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根据目前临床护理教育学中护生护理技术操作机会减少的实际情况,从患者的服务意识、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风险防范意识、护生自身原因等方面进行了剖析,培养护生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整体护理的实践能力,提高护生护理技术操作机会.临床护理学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基础护理操作技能的培养是临床护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到能否为医院输送合格护理人才的重要环节.临床护理教学中护生护理技术操作机会减少,使护生毕业后实际护理操作水平较低,甚至影响到就业,为了彻底提高护生临床护理教学中护理技术操作的机会,提高操作水平,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尝试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鄢红儿 《当代医学》2013,(31):164-164
目的探讨护生临床操作机会减少原因,以便寻找相应对策,提高教学水平。方法回顾2008—2012年84名护生实习过程,采用观察法、交谈法、讨论法、问卷法等,总结护生临床实践机会减少的原因。结果影响护生参与操作的原因有患者或家属原因占43.1%,护生本人占31.4%;老师原因占20.3%;其它占5.2%。结论患者或家属原因是护生护理操作机会减少的主要原因,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护生技术,是增加护生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机会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存在护生护理技术操作机会逐渐减少的现象。现从患者的服务要求、护理指导教师的风险防范意识以及护生自身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以增加护生护理技术操作机会,指导护生更好地完成临床实习任务。  相似文献   

4.
护理操作尤其是侵入性护理操作是护理实习生由学校过渡到临床的难关,目前临床上呈现出护生在实习过程中侵入性护理操作机会少、水平低等情况。本文整理分析该现象的现况和研究进展,为提高护生操作能力、增加操作机会,改善学校及临床教学方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护理技术操作是护理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准确、标准、熟练的护理技术有助于保证护理安全,而实际临床教学过程中,由于医疗体制的改革,患者、护生自身原因等多种因素,使护生进行护理技术操作的机会减少,直接影响了护生的实习效果。现就导致护生动手机会减少的原因做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带教中,巧妙使用非语言示教,使护生有更多的静脉穿刺机会。方法:将2007年7月-2010年8月首轮到急诊科实习护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护生行静脉穿刺时带教老师使用传统的语言交流示教,实验组带教老师对护生行静脉穿刺时做到放手不放眼,巧妙使用非语言和语言相结合的沟通方法示教。结果:两组护生获得静脉穿刺机会和穿刺成功率进行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临床护理带教中,师生间巧妙使用非语言交流是护生获得较多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机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实习带教中影响护生临床护理技能操作失败的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本人近三年在临床护生带教工作中,通过观察护生在不同区域进行临床护理技能操作情况,总结分析影响护生临床护理操作失败的原因,根据其影响护生临床操作的不同因素给予采取相对应的预防措施。结果从临床带教中不难发现,影响护生护理操作失败的主要因素包括:护生自身能力、带教老师、患者因素、环境因素等,针对各自不同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措施后,护生的临床护理技能操作动手能力得到改善,操作成功率得到提高。结论针对临床实习中影响护生操作的各项因素,提高护生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能力,提出有效可行性的应对措施才能使护生的操作技术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患者愿意接受实习护生静脉穿刺操作的原因,以提高实习护生带教的针对性。方法:自制调查表对225名接受实习护生首次静脉穿刺的患者及87名接受实习护生二次静脉穿刺的患者进行调查,并分析调查结果。结果:患者愿意接受实习护生静脉穿刺的前三位的原因是护患沟通好、护士的基础护理好、带教老师的认可。当首次穿刺失败后患者愿意接受实习护生二次静脉穿刺的前三位的原因主要有,护士真诚的道歉及沟通、带教老师的沟通、愿意给护生第二次机会。结论:提高实习护生的沟通能力、重视基础护理操作及增加带教老师对护生的认可度是提高患者对实习护生静脉穿刺接受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病人对护生实施临床操作的接纳程度,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300名临床护生进行调查.结果:25.33%的护生表示进行临床操作时经常遇到病人不接纳的情况,48.00%护生最易被拒绝的实习阶段为实习初期.被拒绝后,约有54.32%的护生会通过与病人的沟通来再次争取机会.结论:加强护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管理,老师做好带教工作,重视与病人的沟通交流,是改善病人不接纳护生临床操作状况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见习护生模拟医院情境教学对交往和沟通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沟通的基本要求是对各种信息及其含义的正确表达和被理解.美国高等护理教育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 Nursing,AACN)在修订护理专业高等教育标准时,将沟通能力定为护理专业教育中的核心能力之一[1].由于护生在校学习时通常都是在实验室学习操作,操作对象是模型,接触的是实验物品,因而缺少与患者和家属的直接沟通机会,导致护生沟通能力差成为护理教育中出现的一个普遍问题[2].美国各医学院的教学实践表明沟通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强的实践性[3],即沟通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实践平台方可实现.本研究将探讨见习护生根据医院情境撰写情景案例剧本、为低年级护生表演情景剧和指导低年级护生课后操作练习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对见习护生的交往和沟通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3例尘肺结核并发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患者的观察与护理,结果发现合理的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病情,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陈映霞  郭素珍 《河北医学》2010,16(10):1261-1263
目的:调查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情况、引起针刺伤的主要环节、原因、有无戴手套及回套针帽的习惯、对针刺伤的处理方法,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对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实习的100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并分析问卷。结果:被调查实习护生中90名被针刺伤过,占90%,大多数发生在白天的班次,认为被针刺伤最大的危害是感染HIV、HBV、HCV占84.4%;35.6%的护生认为被污染针头刺伤后感染机率很大,60%的护生认为机率很小,但是存在可能性。80%护生被针扎后都懂得挤出少量血液用流动水清洁伤口后用消毒液消毒后包扎。结论:临床实习护生防护意识淡漠,针刺伤发生率高,分析被刺伤环节及主要原因,加强防护意识,采取减少针刺伤的措施及进行系统的针刺伤防护培训教育,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运用历史方法和文献研究法对太极拳运动与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关系进行考察。在对护理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太极拳运动维护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价值和实证基础,并提出了利用太极拳运动促进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HIV/AIDS病人护理过程中 ,降低护士自身感染HIV的机会。方法 :实施一系列安全操作规程。结果 :减少了发生职业暴露的机会。结论 :严格HIV/AIDS病人护理操作规程 ,可以避免护理人员自身感染HIV。  相似文献   

