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对低氧环境下SD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CCSMC)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CCSMC,免疫组化法鉴定细胞;设常氧对照组(21%O_2)、低氧组(1%O_2)、低氧+红景天苷8μg/ml组、低氧+红景天苷16μg/ml组、低氧+红景天苷32μg/ml组和低氧+红景天苷64μg/ml组,分别培养48 h;Western印迹测定Cx43相对表达量。结果:体外培养CCSMC生长良好,抗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抗desmin抗体免疫组化染色阳性,CCSMC占比90%以上。MTT法结果显示,红景天苷浓度≤64μg/ml时,对CCSMC无明显毒性;而128μg/ml和256μg/ml红景天苷对CCSMC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未加红景天苷干预时,与常氧对照组相比,低氧组Cx43总蛋白和磷酸化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和P0.05),磷酸化比例未见明显变化(P0.05);与低氧不加药组相比,不同浓度红景天苷干预后Cx43表达量仍显著升高,但Cx43蛋白磷酸化比例显著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低氧促进大鼠CCSMC Cx43表达升高,红景天苷浓度≤64μg/ml无法逆转上述缺氧改变,但降低了Cx43磷酸化比例。推测红景天苷能通过降低Cx43磷酸化比例抑制缺氧引起的缝隙连接通道形成,保护平滑肌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对低氧SD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CCSMC)α-肌动蛋白、骨桥蛋白(OPN)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CCSMC,免疫组化法鉴定细胞;设正常对照组(21%O2浓度)、低氧组(1%O2浓度)、低氧+红景天苷1 mg/L组、低氧+红景天苷3 mg/L组、低氧+红景天苷5 mg/L组、低氧+前列腺素E1(PGE1)0.4μg/L组,分别培养48 h;RT-PCR法分别测定各组α-肌动蛋白、OPN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体外培养的CCSMC生长良好,抗平滑肌α-肌动蛋白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阳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低氧组细胞的α-肌动蛋白表达量下降、OPN表达量升高(P<0.01);与低氧组比较,红景天苷5 mg/L组α-肌动蛋白表达量升高、OPN表达量降低(P<0.01),与PGE1作用相当(P﹥0.05)。结论:低氧可引起SD大鼠CCSMC收缩型标志物α-肌动蛋白表达降低,合成型标志物OPN表达升高,推测低氧可能引起CCSMC由收缩型向合成型转化。红景天苷能抑制低氧引起的CCSMCα-肌动蛋白表达降低、OPN表达升高,浓度为5 mg/L时与PGE1作用几乎相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氧对SD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免疫组化鉴定细胞;常规氧浓度(21%O2浓度)分别培养12、24、48、72h作为对照,低氧(1%O2浓度)干预12、24、48、72h,RT-PCR分别测定各组TGF-β1、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体外培养的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生长良好,抗平滑肌α-肌动蛋白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阳性;RT-PCR结果提示TGF-β1、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的相对表达量在48h内与低氧时间成正相关,时间进一步延长不能增加其相对表达量。结论:在低氧环境下,SD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的TGF-β1、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的相对表达量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48h达到最大值。低氧可导致SD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对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CCSMC)增殖和周期的影响。方法使用改良组织块贴壁法原代培养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不同浓度PDGF-BB处理组,分别采用MTS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PDGF-BB对CCSMC增殖和周期的影响。结果 MTS法提示PDGF-BB促进CCSMC增殖,且在一定时间范围和浓度范围内分别呈时间依赖和浓度依赖;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PDGF-BB作用后G_0/G_1期细胞由(90.79±3.46)%减少至(77.57±5.72)%;而S期的细胞由(7.85±2.68)%升高至(16.47±4.42)%;G_2/M期由(2.46±1.25)%升高至(5.96±2.18)%,两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GF-BB可促进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观察D-甲硫氨酸(D-Met)合并应用细胞周期特异性化疗药物对胃癌细胞株代谢周期的影响。方法:将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分别置于含L-Met、D-Met或以同型半胱氨酸替代Met(Met-Hcy+)的不同培养基中,或在上述诸培养基中分别加入5-氟脲嘧啶(5-FU)。培养48h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细胞的比例。结果:G0/G1期和G2/M期细胞的比例均示D-Met和Met-Hcy+组低于L-Met组,而S期细胞比例则示D-Met组最高,凋亡细胞比例也以D-Met组诸组为最高;与未加入化疗药物诸组相比,联合应用5-FU后,各组的G0/G1期细胞比例增高,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降低,凋亡细胞比例有所增高。