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细胞肺癌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结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告30年间以外科为主综合治疗104例小细胞肺癌近远期疗效。切除88例,切除率84.6%。全肺切除16例,常规肺叶切除(含双叶)62例,袖式肺叶切除10例,无切除死亡。临床TNM分期:Ⅰ期77例,Ⅱ期19例,Ⅲa期8例。病理TNM分期;Ⅰ期45例,Ⅱ期32例,Ⅲa期25例,Ⅲb期1例,Ⅳ期1例。两者相比不符者达54例。其中临床偏早者46例,偏晚者8例。总随诊率94.9%,总切除后5年生存率27.5%。影响远期生存的可能因素为术式、病理分期以及术后辅助化疗。5年生存率:全肺切除与肺叶切除分别为12.5%和30.9%;Ⅰ、Ⅱ、Ⅲ期分别为33.3%,14.3%及33.3%;有无辅助化疗者分别为32.4%,及16.7%。作者等提出,小细胞肺癌术前尽可能做到正确分期,Ⅰ、Ⅱ及Ⅲa中的T3N0和T3N1病例适宜手术,术后皆应辅以化学治疗  相似文献   

2.
非小细胞肺癌的减量性手术治疗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Wu Y  Huang Z  Rong T 《中华肿瘤杂志》1997,19(6):442-444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减量性手术的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用SPSS统计软件包的Kaplan-Meier和Cox模型,分析比较244例肺癌减量术及同期364例剖胸探查术的累积生存率和影响生存率因素。结果非小细胞肺癌减量术的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6.9%、20.6%和17.5%;探查术为41.1%、7.8%和5.3%。两者比较,Breslow=27.55,P<0.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生存的主要因素为手术性质(减量术或探查术,B=-0.4600,P<0.0001)和有否后续治疗(B=-0.1059,P=0.0216)。结论肿瘤减量性手术是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术后行放疗、化疗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远期结果分析(附6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远期结果。方法搜集1983年至1994年采用手术加术后辅助化疗的小细胞肺癌65例,其中行脑预防照射22例。结果在64例可统计1年以上生存率的病人中,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7.5%、53.2%和36.3%,根治性手术加辅助化疗的1,3和5年生存率达92.5%、58.5%和43.8%。Ⅰ与Ⅱ期、Ⅰ与ⅢA期的3年生存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3);N0与N1期的3年生存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21);术后2~3与4~6周期化疗相比,1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7)。结论对Ⅰ、Ⅱ期和N0、N1病人,手术与术后化、放疗综合治疗是最佳选择;而对ⅢA或N2期病变,应首选化疗,先行手术不能改善生存率和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Barrett食管癌5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报告51例Banett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效果,占同期食管癌切除总数的10.2%。患者平均年龄8岁,主要就诊症状为吞咽困难。按PTNM分期,Ⅱ期18例,占35.3%;Ⅲ期29例,占56.9%;Ⅳ期4例,占7.8%。51例均行食管部分切除、胃食管重建术。术后30天死亡率为3.9%,1、2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45.9%、25.0%和13.6%。Ⅱ期肿瘤5年生存率(25.0%)明显高于Ⅲ+Ⅳ期(4.5%),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肿瘤直径<6cm<或>6cm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25.0%和0(P<0.05)。结果表明,术后长期生存率与临床分期及肿瘤大小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射治疗开始时间与预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射治疗的预后因素,主要讨论术后放射治疗开始时间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132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射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Ⅰa期7例,Ⅰb期2例,Ⅱa期8例,Ⅱb期54例,Ⅲa期46例,Ⅲb期15例,手术和术后放射治疗开始的间隔时间为12~90d。放射治疗采用^60Co或10MVX射线,剂量为40~72Gy。结果 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卡氏评分、手术与术后放射治疗开始的间隔时间长短为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术后放射治疗开始的间隔时间长者(37~90d)5年生存率明显比间隔时间短者(12~36d)高(X^2=9.27,P=0.002)。进一步分析显示,N0-1期病例术后放射治疗开始间隔时间长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比放射治疗开始间隔时间短者高(X^2=5.64,P=0.0  相似文献   

