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目的了解深圳16~24岁不同性别进城务工青年的性与生育健康知信行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结构式匿名问卷对深圳市2013例16~24岁进城务工青年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男性与女性进城务工青年的性与生育健康知识水平均较低,尤其流产相关知识,男性得分中位数仅25.0分;认为只要双方愿意就可以发生婚前性行为男女性比例分别为13.1%和16.0%;面对恋人性要求,坚持不发生性行为男女性的比例分别为20.6%和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2%的调查对象自我报告发生过性行为,男性为41.5%,女性为4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外来务工青年发生婚前性行为的共同影响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和对避孕的态度;女性青年发生婚前性行为还与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对恋人性要求的处理方式有关。结论为外来务工青年提供性与生育健康教育及服务时应考虑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广东省深圳市15~24岁未婚校外青少年性行为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深圳市南山和宝安2个区抽取工厂、发廊、歌厅、网吧、宾馆5类场所中15 ~24岁未婚校外青少年296人,调查其生殖健康知识及行为等情况.结果 296名未婚校外青少年性行为报告率为47.30%,男、女性分别为60.26%、33.79%;有恋爱史和自慰史的分别为76.01%和40.20%,68.93%表示只要双方同意就可以发生性行为;不同性别未婚青少年性行为报告率、恋爱史、自慰史和婚前性行为态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未婚青少年初次性行为平均年龄为(18.49±1.93)岁,初次性行为年龄≤18岁的比例占55.00%,女性初次性行为对象为恋爱对象的占97.96%,高于男性的79.1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性行为报告率主要受月收入和婚前性行为态度的影响,女性则主要受年龄和文化程度的影响.结论 深圳未婚校外青少年性行为发生率较高,初次性行为低龄化,进行生殖健康教育应考虑性别差异等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青少年性传播疾病、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与对性知识的需求,探讨预防性传播疾病与艾滋病的干预措施。方法:按性别及青春期年龄进行整群抽样,10~21岁青少年4 067人,男性1 931人,女性2 136人。相关资料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女性对性传播疾病与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男、女性性传播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83,P<0.05);女性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比男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47,P<0.05)。青春晚期的男、女性对性知识的需求分别为59.9%、62.2%。35.96%的女性和63.39%的男性对婚前性行为持宽容态度。结论:青春期生殖健康教育的首要策略是满足青少年的性知识需求;预防性传播疾病、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还需进一步深入校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同伴因素对青少年婚前性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市辖区内15~24岁未婚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青少年婚前性行为发生率为12.7%,其中男性16.8%,女性8.7%。青少年性行为同伴影响因素COX回归模型显示,同伴性信息评分(HR=1.112,P0.01),"多数同伴是否有婚前性行为(HR=2.583,P0.01)",同伴危险行为评分(HR=1.122,P0.01),"是否需要发生性行为来迎合朋友(HR=1.804,P0.01)",危险行为同伴压力评分(HR=1.255,P0.01)以及"每周与同伴在一起闲逛时间(HR=1.303,P0.01)"等变量对青少年婚前性行为有影响。结论同伴因素对青少年婚前性行为发生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充分发挥同伴教育在对性行为做出健康决定的影响力,使青少年建立正确的性行为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影响高校女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因素,为大学女性生殖健康干预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客观数据.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调查法,随即抽取西安5所高校的838名18~24岁的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结果 收回786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结果为①5.3%的女大学生承认有计划外妊娠行为,17.1%承认有性经历但无妊娠行为,77.6%无性经历;②在性知识掌握的正确率方面,有性经历组(未妊娠)高于无性经历组(χ2=9.317~17.126,P=0.000~0.003);③在对婚前性行为的容许度方面,有性经历组(未妊娠)高于无性经历组(χ2=22.497,P=0.000);④在婚前性行为对身心影响和未来家庭影响的性态度方面,有性经历组(未妊娠)低于无性经历组(χ2=7.162~16.876,P=0.000~0.022);⑤Logistic回归分析,年级、避孕知识、婚前性行为对未来家庭的负面影响、性行为的容许度是影响性行为发生的因素.