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海产小杂鱼抗氧化肽制备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海产小杂鱼为原料,分别测定风味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酶切小杂鱼所得酶解液的羟自由基清除率,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的酶解液羟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并且氨基态氮含量较高。以中性蛋白酶为试验用酶,通过正交试验L9(34)得到制备小杂鱼抗氧化肽最佳酶解条件为反应pH7.0、料液比1:2、加酶量500U/g、反应温度42℃,所得的酶解液对羟自由基清除率高达95%以上。Sephadex G75凝胶分离结果显示海产小杂鱼抗氧化肽混合物主要由分子质量低于3000D的肽类组成。  相似文献   

2.
以牡蛎为研究对象,在水解度一致的情况下,探究胰蛋白酶、动物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对牡蛎酶解产物感官、肽分子量和游离氨基酸的影响。结果表明:五种酶解产物均具有较强的鲜味。碱性蛋白酶酶解产物在五种酶解产物中整体感官评价最佳。分子量<5 kDa肽比例从大到小是胰蛋白酶(74.99%)、动物蛋白酶(73.44%)、中性蛋白酶(71.53%)、碱性蛋白酶(68.46%)和风味蛋白酶(58.77%)。五种酶解产物中游离氨基酸百分比均呈现出谷氨酸百分比最高、组氨酸百分比最低的特点。游离氨基酸总量从高到低分别为胰蛋白酶(22.816 mg/g)、中性蛋白酶(20.775 mg/g)、风味蛋白酶(20.530 mg/g)、动物蛋白酶(16.287 mg/g)、碱性蛋白酶(16.232 mg/g)。胰蛋白酶、动物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酶解产物中TAV大于1的游离氨基酸数量分别为10、8、8、9和11种。5种蛋白酶酶解产物中,TVA值最大的氨基酸均是谷氨酸。  相似文献   

3.
采用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水解豆粕蛋白制备呈味基料,并分析了豆粕酶解液的呈味成分.结果表明,添加风味蛋白酶1200 U/g和碱性蛋白酶1000 U/g(以豆粕蛋白计),55 ℃水解45 h后酶解液中总氮和氨态氮分别达到0.34 g/100g和0.68 g/100g,游离氨基酸占总氮的50 %,酶解液中大部分肽的分子量小于1000 Da.  相似文献   

4.
酶解脱脂蚕蛹蛋白过程中鲜味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波  刘小玲  赵谋明 《食品科学》2017,38(18):119-125
以缫丝蚕蛹为实验材料,分析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复配酶解脱脂蚕蛹蛋白规律。结果表明:酶解脱脂蚕蛹蛋白的最适底物质量浓度为8?g/100?m L、酶解温度为50℃、总酶添加量为1?g/100?g(以脱脂蚕蛹粉计)、酶解时间为9 h;酶解过程中促进了糖的释放,可溶性氮主要是以肽氮形式存在,酶解产物的分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小于1 k D;在酶解产物中主要的游离氨基酸分别为苏氨酸、组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赖氨酸、半胱氨酸,占总游离氨基酸含量的60%左右,对酶解液的滋味产生一定的影响;在酶解产物中肽类氨基酸主要是鲜甜味氨基酸,占总肽类氨基酸的50%左右,其中亲水性氨基酸与碱性氨基酸含量的比值约为1;通过对酶解产物鲜味的相关性分析,肽类氨基酸的含量与酶解产物的鲜味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以鹅肉为原料,采用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制备呈味肽,对比分析4 种酶解液中的水解度、寡肽含量,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酶解液游离氨基酸组成进行测定,并利用电子舌和感官评定方法对酶解液的鲜味等味道进行滋味评定。结果表明:45 ℃恒温水浴酶解6.5 h,加酶量1 200 U/g、pH 7.0、固液比1∶3(g/mL)的条件下,木瓜蛋白酶酶解液水解度最大且寡肽质量分数最高,其次是中性蛋白酶,鹅肉蛋白水解度达到29.69%,寡肽质量分数达到0.18%。此外,中性蛋白酶酶解液的风味最好。中性蛋白酶酶解后产生的游离氨基酸类型丰富,谷氨酸和丙氨酸的含量高,最终酶解液整体鲜味浓郁,并伴有酸味。因此,确定酶解鹅肉蛋白的最佳用酶为中性蛋白酶。  相似文献   

