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对46例应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吡格列酮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与对照组(门冬胰岛素30治疗),观察随访8周。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两组胰岛素用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于口服降糖药治疗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吡格列酮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可有效的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格列喹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肾病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均进行严格饮食控制,ACEI口服。格列喹酮组给予格列喹酮片30-60 mg,3次/d口服;胰岛素组给予混合重组人胰岛素30R,每日早、晚餐前30 min,皮下注射。与治疗开始时、1个月、2个月、3个月查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 h尿微量蛋白(UAE)、血肌肝(SCr)、血尿素氮(BUN)。结果:两组治疗3个月后FPG、2HPG、HbA1c、UAE均明显下降(P〈0.01),SCr、BUN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格列喹酮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肾病能获得用胰岛素治疗的相同疗效。  相似文献   

3.
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海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3):3136-3137
目的评价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血糖和胰岛素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连用6个月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P2hlNS)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明显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对64例应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及对照组32例。治疗组予吡格列酮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对照组予门冬胰岛素30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胰岛素用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FBG、2 hPBG、HbA1c水平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胰岛素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于口服降糖药治疗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吡格列酮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可有效地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胰岛素加吡格列酮联合治疗和单用胰岛素治疗磺脲类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磺脲类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每日早餐及晚餐前皮下注射人胰岛素诺和灵50R及服吡格列酮15~30 mg;对照组30例,每日单用人胰岛素诺和灵50R于早餐及晚餐前皮下注射,12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空服及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用量、体质量指数、血压、胰岛素分泌及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均得到良好控制,但治疗组胰岛素日需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TG较对照组下降,而HDL-C较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组空腹及餐后2小时胰岛素分泌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磺脲类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选用胰岛素加吡格列酮联合治疗优于单用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双时相门冬胰岛素(诺和锐30)和预混人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28例患者随机分为诺和锐30组和诺和灵30R组各64例,采用每日早、晚餐前两次皮下注射,治疗时间8周,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用量的差异。【结果】诺和锐30治疗组餐后2h血糖控制优于诺和灵30R组(P〈0.05),空腹血糖、胰岛素用量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低血糖发生率诺和锐30组低于诺和灵30R组。【结论】诺和锐30治疗2型糖尿病降低患者餐后血糖效果明显,且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吡格列酮联合诺和灵30R胰岛素与单用诺和灵30R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两种治疗对尿白蛋白排泄率、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对诊治的117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据用药不同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62例,应用吡格列酮联合诺和灵30R胰岛素;单药治疗组55例,单用诺和灵30R胰岛素治疗。观察时间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肝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均比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或P<0.001),其中甘油三酯水平联合治疗组下降幅度优于单药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尿白蛋白排泄率亦有显著改善,与基线及单药治疗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吡格列酮联合诺和灵30R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肾病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的同时,显著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同时可改善甘油三酯水平,优于单用诺和灵30R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8.
诺和锐在胰岛素泵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诺和锐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分为诺和锐组和诺和灵R组,各50例,均用胰岛素泵治疗。测定治疗前后血糖,比较两组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等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各时点血糖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但诺和锐组达到血糖控制良好所需时间较诺和灵R组缩短(P〈0.05),且胰岛素用量减少(P〈0.05)。结论:诺和锐用于胰岛素泵能有效治疗糖尿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加胰岛素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磺脲类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使用胰岛素组仅予胰岛素治疗,胰岛素+吡格列酮组予胰岛素和吡格列酮治疗,疗程均为12周,记录患者体重、血糖控制、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的变化。结果12周后60例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吡格列酮+胰岛素组胰岛素用量平均减少14.8%(P〈0.001),胰岛素治疗组平均胰岛素剂量增加剂量18.6%。结论吡格列酮与胰岛素联合使用安全可靠,可减少胰岛素用量,缩短达标时间,有利于平稳控制血糖,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选用胰岛素加吡格列酮联合治疗优于单用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248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8例,对照组120例,两组均予以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口服二甲双胍、胰岛素控制血糖及降脂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服盐酸吡格列酮治疗,观察3个月.于治疗前后测定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四项、空腹免疫活性胰岛素、空腹真胰岛素、空腹胰岛素原,计算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 结果 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清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免疫活性胰岛素、空腹胰岛素原、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空腹真胰岛素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P<0.01),体重指数治疗前后则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治疗组血清甘油三酯、空腹免疫活性胰岛素、空腹胰岛素原、胰岛素抵抗指数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真胰岛素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1). 结论 盐酸吡格列酮具有降糖调脂作用,能改善胰岛功能,临床效果显著,依从性好,可作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降糖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手术前使用的价值.