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老年克罗恩病患者血清微小RNA-215(miR-215)、微小RNA-335(miR-335)表达及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6例克罗恩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miR-215、miR-335相对表达量及肠道菌群数量,比较缓解期和活动期患者血清miR-215、miR-335相对表达量,采用Spearman检验分析miR-215、miR-335与克罗恩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miR-215、miR-335与克罗恩病患者肠道菌群的相关性。结果血清miR-215、miR-335在观察组中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乳酸杆菌数量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肠球菌数量和大肠杆菌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活动期患者血清miR-215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缓解期患者(P<0.05),活动期患者血清miR-335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缓解期患者(P<0.05);miR-215、miR-335与克罗恩病疾病活动度均呈负相关(P<0.05);miR-215、miR-335与克罗恩病患者乳酸杆菌数量和双歧杆菌数量均呈正相关(P<0.05),miR-215、miR-335与克罗恩病患者肠球菌数量和大肠杆菌数量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克罗恩病患者血清miR-215、miR-335呈低表达水平,其水平与疾病活动度及肠道菌群具有一定相关性,这两项指标有望成为克罗恩病诊治的相关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长非编码 RNA 浆细胞瘤变异易位 1(lncRNA PVT1)和转移相关肺腺癌转录物 1(lncRNA MALAT1)在 2 型糖尿病(T2DM)并发白内障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 方法 收集 2021 年 12 月至 2022 年 12 月监利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52 例T2DM 并发白内障患者为试验组,以及同期收治的 52 例无任何并发症的 T2DM 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实时荧光定量 PCR(qRT-PCR)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中 lncRNA PVT1 和 lncRNA MALAT1 的表达;logistic 回归分析 T2DM 并发白内障的影响因素;Pearson 法分析血清 lncRNA PVT1 和 lncRNA MALAT1 水平与 T2DM 并发白内障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 lncRNA PVT1 和 lncRNA MALAT1 水平对 T2DM 并发白内障的诊断价值。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年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lncRNA PVT1 和 lncRNA MALAT1 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大、糖尿病病程久,FBG、HbA1c、HOMA-IR、lncRNA PVT1、lncRNA MALAT1 水平高均为 T2DM 并发白内障的危险因素(P<0.05);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 lncRNA PVT1 水平与年龄、糖尿病病程、FBG、HbA1c、HOMA-IR 均呈正相关(r=0.672、0.634、0.542、0.685、0.591,P<0.05),lncRNA MALAT1 水平与上述指标也均呈正相关(r=0.583、0.629、0.673、0.604、0.617,P<0.05);血清lncRNA PVT1 和 lncRNA MALAT1 二者联合的诊断价值优于单独诊断(ZPVT1-二者联合=2.115,P=0.035;ZMALAT1-二者联合=2.316,P=0.021)。 结论 LncRNA PVT1 和 lncRNA MALAT1 在 T2DM 并发白内障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升高,二者联合对这类患者的诊断价值优于单独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协同刺激分子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1(PD-1)的表达及其与疾病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的方法,分别检测36例活动期PBC患者、30例缓解期PBC患者、20例非PBC肝硬化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PD-1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T淋巴细胞表面PD-1表达百分率,以及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水平。结果 (1)活动期PBC患者PBMC中PD-1 mRNA表达水平及T淋巴细胞表面PD-1表达百分率显著低于缓解期PBC患者、非PBC肝硬化患者及健康对照者(P<0.01)。(2)活化后,活动期PBC患者CD4+T淋巴细胞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PBC患者、非PBC肝硬化患者及健康对照者(P<0.01);活动期PBC患者CD8+T淋巴细胞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缓解期PBC患者、非PBC肝硬化患者及健康对照者(P<0.05)。(3)活化后,活动期PBC患者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含量显著高于缓解期PBC患者、非PBC肝硬化患者及健康对照患者(P<0.01)。结论协同刺激分子PD-1对活动期PBC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的抑制作用减弱,为研究PBC的发生发展和阐明PBC的发病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中DNA甲基转移酶1(DNA methyltransferase 1,DNMT1)和CD11a基因的表达水平,探讨DNMT1的表达异常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Real-time PCR方法测定SLE患者缓解期、活动期和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DNMT1和CD11a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SLE活动期患者PBMC中DNMT1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P=0.014)和缓解期组(P=0.030)显著下降;缓解期的DNMT1表达水平与对照组(P=0.26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LE患者DNMT1的表达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呈现负相关(P<0.05)。SLE活动期患者PBMC中CD11a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P=0.003)显著升高(P<0.05);缓解期的CD11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P=0.250)和缓解期组(P=0.06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CD11a的表达水平与SLEDAI呈正相关(P<0.05)。SLE患者DNMT1与CD11a的表达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SLE患者PBMC中DNMT1表达水平的降低可能是造成基因组DNA低甲基化的重要原因,使得CD11a等致病基因过度表达,进而导致SLE发病。  相似文献   

6.
