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根据河南省肿瘤登记数据估算河南省2016年食管癌发病和死亡情况, 分析2010—2016年食管癌发病和死亡变化趋势。方法按照《中国肿瘤登记手册》以及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登记质量标准评估2016年河南省肿瘤登记数据的完整性、有效性和可靠性, 按照国际疾病分类10编码(C15)提取食管癌数据, 并分城乡、性别、年龄组计算登记人群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结合2016年全省人口数据估算河南省食管癌发病、死亡情况。人口标准化率按照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结构(中标率)和Segi′s世界标准人口结构(世标率)进行计算。采用Joinpoint模型估计食管癌中标发病率和中标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 2016年河南省食管癌新发病例数为4.01万例, 占河南省全部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13.46%, 位于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第3位。食管癌粗发病率为37.21/10万, 中标率为26.74/10万, 世标率为27.12/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男性和女性中标率分别为34.53/10万和19.19/10万;农村地区发病率高于城市地区, 中标率分别为28.13/10万和20.90/10万。河南省20...  相似文献   

2.
目的:食管癌是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癌种之一。本研究描述 2015年河南省食管癌发病和死亡流 行特征,为河南省食管癌控制与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根据河南省人群肿瘤登记数据库中抽取食管癌的发病与 死亡记录以及登记地区的人口数据,估算 2015年河南省食管癌不同登记地和不同性别的发病数、死亡数、(年龄别) 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构成比、标准化率和 0~74岁累积率。结果:2015年河南省食管癌新发病例估计为 4.1万 例,死亡病例为2.9万例。食管癌发病率为34.94/10万(男性为 41.42/10万,女性为 28.11/10万),中标发病率为26.64/10万,世标发病率为 26.99/10万,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56∶1。食管癌死亡率为25.30/10万(男性为31.07/10万,女性为19.21/10万),中标死亡率为18.96/10万,世标死亡率为19.02/10万,男女死亡率之比为1.73 ∶1。不 论男性还是女性,城市地区的食管癌中标发病率和中标死亡率均低于农村地区。食管癌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均 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高,在80~84岁年龄组达到峰值。结论:河南省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中国及世界平均水平,位居全省各部位癌症发病与死亡第三位,应针对全省食管癌流行特点及危险因素加大综合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18年武威市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特征及2010-2018年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变化趋势.[方法]按照国家癌症中心制定的数据质量审核评价标准,对武威市符合质量控制标准要求的肿瘤登记点上报的恶性肿瘤发病、死亡和人口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按性别和年龄组分层计算发病(死亡)率、标化发病(死亡)率、0~74岁累积率等统计指标.利用Joinpoint线性回归模型计算2010-2018年武威市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析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趋势.中标率和世标率分别采用2000年全国普查标准人口年龄构成和Segi世界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计算.[结果]2018年武威市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67.89/10万,中标率为192.21/10万,世标率为208.31/10万,累积发病率(0~74岁)为24.30%;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31.38/10万,中标率为93.71/10万,世标率为105.02/10万,累积死亡率(0~74岁)为11.51%.男性中标发病率和中标死亡率均高于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在70~74岁年龄组达到发病高峰,死亡率在75~79岁年龄组达到高峰.2018年武威市恶性肿瘤发病前10位依次为胃癌、女性乳腺癌、肺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癌、宫颈癌、子宫体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占全部新发恶性肿瘤的79.38%;恶性肿瘤死亡前10位依次为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胰腺癌、女性乳腺癌、宫颈癌、脑及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胆囊癌,占全部死亡恶性肿瘤的90.35%.2010-2018年武威市恶性肿瘤中标发病率呈下降趋势(APC=-7.3%,95%CI:-17.6%~4.3%),中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PC=-1.2%,95%CI:-7.5%~5.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武威市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水平呈平稳趋势,发病率和死亡率依旧相对偏高,防控形势严峻.胃癌、食管癌、肺癌、肝癌、乳腺癌等病种是武威市癌症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徐慧芳  陈琼  刘茵 《中国肿瘤》2021,30(11):848-854
