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及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在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病情监测及疗效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将3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期患儿、3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缓解期患儿及30例正常儿童进行血清ECP及IgE水平测定,并用血球分析仪进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期ECP显著高于缓解期及健康对照组,缓解期患儿血清ECP水平明显下降接近正常对照组;发作期IgE明显高于缓解期和健康对照组,缓解期IgE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外周血EOS计数于急性发作期、缓解期及健康对照组三者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可客观而较直接地反映气道炎症的程度,预防疾病的发作。因此,动态检测血清ECP水平,可准确地判断气道炎症的控制情况,更有效地评价抗炎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1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为观察组,180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对照组,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血清总IsE水平,比较两组患儿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率及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血清总IgE水平。结果观察组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率为35.8%(76/212),对照组是14.4%(26/1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5~12岁组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率较1—5岁组高(P〈0.05)。观察组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患儿的血清总IgE水平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是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肺炎支原体容易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两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发病的关系。方法:入选86例CVA患儿作为观察组.98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测两组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IgM(MP—IgM)抗体。同时采用同位素放射免疫法和血球分析仪常规法测定CVA患儿血清总IgE水平和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结果:CVA组MP-IgM阳性率为37.21%,对照组MP-IgM阳性率为20.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P—IgM阳性的CVA患儿血清总IgE水平及嗜酸粒细胞计数(EOS)均高于MP—IgM阴性的CVA患儿(P〈0.01)。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特点及相关性,提高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对哮喘门诊2008年10月至2010年5月确诊因MP感染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的18例患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8例患儿均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MP-IgM检测抗体滴度>1:80,血清总IgE测定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升高,肺部体征不明显,病史中有个人湿疹或荨麻疹及家族哮喘、鼻炎史,单用大环内酯类抗感染效果差,合用β_2受体激动剂、吸入激素或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疗效显著并持久。结论MP感染可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特点为慢性咳嗽,肺部体征不明显,无肺外并发症,但血清总IgE测定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升高,故应提高MP感染诱发小儿气道高反应的认识,予积极治疗并随访,减少哮喘持续至成人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抗感染药学》2019,(1):83-85
目的:探究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与肺炎支原体感染之间的关系,分析大环内酯类药物对小儿CV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30例资料作为治疗组;将同期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30例资料作为对照组;分析资料中两组患儿的MP-IgM的检测阳性率差异以及血清嗜酸性粒细胞、总IgE检测值的变化情况,以及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儿的MP-IgM阳性检测率高于对照组(P<0.05),MP-IgM阳性患儿中血清嗜酸性粒细胞检测值、总IgE检测值均高于MP-IgM阴性患儿(P<0.05);治疗组患者经阿奇霉素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33%。结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密切关系,采用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获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邬菊花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421-422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尿白三烯E4(LTE4)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咳嗽变异性哮喘46例作为病例组,并随机分成孟鲁司特治疗组(n=24)和常规治疗组(n=22);选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儿童2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尿LTE4水平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并进行比较;对病例组患儿尿LTE4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孟鲁司特组、常规治疗组缓解期较急性期尿LTE4明显降低,P<0.01;缓解期孟鲁司特治疗组儿童尿LTE4水平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孟鲁司特组、常规治疗组尿LTE4下降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期咳嗽变异哮喘儿童尿LTE4水平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无相关性(P>0.05)。结论白三烯在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上的作用是显著的。测定CVA患儿尿LTE4水平可以为CVA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监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 treatment)对哮喘患儿缓解期肺功能、血清IgE、嗜酸性粒细胞、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的影响情况,明确该治疗方法的作用机制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68例患者均处于儿童哮喘缓解期,皮肤点刺实验或血清过敏源检测实验阳性,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33例在按照儿童哮喘管理方案的基础上给予粉尘螨口含滴剂脱敏治疗(特异性免疫治疗),2组均观察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清IgE、嗜酸性粒细胞、FeNO值的差异.结果 2组患儿肺功能FEV1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P>0.05);肺功能PEF的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2,P>0.05).2组血清总IgE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1,P< 0.01),脱敏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FeNO的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6,P<0.01).对照组FeNO值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2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6,P<0.01),治疗组嗜酸粒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尘螨滴剂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哮喘患儿肺功能无明显改善,能有效降低哮喘儿童血清IgE的值,降低哮喘儿童FeNO,降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改善患儿气道高反应性,促进儿童哮喘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析支气管激发试验联合经验性治疗在慢性咳嗽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8年6月收治的300例慢性咳嗽患者(所有患者在接受相关治疗前接受血常规和肺通气功能检查加支气管激发试验检测),所有慢性咳嗽患者均应用经验性治疗方法或者初始治疗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300例慢性咳嗽患者的常见临床慢性咳嗽症状(咳嗽变异性哮喘、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变应性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以及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等),按照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等提供针对性用药。