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改性戊二醛、改性栲胶、铝鞣剂、合成鞣剂等无铬鞣剂,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出了多种鞣剂结合鞣制猪皮沙发革的无铬鞣制工艺.所得坯革的收缩温度≥89℃,革身丰满,柔软性良好,坯革物理机械性能达到了猪皮沙发革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树脂鞣剂、改性戊二醛鞣剂预鞣,铝-铬结合少铬鞣制轻革的工艺及方法.试验优选了新工艺的材料用量、工艺路线及技术条件.采用该工艺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铬鞣剂用量,减少废液中的Cr2O3含量  相似文献   

3.
兰羟甲基三聚氰胺(TMM)配合无机(矿物)鞣剂应用于制革生产,可以弥补无机鞣剂的不足,从而能改善和提高成革质量,减少无机鞣剂的用量,在鞣制某些特殊的浅色革或白色革,尤具优异效果。我们结合合肥制革厂的黄牛面革酶脱毛—铬铝锆多金属鞣剂鞣革工艺的特点,根据轻工部下达的要求进一步减少鞣革中红矾用量的任务,用 TMM 与多金属鞣剂配套进行  相似文献   

4.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山羊轻革的植铝结合鞣制工艺.结果表明:山羊酸皮经12%的BA栲胶预鞣3 h,再用14%的硫酸铝复鞣,辅以合适的鞣后湿加工可得到Ts为98.8℃,成革手感、粒面外观及相关机械性能与铬鞣革相近的山羊轻革.植鞣前合适的预处理、选择性能恰当的栲胶及铝鞣时使用蒙囿剂对山羊皮植铝结合鞣制生产轻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无金属鞣剂研究—有机结合鞣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金属鞣法不仅能够消除铬也能减少因用其他金属盐鞣制而产生的中性盐。本文研究了一种由三个有机鞣剂构成的结合鞣。较好的方法是先用1%恶唑烷初鞣,然后用15%的荆树皮栲胶复鞣。为了减小填充及加脂引起收缩温度的降低,在填充及加脂后再用2%的戊二醛补充鞣制。用该有机结合鞣法制成的黄牛汽车座套革的收缩温度为92℃,抗张强度为0.47MP/m^2,撕裂强度为89.6N/m,崩裂强度为246.0N/m。  相似文献   

6.
C-2000铬鞣剂的应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C—2000铬鞣剂媒制汉口路山羊皮生产服装革的工艺条件,对比了不浸酸鞣制和常规浸酸鞣制两种工艺所得革的性能。结果表明,与常规浸酸铬鞣法相比,采用C—2000铬鞣剂及相应工艺鞣制的蓝湿革与成革的某些性能得到了提高,可以省去浸峻工序,简化工艺操作,减少酸和盐的污染,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7.
植鞣革经(CH_2)_6N_4处理后,其耐湿热稳定性与收组温度将明显提高。在相同植物鞣剂配比(落叶松:橡椀=6:4)的条件下,使用植鞣湿坯革重0.5%的(CH_2)_6N_4处理,成革的上述两项性能指标,接近于红矾用量为裸皮重2%的铬植结合鞣革。因此,对于某些要求耐湿热稳定性与耐热性较高、必须使用铬-植结合鞣法生产的皮革,可用植-(CH_2)_6N_4法来取代,从而达到无铬鞣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恶唑烷鞣剂、SA型树脂鞣剂、NF合成鞣剂的混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法,对3——羟乙基恶唑烷鞣剂[简称 OX(Ⅱ)]与 SA型树脂鞣剂及 NF 合成鞣剂混合应用的鞣制条件及其用于皮革预鞣和复鞣的工艺条件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索。结果表明:SA——OX(Ⅱ)及 NF——OX(Ⅱ)混合鞣剂用于皮革的预鞣和复鞣时,可节约部分红矾和恶唑烷鞣剂,降低生产成本,减轻铬污染,干坯革的观感质量及物理机械强度好于纯铬鞣革。本研究为 OX(Ⅱ)鞣剂应用于生产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讨论了自制含铬蛋白复鞣剂的应用条件,并且将它与其他鞣剂作对比及配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采用回软-复鞣-中和-染色、加油的工艺路线时,所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液比150%、温度35℃、pH值3.5、鞣剂用量1.5%(折合Cr2O3)、时间90min;利用含铬废铬屑制成的含铬蛋白复鞣剂既有铬鞣剂的性能,又有填充性鞣剂的性能,用其复鞣后的革柔软、丰满、染色性能优良,与纯铬鞣对比,含铬蛋白鞣剂由于具有蛋白的填充性能,所以比纯铬鞣剂所鞣革的丰满性好。CP-1可以和LUEKOTAN1084配伍使用,使用时采用先用LUEKOTAN 1084后用CP-1复鞣的工艺路线。这些表明用制革固体废弃物生产含铬蛋白复鞣剂不失为一种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鞣制过程中的少铬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由盐腌皮制备软革的过程中,以少铬鞣过程为依据,我们对铬鞣废液的循环及重新使用以制备蓝湿皮的效果进行了检验。盐腌皮被片皮后,再用生皮重4%的铬鞣剂对其进行加工,然后,对蓝湿皮进行剖层,削匀,及不含铬的复鞣剂复鞣。在这种鞣制过程中,我们认识到铬鞣剂的使用量可被大量减少,而用这种蓝湿皮制得的软面革及绒面剖层革都具有良好的质量。因此,通过少铬鞣过程,在蓝湿皮制备中铬废液的循环使用可以有效地减少被使用铬的总量及流失铬的总量。  相似文献   