6.
研究双酶法制备条浒苔鲜味肽工艺优化。以水解度和鲜味的感官评价为考察指标,经筛选确定由胰酶与风味酶复配,通过单因素试验、均匀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出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双酶同步酶解、温度46.5℃、胰酶比风味酶为2∶1(酶活比)、酶添加总量1965.26U/g·pro、pH 7.49、酶解时间2.91h、固液比1∶20 (g/mL)。该条件下酶解产物鲜味值为7.34±0.24,水解度为22.34%±0.38%。通过超滤膜分离技术和肽含量检测,为浒苔鲜味肽后期深加工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为了利用低值虾制备呈味肽,研究了自配复合蛋白酶的酶解工艺。以多种蛋白酶对低值虾进行酶解试验,优选出中性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通过复合配制和呈味肽制备试验,确定优化的组合方式为中性蛋白酶用量3000U/g和风味蛋白酶用量1200U/g,同时分别确定了复合蛋白酶的最佳温度、pH和时间为50℃,7.0和240min。在最佳条件下,短肽(360~1000Da)的得率达到42.93%,且风味良好。  相似文献   

8.
不同蛋白酶对红鳍笛鲷鱼排酶解液风味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鳍笛鲷鱼排为原料,分别采用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4种酶水解,通过氨基酸组成分析、感官评价及电子舌对酶解液的滋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风味蛋白酶酶解液的水解度及多肽含量最高,分别为29.14%、4.27 g/100 g;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风味蛋白酶酶解液的氨基酸总含量最高。感官评价结果表明,4种蛋白酶酶解液中风味蛋白酶酶解液风味较好,苦味不明显,总体呈味鲜美浓郁。电子舌测定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的酶解液最接近鲜味参比溶液。因此最终确定风味蛋白酶是制备红鳍笛鲷鱼排呈味肽的最佳用酶。  相似文献   

9.
采用胰蛋白酶、复合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等5种内切酶和风味蛋白酶(外切酶)的各自较佳条件制备猪肉酶解液。胰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的酶解液味道较好,内切酶的酶解液水解度均较高,而鲜味较弱、苦味较强。呈味游离氨基酸组成上,风味蛋白酶的酶解液中鲜、甜味氨基酸比例最大,其次是胰蛋白酶的酶解液;而木瓜蛋白酶的酶解液中苦味氨基酸比例最大。超滤分离发现,呈鲜味的均为小于3 ku的组分,尤其小于1 ku的组分鲜味较强。木瓜蛋白酶的酶解液中小于5 ku组分均有苦味,中性蛋白酶的酶解液中1~5ku的组分均有苦味,而胰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的酶解液未分离出苦味组分。6种酶解液与木糖反应所得热反应产物均有不同程度的炖煮肉香气,固相微萃取/气-质联机分析发现,胰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的酶解液的热反应产物中,含硫化合物、含氮杂环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而其它4种酶解液的热反应产物中,含氧杂环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
李荣  于君  姜子涛  黄贤勇 《食品科学》2017,38(20):169-175
在微波辅助的条件下,利用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分步对紫苏饼粕蛋白进行水解,应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酶解条件。通过Sephadex G-15凝胶层析、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d phase-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法和电子舌技术对酶解液成分与鲜味的变化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400 W条件下,第1步碱性蛋白酶最佳酶解条件为酶添加量1 600 U/g、p H 10.0、微波温度60℃、微波时间35 min;第2步风味蛋白酶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添加量1 600 U/g、p H 6.5、微波温度65℃、微波时间40 min,分步酶解最终水解度为44.86%。最后通过凝胶层析、RP-HPLC与电子舌表征,证明微波辅助分步酶解法快速、高效,且与单独酶解所得产物相比,其产物鲜味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1.
超滤膜分离技术回收乳清蛋白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利用超滤膜分离技术,从干酪素乳清废弃液中回收乳清蛋白,通过对不同超滤膜性能的比较,选择最佳的超滤膜材料、工艺流程以及运行参数,并测得分离效果。结果表明:采用PW2540型聚醚砜卷式超滤膜较好,其最佳工艺参数为操作温度35℃,操作压力0.5MPa,且超滤膜透液通量较高,运行稳定。乳清蛋白粉中蛋白质含量72.40%,灰分3.85%。经红外光谱检测证明乳清蛋白粉品质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每吨乳清废弃液中可回收乳清蛋白粉5.13kg,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及减排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12.
采用超滤法从芸豆蛋白酶解物中初步分离纯化抗氧化活性肽。研究超滤系统主要参数对膜通量的影响,确定最优的超滤条件和膜清洗方法,并对超滤前后酶解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氨基酸组成及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改性聚醚砜平板超滤膜在室温,酶解液质量分数2.5%,pH6.5 和压力0.25MPa 条件下的分离纯化效果较好;超滤能有效去除酶解液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组分,相对分子质量2000~1000D 及1000D 以下的组分分别从11.38% 和12.64% 提高到32.83% 和 45.91%,其抗氧化活性也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膜分离技术提取枸杞多糖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桂 《食品工程》2008,(4):23-25,31
采用微滤、超滤操作对枸杞多糖提取液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操作压力、操作时间及料液温度对膜通量有很大的影响.由微滤和超滤相结合对枸杞多糖的截留率可达到90.4%.枸杞多糖的定量测定采用硫酸-苯酚显色法;枸杞多糖的相对分子量测定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  相似文献   