6.
外科综合化疗治疗小细胞肺癌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40例小细胞肺癌进行外科综合治疗的初步探讨。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27~66岁。咳嗽、血痰、低热、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病理报告均为小细胞未分化腺癌。单叶切除20例,上(下)叶及中(舌)叶切除9例(含叶支气管袖状切除3例),全肺切除7例,经心包全肺扩大切除术2例,无法切除行肺动脉置入化疗泵管2例。术后病理分期Ⅰ期2例,Ⅱ期18例,Ⅲa期20例。手术+化疗12例,化疗+手术+化疗28例。化疗方案用阿霉素(或顺铂)、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地塞米松。手术+化疗组及化疗+手术+化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45%、30.5%和54%、30%、22%。上述生存率比较显示,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可提高长期生存率。术前化疗对提高手术切除率具有显著作用,本组经术前化疗后的手术切除率为93%。  相似文献   

7.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支气管残端阳性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一龙  黄植蕃 《肿瘤》1997,17(4):200-202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支气管残端阳性病人的预后影响因素及优化处理方案。方法1974.1.1~1993.12.31连续71例术后支气管残端阳性的肺癌病人,配以同一时期TNM分期相似的根治性手术213例,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用COX比例危险模型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残端阳性组的一、三、五、十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9.5%、32.4%、25.0%和19.3%,低于根治术组(Breslow:7.37,P=0.0066)。支气管残端阳性、病理类型和淋巴结是否转移这三个变量对预后的影响有统计学上的高度显著性意义,不同的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状况、手术清扫范围、辅助治疗方式均呈现不同的生存曲线,但仅Ⅰ、Ⅱ期和Ⅲ期生存曲线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98)。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支气管残端阳性的病人,以没有淋巴结转移的Ⅰ、Ⅱ期肺鳞状细胞癌预后最好。最佳的治疗方式是在纵隔淋巴结清扫的基础上辅以术后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Ⅱ、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前化疗加术后放疗的价值。方法 1990年6月 1993年12月对50例Ⅱ、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给予术前化疗和术后放疗,以同期50例单纯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实验组手术切除率和5年生存率是92%和42%,而对照组为84%和24%,两组的5年自下而上率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淋巴结转移率(45.7%)明显低于对照组(78.6%),差异有显著性(P〈0.  相似文献   

9.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治疗(附23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改进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233例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I期94例,I~IV期43例,复发转移96例。单附件或全宫双附件加大网膜阑尾切除分别为78例和151例,活检4例。单纯手术17例,手术加放疗和化疗65例,手术加化疗151例。结果全组存活127例,I期存活78例,I~IV期17例,复发转移32例。总5年生存率为55.6%。无性细胞肿瘤预后最好,5年生存率为84.2%,非无性生殖细胞肿瘤为44.6%,其中PVB、BEP方案化疗的生存率较高,为66.0%和73.3%。结论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对化疗敏感,PVB、BEP是最有效的化疗方案。早期患者可治愈并保留生育功能;晚期先化疗,肿瘤局限后手术,术后巩固化疗可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
晚期支气管肺癌多学科治疗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80例以Ⅲ期为主的晚期肺癌,采用前瞻性任意选择法,比较二组治疗方案的优劣。用生命表Kaplanmeir计算生存率,并用时序检验、COX多因素分析和单位时间点作统计学检验。40例小细胞肺癌中,化疗-手术-化疗组和化疗-放疗-化疗组各20例。前者1~3年生存率优于后者,单位时间点统计2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因此,应争取化疗缓解后手术。另40例非小细胞肺癌,大都为Ⅲ、Ⅲ晚期,前瞻性任意选择法分组,化疗-放疗-化疗组和放疗-化疗组各20例COX多因素分析表明二组的1、2年生存率分别为66.7%、40%和21.8%、15.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随机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Xu G  Rong T  Lin P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3):228-230
目的评价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术后辅助化疗疗效。方法70例Ⅰ~Ⅲ期NSCLC患者在根治术后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辅助化疗组,于手术后3~4周开始接受辅助化疗:环磷酰胺300mg/m2;长春新碱1.4g/m2;阿霉素50mg/m2,第1天;顺铂20mg/m2,第1~5天;环己亚硝脲50mg/m2,第1天(COAPC方案)。每4~6周重复疗程,共4疗程。此后开始口服喃氟啶200~300mg,每天3次,连用1年或至肿瘤复发止。另一组为单纯手术组。结果辅助化疗组和手术组总的(Ⅰ~Ⅲ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48.6%和31.4%,差异无显著性(P>0.05);Ⅲ期病例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4.0%和20.8%,差异有显著性(P<0.025)。Ⅰ~Ⅱ期病例分别为60.0%和54.5%(P>0.75)。结论NSCLC根治术后辅助化疗,其5年生存率有一定提高,其中Ⅲ期病例的5年生存率,辅助化疗组优于单纯手术组。  相似文献   

