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8 毫秒
1.
目的 分析安徽省蚌埠市2021—2022年新报告HIV感染者基因亚型、治疗前耐药特征和HIV分子传播网络情况,为当地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蚌埠市2021—2022年新报告HIV感染者样本90份,扩增pol基因并测序,借助Blast HIV sequence database对每条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采用MEGA 7.0构建NJ系统进化树判定所有HIV感染者基因亚型。将所得序列上传至美国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分析基因型耐药情况。利用Cytoscape实现传播网络的可视化,分析新报告HIV感染者耐药传播特点和网络关联情况。结果 蚌埠市85例新报告HIV感染者基因亚型主要为CRF01_AE(58.82%)和CRF07_BC(23.53%),耐药率为10.59%(9/85),主要为非核苷类药物耐药(5/85,5.88%)。在0.5%基因距离阈值下的分子传播网络中,CRF01_AE入网率为44%,存在1个较大的耐药传播簇,耐药位点为L33F;CRF07_BC入网率为10%。分子传播网络中的HIV感染者主要为五河县50岁及以上男性,文化程度较低。结论 蚌埠市新报告HIV感染者耐药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分析2011—2020年间云南省≥50岁抗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失败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耐药情况,为该人群耐药的预防和ART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云南省2011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50岁ART失败患者的人口学信息及耐药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11—2020年间≥50岁的HIV/AIDS患者ART失败1 865例,其中总体耐药率为57.64%。不同年龄、地区、基因亚型、首次治疗方案、治疗时长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50~60岁年龄段的病例耐药率相对较高,为59.26%;边境地区耐药率相对较高,尤其临沧市达到了73.08%;基因亚型CRF01_AE耐药率相对较高,为69.05%;首次治疗方案中一线治疗方案替诺福韦(TDF)+拉米夫定(3TC)+奈韦拉平(NVP)耐药耐药率最高,为72.50%,而二线治疗方案耐药率较低。并且研究显示该人群对3TC和恩曲他滨(FTC)以及NVP高度耐药情况较为严重。结论 2011—2020年云南省≥50岁HIV/AIDS入组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010—2019年间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男男性行为人群(MSM)新报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HIV主要亚型及其分子传播簇和流行病学特征,筛选疑似高危传播者,为传染源筛查、管理与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9年德宏州新报告男男性行为者HIV阳性血浆样本,扩增病毒pol基因区片段并进行基因测序和基因亚型确认,分析、计算两两序列间的基因距离,使用MEGA 7.0和Gephi进行系统进化分析、构建分子传播网络。【结果】2010—2019年德宏州新报告HIV感染者MSM159例,成功测定基因亚型的感染者100例。共有9种HIV-1亚型,最主要亚型为CRF01_AE亚型52例(52%),其次为CRF07_BC亚型31例(31%)、CRF55_01B亚型10例(10%)、其他7例(7%)。传播簇分析显示总入网率为67.0%,形成了3个传播簇,CRF01_AE亚型形成了2个传播簇,分别包含38例、3例感染者,CRF07_BC亚型形成了1个传播簇,包含26例感染者。CRF01_AE形成的传播簇中传播关系更为复杂。2个主要的传播簇之间文化程度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我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毒株的亚型分布和成簇特点。方法 收集2013-2017年MSM随访研究中新发现和队列中阳转的未经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的HIV感染者血浆样本,经RNA提取和扩增,共获得100份pol区序列,进行基因型、耐药突变和分子进化分析,并与人口学和行为学资料相结合分析其成簇特点。结果 HIV感染者流行的亚型依次为CRF01_AE占60.0%(60/100),CRF07_BC占28.0%(28/100),B亚型占6.0%(6/100),CRF55_01B亚型占4.0%(4/100),其他独特型二代重组亚型占2.0%(2/100)。传播性耐药(transmitted drug resistance,TDR)流行率为7%(7/100),其中不同亚型的流行率依次为B亚型3.0%(3/100)、CRF01_AE 2.0%(2/100)、CRF07_BC 1.0%(1/100)和CRF55_01B 1.0%(1/100)。耐药突变以NNRTIs突变为主,占4.0%(4/100),其次为NRTIs突变占2.0%(2/100),PIs突变占1%(1/100)。