结果 300例慢性咳嗽患者中支气管激发试验为阳性者有100例(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支气管激发试验为阴性者有20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按照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等诊断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变应性咳嗽患者有90例、诊断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者有81例、诊断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有29例、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有100例;经验性治疗后的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变应性咳嗽患者、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者、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初始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支气管激发试验筛查联合经验性治疗在慢性咳嗽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急、慢性荨麻疹患者IgE及嗜酸性粒细胞变化。方法:观察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某院进行治疗的64例急性荨麻疹患儿(急性组)和4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慢性组)的IgE水平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差异。结果:慢性组和急性组患儿的总IgE水平、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慢性组中无过敏疾病患儿的总IgE水平明显高于急性组中无过敏疾病患儿的总IgE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IgE水平在不伴有其他过敏性疾病患儿的急、慢性荨麻疹诊断过程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但在有其他过敏性疾病情况下不可作为诊断标准;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不可作为诊断急、慢性荨麻疹标准,应结合患儿临床症状、疾病史等情况做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哮喘的关系。方法选择哮喘患儿102例和正常儿童38例作对照,收集所有儿童过去3年内临床资料,测定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VitD]水平和血清钙、镁、磷、碱性磷酸酶、总IgE和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比较两组血清25(OH) VitD水平和其他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两组的年龄、性别以及维生素D补充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BMI和呼吸道感染的次数差异有显著性差异。两组血清钙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磷浓度、总IgE和嗜酸性粒细胞差异有显著性差异。两组血清25(OH)VitD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组儿童血清25(OH)VitD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儿童,维生素D缺乏是呼吸道感染诱发哮喘发作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采用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对血清总IgE及嗜酸性粒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门诊哮喘患儿,按入组的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1月血清总IgE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IgE及E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治疗哮喘患儿能有效降低血清IgE及EOS水平,具有较好的疗效,且依从性好,起效快,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和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关系。方法采用MP被动凝集法检测哮喘急性期70例及对照组非感染疾病患儿20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用SX90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应用贝克曼(BACKMEN Access)检测血清总IgE浓度,MP-Ab阳性患儿应用阿奇霉素、孟鲁司特钠、氯雷他啶等治疗。结果哮喘组MP-Ab阳性26例,阳性率37.1%;对照组阳性1例,阳性率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伴哮喘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354.35±241.28)×10^9/L,血总IgE浓度(505.388±674.560)IU/ml,单纯MP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151.169±219.56)×10^9/L,血总IgE浓度(46.79±50.02)IU/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感染与儿童关系密切,对哮喘发作期患儿要考虑MP感染可能,应常规行MP-Ab检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及抗白三烯类药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美喘清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舒利迭)和治疗组(美喘清片)各35例,均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含量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临床治愈22例,总有效率85.71%;治疗组临床治愈30例,总有效率100.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同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治疗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美喘清能有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安全有效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儿童患者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其小儿哮喘疾病的具体关系。方法选取120例本院门诊在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患有小儿哮喘疾病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120例儿童作为常规组;针对两组儿童测定其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血清总T IgE含量和嗜酸性粒细胞(Eos)总计数。观察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小儿哮喘疾病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血清总T IgE含量和嗜酸性粒细胞(Eos)总计数均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小儿哮喘疾病具有主要联系,其可以作为小儿患者呼吸道感染诱发哮喘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情况。方法选择典型哮喘3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正常对照组20例,用ELISA法分别测定各组病例血清中MMP-9水平并测定各病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淋巴细胞计数(Lym)。结果CVA组与典型哮喘组血清中MMP-9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CVA组与典型哮喘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嗜酸性粒细胞计数CVA组与典型支气管哮喘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CVA组与典型支气管哮喘组无明显差异(P〉0.05);淋巴细胞计数CVA组显著高于典型哮喘组与健康对照组(P〈0.05),典型哮喘组与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CVA组MMP-9水平与外周血嗜酸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581,P〈0.05;r=0.627,P〈0.05)。结论CVA是以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气道炎症,MMP-9参与了CVA的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总IgE,过敏原特异性IgE,嗜酸性粒细胞检测的临床意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3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特应性皮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总IgE水平、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水平以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结果特应性皮炎组血清总IgE水平以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显著高于轻度与中度,中度显著高于轻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过敏原特异性IgE分级均为0级,特应性皮炎组40例为0级,12例Ⅰ、Ⅱ级,8例Ⅲ级及以上,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IgE水平、过敏原特异性IgE水平以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升高,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水平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7.