12.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非小细胞肺癌Ⅱ期和Ⅲa期299例分别采用单纯手术术后放疗、术后放疗+化疗并用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非小细胞肺癌Ⅱ期和Ⅲa期术后放疗组与术后放疗+化疗组局部控制率优于单纯手术组(P<0.05),但远处转移率及5年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方法及病理类型并不影响Ⅱ期和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生存率,放疗可减少术后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食管腺癌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了解原发性食管腺癌(PEAC)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及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探讨合理的手术指征及综合治疗措施。方法对106例PEAC患者的外科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并与同期3603例食管鳞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PEAC患者的手术切除率、手术死亡率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2.5%、2.8%和23.5%,与食管鳞癌相似;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有病变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外侵及手术切除性质。其总的术后5年生存率为21.0%,低于食管鳞癌(P<0.01);其手术5年后死于转移复发的占82.4%,高于食管鳞癌(P<0.01)。辅助放疗对Ⅰ、Ⅱa期患者有一定帮助,对N1患者帮助不大。结论PEAC和食管鳞癌相比恶性程度高,病变进展快,患者预后差。手术是其首选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指征为0、Ⅰ、Ⅱ期及估计可切除的Ⅲ期甚至Ⅳ期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及肿瘤的根治性切除是改善患者预后的主要手段。辅助放疗可能对N0患者有所帮助,对N1患者帮助不大。  相似文献   

14.
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后预防性脑照射是否必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巩固化疗后预防性脑照射是否能减低脑转移率,提高生存率。方法1978年3月~1994年7月收治了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后脑预防照射25例。男18例,女7例。术后病理分期Ⅰ,Ⅱ,ⅢA分别为8,8和9例。化疗方案:COME(C:环磷酰胺;O:长春新硷;M:甲氨蝶呤;E:依托泊甙),COMC(C:环磷酰胺;O:长春新硷;M:甲氨蝶呤;C:卡铂),CAE(C:环磷酰胺;A:阿霉素;E:依托泊甙),CECAP(C:卡铂;E:依托泊甙;C:环磷酰胺;A:阿霉素;P:顺铂)。24Gy照射3例,30Gy照射22例。同期根治术后化疗后未作脑预防照射45例作对照。结果脑转移率:预防组8%(2/25),对照组20%(9/45)。预防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0%,60.0%和47.4%。对照组分别为73.3%,42.2%和34.2%。预防组Ⅰ,Ⅱ,ⅢA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60.0%,57.0%和28.6%,对照组的分别为57.0%,30.8%和9.0%。结论小细胞肺癌预防性脑照射有可能减低脑转移率,提高生存率,但因病例数少不能下结论。  相似文献   