成簇样本占31.0%(31/100),共分布在13个传播簇内,成簇和非成簇的感染者的亚型、户籍和性病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天津市MSM感染者中HIV毒株亚型分布情况日趋复杂,新型重组和耐药毒株不断出现并传播,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郑州市男男性行为者(MSM)中HIV感染者的毒株变异特点及其与当地有偿供血者中流行毒株的关系.方法 以郑州市2010年确证的31例MSM的HIV感染者和41例既往有偿供血HI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采集血标本并收集流行病学信息.RT-PCR法扩增全部研究对象的HIV-1 gag、pol全长基因(分别为1584 bp和3147 bp)及env基因的C2V3片段(558 bp)并测序,使用LosAlamosHIV Database在线工具确定病毒基因亚型、绘制系统进化树并分析可能的传播关系.结果 在72例研究对象中,获得全长gag序列53条、pol序列38条、env(C2V3)序列48条;31例MSM的HIV感染者中,CRF01 AE亚型14例、CRF07_BC亚型5例、B亚型12例(B'亚型11例、B亚型1例),41例既往有偿供血的HIV感染者均为B'亚型.MSM人群的CRF01 AE亚型毒株与河北、辽宁省的毒株关系密切、CRF07 BC毒株与河北省石家庄和北京市的毒株关系密切.在MSM人群中的12条HIV-1 B亚型中,有8条聚集成簇并与1例有偿供血感染者的序列距离最近、2条形成可靠的进化簇且与02HNseq4的序列距离最近,提示MSM人群中的B'毒株可能来自有偿供血员,且在MSM人群中存在传播关系.结论 郑州市MSM人群中流行的HIV-1毒株遗传背景复杂、有多个来源.首次发现目前MSM人群中流行的HIV-1 B亚型毒株主要是B'亚型,可能来自当地的有偿供血人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深圳市2010年男男性接触者(MSM)HIV-1耐药传播情况,监测2010年该地区MSM人群HIV毒株的流行情况。方法收集深圳市2010年专题调查的14例HIV-1抗体阳性的MSM血浆,提取病毒RNA,采用RT-PCR方法扩增pol区的基因片断,并对扩增片断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CRF01_AE亚型占45.39%(64/141),CRF07_BC亚型占39.71%(56/141),B亚型占14.89%(21/141)。3份出现NRTI耐药突变,突变的类型分别为:L210W,T215S,T215I;1份出现NNRTI耐药突变,突变的类型为:K103N,Y181C,P225H;无样本出现PI耐药突变,总体耐药突变率为2.8%。结论深圳地区MSM人群中耐药传播目前仍处于低度水平。感染株主要为CRF01_AE、CRF07_BC和B3种亚型,CRF01_AE仍是深圳市MSM人群中HIV主要流行亚型,CRF07_BC重组亚型在深圳市MSM人群中增长迅速。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17—2021年宜宾市HIV/AIDS抗病毒治疗耐药情况,为宜宾市科学高效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7—2021年宜宾市抗病毒治疗半年以上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血浆进行病毒载量检测,对病毒载量≥1 000 cps/ml的样本进行耐药监测,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治疗效果、耐药情况和影响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7—2021年共收集到38 182例接受抗病毒治疗半年以上的血浆样本,总病毒抑制率为87.76%,有4 674例病毒载量≥1 000 cps/ml,成功获得gag基因序列4 156例,1 844例感染者发生耐药,耐药发生率为4.83%。基因亚型以CRF85_BC、CRF01_AE、CRF08_BC和CRF07_BC为主,CRF85-BC为宜宾市HIV主要基因亚型;各基因亚型在性别、年龄、婚姻、文化、传播途径、抗病毒治疗时间、CD4基线以及是否耐药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耐药发生与抗病毒治疗时间、基因亚型、初始治疗时基线CD4细胞数有关;患者耐药以NNRTIs(1 780例,42...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近年来徐州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者对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的耐药情况和基因突变位点。方法 收集2018—2020年292例抗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失败HIV/AIDS患者血浆样本,检测病毒毒株亚型耐药突变特点。结果 292例治疗失败患者中,有129例(占44.18%)发生耐药突变,其中126例(占43.15%)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耐药,主要突变位点为K103N(占22.26%);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耐药88例(占30.14%),主要的突变位点为M184V/I(占57.36%);蛋白酶抑制剂耐药位点突变率为1.37%。NNRTIs类药物中奈韦拉平(NVP)和依非韦伦(EFV)出现耐药程度最高,分别为42.12%和41.78%;其次是NRTIs类药物中的阿巴卡韦(ABC)和拉米夫定(3TC),分别为30.14%和29.79%。耐药毒株常见的基因亚型为CRF01_AE亚型。结论 徐州地区ART治疗失败HIV/AIDS患者以NNRTIs耐药为主,应加强相关监测,合理选用抗病毒治疗药物,减少耐药的发生与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岗区抗病毒治疗前HIV - 1感染者基因亚型和耐药株流行现况。