7.
罗婷  饶志华  彭泓萍  刘钰   《四川医学》2024,45(5):467-473
目的 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长链非编码RNA GATA结合蛋白6反义RNA1(lncRNA GATA6-AS1)和GATA结合蛋白6(GATA6)信使RNA(mRNA)水平与疾病活动度指标、免疫功能及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74例类风湿关节炎缓解期患者作为缓解期组,81例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患者作为活动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80例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一般资料和疾病活动度指标[类风湿因子(RF)、血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肿瘤坏死因子(TNF)-α、28处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中lncRNA GATA6-AS1和GATA6 mRNA水平;并检测受试者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Ig)A、IgM、IgG、CD3+T、CD4+T、CD8+T细胞,计算CD4+/CD8+比值]。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lncRNA GATA6-AS1、GATA6 mRNA、疾病活动度指标、免疫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影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活动期发生的危险因素,血清lncRNA GATA6-AS1、GATA6 mRNA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活动期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对照组、缓解期组、活动期组RF、ESR、CRP、抗CCP抗体、TNF-α、DAS28评分、血清lncRNA GATA6-AS1、GATA6 mRNA、IgA、IgM、IgG、外周血CD3+T、CD4+T、CD8+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水平依次升高(P<0.05);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lncRNA GATA6-AS1与GATA6 mRNA呈正相关(P<0.05);血清lncRNA GATA6-AS1和GATA6 mRNA水平均与RF、ESR、CRP、抗CCP抗体、TNF-α、DAS28评分、IgA、IgM、IgG、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和CD4+/CD8+比值呈正相关(P<0.05);RF、ESR、CRP、抗CCP抗体、TNF-α、DAS28评分、lncRNA GATA6-AS1、GATA6 mRNA均是影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活动期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lncRNA GATA6-AS1、GATA6 mRNA、二者联合预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活动期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3、0.861、0.928;二者联合预测的AUC高于血清lncRNA GATA6-AS1、GATA6 mRNA水平各自单独预测的AUC(P<0.05)。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lncRNA GATA6-AS1和GATA6 mRNA呈现高水平,且活动期患者二者水平更高,二者与疾病活动度指标、免疫功能以及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以很好地预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活动期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D137表达与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肝脏免疫病理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受试者外周血中CD137L的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肝组织中CD137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CD137和CD28蛋白水平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中CD137和CD28mRNA的表达。结果:重度CHB组患者血清CD137L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轻度和中度CHB组患者(P<0.01)。肝组织中CD28mRNA在中度CHB组和重度CHB组患者的表达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及轻度CHB组患者明显升高(P<0.01)。重度CHB组患者CD137mRNA表达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轻度CHB组和中度CHB组患者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中CD28蛋白在中度CHB组和重度CHB组患者的表达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及轻度CHB组患者明显升高(P<0.01)。重度CHB组患者CD137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轻度CHB组和中度CHB组患者中CD137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CD137的活化参与CHB患者肝组织免疫病理损伤过程,与其损伤程度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E选择素(sE-SLT)、白细胞介素-25(IL-25)、白细胞介素-33(IL-33)的变化与其病情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确诊的9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作为急性期组、60例哮喘缓解期患儿(缓解期组)(2015年11月~2018年6月),同期健康体检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的血清sE-SLT、sICAM-1、IL-25及IL-33、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并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期组的血清sE-SLT、sICAM-1、IL-25及IL-33显著高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P<0.05);缓解期组的血清sE-SLT、sICAM-1、IL-25及IL-3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期组的FEV1%、PEF、FVC显著低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P<0.05);缓解期组的FEV1%、PEF、FVC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的血清sE-SLT、sICAM-1、IL-25及IL-33水平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0.05);中度组的血清sE-SLT、sICAM-1、IL-25及IL-33水平高于轻度组(P<0.05);支气管哮喘急性期组患儿血清sE-SLT、sICAM-1、IL-25及IL-33水平与FEV1%、PEF测定值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血清sE-SLT、sICAM-1、IL-25及IL-33水平升高与支气管哮喘患儿病情发作及其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氧磷酯酶1(PON1)活性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44例活动期UC患者、23例缓解期UC患者及32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PON1、C-反应蛋白(CRP)及丙二醛(MDA)含量,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活动期及缓解期UC组血浆CRP、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PON1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活动期患者组血浆CRP、MDA含量显著高于缓解期患者组(P〈0.05),血浆PON1活性显著低于缓解期患者组(P〈0.05)。