摘 要:[目的] 分析2017年河南省食管癌的发病与死亡情况及2010—2017年变化趋势。[方法] 基于符合质量评估标准的数据,结合2017年河南省人口数据,按照城乡和年龄分层,估计2017年河南省食管癌的发病及死亡情况。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标准人口年龄构成标化,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采用Segi’s标准人口年龄构成标化。计算2010—2017年期间食管癌中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及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结果] 据估计,2017年河南省新发食管癌33 860例,死亡25 581例。河南省2017年食管癌发病率为31.28/10万,中标发病率为22.45/10万,世标发病率为22.70/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2.89%,男女发病率比为1.73∶1。城市和农村地区的食管癌中标发病率分别为17.72/10万和24.55/10万。河南省2017年食管癌死亡率为23.63/10万,中标死亡率为16.23/10万,世标死亡率为16.36/10万,0~74岁累积死亡率为1.91%,男女死亡率比为1.88∶1。城市和农村地区的食管癌中标死亡率分别为11.80/10万和18.18/10万。2010—2017年期间,河南省的食管癌发病率(APC=-4.0%,P<0.001)及死亡率(APC=-3.1%,P<0.001)呈稳定下降趋势。[结论] 河南省食管癌疾病负担呈下降趋势,但仍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针对河南省的食管癌流行特点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减轻其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核实平潭综合实验区甲状腺癌是否高发,并分析其发病特征。方法 选择福建省肿瘤发病报告系统中发病日期为2013—2015年的平潭户籍甲状腺癌病例;通过查阅医院病历资料核实基本信息和诊断信息,随访排除非户籍病例。计算粗发病率、标化率、累积率,分析甲状腺癌在不同性别、年龄发病情况,及不同病理类型和不同大小肿瘤的构成。中国人口标化率根据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构成计算,世界人口标化率按Segi′s世界人口构成计算。结果 2013—2015年平潭综合实验区甲状腺癌新发病例共881例;其中男性205例,女性676例。甲状腺癌粗发病率为69.30/10万,中标率为65.27/10万;男性粗发病率及中标率分别为31.78/10万和29.87/10万;女性粗发病率及中标率分别为107.95/10万和101.19/10万;女性发病是男性的3.18倍。男、女性中位发病年龄分别为46岁和47岁。男性在40-年龄组达到发病高峰,女性在45-年龄组和55-年龄组形成两个发病高峰。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及其他病理类型占比分别为96.52%、1.80%、0.60%和1.08%。肿瘤最大径≤10 mm的微小癌占77.29%。结论 平潭综合实验区甲状腺癌发病高于同期福建省及全国平均水平,以乳头状癌为主,微小癌占比较高。  相似文献   

6.
缪伟刚  周金意  苏健  俞浩 《中国肿瘤》2023,32(8):573-581
[目的]估算江苏省2018年食管癌发病和死亡状况,分析2009―2018年江苏省食管癌发病和死亡变化趋势。[方法]分城乡、性别和年龄组计算2018年江苏省48个经质控合格的肿瘤登记处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并结合2018年江苏省人口数据估算全省食管癌发病(死亡)数、粗率、年龄标准化率等指标。人口标准化参照Segi世界标准人口结构(世标率)和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结构(中标率)。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江苏省16个经质控合格的肿瘤登记处2009―2018年食管癌发病中标率和死亡中标率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及其95%置信区间(CI)。[结果] 2018年江苏省食管癌估计新发病例数25 202例,占江苏省全部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9.43%,位居恶性肿瘤发病谱第4位。食管癌粗发病率、中标率、世标率分别为32.22/10万、14.83/10万和17.21/10万。男性食管癌发病率高于女性(中标率:21.42/10万vs8.49/10万),农村地区发病率高于城市地区(中标率:16.83/10万vs 12.56/10万)。2018年江苏省估计因食管癌死亡病例数21 636例,占江苏省全部恶性肿瘤死...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11—2015年合肥市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特征和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2011—2015年合肥市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数据,计算粗发病率、中国人口标化发病率、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等,采用Joinpoint软件计算中标发病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了解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随时间变化趋势,同时计算粗发病率的每岁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每岁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评价男性和女性、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变化趋势。结果 2011—2015年合肥市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例数为53 990例,粗发病率为162.29/10万,中标率为135.57/10万,世标率为135.93/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总数的55.66%。5年间总体发病率逐渐升高,但变化趋势不明显(APC=2.36%,95%CI:-7.75%~13.58%,P=0.527)。发病前5位分别为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肝癌和胰腺癌,占全部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总数的53.64%,其中结直肠癌中标发病率随时间持...  相似文献   

8.