结论 性态度是影响女大学生性行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上海市外来务工青年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现况,为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上海市某区2家工厂24岁以下的外来务工青年,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社会经济学特征、性与生殖健康相关知识、对于安全性行为的态度和行为。实际调查外来务工青年(≤24岁)713人。【结果】男性428名,女性285名;年龄范围为17至24周岁;农村户口占88.9%;79.7%为未婚。性与生殖健康掌握程度较低,对女性的排卵时间回答正确率较低;对于性病艾滋病传播途径等存在误区;不能正确认识安全套与避孕药具的作用与区别,仅有46.5%的男性和31.5%的女性对于避孕药的作用回答正确。性态度较开放,赞同婚前性行为和婚前同居者较多,男性比女性更持宽容态度,男性认为只要双方自愿就可以发生婚前性行为的比例为59.1%,高于女性(P0.01)。婚前性行为发生率较高(男性64.0%,女性56.1%),性安全意识不强,有37.0%的男性和28.9%的女性第一次性行为时没有采取任何避孕措施;每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比率只有20%左右,有12.4%的女性有非意愿妊娠并进行人工流产的经历。【结论】外来务工人员的性与生殖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需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小型服务场所务工青少年性行为状况,为制定相关政策及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09年6-7月对中国7省市的15 ~24岁小型服务场所务工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 共有1 210名小型服务场所务工青少年接受调查,其中511名(42.2%)青少年发生过性行为;第一次性行为的对象以恋爱对象为主,有412人,占80.6%,仅143人(28.0%)使用了安全套,东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13,P=0.009);在近3个月内共308人(60.3%)发生了性行为,其中158人(51.3%)使用了安全套;共82人(16.0%)发生过交易性性行为.结论 小型服务场所务工青少年存在着高危性行为,需通过专业人员进行同伴教育并为其提供适宜的生殖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成都市大学生性行为态度及知识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行为及生殖避孕知识等情况,为开展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成都市内8所高校全日制在校大学生进行系统抽样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在校大学生平均年龄20.9岁,有过性行为28.2%,男生约为女生的两倍(χ2=131.791,P<0.001);男生的性态度较女生开放(χ2=64.441,P<0.001),而生殖避孕知识知晓率却低于女生(χ2=25.475,P<0.001);大学生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频率为22.5%(χ2=15.957,P=0.001),男生低于女生;女生有过人工流产比例9%。结论: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发生率高,性知识知晓率低,安全意识淡薄,男女生间差异较大,需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大学生性行为的干预以及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家庭因素对青少年婚前性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市辖区内15~24岁未婚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青少年婚前性行为发生率为12.7%,其中男性16.8%,女性8.7%。青少年性行为家庭影响因素Cox回归模型显示,性别(HR=1.706)、文化程度(大专/职校HR=0.683;大学及以上HR=0.476)、家庭经济状况(HR=1.155)、家庭性信息评分(HR=0.893)、子女对父母支持评分(HR=0.934)、父母是否要求按时回家(HR=0.839)以及遇到困难是否向父母求助(HR=0.640)等变量对青少年婚前性行为有影响。结论家庭因素对青少年婚前性行为发生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父母应及时有针对性地为子女提供相关的性知识和性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合肥地区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状况,分析影响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相关因素,为在大学生中开展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匿名的方式,在合肥市4所大学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生殖健康知识、性态度及性行为等。