,并且显著抑制STAT3、JAK2和SOCS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P...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GBE)、卡托普利和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并比较它们对DN作用的异同,从而为联合用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SD大鼠一次性ip链脲佐菌素(STZ)60 mg/kg诱导DN肾病模型.造模成功的DN大鼠随机分为4组:DN组、GBE治疗组(100 mg/kg)、卡托普利治疗组(10 mg/kg)和缬沙坦治疗组(15 mg/kg).对照组及DN组ig给予1%羧甲基纤维素治疗.治疗12周后收集标本.电镜观察肾小球基底膜(GBM)厚度;放射免疫法测定肾皮质层黏蛋白和Ⅳ型胶原的量;免疫组化法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结缔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蛋白表达;RT-PCR法测定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 GBE、卡托普利和缬沙坦均能显著改善DN大鼠GBM增厚现象,降低肾皮质中层黏蛋白和Ⅳ型胶原的量.3种药物一方面通过抑制直接促进细胞外基质(ECM)合成的TGF-β1和CTGF的表达而抑制ECM的积聚.另一方面通过其分解平衡系统MMP2/TIMP2而使ECM表达减少.并且发现GBE改善GBM的作用较卡托普利和缬沙坦弱,而抑制肾皮质层黏蛋白和Ⅳ型胶原的作用较强.结论 GBE、卡托普利和缬沙坦均可抑制ECM的大量表达,并且GBE抑制GBM增厚的作用较其他两药弱,而抑制肾皮质ECM的表达较其他两药强.这对于临床联合用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氯沙坦对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和细胞外基质 (ECM )%DⅣ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 (FN)表达的影响 ,以探讨糖尿病早期肾脏肥大和氯沙坦对糖尿病肾病 (diabetesnephropathy ,DN)保护作用的可能机理。方法 :实验大鼠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12只 :正常对照组 (C组 )、糖尿病组 (D组 )和氯沙坦治疗组 (DL组 )。左下腹腔注射STZ 6 0mg/kg体重制成糖尿病模型 ,DL组在糖尿病模型确立后第 2d予氯沙坦 10mg/(kg .d)灌胃 ,C组与D组仅给予等量自来水灌胃。检测各组第 4、 8wk末 (每组各取 6只 )的血糖、尿白蛋白、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及相对肾重 ;免疫组化检测肾内TGF β1、FN和Ⅳ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 ,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光密度值。结果 :DL组较D组尿白蛋白排泄量明显减少 ,相对肾重减轻 (P <0 0 1) ;免疫组化显示糖尿病大鼠肾内TGF β1蛋白表达增多 ,肾小球FN和Ⅳ型胶原沉积增多 ;DL组TGF β1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D组 ,治疗 8wk后FN和Ⅳ型胶原蛋白表达低于D组 (P <0 0 5 )。结论 :肾脏ECM积聚是糖尿病肾脏肥大的重要原因 ;氯沙坦对糖尿病肾脏病变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部分是通过下调糖尿病大鼠肾脏的TGF β1表达 ,减少ECM积聚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α-硫辛酸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表达的影响,研究其延缓肾脏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为临床防治糖尿病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5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α-硫辛酸低、中、高剂量组。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以60 mg/kg于左下腹腔一次性注射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α-硫辛酸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15、30、60 mg/(kg.d)灌胃12周。检测各组大鼠的血糖、肾重指数,制备肾脏石蜡切片,测定肾小球平均截面积(MGA)并计算肾小球平均体积(MGV)。用SureStep Plus型血糖仪于实验结束前检测空腹血糖;经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肾小球体积,肾小球基底膜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TGF-β1、CTGF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糖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α-硫辛酸各剂量组大鼠血糖显著降低;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肾重指数明显增加,光镜显示糖尿病模型组大鼠的肾小球体积明显增大,系膜区增宽,毛细血管管腔受压,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肾组织TGF-β1、CTGF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糖尿病模型组MGA和MGV明显扩大,与其相比,α-硫辛酸各剂量组有不同程度的缩小。结论:α-硫辛酸通过抑制肾组织TGF-β1、CTGF的表达而发挥其抗纤维化的作用,从而延缓STZ糖尿病大鼠肾脏纤维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双重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TGF-β1、CTGF、F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贝那普利组(B组)、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组(C组)。