慢性咳嗽病因繁多且涉及面广,是儿科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以咳嗽为主诉就诊的患儿可达门诊量的50%以上[1],其中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UACS)是导致患儿慢性咳嗽的最主要原因。研究表明气道炎症是引起慢性咳嗽的病理基础, CVA以气道嗜酸粒细胞炎症为主要特征,而UACS以中性粒细胞炎症为主要特征。确定气道炎症性质及其严重程度,对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疾病管理及判断预后均有重要价值[2]。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气道炎症检测技术。FENO监测气道炎症具有无创、安全、简单、快捷、重复性好、患儿容易接受的优点。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呼出气一氧化氮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与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者中的水平差异,为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提供新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参数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将18例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儿童2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2组血清CRP及WBC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嗜酸性粒细胞比例。结果观察组血清CRP水平及WBC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及WBC参数联合检测可为判断哮喘患儿病情提供炎性反应信息,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感染和哮喘患儿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并分别测定血清总IgE,以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和意气管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对支原体肺炎伴喘息者25例、支原体肺炎不伴喘息者4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30例、正常健康体检儿童30例,分别行外周血嗜酸细胞计数及血清总IgE检测。结果支原体肺炎伴喘息组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率92.0%、血清总IGE(377.9±94.0)IU/ml,显著高于支原体肺炎不伴喘息组的8.9%和(155.2±66.5)IU/ml,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6.7%和(152.1±74.6)IU/ml,接近于支气管哮喘组的93.3%和(405.7±84.0)IU/ml。结论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容易出现喘息症状,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血清总IgE水平增高,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诱发小儿哮喘。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儿童哮喘患者及正常对照儿童血清中骨桥蛋白(OPN)及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检测,探讨OPN及ECP浓度与儿童哮喘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哮喘患儿组血清OPN与ECP的关系。方法:10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与40例对照组儿童均于入院当日抽取血液检测OPN及ECP值。结果:(1)两组血清OPN及ECP水平比较:哮喘急性发作组血清OPN及EC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哮喘急性发作程度与OPN及ECP的关系:哮喘急性发作组轻、中、重度患儿血清OPN水平与严重程度无相关性(r=0.044),ECP水平与严重程度有相关性(r=0.401),且呈显著相关(P0.001);(3)哮喘急性发作组血清OPN与ECP水平相关性比较:哮喘患儿血清中OPN与ECP水平有相关性(r=0.669),且呈显著相关(P0.001)。结论:OPN是一种细胞外基质蛋白,具有广泛的免疫调节作用,包括调节IgE反应,炎症细胞迁移等。ECP是一种强碱性的细胞毒性糖蛋白,当嗜酸性粒细胞被激活时释放出颗粒,促组胺释放,引起支气管粘膜损伤。OPN及ECP在哮喘儿童中血清水平明显增高,研究它们的水平对帮助诊断儿童哮喘,治疗及预后的判断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