UC患者组对氧磷酯酶1活性与MDA及CRP水平呈负相关(r=-0.358,P〈0.01,r=-0.422,P〈0.01)。结论UC患者PON1活性显著降低,增加的氧自由基(OFR)导致致氧化环境可能使血浆PON1活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IL-6、SAA水平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7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将观察组患者分为缓解期组及活动期组;同期选取70例于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抽取对照组于研究组静脉血,测定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IL-6、SAA水平,比较各指标患者不同活动度及健康人群中表达情况。结果 研究组CD4+、CD4+/CD8+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CD8+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且活动期组CD4+、CD4+/CD8+表达低于缓解期组(P<0.05),CD8+表达高于缓解期组(P<0.05)。研究组血清IL-6、SA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活动期组IL-6、SAA水平高于缓解期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CD4...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Notch1/Jagged1/RBP-Jκ/Hes1信号轴通过调控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成3组(6只):健康组(NC)、模型组(MC)及Notch1抑制剂组(FLI),在致炎后12 d开始给予药物,并于30 d后检测各组大鼠的关节炎指数(AI)、右后足关节肿胀度(E);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80+和CD163+细胞在大鼠外周血巨噬细胞中的表达量;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IL-4、IL-10、IL-1β、及TNF-α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关节滑膜组织中Notch1、Jagged1、RBP-Jκ、Hes1蛋白的表达。结果:MC组AA大鼠的E及AI均明显高于NC组(P<0.01);CD80+细胞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CD163+细胞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IL-1β、TNF-α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 IL-4、IL-10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Notch1、RBP-Jκ、Jagged1、Hes1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增加(P<...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叉头框蛋白O1(FOXO1)、白细胞介素9(IL-9)在抑郁症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抑郁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于青海省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就诊并确诊为抑郁症的患者145例为观察组,根据汉密尔顿抑郁症评定量表(HAMD)评定患者病情,并据此分为轻度组(45例)、中度组(61例)、重度组(39例),同期选取110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收集观察组及对照组一般资料并比较;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FOXO1、IL-9的表达水平;Pearson法分析抑郁症患者血清FOXO1、IL-9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及二者与HAMD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抑郁症患者血清FOXO1、IL-9水平诊断抑郁症的价值。结果 抑郁症患者血清中FOXO1、IL-9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中度组患者血清中FOXO1和IL-9表达水平均高于轻度组,且重度组上述指标均高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患者血清中FOXO1、IL-9表达水平与HAMD评分呈明显正相...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比例及血清炎性活动生物学指标血沉(ESR)、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血小板(PLT)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改变,并探讨其与CD疾病活动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CD患者46例,其中缓解期CD 31例,活动期15例。纳入同期病房收治的8例消化道息肉治疗后复查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克罗恩病疾病活动指数(CDAI)评估CD患者疾病活动严重程度。流式细胞仪检测CD患者外周血Treg、Th17细胞比例;血细胞仪检测PLT计数、MPV和PDW;魏氏法检测ESR;免疫比浊法检测CRP水平。结果:轻度和中度活动期CD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占CD4+细胞比例较缓解期CD患者及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活动期CD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高于缓解期CD(P< 0.05);CD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比例与ESR、血清CRP水平、CDAI评分呈负相关,而与患者MPV呈正相关(均P < 0.05)。结论:外周血Th17细胞和Treg细胞比例改变异常以及Treg细胞比例减低与反映CD疾病活动的炎性指标ESR、血清CRP水平呈负相关,提示Th17/Treg细胞失衡与CD肠道炎症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4):128-131
目的 探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及肠道菌群与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 年9 月~2018 年9 月入院接受诊疗的120 例成人炎症性肠病活动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75 例,克罗恩病(CD)45 例,另选择50 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各组新鲜粪便,使用梯度稀释法定量培养肠道菌群;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验血液标本的C 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结果 UC 组和CD 组粪便样本中大肠杆菌、肠球菌、拟杆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UC 组和CD 组粪便样本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柔嫩梭菌数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UC 组粪便样本中的柔嫩梭菌数量高于CD 组(P<0.05),UC 组粪便样本中的拟杆菌数量低于CD 组(P<0.05);UC 组和CD 组C 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UC 组和CD 组各炎症指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UC 组肠道炎症反应的发生与大肠杆菌、肠球菌和双歧杆菌存在相关性。结论 与健康人群相比,IBD 活动期患者的肠道菌群呈失衡状态,菌群的改变与炎症性肠病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这为炎症性肠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血清内脂素、长链非编码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LncRNA MALAT1)、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103例GDM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产检的103名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内脂素、LncRNA MALAT1、HbA1c水平,并随访至GDM患者分娩。