结论:D-Met可干扰人胃癌细胞株的代谢周期,趋向阻滞肿瘤细胞于S期,有助于周期特异性化疗药物5-FU对此期肿瘤细胞的杀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咖啡酸苯乙酯 (CAPE)对体外培养的大肠癌细胞SW 4 80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CAPE处理体外培养的大肠癌SW 4 80细胞后 ,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结果 CAPE处理SW 4 80细胞后 ,SW 4 80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明显升高 ,抑制作用表现为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分析表明CAPE作用 2 4h后 ,细胞G0 /G1期比例上升 ,S期比例下降。同时发现CAPE作用后 ,细胞出现胞浆混浊 ,胞体缩小、变圆、皱缩 ,核固缩粹裂等凋亡形态学特征。结论 CAPE对大肠癌SW 4 80细胞株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 ,其作用机制与阻滞细胞周期G1期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鱼藤素对胃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CCK8检测不同浓度(0、1、10和25μmol/L)鱼藤素作用于胃癌细胞MKN-45 24、48、72和96 h后对其增殖的影响;AnnexinⅤ-FITC/PI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利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鱼藤素作用后细胞形态的变化;DAPI及Hoechst染色观察细胞核变化。结果:1μmol/L鱼藤素作用于MKN-45细胞24 h后抑制率为(28.82±0.002)%。随着鱼藤素浓度(10、25μmol/L)增加,作用时间(48、72、96 h)延长,其抑制作用增加,表明其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不同浓度(1、10和25μmol/L)鱼藤素作用于细胞48 h后,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和总凋亡率显示鱼藤素显著促进细胞凋亡。细胞周期检测发现,与对照组比较,1μmol/L鱼藤素作用于细胞48 h后,S期细胞比例升高,G_0/G_1期及G_2/M期细胞比例下降;10μmol/L鱼藤素作用于细胞48 h后,G_2/M期细胞比例升高,G_0/G_1期细胞比例下降(P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骨肉瘤细胞株MG63的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 取人骨肉瘤MG63细胞,用终质量浓度为0.5、5.0、50.0、100.0 μmol/L罗格列酮分别处理细胞,对照组不给予药物,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药物作用24、48、72 h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终质量浓度0、0.5、5.0、50.0 μmol/L罗格列酮处理24、48 h细胞周期分布;TUNEL法检测终质量浓度0.5μmol/L罗格列酮处理48 h的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AJ).结果 细胞生长抑制率:(1)罗格列酮各浓度作用24、48、72 h,2个时间点抑制率两两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随时间增长而增加的趋势,其中0.5μmol/L对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30.10±0.01、46.70±0.01和48.80±0.02;(2)在各时间点,各浓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0.5~50.0 μmol/L浓度组区间,相同时间点的抑制率有随浓度升高而降低的趋势.细胞周期:(1)不同浓度的各细胞周期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24、48h时间点均表现为用药组G0/G1期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0.5mol/L组细胞比例最高,但随用药浓度增加,G0/G1期比例有下降趋势;用药组S期细胞比例均低于对照组,随用药浓度增加,S期比例有增高趋势;即用药可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的作用;(2)不同时间点间细胞周期分布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6,P>0.05).细胞凋亡:0.5 μmol/L组凋亡率(14.33±3.35)%明显高于对照组(2.82±0.63)%(P<0.01),光镜下可见药物组细胞核固缩及散在的凋亡小体.结论 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能明显抑制人骨肉瘤MG63细胞的增殖,诱导该细胞G1期阻滞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过氧化氢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研究过氧化氢 (H2 O2 )对兔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 兔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s)原代培养 ,微量细胞培养四甲基偶氮唑蓝法 (MTT)检测不同浓度H2 O2 在不同时段对其增殖影响 ,确定进一步研究的H2 O2 浓度 ,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此浓度H2 O2 对VSMCs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 MTT法检测 ,H2 O2 浓度≥ 10 0 μmol/L(10 0~ 14 0 0 μmol/L)时 ,与VSMCs作用仅 1h ,即出现吸光度值显著降低 (P <0 .0 1) ;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检测 ,H2 O2 浓度≥ 10 0 μmol/L时 ,与VSMCs作用 2 4h后 ,其G1期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 (94.65 %和 79.97% ) (P <0 .0 1) ,以H2 O2浓度在 10 0 μmol/L时尤为明显 ;流式细胞仪AnnexinV PI双标细胞凋亡检测 ,10 0 μmol/LH2 O2 有促进VSMCs凋亡作用 ,并在作用 48h左右达到高峰 ,占 2 6.76% ,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H2 O2 浓度≥ 10 0 μmol/L时 ,可显著抑制VSMCs增殖 ;当H2 O2 浓度为 10 0 μmol/L时 ,有促进VSMCs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对H_2O_2所致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CCSMC)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下调的干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CCSMC,并利用免疫细胞荧光技术进行细胞鉴定。