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烧结温度及Bi/Fe比对Bi2O3-Fe2O3系物相组成的影响。初步探讨了材料的导电类型、气敏性能及阻-湿特性,结果表明Bi2O3-Fe2O3系有可能作为一种气-湿-温多功能敏感材料体系  相似文献   

2.
莫茂松  王弘 《中国陶瓷》2000,36(3):10-12
采用溶胶-凝胶法新工艺制备了不同配比的纳米级α-Fe2O3-Al2O3-K2O复合氧化湿敏陶瓷。XRD、BET比表面吸附、Archimede排水法等手段对系列纳米陶瓷物相及微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湿敏特性测试结果表明:调控各组分摩尔配比为r(Fe:Al:K)=90:5:5,可获得全湿区阻-湿特性线性关系良好、感湿灵敏度较高、湿滞小、使用温度范围宽、响应速度较快、性能一致性优的湿敏元件。提出组份间界面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制备以CeO2为晶核剂的CaO-MgO-Fe2O3-Al2O3-SiO2系微晶玻璃,采用SEM,XRD和DTA等技术,研究了CeO2对玻璃成核与晶化的影响,确定了析出的晶相,讨论了加入CeO2后玻璃析晶活化能的变化,结果表明,CeO2的加入能降低玻璃晶化活化能,促进玻璃相分离使制得的微晶玻璃强度增大,但析出的主晶相仍为钙铁辉石。  相似文献   

4.
刘素兰  李香平 《硅酸盐通报》1996,15(6):11-15,10
采用粉末烧结方法制备MgO-B2O3-SiO2三元系不同组成的样品,用X-射线衍射、岩相和化学分析方法结合研究了1100℃40≤MgO%〈60组成范围内的相关系,结果表明可用3MgO.B2O3-2MgO.SiO2-2MgO.B2O3,2MgO.B2O3-2MgO.SiO2-MgO.SiO2,2MgO.B2O3-MgO.SiO2-SiO2三个三角形表示各平衡相的相关系。应用重心规则计算平衡相量与组成  相似文献   

5.
张旭东  何文 《中国陶瓷》1996,32(3):23-26
本文介绍了Co2O3-Cr2O3-Fe2O3-MnO2系高温黑颜料的合成工艺,研究分析了四种氧化物的不同配比、混合及合成温度等工艺过程对颜料呈色的影响,从而确定了含钴量较低呈色纯正的Co-Cr-Fe-Mn系高温颜料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利用过渡金属络合物吸收光谱理论对Co、Cr、Fe、Mn四种元素的变价离子使含Bdisplay status  相似文献   

6.
采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加入助剂Cr2O3,Bi2O3,CeO2的γ-Fe2O3催化剂还原前后的物相及氧化铁晶胞参数和晶粒度,结果表明,Cr2O3,Bi2O3,CeO2都没有取代Fe2O3晶胞中的铁原子,但它们在催化剂中的作用是不同的。Cr2O3和Bi2O3进入Fe2O3的晶格中,能抑制氧化铁晶粒的长大,提高了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X-射线衍射法(XRD) 测定加入助剂Cr2O3、Bi2O3、CeO2 的γ-Fe2O3 催化剂还原前后的物相及氧化铁晶胞参数和晶粒度, 结果表明, Cr2O3、Bi2O3、CeO2 都没有取代Fe2O3 晶胞中的铁原子, 但它们在催化剂中的作用是不同的。Cr2O3 和Bi2O3 进入Fe2O3 的晶格中, 能抑制氧化铁晶粒的长大, 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而CeO2 则堆积在氧化铁表面, 它对氧化铁晶粒的长大作用不大, 它使催化剂活性大大提高必定有其它因素起作用。  相似文献   

8.
梁忠友  王玉玲 《玻璃》2000,27(1):5-7
以SiO2-BaO-MgO-MgF2-K2O系为基础成发,以TiO2为晶核剂,通过添加Al2O3、ZnO、CuO和改变微晶化工艺制度,研制出了有一定机械强度和良好可切生及抗热冲击性的片状微晶玻璃。用X射线衍射仪以及其它测试手段,测定了微晶玻璃中晶相的种类以及有关性能,对其实验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一种一步合成γ-Fe2O3的水热合成法。用这种方法合成出的纳米粉可以用作磁记录材料。产物用XRD、TEM进行了物相,形貌的测定,并对磁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产物是γ-Fe2O3为主的含Fe3O4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10.
纺锤形γ—Fe2O3微小颗粒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FeSO4和Na2CO3为原料制备纺锤形γ-FeOOH微小颗粒,用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观察到纺锤形γ-FeOOH微小颗粒的形成是丝状晶粒的聚集和生长的过程。研究了反应液的PH值和反应时反应气体压缩空气的流量变化对γ-FeOOH微小颗粒形貌的影响,观察了由这种γ-FeOOH制成的γ-FeOOH制成的γ-Fe2O3的形貌,提出提高其磁性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利用Al2O3-Cr2O3固溶体易形成直接结合和ZrO2的相变增韧效应,研究了Al2O3-Cr2O3-ZrO2-SiO2系高级耐火材料,结果表明:在刚玉材料中,直接结合和增韧效应能改善材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刘继翔  罗世永 《玻璃》1996,23(4):6-9,5
本文用振动光谱分析了Na2O-Al2O3-B2O3-SiO2系统溶胶中的化学反应和用浸渍法制备的凝胶涂层结构。结果表明:部分硼、铝在溶胶陈化初期就与Si(OC2H5)4的水解或缩聚产物反应形成线性聚合物,宜于浸涂。热处理时涂层中继续形成Si-O-Si、Si-O-Al和Si-O-B键;基本结构单元为[SiO4]、[BO4]、[BO3]和[AlO4]。  相似文献   

