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板栗壳天然染料对真丝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板栗壳天然染料在真丝织物上进行染色试验.选择染色温度、染料用量、染浴pH值进行正交试验,以明矾作媒染剂,讨论了媒染方法及媒染工艺.结果表明,板栗壳染料对真丝织物的优化染色工艺为:染色温度95℃、染料用量0.8 X,pH值3.4;明矾后媒染工艺:直接染色后,放入明矾媒染剂1.33 g/L、45℃媒染30min;明矾预媒染染色工艺:明矾媒染剂5%(owf),80℃媒染30 min,浴比1:30,然后95℃染色,染料用量为X,pH值3.4,NaCI 20 g/L.经几种工艺染色的真丝织物均具有较好的染色牢度,其中以后媒染工艺最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探讨板栗壳色素上染真丝针织物的pH值、染色温度、氯化钠用量、色素用量等因素对真丝针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研究了板栗壳色素在真丝针织物上的直接染色工艺和先媒后染工艺,测试并比较了直接染色和先媒后染工艺染色后织物的颜色特征、染色牢度以及防紫外线性能。结果表明,板栗壳色素直接上染真丝针织物的最优工艺为:pH值3.0~3.6,温度95℃,时间60 min;板栗壳色素对真丝针织物具有较好的提升性能;媒染后染色织物的皂洗牢度和日晒牢度稍有提高;直接染色和先媒后染工艺染色后织物均具有优良的防紫外线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板栗壳的利用价值,利用正交实验分析了以板栗壳棕色素为染料对毛织物的染色性能,得到了直接染色、媒染染色的优化工艺,并与酸性染料染色作对比,测试并比较了采用三种染色方法的上染率和染色牢度。试验结果表明,以板栗壳棕色素为染料用媒染法染色上染率较好。  相似文献   

4.
板栗壳天然染料对纯棉针织物染色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板栗壳染液的提取工艺,选取染色温度、染液浓度、染浴pH值、NaCl浓度等因素对纯棉针织物染色工艺进行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分析。采用明矾作媒染剂,通过正交实验探讨了后媒法和预媒法染色工艺的最佳工艺条件,并测试了染色试样的各项颜色特征值和染色牢度。结果表明,板栗壳染料染纯棉针织物的直接染色优化工艺为染色温度95℃,染液浓度为提取液浓度,染液pH值为7,NaCl浓度为24g/L;明矾后媒法染色最佳工艺为媒染温度65℃,明矾媒染剂0.4g/L,媒染60min;明矾预媒法染色最佳工艺为染色温度75℃,染液浓度为20%提取液浓度,染浴pH值为7,NaCl浓度为24g/L。  相似文献   

5.
氯化稀土在酸性媒介染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课题研究了氯化稀土在酸性媒介染料染羊毛中的作用.用氯化稀土对羊毛进行预处理,再进行后媒法染色,将媒染剂用量减为传统后媒法用量的一半.实验表明:羊毛织物经氯化稀土预处理后,染色性能得到改善,同时达到了低铬染色的目的.实验最终制定了氯化稀土用于酸性媒介染料染色的优化工艺.  相似文献   

6.
以栀子染料染得更深、牢度更好的棉针织物为出发点,主要研究了栀子染料的提取,金属离子Fe2+,Al3+对棉针织物媒染效果,并通过单因素优化、正交实验确定栀子染料金属铝预媒染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铝离子预媒染用于棉针织物染色的最佳工艺为:浴比1∶25,温度75℃,染液pH值5,媒染剂用量6%(owf),染料用量45%(ow...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紫花地丁提取物作为植物染料对改性纯棉针织物的染色性能,对染色方法和染色工艺参数(硫酸亚铁用量、染色pH值、温度和时间)进行优化,对染色牢度、抗紫外线性能和抗菌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紫花地丁植物染料纯棉针织物染色以同浴媒染法为好,适宜的染色工艺为:天然染料紫花地丁20 g/L,硫酸亚铁用量2%(o.w.f),柠...  相似文献   

8.
采用板栗壳天然染料对羊绒纤维进行染色,考察了染色过程中板栗壳天然染料用量、染色温度、染色时间以及媒染方法等参数对染色效果的影响,并对板栗壳天然染料的上染率及色牢度、纤维断裂强力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经优化后板栗壳天然染料对羊绒纤维的最佳染色工艺为板栗壳天然染料用量8 g/L,染色温度为90℃,染色时间为60 min,媒染剂用量为4%,采用同浴媒染法染色法,此时板栗壳天然染料的上染率为84.83%,耐皂洗色牢度与耐干摩擦色牢度均达到4级,羊绒单纤维的断裂强力与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2.52 c N和17.3%,符合羊绒染后的粗纺纺纱要求。  相似文献   

9.
殷辉  李美真 《染整技术》2010,32(8):43-45
本课题研究了氯化稀土在酸性媒介染料染羊毛中的作用。用氯化稀土对羊毛进行预处理,再进行后媒法染色,将媒染剂用量减为传统后媒法用量的一半。实验表明:羊毛织物经氯化稀土预处理后,染色性能得到改善,同时达到了低铬染色的目的。实验最终制定了氯化稀土用于酸性媒介染料染色的优化工艺。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天然色素对羊毛织物的轧染性能,选用板栗壳色素,采用轧蒸工艺对羊毛织物进行染色。探讨汽蒸时间、汽蒸温度、汽蒸湿度、染料用量等因素对染色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轧蒸工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预媒染对染色织物颜色特征值、牢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轧蒸最佳工艺为温度110℃、湿度100%、时间30 min;板栗壳色素轧染织物具有较好的染色牢度;采用预媒染轧染工艺能使染色织物颜色深度、日晒牢度等有所提高,并且不同媒染剂可使得织物染色后获得不同色相。  相似文献   