方法 HIV/AIDS流行病学数据来源于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HIV感染者的流行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率和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收集2016—2019年新报告的16~25岁的HIV感染者血清样品,扩增HIV pol区全部蛋白酶基因和部分逆转录酶基因区域,测序后进行HIV - 1基因分型和耐药突变位点分析。结果 173份血清样品成功获得pol序列片段,男性占93.64%(162/173),单身占95.95%(166/173),外省户籍者占65.32%(112/173),同性性传播占67.63%(117/173)。HIV - 1亚型以CRF07_BC(43.35%)和CRF01_AE(32.95%)为主,其次为CRF55_01B(13.87%)、B(5.78%)和其他亚型(4.05%)。不同年份HIV - 1亚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 9.456,P = 0.042)。总传播耐药率为5.78%(10/173),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耐药率为4.62%(8/173),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为2.31%(4/173)。同性性传播的耐药率为7.69%(9/117),异性性传播为1.79%(1/56)。突变发生率为21.97%(38/173),未检测出PIs突变,主要耐药突变位点中5个针对NNRTIs和4个针对NRTIs。次要突变V179D/E高达17.34%(30/173),主要发生在CRF55_01B亚型,不同HIV - 1亚型检测出V179D/E突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91.733,P<0.001)。5例病例对一线治疗药物NNRTIs耐药,1例对NNRTIs和NRTIs双重耐药。结论 2016—2019年深圳市龙岗区HIV - 1亚型分布表现为以CRF07_BC和CRF01_AE为主,多个亚型共存的特点。HIV - 1感染者原发耐药率已达到中度水平,MSM人群中NNRTIs类药物的耐药需引起重视。应加强年轻的MSM人群的耐药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主动咨询检测的新发现感染者HIV-1耐药株传播水平和亚型分布,探讨该人群治疗前耐药特征。方法 为某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报病的HIV-1感染者中主动要求耐药检测的新发现感染者提供检测服务。所有样本分离血浆,提取病毒RNA,采用RT-PCR和巢式PCR扩增HIV-1 pol区片段,并提交斯坦福耐药数据库,得到治疗前耐药和传播性耐药情况。以MEGA 11比对序列并构建进化树,得到序列亚型。结果 共纳入新发现HIV感染者61人,均为男性;年龄35岁以下占73.77%,同性性传播占93.44%;职业以商业服务为主,占68.85%,其次是学生,占14.75%。61人中59人成功扩增目的序列,治疗前耐药率为20.33%,传播性耐药率为1.69%。亚型分布以CRF01_AE为主,占54.24%,其次是CRF07_BC,占32.20%;CRF55_01B、CRF67_BC、CRF68_BC均有发现。其中4条55_01B均检测出耐药株,占总亚型的6.78%,位居第一。结论 VCT门诊有利于感染者早发现、早诊断,门诊新发现HIV-1感染者治疗前耐药率较高,应重视治疗前耐药检测,以便制定合适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构建HIV分子传播网络,分析福建省HIV感染者的社会网络结构特征,指导精准防控、减少新发感染。方法 收集2020年福建省1 336例全年新报告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治疗前血样,采用自建基因型耐药检测方法获取基因序列,运用HIV-TRACE构建分子网络。结果 共获得908例RT-PCR基因序列,以男性为主(84.03%),年龄以20~59岁为主(76.76%),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93.83%),文化程度以文盲及小学占比最高(38.66%),婚姻状况中已婚者比例最高(46.92%);基因亚型分析显示以CRF07_BC和CRF01_AE为主(782.49%);有48例研究对象发生耐药,耐药率为5.3%。HIV分子传播网络分析显示,在1.5%基因距离下入网率为41.52%(377/908),共形成108个传播簇,发现的最大的传播簇为CRF01_AE亚型,共有23个节点,节点数> 4的传播簇共发现21个。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60岁(OR=1.875,95%CI=1.215~3.241)、亚型为CRF07_BC(OR=2.112,95%CI...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上海市闵行区未经HIV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的原发耐药水平和闵行区现今HIV病毒的流行现状。方法收集2016年-2018年上海市闵行区首次确认为HIV-1阳性的HIV感染者血浆,采用反转录/巢式PCR扩增pol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和亚型分析。