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速度滑冰教学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我效能感对预测和改善人类行为有独特作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可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刻苦地练习,并坚信自己有能力掌握好技术动作。对提高教学质量大有益处。影响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主要有:行为信息,代理性信息,语言劝说。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途径主要有:外部强化和自我强化。  相似文献   

2.
提高学生体育学习效能感的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体育效能感对学生体育学习的影响,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综合研究法,对学生体育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效果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肯定了体育学习效能感对体育学习产生的重要影响,同时就提高学生体育学习效能感提出了:提高赏识教育能力;提高营造和谐课堂环境的能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准确归因的能力;提高学生完善学习策略的能力等5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自我效能理论,在高校足球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自我效能感培养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的高低明显影响学生足球技能的掌握和体能的提高,实验组成绩优于对照组,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分析了自我效能感的认知、动机、情感三个功能对学生体能和掌握足球技能所产生的影响;指出足球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应注意的四个问题;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能有效提高足球教学效果和学生足球水平,建议在足球教学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自我效能感主体作用机制在体操教学中的运用探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通过分析在体操教学中自我效能感对学生心理过程调节控制因素的主体作用机制,认识了解学生内在心理变化规律,从而更清楚认识到自我效能感对影响学生参与体操教学、其表现及努力程度和形成正确的体操意识、提高自我认知能力的重要性,同时为更有效提高发展学生自我效能感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自我管理一直是高校运动员有效平衡学习、训练和生活的能力,也是实现自我价值和成就目标的必要途径。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自我管理、运动成就目标以及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自我管理中的时间管理、学习管理、认知管理、情绪管理、压力管理、健康管理、绩效管理及激励管理八个维度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并与自我效能感及运动成就的三个维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运动成就中的任务目标、自我关联目标及他人关联目标三个维度之间两两呈显著正相关,并且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自我效能感在自我管理与运动成就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即高水平运动员的自我管理不仅能直接影响其运动成就,而且可以通过其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其运动成就。建议:高校要因材施教,从高水平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出发,改善高校的管理环境,在促进高水平运动员自我管理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促进获得优异竞赛成绩。  相似文献   

6.
提高学生体育学习自我效能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瑜  徐玖平 《体育学刊》2001,8(5):42-43
运用班杜拉的效能理论,结合学校体育教学特点,针对学生自我效能感提高问题,从学生体育学习的成败体验与心理状态等方面影响学生体育学习自我效能提高的原因,提出一些培养学生体育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健美操教学中对女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学生体育自我效能感直接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和态度,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评价,作者通过长期健美操教学实践,就培养提高女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提出了合理有效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通过不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能够有效提高羽毛球的教学成果和运动成绩。文章运用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实验法,将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五种因素作为干预手段对体育专业羽毛球教学进行研究。对照结果表明,实验班优于对照班,且有显著差异。建议在羽毛球教学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体育活动自我效能感主体作用机制分析及其培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分析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自我效能感的主体作用机制。指出:自我效能感通过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的选择过程、思维过程及情绪反应,影响着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态度、自我认知评价及行为表现,直接决定着学生活动时的内部动机。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评价。并针对如何培养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提出合理有效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身体锻炼对大学生身体自尊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大学二年级学生的身体锻炼、身体自尊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等现状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身体锻炼对大学生身体自尊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结果表明:男大学生与女大学生的身体自尊差异不显著,男生高于女生;锻炼强度对"运动能力"、"身体状况"和"身体素质"维度上的作用比较显著;锻炼时间对"身体自我价值感"和"身体吸引力"维度上的作用比较显著;锻炼强度和锻炼时间的交互作用对身体自尊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不最著;身体锻炼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自我效能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效能是一种影响行为的主体性因素。运用文献资料法,简介自我效能理论,分析自我效能对学生体育学习的作用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自我效能感的方法和途径: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注重教学过程的渐进性;使学生获得成功练习的体验;充分发挥榜样的表率作用;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相似文献   

12.
应用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分析普通高校学生体育能力培养过程中自我效能感的主体作用机制,并针对如何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有效途径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李曼 《体育世界》2011,(5):104-105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于自己能否完成某一任务进行的判断与推测,它在网球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利于学生积极应对方式习惯的养成,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与奋发精神,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本文主要分析了在网球教学过程中自我效能感的价值体现,并提出了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主要方法,为网球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在体院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将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五种因素作为干预手段对体育专业健美操普修教学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成绩优于对照班,且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可见,在健美操教学中不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可以有效地提高健美操教学效果和运动成绩.建议在健美操教学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张俊良 《精武》2011,(5):32-32,34
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正确培养需要通过足球新教法的运用来实现,本文对影响足球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进行了全面诠释与总结,并指出了足球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期望能够为正确培养学生在足球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安雅然  谷颖  王搏 《辽宁体育科技》2012,34(4):88-89,96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对比法和数理统计法,运用自我效能感的原理,在高校乒乓球选项课教学中进行培养和激发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成绩优于对照班,且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在乒乓球教学中运用合作教学方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可以有效地提高乒乓球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足球教学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提升足球教学的效果,对于激发学生足球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足球锻炼的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自我效能感作为学生在足球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内驱力,良好的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对于提升足球教学效果,起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研究以足球教学中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自我效能感对足球教学促进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武术套路训练中运动员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及培养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效能感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的重要概念,在竞技武术套路中,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对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以自我效能感创始人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为依据,探讨了影响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及如何培养和提高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找出在竞技武术套路训练中可以遵循和有效的培养途径,对提高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训练质量和对未来比赛充满信心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自我效能感在网球运动中的作用及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自我效能理论在网球运动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发现自我效能感对网球比赛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具有相近网球技能的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的出色程度不同,甚至相差悬殊;突出强调了自我效能感在调节网球比赛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从自我效能感在网球比赛中的重要作用出发,分析影响网球运动员自我效能的因素及其提高方法。  相似文献   

20.
体育锻炼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参与体育锻炼能力的信念。它对人们的体育锻炼行为具有很强的预测性。本文通过对上海市5个区县的中老年人的自我效能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20.0统计分析,得出结论:上海市中老年人的体育锻炼积极性较高,有较好的锻炼习惯;他们的体育锻炼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水平;上海市中老年人的体育锻炼自我效能感与平均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时间和次数存在显著相关;性别与运动自信存在显著负相关;民族、学历与抗阻自信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