方法:106例糖尿病患者,术前随机分配成两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SⅡ)组与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Ⅱ)组,CSⅡ组采用美国MiniMed 507型胰岛素泵,持续缓慢皮下注射诺和灵R,MSⅡ组采用诺和灵R三餐前、诺和灵N睡前30 min皮下注射.结果:CSⅡ组与MSⅡ组均能有效控制血糖,但CSⅡ组血糖达标时间和胰岛素用量少于MSⅡ组(P〈0.01);CSⅡ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MSⅡ组(P〈0.05).结论:CSⅡ治疗更符合生理状态下胰岛素分泌,较MSⅡ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并减少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其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1年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7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饮食干预、运动疗法和磺脲类药物。对照组加用二甲双胍缓释片0.5g/d,q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吡格列酮30mg/d,bid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2周,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可显著降低空腹、餐后2h血糖及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较治疗前亦明显上升,对照组和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吡格列酮能够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和纠正血糖的同时,使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的水平降低,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联合盐酸二甲双胍与盐酸吡格列酮后胰岛素减量的幅度。方法:将45例初始均以门冬胰岛素30特充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25例)和吡格列酮组(20例),观察血糖得以控制同样理想(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8.0mmol/L)情况下2组治疗前后胰岛素减量的幅度。结果:治疗6周后,二甲双胍组与吡格列酮组胰岛素使用剂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组胰岛素降低幅度大于吡格列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均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从而减少胰岛素的用量,二甲双胍组在降低胰岛素的使用量方面优于吡格列酮组,且经济又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盐酸吡格列酮合用优泌林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血糖作用,观察其有效效性。方法:对60例应用对胰岛索治疗而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忠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加呲格列酮15mg)与对照组,观察随访8周。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01),甘油三脂水平明显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上升(P〈0.05);两组治疗比较指标也分别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胰岛素治疗而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吡格列酮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脂代谢。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盐酸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8月内分泌科收治的3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例,治疗组口服盐酸吡格列酮片(15mg,1次/d),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片(500mg,3次/d),治疗观察12周,观察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空腹血糖下降时间比对照组要早,两组餐后2h血糖下降,无明显差异。结论盐酸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较好,副作用少,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且肝功能异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吡格列酮的肝脏安全性.方法:选择伴NASH且肝功能异常的初诊2型糖尿病83例(其中吡格列酮组48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仅应用阿卡波糖,吡格列酮组联用阿卡波糖与吡格列酮,治疗3个月,监测肝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结果:吡格列酮组治疗2周及1个月后复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变化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治疗3个月后,ALT较治疗前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吡格列酮组ALT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吡格列酮治疗伴NASH且肝功能轻度异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是相对安全的;吡格列酮可减轻胰岛素抵抗,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予以胰岛素泵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65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以门冬胰岛素和诺和灵R胰岛素泵强化血糖控制两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糖变化、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等。【结果】门冬胰岛素和诺和灵R两组均可有效降低血糖(P<0.01),降糖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血糖达标的时间及血糖达标时胰岛素的用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冬胰岛素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诺和灵R组(P<0.05),且无任何注射不适和不便。【结论】在胰岛素泵治疗中门冬胰岛素可更快更有效的控制血糖,是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的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杜守作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0):1941-1943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本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72例.所有患者均服用二甲双胍0.75 g/d,治疗2个月后,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6例.治疗组增加服用吡格列酮30 mg/d;对照组增加二甲双胍至1 g/d,并服用模拟吡格列酮片(酵母片),共治疗3个月.研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体重指数(BMI)、血糖及胰岛素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后,仅治疗组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2hINS)及胰岛素抵抗(Homa-IR)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两组体重指数(BMI)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t=15.623,P〈0.01).同时,治疗后两组低密度脂蛋白(LDL-C)与甘油三酯(TG)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后仅治疗组总胆固醇(TC)较治疗前显著改善(t=21.634,P〈0.01).[结论]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良好的降血糖、增强胰岛素敏感、改善体重及血脂异常等情况,其疗效可靠,安全性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胰岛素泵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将8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CS组(40例)和传统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组(40例),进行强化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 h血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反应。结果:胰岛素泵治疗组使血糖达标时间及所用剂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是2型糖尿病短期强化控制血糖的安全有效、简便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加味消渴健脾汤联合盐酸吡格列酮片治疗2型糖尿病脾虚湿盛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脾虚湿盛型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吡格列酮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加味消渴健脾汤联合盐酸吡格列酮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FBG、2 h PBG、Hb A1c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FBG、2 h PBG、Hb A1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消渴健脾汤联合盐酸吡格列酮片治疗2型糖尿病脾虚湿盛型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