11.
铬—铝鞣制方法的发展及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铬鞣法和铝鞣法进行了对比,介绍了少铬的一些铬铝结合鞣法及铬铝鞣剂的几种方法;说明了铬铝鞣制在清洁制革工艺上的作用及优点。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猪皮含铬革屑的水解优化条件、水解产物与铬铝鞣剂形成络合物的改性条件,用多媒体显微镜对水解过程中胶原纤维的形态和改性过程中胶原纤维的形态变化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使用多媒体显微镜可以间接控制猪皮铬鞣革屑的水解和改性过程。  相似文献   

13.
OX—2号鞣剂的合成及其在皮革鞣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工作主要介绍N—羟乙基恶唑烷(即:OX—2)的合成及其在皮革工业中的应用。OX—2是由二乙醇胺与甲醛缩合反应而制得,其结构经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质谱等进行确定。恶唑烷可与铬盐结合鞣革,当与铬结合鞣革时,不仅可以减少三分之一铬的用量,而且所鞣制的革较单独用铬盐鞣制的革柔软。  相似文献   

14.
本论文是有关磺甲基化鞣剂SMW在主、复鞣中的应用性能。通过对比SMW鞣剂和国外同类产品(Basyntan DLE)的成革特性,如耐紫外光性能、收缩温度Ts,增厚度、抗张强度、撕裂强度、色泽、观感、手感等众多参数,正确评价合成鞣剂SMW的应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SMW鞣剂鞣革性能优良、成革色泽浅谈、耐光性能优异,抗张强度、撕裂强度明显高于国家标准,可用来生产猪皮仿绵羊服装革;SMW复鞣后皮身丰满、粒面细致、手感柔软,皮革厚度增加,与铬结合能力强,铬复鞣废液中铬含量显著降低,成革中铬含量得到提高,部分性能可与进口复鞣剂相媲美,是一种优良的复鞣剂,适用于鞣面革、服装革等轻革的复鞣填充。  相似文献   