结果闵行区HIV-1感染者感染途径为异性性行为(29/27.9),同性性行为(70/67.3),注射毒品及输血(5/4.8),基因亚型共6种:CRF01_AE、CRF07_BC、CRF B、CRF D、CRF C、CRF08_BC,主要的基因亚型为CRF01_AE(57例,54.8%)和CRF07_BC(31例,29.8%); 104例中有10例(9.6%)分别产生了对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以及蛋白酶类抑制剂(PIs)的耐药突变,其中9例具有潜在低度耐药。结论闵行区未出现主要的耐药基因突变,传播耐药处于低度流行水平,应加强对HIV-1耐药情况的监测;闵行区艾滋病的防治重点为外来流动人员以及男男性行为人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浙江省MSM中的HIV-1新近感染者的毒株亚型组成和传播特征.方法 233例2011年新报告的MSM感染者经BED捕获酶免试验(BED-CEIA)检测为新近感染,其中107例纳入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收集血浆样本提取RNA核酸,用反转录/巢式PCR扩增HIV病毒的pol基因片段,测序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107例研究对象与当年MSM新近感染者在社会人口学特征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序列获得率为94.4%(101/107),CRF01 AE占比最高(62.4%),其次是CRF07 BC(31.7%),另有3例B亚型,1例CRF55_01B和2例独特重组型.毒株在系统进化树上主要分为CRF01 AE的簇1、簇2和CRF07_BC的簇3,杭州地区的毒株散播于各个进化分支.共发现10个传播簇,80%涉及≥2个的地市,90%与现住址为杭州的病例有关; 共发现有3个样本各存在一个监测性耐药突变,分别为M46I、T215S和G190A,传播性耐药率为2.97%.结论 浙江省MSM的HIV亚型呈现复杂性趋势,但传播性耐药处于低度流行水平;HIV的跨地区传播较为普遍,杭州在地域上可能发挥着核心传播作用,全省已形成混杂交织的复杂网络.  相似文献   

15.
天津市2015年HIV流行和传播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2015年天津市HIV流行株的亚型分布和传播特点。方法 从77例新报告未治疗且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HIV-1感染者,提取血浆中RNA,应用反转录和巢式PCR扩增HIV的pol和env区,并测序进行相关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 共获得63例样本的HIV毒株序列结果,亚型依次为CRF01_AE、CRF07_BC、B、CRF55_01B和其他独特型二代重组毒株,分别占46.03%(29/63)、30.16%(19/63)、11.11%(7/63)、4.76%(3/63)和7.94%(5/63);感染者以性传播为主,其中又以CRF01_AE和CRF07_BC重组亚型为主,除异性传播无B和CRF55_01B亚型外,同性和异性传播者的亚型分布无明显差别。重组毒株的构成比为88.89%(56/63),并首次发现的二代重组亚型8例,包括3例CRF55_01B、2例AE/BC、1例AE/B和1例新型的AE/B/C重组均为男男同性传播;1例AE/BC重组为异性传播。HIV感染者中传播耐药率为5.3%,均为NNRTI类监测性耐药突变L100I;进化分析中3对pol区Bootstrap值均≥98%,env区Bootstrap值均≥80%,调查显示3对样本来源确认有性伴传播关系。结论 天津市HIV感染者中重组毒株不断增加并广泛流行,性传播者中HIV新型二代重组和耐药毒株不断产生并在不同人群和不同地区间传播,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广州市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MSM人群HIV感染者(MSM感染者)耐药株流行状况。方法 收集2008-2015年新确证HIV-1抗体阳性、现住址为广州市、传播途径为男男性行为传播、确证时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MSM感染者血清样本,提取HIV-1 RNA,采用巢式PCR法扩增HIV-1 pol区全部蛋白酶(PR)和部分反转录酶(RT)基因片段,测序后提交到美国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进行耐药分析。结果 2 283例MSM感染者中,共有1 986例血清样本成功获得pol区基因片段,年龄16~84(30.18±8.24)岁;未婚者占74.17%(1 473/1 986);汉族占90.64%(1 800/1 986);大专及以上占49.65%(986/1 986),高中及中专占27.14%(539/1 986),初中及以下占20.89%(415/1 986)。HIV-1亚型以CRF07_BC和CRF01_AE为主,分别为38.22%(759/1 986)和34.49%(685/1 986)。总耐药率为3.32%(66/1 986),对蛋白酶抑制剂(PIs)耐药率为1.36%(27/1 986)),对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耐药率为0.65%(13/1 986),对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耐药率为1.61%(32/1 986)。B亚型对3类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CRF55_01B对NNRTIs耐药率高于其他亚型。B亚型对司他夫定(D4T)、依非韦仑(EFV)、奈韦拉平(NVP)的耐药率最高,均为4.17%(5/120);其次是那非那韦(NFV)、齐多夫定(AZT)、利匹韦林(RPV),均为3.33%(4/120)。