结果 共调查508名在校大学生,其中男生260人,女生248人。调查对象的婚前性行为报告率为8.9%(45/508),男生(14.6%)高于女生(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864,P<0.001);在有性行为的学生中,超过90%不了解性传播疾病。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危险因素包括男性、对性行为持接纳的态度、同伴中存在婚前性行为和学校周围宾馆不需要出示身份证入住等。结论 婚前性行为正在威胁在校大学生的生殖健康,应引起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未婚流动女性生殖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未婚流动女性的生殖保健和性病预防知识。方法采用问卷对215名未婚流动女性的生殖保健、性病预防知识以及生殖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婚前性行为发生率为48.84%,与年龄有关(χ^2=13.040,p=0.001);妇科常见病症状知晓率为59.07%,与年龄、文化程度有关(H=39.656,p=0.000;H=7.512,p=0.006);妇科不适症状发生率为33.49%,与症状知晓得分有关(χ^2=15.602,p=0.000);性病知晓率为92.58%,与年龄有关(H=15.935,p=0.000),性病预防知识的知晓得分与文化程度有关(H=7.457,p=0.006)。结论未婚流动女性的生殖健康状况存在较多问题,性病的预防知识相对薄弱,针对该群体文化程度低的特点,建议开展综合性教育以提高流动女性的生殖保健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惠州市流动人群的性及生育健康态度,评价该人群的生育健康需求。方法以匿名问卷调查方式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0.8%(944/1 333)的男性,67.5%(900/1 333)的女性在工作单位从未接受过生育健康教育,26.0%~28.0%的人偶尔接受过生育健康教育,3.0%(40/1 333)男性与4.0%(53/1 333)女性经常接受生育健康教育。女性性观念较男性相对保守和谨慎一些,女性较男性在性行为中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提出积极可行的干预建议,可提高流动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促进该人群的生育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了解深圳坪山新区未婚女工的生殖健康状况,为探讨未婚流动人口女性生殖道健康保健方向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在坪山新区抽取8家工厂的727名符合纳入标准的女工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其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工作情况、性相关行为、生殖道感染状况等.采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深圳坪山新区未婚女工的自我报告生殖道感染患病率为37.4%;其中"白带异常(24.6%)"外阴瘙痒(20.6%)"两症状最为常见,有过1种或2种症状者分别占所有报告生殖道感染症状的52.6%、32.7%.月收入较高者患病率(40.9%)比月收入低者(32.0%)高,χ2=5.743,P=0.017;有性行为者患病率(57.7%)比无性行为者(30.0%)高,χ2=46.651,P<0.001;报告有多性伴者患病率(87.2%)比单一性伴者(48.3%)高,χ2=22.124,P<0.001;有人流史者患病率(70.0%)比无人流史者(53.5%)高,χ2=4.155,P=0.042.生殖卫生服务供需方面,79.4%的女工希望获得生殖健康相关服务,12.9%报告曾获得过服务.结论 深圳坪山新区未婚外来女工生殖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需重视未婚流动人口群体的生殖健康需求,扩大服务人群范围,加大服务力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城市务工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知信行水平及其生殖健康实际状况。方法:采用自编结构式匿名问卷对北京、广州、济南市4477名务工青少年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并对其10%(446人)进行体格和生殖道医学检查。结果:男女对象总知识得分较低,平均分别为42.8分、40.0分;性行为发生率分别为43.9%,28.8%;男性务工青少年性态度相对女性开放,务工青少年生殖健康的自我感知情况与实际状况差距悬殊。体检结果显示,女性检出问题主要为宫颈糜烂12.0%,阴道炎11.6%,早孕4.5%等;男性主要为包茎26.0%,生殖道感染11.0%等,发育畸形占3.8%。结论:务工青少年的生殖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且自我感知情况差,相关教育及服务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北京市在校大学生避孕知识、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根据知情同意原则选择12 450名未婚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共回收12 129份有效问卷,其中女生的避孕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赞成未婚同居及性解放的比率男生分别为81.9%和60.2%,女生分别为74.8%和54.3%;74.3%的男生和24.9%的女生有性自慰史,18.4%的男生和10.5%女生承认发生过婚前性行为;在有性行为的学生中,29.4%的男生曾导致性伴意外妊娠,23.1%的女生发生过意外妊娠;在对以上知识的态度和行为中男女生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意外妊娠P=0.004,其余P=0.000).