B组给予贝那普利10mg/kg灌胃,C组给予贝那普利5mg/ks、氯沙坦10mg/kg灌胃,8周后免疫组化观察各组肾小管间质TGF-β1、CTGF、FN表达,RT-PCR测定TGF-β1、CTGF、FN的mRNA表达。结果B组、C组大鼠小管间质TGF—β1、CTGF、FN表达、mRNA表达较A组均明显下调(P〈0.01),同时C组TGF-β1、CTGF、FN表达较B组也显著下调(P〈0.05)。结论贝那普利与氯沙坦联合阻断RAS,比单用贝那普利能更有效下调糖尿病大鼠肾小管间质TGF-β1、CTGF、FN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库拉索芦荟多糖和木立芦荟多糖对小鼠S180肉瘤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常规复制S180荷瘤小鼠模型,造模24h后,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库拉索芦荟多糖组[25mg/(kg·d)]和木立芦荟多糖组[25mg/(kg·d)],模型组给予同容量生理盐水,连续灌胃(ig)给药10d后,处死小鼠取肉瘤组织,称取其重量并计算肿瘤抑制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肉瘤组织中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库拉索芦荟多糖组与木立芦荟多糖组的肿瘤重量显著低于模型组,其肿瘤抑制率分别为42.53%和45.54%。两种芦荟多糖组肿瘤组织中bcl-2的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而两种芦荟多糖组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库拉索芦荟多糖与木立芦荟多糖均可抑制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的生长,其作用可能与下调凋亡相关蛋白bcl-2的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痛风定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肾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的影响。方法将右侧肾脏切除手术后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手术组、模型组(氧嗪酸钾750 mg/(kg·d))、别嘌呤醇组(氧嗪酸钾750 mg/(kg·d)+别嘌呤醇50 mg/(kg·d))、痛风定组(氧嗪酸钾750 mg/(kg·d)+痛风定500 mg/(kg·d))。实验期间定期检测血尿酸、尿素氮、肌酐水平和24 h尿蛋白定量,药物干预第8周结束时处死所有大鼠,留取肾脏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大鼠肾脏组织中TNF-α、MCP-1和ICAM-1 mRNA的表达。结果别嘌呤醇和痛定均有效降低血清尿酸水平(P<0.01),改善肾功能(P<0.05)。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TNF-α、MCP-1和ICAM-1明显高于手术组(P<0.01),别嘌呤醇和痛定均能减少氧嗪酸钾所致的TNF-α、MCP-1和ICAM-1表达升高(P<0.01)。结论 TNF-α、MCP-1和ICAM-1介导的炎症反应可能参与尿酸性肾脏病的进展过程,痛风定可能部分通过抑制尿酸所致的炎症反应而保护肾功能,延缓肾脏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白芍总苷( TGP)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 Txnip)、硫氧还蛋白( Trx)与凋亡信号激酶1(ASK1)表达的影响,探讨TGP对糖尿病肾组织Trx系统调节作用。方法将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TGP [50、100、200 mg/(kg·d)]给药组,另取正常大鼠为对照组,8周后测定大鼠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应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法及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肾组织Txnip、Trx与ASK1表达。结果实验8周后TGP[50、100、200 mg/(kg·d)]给药组及对照组大鼠UAER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1);免疫组化和(或)West-ern blot法显示TGP [50、100、200 mg/(kg·d)]给药组及对照组大鼠肾组织Txnip、ASK1表达低于模型组( P<0.05,P<0.01),而Trx高于模型组(P<0.05,P<0.01);实时定量PCR显示TGP [50、100、200 mg/(kg·d)]给药组及对照组Txnip mRNA低于模型组(P<0.01,P<0.05),Trx mRNA高于模型组(P<0.01,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存在Trx系统异常,TGP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Txnip表达、提高Trx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皮质RAGE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7只,随机分为3组。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后,糖尿病灯盏花素治疗组(DD组)每日给予灯盏花素[20mg/(kg.d)]灌胃,8周后取肾脏组织行半定量RT-PCR检测RAGE mRNA的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C组),糖尿病安慰剂组(D组)比较。