马霞  张军  王旭峰 《中国肿瘤》2022,31(2):98-104
摘 要:[目的] 分析2020年济南市居民恶性肿瘤发病、死亡情况及2016—2020年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整理、分析2020年济南市户籍居民的肿瘤登记数据,计算发病率、死亡率、构成比、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截缩发病(死亡)率和累积发病(死亡)率。汇总和整理济南市2016—2020年恶性肿瘤登记资料,应用Joinpoint软件计算5年发病(死亡)中标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结果] 2020年济南市恶性肿瘤发病率为359.11/10万(男性385.29/10万,女性333.38/10万,城区408.20/10万,农村294.50/10万),中标率为214.01/10万,世标率为205.39/10万,35~64岁截缩发病率为361.27/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23.28%。恶性肿瘤发病率前5位分别为肺癌、胃癌、甲状腺癌、结直肠肛门癌、乳腺癌。全市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99.48/10万(男性260.62/10万,女性139.38/10万,城区207.27/10万,农村189.23/10万),中标率为100.35/10万,世标率为99.52/10万,35~64岁截缩死亡率为123.68/10万,0~74岁累积死亡率为11.19%。恶性肿瘤死亡率前5位分别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肛门癌。2016—2020年济南市恶性肿瘤中标死亡率有下降趋势,APC为 -1.43%(95%CI:-2.02%~-0.85%)。分性别、城乡统计,男性、农村中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PC分别为-1.56%(95%CI:-2.56%~-0.56%)、-2.96%(95%CI:-5.38%~-0.47%);5年间恶性肿瘤中标发病率与城区中标死亡率均无明显下降趋势。[结论] 济南市恶性肿瘤整体发病、死亡仍处于较高水平,需进一步完善肺癌等重点癌种的综合防治工作,有针对性开展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陈琼  刘曙正  郭兰伟 《中国肿瘤》2020,29(8):571-578
摘 要:[目的] 估算河南省2016年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 按照《中国肿瘤登记手册》以及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登记质量标准评估2016年河南省肿瘤登记数据的完整性、有效性和可靠性,分城乡、性别、年龄组及部位计算登记人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结合2016年全省人口数据估算全省各部位的恶性肿瘤发病、死亡数据,计算各项统计指标。人口标准化率按照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结构(中标率)和Segi’s 世界标准人口结构(世标率)进行计算。[结果] 河南省2016年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约29.83万例,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75.77/10万(男性为286.18/10万,女性为265.31/10万),中标率为210.21/10万,世标率为207.71/10万,0~74岁累积率为24.41%。城市地区发病率为306.87/10万,中标率为215.27/10万;农村地区发病率为269.19/10万,中标率为209.22/10万。河南省2016年恶性肿瘤死亡例数约为18.75万例,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73.28/10万(男性为201.89/10万,女性为142.61/10万),中标率为124.16/10万,世标率为124.12/10万,0~74岁累积率为14.07%。城市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95.38/10万,中标死亡率为127.63/10万;农村地区死亡率为168.77/10万,中标死亡率为123.75/10万。河南省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为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和乳腺癌等,前10位发病约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81.08%。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和结直肠癌等是主要的肿瘤死因,前10位死亡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的86.66%。[结论] 河南省恶性肿瘤疾病负担仍然较重,其城乡差异及男女性别差异明显,肺癌以及消化系统肿瘤是河南省高发肿瘤,应针对恶性肿瘤流行特点及危险因素加大综合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17年黑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情况并对2013-2017年变化趋势进行探讨。方法:收集来自黑龙江省12个肿瘤登记地区上报的乳腺癌发病、死亡和人口数据。分别计算女性乳腺癌城乡和年龄组对应的发病率、死亡率、中标率、世标率、0~74岁累积率。结果:2017年黑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1 450例,死亡288例,粗发病率为60.27/10万,中标发病率为36.65/10万,粗死亡率为11.97/10万,中标死亡率为6.61/10万。