在首次性行为中使用避孕措施的男生和女生均为51.3%;没有使用避孕药具的主要原因是性行为没有计划而未备避孕药具,认为使用麻烦、影响情趣及认为偶尔性行为不会导致怀孕.结论 大学生未婚性行为发生率呈日益上升趋势,未婚性行为中避孕药具使用率低,意外妊娠发生率高,亟需在大学生中加强避孕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北京市在校大学生避孕知识、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根据知情同意原则选择12 450名未婚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共回收12 129份有效问卷,其中女生的避孕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赞成未婚同居及性解放的比率男生分别为81.9%和60.2%,女生分别为74.8%和54.3%;74.3%的男生和24.9%的女生有性自慰史,18.4%的男生和10.5%女生承认发生过婚前性行为;在有性行为的学生中,29.4%的男生曾导致性伴意外妊娠,23.1%的女生发生过意外妊娠;在对以上知识的态度和行为中男女生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意外妊娠P=0.004,其余P=0.000).在首次性行为中使用避孕措施的男生和女生均为51.3%;没有使用避孕药具的主要原因是性行为没有计划而未备避孕药具,认为使用麻烦、影响情趣及认为偶尔性行为不会导致怀孕.结论 大学生未婚性行为发生率呈日益上升趋势,未婚性行为中避孕药具使用率低,意外妊娠发生率高,亟需在大学生中加强避孕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北京市在校大学生避孕知识、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根据知情同意原则选择12 450名未婚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共回收12 129份有效问卷,其中女生的避孕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赞成未婚同居及性解放的比率男生分别为81.9%和60.2%,女生分别为74.8%和54.3%;74.3%的男生和24.9%的女生有性自慰史,18.4%的男生和10.5%女生承认发生过婚前性行为;在有性行为的学生中,29.4%的男生曾导致性伴意外妊娠,23.1%的女生发生过意外妊娠;在对以上知识的态度和行为中男女生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意外妊娠P=0.004,其余P=0.000).在首次性行为中使用避孕措施的男生和女生均为51.3%;没有使用避孕药具的主要原因是性行为没有计划而未备避孕药具,认为使用麻烦、影响情趣及认为偶尔性行为不会导致怀孕.结论 大学生未婚性行为发生率呈日益上升趋势,未婚性行为中避孕药具使用率低,意外妊娠发生率高,亟需在大学生中加强避孕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北京市在校大学生避孕知识、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根据知情同意原则选择12 450名未婚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共回收12 129份有效问卷,其中女生的避孕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赞成未婚同居及性解放的比率男生分别为81.9%和60.2%,女生分别为74.8%和54.3%;74.3%的男生和24.9%的女生有性自慰史,18.4%的男生和10.5%女生承认发生过婚前性行为;在有性行为的学生中,29.4%的男生曾导致性伴意外妊娠,23.1%的女生发生过意外妊娠;在对以上知识的态度和行为中男女生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意外妊娠P=0.004,其余P=0.000).在首次性行为中使用避孕措施的男生和女生均为51.3%;没有使用避孕药具的主要原因是性行为没有计划而未备避孕药具,认为使用麻烦、影响情趣及认为偶尔性行为不会导致怀孕.结论 大学生未婚性行为发生率呈日益上升趋势,未婚性行为中避孕药具使用率低,意外妊娠发生率高,亟需在大学生中加强避孕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北京市在校大学生避孕知识、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根据知情同意原则选择12 450名未婚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共回收12 129份有效问卷,其中女生的避孕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赞成未婚同居及性解放的比率男生分别为81.9%和60.2%,女生分别为74.8%和54.3%;74.3%的男生和24.9%的女生有性自慰史,18.4%的男生和10.5%女生承认发生过婚前性行为;在有性行为的学生中,29.4%的男生曾导致性伴意外妊娠,23.1%的女生发生过意外妊娠;在对以上知识的态度和行为中男女生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意外妊娠P=0.004,其余P=0.000).在首次性行为中使用避孕措施的男生和女生均为51.3%;没有使用避孕药具的主要原因是性行为没有计划而未备避孕药具,认为使用麻烦、影响情趣及认为偶尔性行为不会导致怀孕.结论 大学生未婚性行为发生率呈日益上升趋势,未婚性行为中避孕药具使用率低,意外妊娠发生率高,亟需在大学生中加强避孕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