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将镍金材料结合壳聚糖修饰于玻碳电极表面形成复合膜,酪氨酸酶(Tyr)借助NHS~EDC联酶法修饰于复合膜上,制备了一种新型的酪氨酸酶修饰电极。以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阻抗谱实验研究了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由于复合材料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高电导特性,联酶法保持了酶活性和稳定性,该传感器对双酚A(BPA)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响应。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该传感器对双酚A的检测范围为:4.0×10^-8~5.0×10^-6mol/L,检测限为1.0×10^-8mol/L(信噪比=3)。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性能,重现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制备了聚硫堇(PTh)-磁性核,壳纳米粒子CoFe2O4/SiO2修饰电极。研究了神经递质多巴胺(D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表明,PTh—CoFe2O4/SiO2复合膜修饰电极对DA的电催化作用优于PTh修饰电极。在pH7.5的PBS中,D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CV曲线于-0.16V和-0.22V处出现一对灵敏的氧化还原峰,峰电流显著增加。差分脉冲伏安法(DPV)氧化峰电流ips与DA浓度在1.2×10^-7-3.6×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ips(μA)=5.307c(μmol/L)+0.7891,r=0.9923,检出限为6.0×10^-8mol/L(S/N=3)。常见物质对DA的检测无干扰,DA注射液样品检测结果与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规定方法一致。  相似文献   

3.
利用新型Au—Ni复合材料,通过壳聚糖将Au—Ni复合材料修饰到电极表面.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用于葡萄糖检测的电化学传感器。以XRD表征了Au—Ni材料,以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法,计时电流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此传感器的电化学特性。研制的电极对葡萄糖检测的线性范围为2.5×10^-9.5×10^-4mol/L,检测限为lxl0...  相似文献   

4.
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铜掺杂聚L-天冬氨酸修饰玻碳电极,研究了多巴胺(DA)和尿酸(U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同时测定DA和UA的新方法。在pH3.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扫描速率为120mV]s时,DA和UA在该电极上产生氧化还原峰,峰电位分别为Eps=0.429V、Epc=0.336V(DA)和Eps=0.617V(UA),DA和UA的氧化峰分开达0.188V。采用循环伏安法(CV法)和示差脉冲伏安法(DPVs法)同时测定DA和U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DA:3.00×10^-6-4.00×100mol/L、4.00×10^-5~1.00×10^-4mlo/L(CV)、3.00×10^-7~3.00×10^-6mol/L、3.00×10^-6—1.00×10^-5mol/L(DPVs),UA:8.00×10^-6~5.00×10^-5mol/L、5.00×10^-5-2.00×10^-4mol/L(CV)、3.00×10^-7~5.00×10^-5mol/L、5.00×10^-5.2.00×10^-4mol/L(DPVs);检出限分另U为8.0×10^-7mol/L、1.0×10^-6mol/L(CV)和3.0×10^-7mol/L、3.0×10^-7mol/L(DPVs)。用于人体尿液中DA和UA的同时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采用涂覆法制备多壁碳纳米管(MwCND-离子液体([BMIM]PF6)修饰电极,然后在其表面同位镀铋膜,研究Pb“在该修饰电极上的阳极溶出伏安行为。实验结果表明,pb^2+在修饰电极上于一0.5V产生灵敏的溶出峰,Pb^2+在3.0×10。~2.0x10^-5mol/L浓度范围内与其溶出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  相似文献   

6.
采用多元醇水热法制备单晶氧化亚铜纳米立方体并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貌.将其分散在Nation溶液中修饰玻碳电极制成电化学传感器,用于葡萄糖的直接电化学测定。考察了该传感器的电化学特性,同时探讨了pH、工作电位等条件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电位为500mV时,该传感器检测葡萄糖的线性范围为9.9×10^-5~1.14×10^-2mol/L,检测下限为3.3×10^-5mol/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1。该方法快捷、灵敏、分析性能好,操作简便。将其应用于血清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采用石墨烯纳米材料,并结合酪氨酸酶、聚酰胺-胺(PAMAM)和纳米银修饰玻碳电极研制了新型BPA生物传感器。运用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考察了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由于石墨烯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结合聚酰胺-胺和纳米银的协同作用,该修饰电极对于BPA有较好的电流响应。在最佳条件下,该传感器对双酚A的线性检测范围为1.0×10-7~3.3×10-5mol/L,检测限为3.0×10-8 mol/L(信噪比为3),相关系数为0.998。  相似文献   