15.
肖宁  刘鑫  陈丽  刘异  高劲松 《医学与社会》2011,24(4):102-104
本文就笔者在巴基斯坦旁遮普医学院留学五年并在国内从事对巴基斯坦留学生的临床医学教学三年的经历,简要论述如何将这两种体制结合并完善,并初探一条适合留学生在我国学习成就最大化的管理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在放射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09年-2012年探讨性的将情景模拟教学方式应用于放射科护生的临床实习之中,首先模拟设计一般检查流程、典型病例检查流程,再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教师演示和学生演练,并提出思考问题,测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结果实习护生对我科的教学满意度达到99%,考试成绩合格率达到100%,患者满意度达到95%,临床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达到97%,对影像知识回答的正确率达到98%。结论情景模拟教学可以提高放射科护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专科理论、专科技能的掌握程度,是一种较好的放射科护生培训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职护生实习期间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某校护理专业的实习生350人,对其进行4个不同时点的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实习后4个月(T4)调查对象SCL-90总分比实习前2周(T0)、实习后1个月(T1)和实习后7个月(T7)高(P<0.05);不同时点高职护生SCL-90各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职护生在实习不同时点心理健康水平不同,心理问题在实习前期尤为明显;对不同实习时期护生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加以重视,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和支持。  相似文献   

18.
护生实习前心理健康状态与知识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研实习前护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知识和能力缺乏的相关性,分析影响实习前护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知识和能力等相关因素。方法通过焦虑状态-特质问卷量表(STAI)和BECK抑郁自评问卷量表(BID)检测实习前护生的焦虑和抑郁状况,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检测实习前护生知识和能力缺乏状况,对100名即将参加临床实习的护理本科生进行测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实习前护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知识能力缺乏的相关性。结果实习前护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关分析表明,实习前护生的焦虑和抑郁状态主要与自测量表一级指标中的职业知识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学生担心的法律知识不足与病人发生医疗纠纷,学校教学与临床实际发生差距的问题,角色转变的适应能力慢等是影响护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结论实习前护生焦虑、抑郁状态与知识和能力缺乏呈正相关,应加强实习前护生该方面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19.
J E Verby 《JAMA》1976,236(21):2413-2414
The audiovisual interview with a patient in the office of the student physician or physician is an essential undergraduate, graduate, and postgraduate educational management tool. Immediate feedback and insight are obtained as to how the patient and educator perceive the performance and service of the student or professional. Therapeutic failures may be recognized, and misconceptions and misreading of verbal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s can be corrected immediately. There is access to integrating psychosocial and biologic variables, with a better chance to extract more valid information for creative problem-solving and less of a chance for therapeutic failures. The student recognizes and appreciates the therapy and healing in the dialogue.  相似文献   

20.
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实习护士综合培训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索现代大型综合医院实习护士综合培训模式。方法:对近年来在该院实习的610名护理本科、专科生进行综合教育培训,并通过问卷调查进行评价。结果:100%的实习护士认为综合培训对提高护理职业能力有帮助,教学查房成绩有所提高。结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实习护士综合培训模式能优化护理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实习护士护理从业能力及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