13.
溶胶—凝胶法制备Fe2O3—Mn2O3—SiO2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溶胶-凝胶法在浮法玻璃上制备了Fe2O3-Mn2O3-SiO2膜。对膜层的形成特性进行了观察。得出了制备良好膜层的工艺参数。对薄膜的微观结构和光谱特性进行了测定。讨论了薄膜中铁与锰的价态和配位状态。  相似文献   

14.
MgO—B2O3—SiO2系晶化分形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培新  林红 《硅酸盐学报》1995,23(5):555-558
采用两段热处理技术,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观察等方法研究了MgO-B2O3-SiO3系的晶化过程。晶化析出相2MgO·B2O3的微观形貌具有分形特征,采用密度-密度相关函数法计算其分形维数为1.63。为揭示2MgO·B2O3生长机制,采用Monte-Carlo方法及改进的DLA模型对生长过程进行计算机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际分形结构、分形维数相符,表明2MgO·B2O3生长是扩散控制凝聚过程。可  相似文献   

15.
CaO-SrO-TiO2-Bi2O3系统介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CaO-SrO-TiO2-Bi2O3四元系统的介电性能进行了研究。SrTiO3和CaTiO3的不同配比可合成具有不同介电常数和温度系数的陶瓷材料。Bi2O3的添加可改善材料的介电常数和温度系数,添加MnO2和CeO2可进一步改善资料的性能。通过预先合在SrTiO3加剂,获得了一系列性能优良的高频高介MLC陶瓷材料,其MLC适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Si3N4—MgAl2O4—Al2O3系材料无压烧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宏  王连增 《中国陶瓷》1995,31(4):7-11
本文对Si3N4-MgAl2O4-Al2O3系复合材料的无压烧结进行了研究,讨论了Al2O3含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及烧结工艺对材料性能和显微结构的相互关系。实验表明:两段法烧结可以得到性能良好的Si3N4-MgAl2O4-Al2O3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7.
制备了固体SO_4/Fe_3O_3、SO_4/Fe_2O_3-SiO_2,用吸附氨的程序升温脱附确定催化剂的酸中心,并用X-射线粉末法测定催化剂的晶相,以乙酸与异戊醇的酯化反应考察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及选择性,表明的烧温度500℃时,催化剂的活性最高,反应无醚的副产物生成。在相同的条件下,SO_4/Fe_2O_3-SiO_2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SO_4/Fe_2O_3。  相似文献   

18.
有准急压冷法制成Fe2o3-SrO-TeO2系半导体玻璃并对其直流电导率进行了测定。玻璃形成范围为(以摩尔计)0≤fe2O3≤23%;0≤SrO≤18%;75%≤TeO2〈100%。通过Seebeck系数的测定确认Fe2o3-SrO-TeO2系玻璃为n型半导体玻璃。200℃的直流是导率为3.72×10^-5-1.82×10^-6S.cm^-1。直流电导率随着Fe2O3含量的增加而增加。165℃时的  相似文献   

19.
含C耐火材料的显著特点,在于作为浇钢过程中的屏蔽材料,用以防止渣的浸润。提高C含量可以改善渣润湿性能。但是如何C含量过高,则会产生氧化及脆性问题。Al2O3-SiC-C系统中,C与FS(熔融石英)为最重要的组分,为提高使用寿命,研究渣泣湿及它们与渣之间的反应就显得极其重要。本文,我们变动Al2O3-SiC-C系中的C和FS含量,并测试渣浸润现象,减少C含量,增加FS含量的材料是为渣润湿,并通常给耐  相似文献   

20.
添加SiO2对PbO—Bi2O3—B2O3玻璃结构和荧光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添加SiO2对PbO-Bi2O3-B2O3玻璃结构和荧光性能的影响,发现用SiO2取代部分B2O3时,[SiO4]四面体与[BO3]三角形相连接并进行入玻璃的结构网络中,随着SiO2引入量的增加,B2O3减少,玻璃结构更紧凑,密度增加,发射光谱表明,玻璃的最大发射峰位置随SiO2的引入面向长波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