15.
制备出了新型无铬鞣剂TWT初鞣的黄牛皮胶原纤维样品,并用铬鞣剂与铝鞣剂分别复鞣处理TWT初鞣的黄牛皮胶原纤维样品,对上述三类经过鞣制和复鞣处理的黄牛皮胶原纤维和未鞣制处理的黄牛皮胶原纤维进行热失重分析,利用atava-estk法和Flynn-wallOzawa法处理四个样品在不同加热速率下的热重分析数据.研究结果显示:在相同加热速率下,TWT初鞣的黄牛皮胶原纤维在达到最大降解速率时的热降解温度均高于未鞣制黄牛皮胶原纤维,且TWT初鞣的黄牛皮胶原纤维的热降解活化能较未鞣制处理的黄牛皮胶原纤维提高了25.595~33.309kJ/mol,两种胶原纤维热降解机理函数符合G(α)=[-ln(1-α)]4规律;同时,在相同加热速率下,复鞣处理的TWT初鞣黄牛皮胶原纤维在达到最大降解速率时的热降解温度明显高于TWT鞣制的黄牛皮胶原纤维,其中铬复鞣的TWT初鞣黄牛皮胶原纤维在最大降解速率时的热降解温度也高于铝复鞣的黄牛皮胶原纤维,且复鞣处理过的TWT初鞣黄牛皮胶原纤维的热降解活化能均低于TWT鞣制的黄牛皮胶原纤维,但铬粉/铝单宁复鞣的胶原纤维热降解机理函数也同样符合G(α)=[-ln(1-α)]4规律.  相似文献   

16.
为减少制革常规浸酸工序的盐污染,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进行了用明矾预处理山羊软化裸皮以代替食盐浸酸及铝铬结合鞣制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5%明矾预处理120 min即可使软化裸皮的pH调整至适合于铬鞣,且不会酸肿,完全削减了Cl-的使用;再用5%铬粉(BCS)鞣制4 h,皮Ts达102 ℃;鞣制废液中的BOD5、COD分别减少了55%和63%,废液中的铬浓度也得以降低,铬吸收率达91%.与常规铬鞣工艺相比,成革强度并无变化,但粒面紧实性与染色性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是用锆、铝无机盐做主要鞣剂,以猪皮白色软鞋面革为对象,研究了锆—铝结合鞣法,针对产品的要求和鞣剂的性能,开展整体工艺的研究。以工艺平衡为重点,以产品质量为目标,优选出灰碱脱毛—→片硝皮—→锆铝结合鞣—→铬复鞣—→中和加脂—→干燥整饰的工艺路线。产品主要理化指标和观感质量可以达到铬鞣同类产品水平,白革色度优于铬鞣革。在生产工艺中,基本消除了铬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还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锆铝资源,缓解了铬资源贫泛问题。  相似文献   

18.
采用环保型无铬鞣剂进行了无铬(鞣)山羊皮服装(手套)革新产品开发和工艺技术的研究,通过系统的实验对比确定了采用噁唑烷鞣剂、超支化聚合物助剂和锆鞣荆结合鞣制生产无铬鞣山羊皮服装(手套)革的技术方案,并且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成品革检测结果表明,中试生产的无铬鞣山羊皮服装(手套)革收缩温度(T5)高达88℃以上,且手感柔软、丰满,能够满足加工手套的要求,理化指标检测结果完全达到了国家技术质量和环保标准,符合中国皮革协会生态皮革的要求.对中试产品进行的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本项技术成果经工业转化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含铬蛋白鞣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含铬蛋白鞣剂的鞣革性能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鞣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酸PH值2.5,液比0.5,鞣剂用量1.5%-2.0%(Cr2O3计)鞣制时间10小时。该鞣剂与胶原作用缓和,渗透性好,有优良的隐匿作用及收缩毛孔的能力,成革色浅,粒面平细,有较高的湿热稳定性,能满足鞣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1884年,August Schultz发明了二浴铬鞣法。1893年,Martin Dennis又发明了一浴鞣法。这两种方法各有长处,二浴法系用于山羊皮鞣制,而一浴法则广泛用于牛皮鞣制。制革工作者认为,与一浴铬鞣法相比较,二浴铬鞣法鞣制的成革中,Cr_2O_3含量对成革性能的影响更为重要。例如,山羊正鞋面革(锦羊革)的伸长率是主要的特性指标之一,伸长率超过标准值,制成的皮鞋就容易变形走样,而革中Cr_2O_3的含量减少可降低伸长率。但Cr_2O_3含量降低后的成革是空松而扁薄的,缺乏丰满性和良好的身骨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