11.
王志勇  张恒才 《纺织器材》2004,31(6):5-6,43
从理论和实验数据两方面分析讨论了弹性管材料及结构参数对其弹性的影响 ;同时讨论了加工工艺对弹性管弹性的影响 ,以及弹性管设计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张霞  王志勇  王维刚 《纺织器材》2021,(1):16-17,40
为保证转杯纺纱机给棉板和给棉罗拉对棉条具有一定的握持力,确保棉条被分梳辊匀速抓取并且不损伤棉纤维,介绍给棉板加压弹簧的结构、作用,分析影响其压力的因素并进行测试。指出:影响纺纱质量的主要因素是转杯、假捻盘、分梳辊以及给棉板与给棉罗拉对纱条产生的握持力;试验表明配置苏拉式纺纱器时,在加压片弹簧其他尺寸不能改变的条件下,厚度为A_0~(+0.2)mm的片弹簧对纱条产生最佳握持力,能保证纱条均匀输送给分梳辊抓取且分梳充分,从而消除因压力问题产生的条干不匀和粗细节,提高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13.
面包防腐剂丙酸钙、山梨酸钾、脱氢乙酸钠及其复合防腐剂对面包防腐效果明显,被广泛应用到面包工业中。采用浮水法研究单一和复合面包防腐剂对酵母发酵力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面包防腐剂对酵母的发酵力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防腐剂添加量越大,抑制作用越大,部分复合防腐剂对酵母的发酵力抑制作用也比单一防腐剂大。由于防腐剂影响酵母发酵力和面团的发酵体积,对面包的烘焙品质有很大的副作用,在面包工业中,在保证防腐剂对面包防腐效果的同时,应适量添加防腐剂,以降低防腐剂对酵母发酵力的影响,提高面包烘焙品质。  相似文献   

14.
含纤维食品物料的湿法粉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速旋转的定转子之间的流体产生的强大的剪切力场 ,当剪切力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使纤维物料破碎。本文通过含纤维食品物料在剪切力场中的破碎机理研究 ,提出用剪切式均质机对含纤维物料进行湿法粉碎 ,并且通过试验对剪切效果进行了验证。试验表明 ,采用剪切式均质机对纤维物料的粉碎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各种功能纤维的性能进行分析,结合不同鞋类代用革材料的应用,提出了鞋类功能纤维的应用规律和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6.
梅花鹿胎盘酶解液有较重的色素。试验采用活性炭对鹿胎盘酶解液进行脱色,研究了不同pH值、活性炭用量、温度、脱色时间下活性炭对鹿胎盘酶解液的脱色效果的影响。由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3.0、活性炭用量为2%、温度为40℃、脱色时间为100min,在此条件下鹿胎盘酶解液脱色率为87.77%,蛋白质损失率为40.23%。  相似文献   

17.
棉花回潮率是农、工、商贸之间结算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应用贯穿在棉花的收购、加工、储运和贸易结算过程,而日常工作中因为回潮率指标存在异议而产生的贸易纠纷也屡屡发生。笔者从事棉花工作多年,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感觉环境温度、湿度对棉花的回潮率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8.
不同澄清剂对葡萄酒澄清效果及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从澄清后葡萄酒的澄清效果及下胶处理后酒样的部分理化指标等方面比较研究了明胶和皂土(或明胶和皂土配合使用)、蛋清粉,明胶+蛋清蛋白、植源胶、蛋清蛋白对葡萄酒的澄清效果,确定了不同澄清剂的最佳使用剂量.结果表明,明胶+蛋清蛋白、植源胶在起到澄清作用的同时,葡萄酒综合理化指标及感官质量明显优于其它几种澄清剂法,最佳澄清剂量为明胶+蛋清蛋白90mg/L,植源胶80mg/L.  相似文献   

19.
影响辣椒碱稳定性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调味料和不同温度处理对辣椒碱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盐度对辣椒碱破坏性较大,而高浓度的油则有利于辣椒碱的保存。在中性条件下辣椒素最稳定,偏酸或偏碱性越强,越不利于辣椒碱。温度越高对辣椒碱的破坏性越大。  相似文献   

20.
谷氨酰胺转氨酶对猪肉肉糜的保水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谷氨酰胺转氨酶对猪肉糜保水性影响。通过单因素研究了谷氨酰胺转氨酶不同的添加量、不同的作用温度以及不同的作用时间对猪肉糜保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谷氨酰胺转氨酶的最佳添加量为0.45%、最佳作用温度为35℃、最佳作用时间为2.0h;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L9(34)正交实验,影响实验反应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反应温度、谷氨酰胺转氨酶的添加量、反应时间,谷氨酰胺转氨酶的最佳工艺参数分别为:反应温度30℃、添加量0.45%、反应时间2.5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