城市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死亡)率高于农村地区。在40岁后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明显升高,发病率在60~64岁年龄组达到高峰(122.97/10万);25岁前无死亡病例,在65岁年龄前,随着年龄增长死亡率增加,随后死亡率稍有下降,至85岁及以上年龄组死亡率达到峰值(50.64/10万)。2013-2017年均为45~64岁年龄组的发病(死亡)率最高。结论:女性乳腺癌是黑龙江省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农村地区适龄女性仍是肿瘤防治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06 ~2015年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预测未来5年发病率和死亡率水平.方法 搜集哈尔滨市南岗区2006~ 2015年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登记数据,计算发病率/死亡率、调整发病率/调整死亡率,利用JoinPoint分析10年间恶性肿瘤发病/死亡趋势,年龄-时期-队列的贝叶斯模型预测2016 ~ 2020年发病率/死亡率.结果 2006~2015年男性和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分别为266.71/10万和254.06/10万,中标率分别为191.56/10万和172.47/10万.10年间男性和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分别为214.21/10万和140.92/10万,中标率分别为150.36/10万和88.95/10万.10年间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男性发病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percentage-changes,APC)为3.2%(95% CI:2.5% ~ 4.0%;),女性为5.4%(95%CI:4.4%~6.4%);男性死亡率APC为2.9%(95% CI:1.2% ~4.7%),女性为2.9% (95%CI:1.0% ~4.0%).基于年龄-时期-队列的贝叶斯模型预测2020年发病率和死亡率,男性和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将分别达到335.77/10万、364.82/10万和250.84/10万、152.62/10万.结论 南岗区恶性肿留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女性发病率增长趋势快于男性.预测未来5年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呈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原发性肝癌是危害人群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在我国发病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第3位,其发病变化趋势全球不同.本研究通过分析广州市肿瘤登记处数据,了解原发性肝癌流行现况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根据广州市肿瘤登记处收集的2004-01-01-2013-12-31广州市原发性肝癌的病例资料,计算粗发病率、世界标化率(世标率)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标化率的计算采用Segi's世界标准人口.结果 2004-01-01-2013-12-31广州市居民肝癌新发病例22 135例,男17 875例,女4 260例,男女比为4.20∶1,粗发病率、世标率分别为28.34/10万和21.29/10万,粗发病率和世标率的APC分别为-0.91%(95%CI为-2.80%~1.00%)和-2.97%(95 %CI为-4.60%~-1.30%);除≥75岁年龄组外其余各组均呈现下降趋势;男女患者肝癌发病均从40岁开始迅速增加,80~84岁达高峰.结论 广州市2004-2013年肝癌发病标化率呈下降趋势,但仍处于高发状态,应加强肝癌的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前列腺癌发病现状和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现状及流行趋势。方法 收集整理全国肿瘤登记中心1998年至2008年登记的前列腺癌数据,包括前列腺癌粗发病率、0~74岁男性发病累积率、发病构成和年龄发病率。分城乡统计,分析城市及农村男性的前列腺癌发病现状和趋势。结果 2008年中国男性前列腺癌发病率为11.00/10万,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世标率)为6.73/10万,0~74岁中国男性前列腺癌发病累积率为0.70%,占中国男性恶性肿瘤发病构成的3.33%。城市男性前列腺癌发病率约为农村的3.7倍。年龄组发病率结果显示,70岁以上中国男性的前列腺癌居男性泌尿生殖系肿瘤发病率第1位。1998年至2008年中国男性前列腺癌发病率的年均增加比例为12.07%。中国城市男性前列腺癌发病率增加幅度高于农村,分别为8.53/10万和2.53/10万,但城市男性前列腺癌发病年均增加比例低于农村男性,分别为11.25%和13.28%。随时间推移,在前列腺癌发病的年龄构成中,高年龄组的比重明显上升。结论 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现明显持续增长趋势,前列腺癌正成为严重影响我国男性健康的泌尿系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09-2019年沈阳市肿瘤登记地区甲状腺癌的发病、死亡及生存趋势,为甲状腺癌提供防制措施。方法:收集2009-2019年国家级肿瘤监测点沈阳市肿瘤登记地区甲状腺癌的发病和死亡病例。