14.
以原位生成法制得Fe3O4-PSF(聚砜)磁性复合超滤膜。改变磁场强度和压力,以截留率为考察指标,确定膜截留分子质量为30000D 和10000D 时对应的值分别为0.1T、0.4MPa 和0.8T、0.5MPa。对麦冬多糖提取液(含量为91.68%)进行连续性分离,并对分离后样品进行测定,GPC 软件分析A、C、D 3 样品结果:A 样品Mw 为32610D,分子质量30000D 以上的麦冬多糖的含量85.6%;C 样品Mw 为24069,分子质量10000~30000D 的麦冬多糖的含量达87.6%;D 样品Mw 为8664,分子质量1000~10000D 的麦冬多糖含量达88.7%。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超滤对大蒜中蒜氨酸和大蒜多糖的分离效果。通过高效液相凝胶色谱测定了大蒜中糖类物质的分子量分布,根据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超滤膜;分别研究了料液浓度、压力、加水量、中空纤维膜组件的污染和清洗方法对超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的糖类物质中M-n大于4880Da的占95%以上,截留分子量为4000Da的中空纤维膜组件对蒜氨酸和大蒜多糖分离的最佳条件为:蒜氨酸浓度2.003mg/mL,压力68.9kPa,加水量1.5倍,该条件下蒜氨酸通过率为81.7%,大蒜中糖类物质的通过率为19.9%;使用后的滤膜对蒜氨酸的通过率为16.8%,仅为原通过率的20.6%;采用蒸馏水清洗滤膜后,蒜氨酸通过率提高到56.6%,恢复为原通过率的69.3%;采用蒸馏水和NaOH溶液混合清洗滤膜后,蒜氨酸通过率提高到79.5%,恢复为原通过率的97.3%。  相似文献   

16.
膜分离技术在分离领域发展迅速,超滤作为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具有条件温和、能耗低、效率高、操作简便,无需添加任何化学试剂等优点,其应用十分广泛。该文综述了超滤技术在制药工业、食品工业、环境保护以及饮用水处理等诸多领域中的应用,探讨了超滤膜的污染及膜前预处理技术,以及超滤技术的优点及不足,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Ultrafiltration process has been applied widely in food processing industry for the last 20 years due to its advantages over conventional separation processes such as gentle product treatment, high selectivity, and lower energy consumption. Ultrafiltration becomes an essential part in food technology as a tool for separation and concentration. However, membrane fouling compromises the benefits of ultrafiltration as fouling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performance and hence increases the cost of ultrafiltration. Recent advances in this area show the various intensive studies carried out to improve ultrafiltration, focusing on membrane fouling control and cleaning of fouled membranes. Thus, this paper reviews recent developments in ultrafiltration process, focusing on fouling mechanisms of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s as well as the latest techniques used to counter membrane fouling.  相似文献   

18.
以纯化分离秸秆酶解液中低聚木糖为目的,以蛋白、木质素去除率和低聚木糖的透过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工业化超滤膜分离装置,考察料液浓度、操作压力、温度、pH值对超滤除杂的影响。单因素实验确定初步的工艺条件后,Box-Behnken模型优化得最佳超滤纯化工艺条件为:料液浓度2.24°Bx,操作压力0.18 MPa,温度25℃,pH 7.0。在此条件下,低聚木糖的透过率为92.1%,蛋白去除率67.9%,木质素去除率67.8%,透过液澄清透亮。响应面法分析各因素对超滤提纯效果的影响,其强弱性依次为:料液浓度、pH值、操作压力、操作温度。  相似文献   

19.
基膜为80000的聚砜超滤膜经原位生成法制备得磁性超滤膜。在压力为0.2MPa条件下改变磁场强度,其截留相对分子质量可调控范围为31000~73000。利用此膜对纯度为97.5%的当归多糖进行连续分级分离,在不同磁场强度下得到3个样品(A、B和C)。高效凝胶色谱法测定样品A、B以及C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86317、19989、62461,样品A中相对分子质量为70000~100000的当归多糖占70%左右;样品B中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0~30000的当归多糖占95%左右;样品C中相对分子质量为50000~70000的当归多糖占80%左右。  相似文献   

20.
大豆肽超滤分离纯化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板框型超滤器以全回流的方式对大豆肽粗品进行处理 ,通过测定不同浓度的大豆肽溶液在不同循环时间内滤出液的膜通量变化及截留液中固形物的含量 ,对超滤膜效能及其选择性进行了评价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 ,超滤技术不仅能直接从发酵产物中分离出纯度较高的大豆肽 ,而且可以作为一种检测手段用来分析发酵产物中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