15.
术中化疗对贲门腺癌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1980年1月至1990年6月共手术治疗贲门腺癌404例,切除342例。其中单纯手术组231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8%、38.5%和20.8%;1987年以后随机选取贲门腺癌手术病人术后化疗47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4%、46.8%和29.8%;术中化疗54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1%、63.0%和38.9%。结果显示:术后化疗的3、5年生存率虽高于单纯手术组,但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化疗的3年、5年生存率则显著高于单纯手术组(P<0.01)。临床病理分期研究显示:对临床Ⅱ期和有淋巴结转移的贲门腺癌,术中局部注射加全身化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癌在手术、化疗及热疗等综合治疗中,临床分期、术后残留癌灶大小、术后化疗及热疗因素与生存率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 1990年元月至 1995年 12月 6年间收治的卵巢上皮性癌 8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 I期 19例, Ⅱ期21例,Ⅲ期49例。 28例行全子宫,双侧附件, 阑尾、大网膜切除。其中21例行盆腔淋巴结切除, 5例行单侧附件切除,6例行部分卵巢切除及盆腔肿瘤组织活检,术后54例行常规化疗,采用PAC方案,30例加用热疗。[结果]5年生存率为Ⅰ期78.94%,Ⅱ期47.62%,Ⅲ期18.37%。术后无残留癌灶5年生存率为44.74%,≥2cm者5年生存率为0;术后常规化疗8~10个疗程5年生存率为57.41%;未化疗者为8.57%;化疗后加热疗5年生存率为73.33%,未加热疗者为21.43%(P<0.05)。[结论]临床分期愈早,手术后无或残留癌灶< 2cm,常规化疗 8~ 10个疗程以及加热疗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放射治疗192例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小龙  傅深 《肿瘤》1997,17(2):70-73
对192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接受以放射治疗为主的非手术根治性治疗后,研究有影响的预后因子。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和COX多因素模型分析。结果病期早者,鳞癌患者,采用非常规分割放疗者,放疗结束时即期疗效好者,其生存预后好。在各分组中,一、二年生存率为:鳞癌患者80.3%,43.6%,非鳞癌患者62.4%,32.1%(P=0.005);Ⅰ+Ⅱ期82.4%,64.2%,Ⅲa78.2%,42.9%,Ⅲb63.8%,26.8%(P=0.003);常规放疗69.3%,29.0%,超分割76.4%,41.4%,加速超分割78.2%,54.0%(P=0.011);即期疗效完缓解者81.1%,57.4%,部分缓解者80.1%,42.2%,无变化或进展者52.5%,18.3%(P<0.001)。结论病理类型,病期,放射治疗方法,放疗结束时即期疗效为独立的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18.
晚期卵巢上皮癌的综合治疗因素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晚期卵巢上皮癌的综合治疗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1992年治疗的224例晚期卵巢癌的术后残存肿瘤大小、术前化疗、术后顺铂联合化疗疗程、二次剖腹探查结果、复发病人的再次减瘤术及放疗等治疗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全组3年和5年生存率各为29%和15%。Ⅲ期术后残存肿瘤≤2cm与>2cm的3年和5年生存率各为50%、20%和30%、5%,P值均<0.01。术后化疗≥6与<6疗程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2%、14%和25%、8%,P值均<0.01。89例术前化疗有效和无效对预后无影响(P>0.05),但在有效者中术后残存肿瘤≤2cm与>2cm影响5年生存率,各为23%与0(P<0.05)。55例复发病人再次减瘤术后残存肿瘤≤2cm与>2cm的3年和5年生存率各为43%、4%和32%、0,P值均<0.001。结论Ⅲ期和术前化疗有效与复发病人术后达理想减瘤术者、顺铂联合化疗≥6疗程可获长期生存益处。  相似文献   

19.
Ⅲ期肺癌外科治疗适应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年手术治疗肺癌55例,术后病理分期,Ⅲ期肺癌28例(占50.9%),其中Ⅲ_b期3例。术前有7例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28例中,手术切除19例,占67.9%,无手术死亡。2年随访,中位存活期11个月。2年累积存活率69.0%。本文提出了Ⅲ期肺癌各亚组的手术适应证,包括(1)周围型肺癌侵犯壁层胸膜或胸壁或伴有N_2者;(2)、中央型肺癌距隆重<2.0cm者,或肿瘤侵犯上腔静脉或肺血管主干者;(3)小细胞肺癌属于T_3N_(0-1)M_0者。  相似文献   

20.
报告103例肺癌病人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原氨基端肽(以上简称N-POMC)水平,超高限为50.5%,其中鳞癌超高限为52.2%、腺癌50%、小细胞癌47.3%、未能分型的肺癌57.1%。小细胞肺癌Ⅲb、Ⅳ期18例中11例超高限,9例Ⅱ-Ⅲa病人中3例超高限。本组病人无柯兴氏综合征表现。另报告类癌8例、胸腺瘤及神经纤维瘤各1例,血清N-POMC均明显增高,其中6例有柯兴氏综合征表现。综上所述血清N-POMC值测定能否作为肺癌的早期诊断、预后及复发的指标之一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