比较两组、不同妊娠结局GDM患者血清内脂素、LncRNA MALAT1、HbA1c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内脂素、LncRNA MALAT1、HbA1c水平与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内脂素、LncRNA MALAT1、HbA1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妊娠结局GDM患者血清内脂素、LncRNA MALAT1、HbA1c水平均高于正常妊娠结局GDM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内脂素、LncRNA MALAT1、HbA1c水平与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血浆外泌体微小RNA-21(miR-21)、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在特应性皮炎(AD)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二者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5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皮肤科收治的AD患者118例,依据特应性皮炎积分指数(SCORAD)将患者分为轻度41例、中度38例、重度39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为对照组。提取并鉴定血浆外泌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RT-PCR)测定血浆外泌体中miR-21、lncRNA MALAT1水平;Pearson法分析血浆外泌体miR-21、lncRNA MALAT1水平与SCORAD评分的相关性;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分析AD患者SCORAD评分增加的危险因素。  结果  所提取样品具备外泌体特征;AD组轻、中、重度患者血浆外泌体中miR-21、lncRNA MALAT1水平、SCORAD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F=91.160、206.502、246.615,均P<0.001)。血浆外泌体miR-21、lncRNA MALAT1水平与SCORAD评分均呈正相关关系(r=0.631、0.528,均P<0.05)。血浆外泌体miR-21、lncRNA MALAT1水平高均为AD患者SCORAD评分增加的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  血浆外泌体miR-21、lncRNA MALAT1异常高表达可能与AD发生发展有关,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监测二者水平变化可能对进一步靶向防治AD发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骨膜蛋白(Periostin)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水平,分析二者关系,评估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中山市博爱医院儿科住院的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72例为毛细支气管炎组,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印)n(正)=27)、中度组((印)n(正)=25)及重度组((印)n(正)=20)。另以同期正常健康体检的婴幼儿25例作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研究组患儿急性期、恢复期以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清Periostin及TGF-β1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急性期毛细支气管炎组血清Periostin与TGF-β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印)P(正)<0.01),恢复期毛细支气管炎组血清Periostin仍高于对照组((印)P(正)<0.01),但血清TGF-β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印)P(正)>0.05)。恢复期毛细支气管炎组血清Periostin与TGF-β1水平较急性期均显著下降((印)P(正)<0.01)。毛细支气管炎重度组急性期血清的Periostin、TGF-β1水平最高,均显著高于轻、中度患儿(均(印)P(正)<0.01);毛细支气管炎重度组恢复期血清的Periostin仍持续高水平,均显著高于轻、中度患儿(均(印)P(正)<0.01);但恢复期毛细支气管炎三组及对照组之间血清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印)P(正)>0.05)。相关性分析表明,毛细支气管炎组患儿急性期血清Periostin与TGF-β1水平均呈正相关((印)r(正)=0.717,(印)P(正)<0.01)。结论检测血清Periostin与TGF-β1水平有助于对RSV所致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后转归的判断;TGF-β1仅参与了RSV所致毛细支气管炎的急性过程,而血清Periostin高表达水平在RSV所致毛细支气管炎中持续时间可能更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激素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IL-2、IL-4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方法 选择初发PNS的患儿46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CD19+、CD(16+56)+];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IL-4的水平及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含量,其中36例激素敏感者于缓解期复查以上指标.选择2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结果 ①PNS活动期患儿CD3+、CD4+、CD4+/CD8+、CD(16+56)+细胞均低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0.01),CD19+细胞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0.01);CD8+细胞与缓解期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患儿仅CD4+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其余淋巴细胞亚群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②活动期IL-2水平均较缓解期组和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IL-4水平则均显著升高(P<0.01);缓解期IL-4水平虽显著低于活动期,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③活动期IgG与缓解期和对照组比较均有降低(P<0.01),IgM、IgA无变化.结论 PNS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且淋巴细胞哑群间比例失调,细胞亚群的检测可作为肾病活动指标之一;PNS患儿活动期IL-2表达降低,IL-4升高,存在Th1/Th2平衡失调;PNS患儿活动期血清IgG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大麻素受体1(CNR1)和大麻素受体2(CNR2)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和肠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UC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连续收集35例UC(UC组)、20例已排除炎症性肠病的普通肠炎患者(疾病对照组)和15例肠黏膜病理正常者(正常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其血清中CNR1、CNR2、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IL)-10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肠道黏膜中CNR1和CNR2的表达情况。结果 UC患者血清中CNR1、CNR2含量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P<0.05)。UC活动期血清中CNR1、CNR2、IL-10表达量要低于缓解期,而CRP高于缓解期(P<0.01)。UC肠道黏膜CNR1、CNR2表达率明显高于普通肠炎黏膜以及正常肠黏膜(P<0.05),而后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NR在UC中表达显著上调,表明CNR对UC的发生发展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