CRF55_01B对EFV、NVP的耐药率最高,均为5.50%(16/291);其次是依曲韦林(ETR)、RPV,均为5.15%(15/291)。结论 广州市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MSM感染者耐药率处于低水平,现有抗病毒药物在总体上仍是有效的。但B亚型和CRF55_01B亚型耐药率相对较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了解苏州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毒抑制和耐药位点突变情况。【方法】对2005年3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期间入组进行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治疗时间≥6个月、年龄≥16岁者进行血浆HIV病毒载量(VL)及基因型耐药突变位点检测。【结果】共2 881人纳入研究,2 541人(88. 2%) VL持续≤1 000 copies/mL,340人(11. 8%)曾检出VL1 000 copies/mL;最近1次VL检测中2 728人(94. 7%)≤1 000 copies/m L,153人(5. 3%)1 000 copies/mL,病毒学失败率为5. 3%。离异或丧偶、基线CD4≤200个/mm~3、治疗时间1年或≥1年且3年、初始治疗方案为AZT(齐多夫定)+3TC(拉米夫定)+EFV(依非韦伦)或AZT+3TC+NVP(奈韦拉平)者病毒学失败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340名VL1 000 copies/mL者中,278人(81. 8%)成功扩增样本,其中135人(48. 6%)检出耐药突变位点,以核苷类和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类耐药为主,突变频率最高位点分别为M184V/I和K103N/Q。年龄36~45岁、基线CD4计数≤200个/mm~3、CRF01_AE亚型者耐药发生比例高,分别为53. 3%、67. 9%、55. 4%。【结论】苏州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毒抑制率较高,但病毒学失败者中耐药突变位点检出率高。应针对重点人群开展早期治疗和依从性教育,定期开展VL和耐药监测,最大限度地发挥抗病毒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西安市MSM感染HIV-1毒株亚型分布。方法 采集2010--2012年西安市确证的经男男同性传播的HIV感染者外周静脉血5ml,抗凝后分离血浆,提取总RNA,利用巢式反转录PCR扩增HIulgag和env基因,利用Mega5.2软件与国际参考序列进行拼接、比对、计算基因离散率和构建系统进化树;同时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行为学调查重点包括性行为特征、吸毒史、献血史等。结果 168份样本中,165例gag与env序列分型结果 一致,分别为79例(47.0%)CRF01AE、74例(44.o%)CRF07BC、12例(7.1%)B亚型。3例gag与env序列分型结果不一致,分别为2例(1.2%)CRF01AE/A1、1例(0.6%)CRF07BC/CRF01AE。结论 西安市MSM感染HIV-1毒株亚型主要为CRF01AE、CRF07BC。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云南省德宏州2012-2014年成年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耐药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对2012年底在云南省德宏州接受抗病毒治疗半年及以上≥15岁的3 715例艾滋病患者,随访观察治疗12个月及24个月时的耐药发生情况。结果 3 715例患者以男性(56.6%)、26~45岁(72.6%)、已婚(76.0%)为主。感染途径主要是性传播(75.3%),基线治疗方案以奈韦拉平(NVP)+拉米夫定(3TC)+齐多夫定(AZT)组合相对较多(38.2%)。随访期间至少接受过一次HIV病毒载量检测的患者共3 556例(95.7%),其中至少出现一次血浆病毒载量≥1 000 拷贝/ml者253例(7.1%),均接受耐药检测,其中211例(83.4%)进行了耐药相关基因位点突变检测并有82例(38.9%)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2013年新发耐药52例,总人群新发耐药率为1.43/100人年;2014年新发耐药30例,总人群新发耐药率为0.88/100人年;整个队列的2年随访期间总新发耐药率为1.13/100人年。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25岁、吸毒传播、基线治疗方案为D4T+3TC+NVP和基线CD4+T淋巴细胞(CD4)计数≤200个/μl者耐药发生率比年龄>25岁、性途径传播、基线治疗方案为NVP+3TC+AZT和基线CD4计数≥351 个/μl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耐药患者中共发现11种HIV基因亚型,以CRF_BC(31.7%)、CRF01_AE(22.0%)、C亚型(19.5%)占多数,其中CRF_BC/B’亚型、CRF_BC/CRF_01B亚型和CRF_BC/C亚型为混合病毒亚型的耐药者。耐药患者多数对NRTIs和NNRTIs耐药,耐药突变位点分别以M184V和K103N为主。结论 云南省德宏州成年患者抗病毒治疗新发耐药率相对较低,但对于年龄较小和吸毒传播者应加强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教育,及时监测耐药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