计算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标化率(中标率、世标率)、截缩率(35~64岁)、累积率(0~74岁)和生存率等指标;Joinpoint3.5.3软件计算发病率、死亡率、生存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SPSS 23.0统计软件对甲状腺癌男女发病率及死亡率进行χ2检验。结果:2009-2019年沈阳市城区甲状腺癌粗发病率15.15/10万,中标率12.11/10万,世标率10.23/10万,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P<0.01);甲状腺癌粗死亡率0.76/10万,中标率0.43/10万,世标率0.41/10万,死亡率女性高于男性(P<0.01);十年间甲状腺癌发病率男女均呈持续上升趋势(P<0.05),发病顺位男性上升至第5位,女性上升至第3位,死亡顺位男女基本未变;2011-2015年男女甲状腺癌5年观察生存率呈上升趋势,均位居恶性肿瘤生存率首位。结论:2009-2019年沈阳市甲状腺癌发病持续上升,女性高于男性,死亡顺位基本未变;5年观察生存率呈上升趋势,位于恶性肿瘤生存率首位。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收集的恶性肿瘤登记资料,分析2015年中国结直肠癌发病和死亡情况。方法:收集整理全国501个登记点上报的2015年肿瘤登记资料,通过数据质量审核评估,计算按地区、性别和年龄等组合分类的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结合2015年全国人口数据估算全国结直肠癌发病和死亡各项统计指标。结果:2015年全国共有368个登记点的数据符合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纳入标准,覆盖3亿人口,占全国2015年年末人口的22.52%。估算全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数约为38.76万(男性22.50万,女性16.26万),中标率为18.02/10万(男性21.36/10万,女性14.79/10万),世标率为17.81/10万(男性21.21/10万,女性14.54/10万)。因结直肠癌死亡人数约为18.71万(男性10.95万,女性7.76万),中标率为8.21/10万(男性10.08/10万,女性6.47/10万),世标率为8.12/10万(男性10.01/10万,女性6.37万)。比较不同地区的分性别结直肠癌发病和死亡世标率,均为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地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之间的各项指标差异均<1/10万。结直肠癌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长,不同性别的增长趋势相似。结论: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呈现明显的性别差异和地区差异,各分类的发病和死亡世标率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6.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scribe trends in the incidence rates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in a geographically defined Chinese population. Primary liver cancer cases (N=13 685) were diagnosed between 1981 and 2000 and identified by the Tianjin Cancer Registry. Age-adjusted and age-specific incidence rates were examined in both males and females. Poisson regression was employed to assess the incidence rate trends. Crude and age-adjusted incidence rates in the study period were: 27.4/100 000 and 16.4/100 000 in males and 11.5/100 000 and 6.4/100 000 in females, respectively. While the results from Poisson regression analyses sugges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rends of declining incidence rates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overall, trends were not consistent across age and sex groups. The decline in incidence was observed, for the most part, in the 40-69 age group, with a greater decrease in males. Our findings provide a new evidence of a downward trend in incidence rates of this disease in China for a period of 20 years. As the observed decline is relatively small and inconsistent across sex and age groups, a continued epidemiological observation on this condition is required.