结果成模8周时,糖尿病大鼠的体重、血糖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DD组与D组的血糖及体重无显著性差异(P>0.05);DD组、D组和C组的RAGE OD值/β-actin OD值分别为0.452±0.208,0.769±0.104,0.218±0.032,各组间RAGE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肾皮质RAGE 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灯盏花素能下调肾皮质RAGE的表达水平,对糖尿病肾病具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自发2型糖尿病基因工程Leprdb/db小鼠糖尿病小鼠模型,探讨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Andro)对糖尿病肾病的作用及机制。利用试剂盒检测Andro治疗Leprdb/db小鼠24 h后的尿蛋白、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利用HE染色和PAS染色分别检测Andro对糖尿病小鼠肾脏组织的病理改变和还原糖水平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Andro对Leprdb/db小鼠肾脏的纤维粘连蛋白(FN)和NOX-4的影响。结果显示,Andro治疗组(1 mg/kg,ip)的24 h后Leprdb/db小鼠的尿蛋白、血肌酐和血尿素氮等生化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Andro能抑制Leprdb/db小鼠肾脏的病理改变和FN、NOX-4的表达,表明Andro可以显著改善自发2型糖尿病基因工程小鼠Leprdb/db小鼠的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加味复肾汤(JWFST)对DN大鼠肾脏病变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0只,分为5组,正常组8只,其余大鼠腹腔注射STZ+CFA建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M)、JWFST小剂量组(L1)、JWFST中剂量组(L2)、JWFST大剂量组(L3)。L1、L2、L3组分别按8、16、32g/(kg·d)剂量灌胃;模型组以生理盐水灌胃。连续8周,每周定期测血糖。8周后,收集24h尿液,采集血清,检测INS、SCr、BUN、SOD、MDA、UP等生化指标;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组织nephrin和podocin的表达,qPCR法检测肾组织nephrin、podocin的基因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L1、L2、L3组的SCr、BUN、MDA、UP明显降低(P<0.05~0.01),SOD明显升高(P<0.05),病理学评分明显降低(P<0.05),nephrin、podocin的免疫荧光表达明显上调(P<0.01),qPCR结果表明,nephrin、podocin基因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 JWFST可以有效改善DN大鼠的肾脏损害,对糖尿病肾病病情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梗阻性肾病大鼠模型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大鼠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建立梗阻性肾病模型。给药组大鼠自造模前1 d至造模后7 d分别给予塞来昔布5 mg·kg-1·d-1、10 mg·kg-1·d-1、30 mg·kg-1·d-1灌胃,另设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灌胃作为对照(n=10)。RT-PCR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的基因表达,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TGF、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muscle actin,α-SMA)、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的蛋白表达,放免法检测血浆内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的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模型组大鼠CTGF mRNA的表达显著上调(P<0.01),Ang-Ⅱ的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塞来昔布5 mg-1·kg-1·d-1和10mg-1·kg-1·d-1治疗组能显著降低CTGF mRNA的表达,Ang-Ⅱ水平无改变。但塞来昔布30 mg-1·kg-1·d-1治疗组与模型组比Ang-Ⅱ的水平升高(P<0.05)。结论:环氧合酶-2抑制剂对肾脏的保护作用与剂量密切相关,小剂量应用可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大剂量应用可能通过升高Ang-Ⅱ的水平而产生对肾脏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L-肉毒碱是否对庆大霉素诱导的急性肾衰竭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A、B、C、D 4组,各组连续8 d分别于腹腔内注射不同药物:A组注射生理盐水,B组注射庆大霉素[80 mg/(kg.d)],C组注射L-肉毒碱[200 mg/(kg.d)],D组依次注射L-肉毒碱[200 mg/(kg.d)]和庆大霉素[80 mg/(kg.d)],两次给药时间间隔1 h。各组大鼠分别于给药后第9天采集血液、尿液,检测生化指标,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与A组和C组相比,B组大鼠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尿蛋白含量增加,尿液总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B组相比,D组血清BUN、Cr含量明显减少,尿蛋白减少,尿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肉毒碱对庆大霉素诱导的急性肾衰竭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