MTT法检测H_2O_2对CCSMC存活率的影响,以确定最佳干预浓度。利用最佳浓度H_2O_2于体外对CCSMC进行干预,并设立干预时间梯度;利用H_2O_2处理CCSMC的同时,加入低(16μg/ml)、高浓度(64μg/ml)红景天苷进行干预,最终提取获得各组别蛋白,并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Cx43表达。结果:原代培养的CCSMC生长状态正常,细胞鉴定结果显示阳性率达90%以上。MTT试验确定用于体外实验的H_2O_2最佳浓度为200μmol/L。利用200μmol/LH_2O_2处理CCSMC 0、1、2、4 h,与空白组相比,1、2、4 h组CCSMC中Cx43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1 h和2 h组相比,4 h组CCSMC中Cx43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1)。利用200μmol/LH_2O_2处理CCSMC的同时,分别加入低剂量和高剂量红景天苷进行干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H_2O_2处理组CCSMC中Cx43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高剂量红景天苷处理后可抑制该现象(P0.01),且高剂量红景天苷组CCSMC中Cx43蛋白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322 2)。结论:红景天苷在体外具有调节H_2O_2所致大鼠CCSMC中Cx43蛋白表达下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氧环境对椎间盘自发性吸收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SPF级成年日本大耳兔9只,雌雄不限,平均体质量2 kg。将兔处死后取脊柱髓核组织,经消化、分离、培养后获得传代髓核细胞,将生长良好的髓核细胞制成细胞悬液。根据不同时效的低氧环境将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常氧浓度下培养6 h)、低氧6 h组(2%O2浓度下培养6 h)、低氧12 h组(2%O2浓度下培养12 h)、低氧24 h组(2%O2浓度下培养24 h)和低氧48 h组(2%O2浓度下培养48 h)。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缺氧诱导因子(HIF)-1α、3型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3)及水通道蛋白3(AQP3)mRNA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髓核细胞凋亡情况。采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氧各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低氧12、24和48 h组比较,低氧6 h组细胞凋亡率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低氧各组细胞HIF-1α和ASIC3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上升,AQP3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低氧12、24和48 h组比较,低氧6 h组HIF-1α和ASIC3 mRNA表达水平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短时间低氧环境可以促进髓核细胞凋亡,从而加速椎间盘突出组织自发性吸收进程,其机制可能与HIF-1α和ASIC3的表达增加及AQP3的表达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2.
Corpus cavernosum smooth muscle cells (CCSMCs) are important functional cells for penile erection. We evaluated the effect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 (TGFβ1) and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 on the viability and apoptosis of CCSMCs in vitro. CCSMCs from healthy male Sprague Dawley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a negative control group, a TGFβ1 group, a HGF group and a HGF+ TGFβ1 group. Differences in cell viability and apoptosis among groups were observed by 3‐[4,5‐dimethylthiazol‐2‐yl]‐2,5 diphenyl tetrazolium bromide (MTT) assay and flow cytometry. Western blot was used to detect the change of apoptosis‐related proteins. The level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was detected by colorimetry. In the TGFβ1 group, the MTT values were obviously decreased at 12 h, 24 h, 48 h―0.320, 0.383 and 0.432 respectively. However,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group, the apoptosis index was markedly increased, reaching 26.86% at the 48‐h time point. After TGFβ1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cleaved caspase‐3 and p‐Smad2 were increased in the cells, but the levels of Bcl‐xL, Bcl‐2 and p‐Akt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However, HGF co‐treatment partially reversed these changes and could decrease the intracellular ROS level while increasing the Akt phosphorylation level.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GFβ1 might induce apoptosis of CCSMCs in vitro and that HGF could interfere with the above process through downregulation of apoptosis signalling and oxidative stress reaction.  相似文献   

13.