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喉癌是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国内有关喉癌的流行病学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分析上海市卢湾区2004-2011年喉癌的发病情况和死亡情况,为制订喉癌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系统整理2004-01-2011-12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中卢湾区户籍人群喉癌发病和死亡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喉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并进行标化.分析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趋势.结果 2004-2011年卢湾区新发喉癌病例共68例,占全区同期新发恶性肿瘤的0.65%.喉癌年均粗发病率为2.72/10万,中标发病率为1.14/10万,世标发病率为1.41/10万.男性喉癌年均粗发病率为5.17/10万,中标发病率为2.19/10万,世标发病率为2.69/10万;女性喉癌年均粗发病率为0.32/10万,中标发病率为0.15/10万,世标发病率为0.20/10万.登记报告喉癌死亡病例共47例,占全区同期恶性肿瘤死亡例数的0.71%.喉癌年均粗死亡率为1.88/10万,中标死亡率为0.58/10万,世标死亡率为0.79/10万.男性喉癌年均粗死亡率为3.31/10万,中标死亡率为1.03/10万,世标死亡率为1.38/10万;女性喉癌年均粗死亡率为0.47/10万,中标死亡率为0.22/10万,世标死亡率为0.32/10万.男性喉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8年间男性喉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波动较大,而女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则极低.随着年龄增大,喉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结论 上海市卢湾区居民2004-2011年喉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全国肿瘤登记地区发病和死亡水平,提示应以社区为基础开展积极有效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收集主要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病例,分析了解近10年(2002~2011年)揭阳地区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特征的变化规律和趋势。方法总结分析揭阳地区主要医院即业务量最大的三家医院普宁市人民医院、普宁市华侨医院、揭阳市人民医院2002~2011年经病理确诊的结直肠癌3,015例,通过收集病历资料,计算每年发病率及不同年龄组别和不同肿瘤部位发病例数及所占比例。结果男、女性结肠癌标化发病率从2002年的3.58/10万及3.31/10万上升到2011年的9.55/10万和9.03/10万,10年平均上升11.52%和11.79%;总标化发病率10年平均上升11.63%。男、女性直肠癌标化发病率从2002年的2.46/10万及3.70/10万上升到2011年的16.73/10万及10.15/0万,10年平均上升23.75%及11.86%;直肠癌总标化发病10年平均上升17.93%。男、女性结直肠癌发病率呈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高发年龄在50岁以上年龄组。在发病部位方面,直肠癌的比例从2002年的46.79%上升至2011年的59.03%,右半结肠癌的比例也从18.3%上升至23.35%。结论进10年来,揭阳地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结肠癌男女性别比呈下降趋势,而直肠癌则呈上升趋势;直肠癌和升结肠癌比例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2009—2015年甘肃省肿瘤登记地区居民结直肠癌发病与死亡情况及其变化趋势,为结直肠癌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与建议。方法 收集整理2009—2015年甘肃省11个肿瘤登记处结直肠癌的发病、死亡资料(ICD-10编码为C18-20),按年龄、性别、年份分别统计结直肠癌发病(死亡)率、中标发病(死亡)率、世标发病(死亡)率、年龄别发病(死亡)率、累积率等,运用Joinpoint 4.7.0.0软件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 2009—2015年甘肃省肿瘤登记地区居民结直肠癌新发病例6 903例,发病粗率为18.24/10万,中标发病率为16.51/10万,世标发病率为18.97/10万;结直肠癌死亡病例1 940例,死亡率为11.12/10万,中标死亡率为9.57/10万,世标死亡率为11.81/10万;男性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20.49/10万和12.50/10万)均高于女性(15.87/10万和9.68/10万),城市地区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农村地区;2009—2015年甘肃省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APC=-8.9,t=-3.0,P<0.05;APC=-0.9,t=-0.3,P=0.8),发病率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死亡率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甘肃省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应加大对结直肠癌高危人群评估,实施早期筛查,以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