8.
在玻碳电极(GCE)上自组装一层多壁碳纳米管(MWNTs),构建负电荷的界面,然后,静电吸附一层阳离子电子媒介体硫堇(Thi),再由共价键作用自组装一层纳米金(GNPs),壳聚糖(CHIT)混合溶液的复合薄膜,通过静电吸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制得过氧化氢(H2O2)生物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考察了该生物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质,并研究了该修饰电极对H2O2的催化还原作用。生物传感器的响应电流与H2O2浓度在8.2×10^-6~1.1×10^-3mol/L范围内呈现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8×10^-7mol/L,达到95%稳态响应时间约为15s。将此生物传感器用于H2O2的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通过简单可控的滴涂成膜和在线电聚合方法,将氧化石墨烯(GO)和聚香兰素(PVN)修饰到玻碳电极(GCE)表面,制备了PVN-GO复合膜修饰GCE,即亚硝酸盐(NO2-)电化学传感器.伏安研究表明:PVN-GO复合膜对NO2-的电化学氧化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借助于扫描电镜技术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技术,对PVN-GO复合膜的表面形貌和电导性进行了表征.最优的检测条件下,NO2-的检测线性范围为2.0 ×10^-8~1.1 ×10^-2mol/L,检出限低至5.0 ×10^-9 mol/L(S/N =3).对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考核,结果表明:该NO2-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将传感器应用于南湖水样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多壁碳纳米管( MWNT)—Nafion和纳米金( GNPs)修饰金电极构建了一种简单、灵敏检测人端粒DNA的电化学阻抗传感器。首先将Nafion分散的MWNT滴涂于Au电极表面,再利用电化学沉积法将GNPs沉积到MWNT—Nafion修饰Au电极表面,以GNPs为载体固定人端粒探针DNA制备DNA传感器。在最优实验条件下,将传感器用于人端粒DNA的检测中,结果表明:目标人端粒DNA的线性范围为1.0×10-13~5.0×10-11mol/L,检出限(S/N=3)为2.5×10-14mol/L。采用MWNT为基底沉积GNPs修饰电极检测的灵敏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将双壁碳纳米管(DWCNT)和氧化石墨烯(GO)超声分散在Nafion的乙醇溶液中,滴涂于玻碳电极(GCE)表面制得氧化石墨烯/双壁碳纳米管-Nafion复合材料修饰电极(GO/DWCNT-Nafion/GCE),可用于莱克多巴胺的灵敏检测。通过扫描电镜(SEM)对修饰电极表面形貌进行表征。使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对莱克多巴胺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莱克多巴胺表现出了强的电催化氧化效应。在pH=7.0的PBS缓冲体系中于-0.3 V下富集120 s后,该修饰电极对莱克多巴胺浓度在1.0×10-8~1.0×10-6mol/L范围内有着良好的线性响应,检测限为5.4×10-9 mol/L。同时,该电极选择性良好,表明该方法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具有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构建了一种以海藻酸钠-石墨烯(SA-GR)为基底的新型过氧化氢电化学酶传感器。利用滴涂法将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海藻酸钠-石墨烯复合物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再通过酰胺键将HRP连接在SA-GR复合膜上,从而制备出了性能良好的过氧化氢电化学酶传感器。该传感器重现性好、灵敏度较高,并且响应速度快(3 s),米氏常数较低(Km=0.663),对H2O2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0×10-4~1.2×10-3mol/L,检测下限为5.7×10-6mol/L。  相似文献   

13.
在多孔金膜表面电沉积铂纳米颗粒,制备了多孔金膜/铂纳米颗粒修饰电极。其中多孔金膜是在恒电位氧化后再在抗坏血酸溶液中还原制得的。利用循环伏安法(CV)对甲醛在此传感界面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该传感器对甲醛表现出较好的电催化性能。在优化条件下,甲醛的峰电流与浓度在1×10^-5mol/L到1×10^-3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5×10^-6mol/L。  相似文献   

14.
通过臭氧处理制备了一种简单、高效、可重复使用的单层石墨烯基NO2气体传感器,并研究了纯的和经过臭氧处理的NO2气体传感器的响应特性和恢复特性。实验表明:经臭氧处理75s后的石墨烯基气体传感器对10×10-6NO2响应度可达到30%以上,是未经臭氧处理的石墨烯基气体传感器的2.8倍,且其响应的最低体积分数达150×10-9,低于世界卫生组织(WHO)空气质量标准(200×10-9,1h平均值)。  相似文献   

15.
在玻碳电极表面形成碳纳米管/壳聚糖膜/空壳纳米钯均匀致密稳定的修饰层,制备了用于测定葡萄糖的新型无酶传感器。该传感器可以快速地实现电极与葡萄糖之间的直接电子转移,有良好的稳定性。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测定葡萄糖,其响应电流与葡萄糖的浓度在2.5×10-7~1.5×10-6mol/L范围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μA)=2.169c(μmol/L)+8.399×10-6,相关系数r=0.9872。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氨氯地平(Amlodipine besylate,Aml)在离子液体(1-Benzyl-3-Methylimidazole,[BnMIM]PF6)修饰碳糊电极([BnMIM]PF6/CPE)上的电化学行为和电化学动力学性质,并用循环伏安法(CV)及计时电流法(CA)测得Aml在[BnMIM]PF6/CPE上的电极反应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Aml在[BnMIM]PF6/CPE上发生了受吸附控制的不可逆电化学氧化过程。用方波伏安法(SWV)考察了Aml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2×10-6~1.0×10-3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3S/N)3.3×10-7 mol/L,RSD1.3%~3.4%之间,加样回收率98.2%~1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