表阿霉素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表阿霉素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在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表阿霉素,应用光镜、电镜、DNA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生化学特征.细胞凋亡百分率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在表阿霉素作用下,凋亡的肝癌细胞出现膜小泡、凋亡小体等特征性改变;DNA电泳呈现典型的“梯状”条带;流式细胞术测定,出现典型的凋亡峰,其凋亡百分率随着药物浓度的提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升高;同时,G_(1/0)期和S期细胞含量下降,而G_2/M期细胞含量上升.非凋亡细胞则无此表现.结论 表阿霉素可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凋亡,并可使肝癌细胞生长受阻于G_2/M期,这可能是其杀伤肿瘤的一种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体外条件下前列腺素E1抗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凋亡的最佳浓度。方法提取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P3-P5代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缺血清缺氧条件下进行培养,将前列腺素E1分别以0μg/L(对照组)、1μg/L、10μg/L、20μg/L、30μg/L、40μg/L、50μg/L、100μg/L的浓度作用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设置48 h,72 h二个时间点,用流式细胞检测的方法测定每个时间点及每个浓度组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率,最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各个时间点中,质量浓度为1μg/L、10μg/L、20μg/L、30μg/L、40μg/L、50μg/L、100μg/L的前列腺素E1均可减少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凋亡,其中20μg/L浓度组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率最低;前列腺素E1在作用48 h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率最低。结论体外缺血清缺氧条件下,前列腺素E1抗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的最佳浓度是20μg/L,且其抗凋亡作用在48 h时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15.
Zhu QY  Hu R  Liu L  Yuan L  Huang WZ  Ma L  Gu XJ 《中华男科学杂志》2011,17(9):790-793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凋亡作用。方法:体外培养PC-3细胞,给予不同浓度(50、100、150、200、250μmol/L)的槲皮素处理,MTT法检测槲皮素对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槲皮素能抑制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体外生长,且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性,浓度由低到高,其24 h的抑制率(%)分别为3.01±1.32、4.84±1.73、20.35±1.30、16.78±1.89、27.25±4.01,48 h的抑制率(%)分别为10.18±1.16、6.22±0.04、24.29±4.19、22.4±4.26、41.42±5.43,当药物浓度>150μmol/L时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流式细胞术显示PC-3细胞凋亡率随槲皮素浓度升高和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P<0.05),其中浓度150μmol/L和200μmol/L组,24 h的凋亡率(%)分别19.10±0.28、26.55±0.78,48 h的凋亡率(%)分别为27.65±1.06、38.30±5.96;电镜观察到细胞的典型凋亡形态学变化。结论:在适当的条件下,槲皮素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可诱导PC-3细胞凋亡,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当归挥发油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胶原合成。结果:1mg/L、4mg/L和16mg/L当归挥发油组与对照组相比G0/G1期细胞、G2/M期减少,显著增加了S期细胞(P<0.05)。凋亡率随当归挥发油浓度增大逐渐增大(P<0.05)。当归挥发油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细胞合成胶原(P<0.05或0.01)。结论:当归挥发油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0(R)–人参皂甙Rg3(SPG-Rg3)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株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及SPG-Rg3多个浓度组。利用MTT法观察人参皂甙Rg3对MCF-7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并计算出IC-50,进一步确定其有效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人参皂甙Rg3作用后MCF-7细胞周期的变化;利用AnnexinV-EGFP/PI双染法,检测人参皂甙Rg3诱导MCF-7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MCF-7细胞凋亡与Fas、FasL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 SPG-Rg3作用48h的IC-50为244.54μg/mL。流式细胞仪检测Rg3使MCF-7的S期细胞比率明显增加(P〈0.01),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免疫细胞化学显示Rg3能使MCF-7细胞胞浆内细胞色素C增加(P〈0.01)。结论 SPG-Rg3能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诱导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有关。  相似文献   

18.
他克莫司及阿霉素对肝癌细胞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目的:探讨他克莫司(FK506)及阿霉素(ADM)对肝癌细胞的影响。方法:培养HepG-2肝癌细胞株,将其分成对照组、FK506组、ADM及FK506加ADM组,分别处理24~48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结果:肝癌细胞增殖能力在FK506作用48h后明显受到抑制;FK506对肝癌细胞有促进凋亡作用,在5~100μg/L浓度范围内,凋亡率随浓度增加而增加,超过100μg/L时,凋亡率减低。FK506及ADM均使G2期显著延长;FK506联合ADM对G2/M期的阻滞有协同作用。FK506与ADM有协同促凋亡作用。结论:FK506对肝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能使G2期阻滞,促凋亡。FK506与ADM体外联合应用对肝癌细胞有协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