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利用不同方法抑制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细菌移位的效果。方法:将6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ANP(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组、参附注射液组以及清胰利胆颗粒组,每组15只。利用牛磺胆酸钠制作SD大鼠的ANP模型,参附注射液组给予参附注射液进行治疗,清胰利胆颗粒组使用清胰利胆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与ANP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治疗结束后取大鼠的肠系膜淋巴结、腹水与下腔静脉血培养,对比四组大鼠各个部位的病原菌落计数。结果:对照组的各部位病原菌落计数要明显低于ANP组、参附注射液组与清胰利胆颗粒组(P〈0.01);参附注射液组与清胰利胆颗粒组的各部位病原菌落计数要明显低于ANP组(P〈0.01);参附注射液组与清胰利胆颗粒组的各部位病原菌落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与清胰利胆颗粒可以有效地抑制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细菌移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清胰汤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大鼠肠屏障功能障碍(IBD)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AHNP组、AHNP+清胰汤治疗(QYT)组和假手术(SO)组.AHNP组与QYT组大鼠建立AHNP模型,SO组大鼠仅开腹翻动胰腺.QYT组造模后进行清胰汤胃灌注,另两组生理盐水灌胃,24h后检测门静脉血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ET)浓度,小肠组织病理学评分,小肠黏膜电镜观察.结果 QYT组血DAO及ET浓度、小肠病理组织学评分均低于AHNP组,电镜结果好于AHNP组.结论 清胰汤可显著降低实验性AHNP大鼠门静脉血中二胺氧化酶和内毒素浓度,减少肠黏膜损伤,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AHNP大鼠肠屏障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清胰利胆颗粒联合埃索美拉唑对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介质和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清胰利胆颗粒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两组疗程均7 d。比较两组腹痛和腹胀缓解时间;治疗前与治疗7 d炎性介质[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肠黏膜屏障功能[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和D-乳酸]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腹痛和腹胀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IL-6、hs-CRP、TNF-α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DAO、内毒素、D-乳酸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清胰利胆颗粒联合埃索美拉唑可减轻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4.
采用逆行胰胆管注射4.5%牛磺胆酸钠方法制备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并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模型,并随机分为ANP组、大承气汤组(C组)和清胰活血汤组(Q组),每组10只,分别予20 ml/kg的生理盐水、大承气汤和清胰活血汤于建模前4h,建模后3 h和9 h灌胃.建模后24h处死大鼠.研究发现C组和Q组的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赤芍加清胰汤联合早期空肠营养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胰胆管内逆行注射5%牛黄胆酸钠复制重症胰腺炎大鼠模型。32只重症胰腺炎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A组)、清胰汤加赤芍治疗组(B组)、早期空肠营养组(C组)、清胰汤加赤芍联合早期空肠营养组(D组),每组8只。B组在手术清醒后及术后8h中药汤剂灌胃;C组术后12h予肠内营养;D组在B组治疗基础上,于术后12h加用肠内营养,A组在D组给药相同时间点分别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及经营养管注入空肠。术后24h处死动物。处死前1h将一段长约20 cm小肠两端夹闭,向其内注入FITC-dextran溶液1ml以观察肠黏膜通透性;无菌采取肠系膜淋巴结及门静脉血检测其中的细菌量;取门静脉血测定血浆D-乳酸及内毒素水平。结果 (1)肠黏膜通透性:4组血浆D-乳酸及FITC-dextran水平比较,A组>B组、C组>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细菌移位情况:细菌培养及内毒素水平检测结果显示,A组>B组>C组>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赤芍、清胰汤、空肠营养三者联合治疗,能明显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肠黏膜通透性,起到保护肠屏障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变化。方法: 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40)和ANP组(n=40)。胆胰管内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溶液制作ANP模型。观察大鼠胰腺和回肠的病理变化,动态测定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内毒素水平及肠系膜淋巴结和门静脉血细菌移位率。结果: 模型制作后2h血清IFABP明显升高,6h达到峰值(P<0.01),24h后降低。早期内毒素水平有明显升高,48h达到峰值(P<0.01)。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在ANP24h后明显升高,48h达到6/8只(P=0.013),门静脉血细菌移位48h达到3/8只(P=0.216)。结论: ANP早期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引发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IFABP可能是ANP早期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穿地龙在关节炎中抗炎作用的效果。方法: 采用角叉菜致小鼠足水肿的急性非感染炎症模型,设立模型组、普威对照组,用不同剂量穿地龙水煎剂于造模前3d给小鼠灌胃,1次/d,千分尺测量造模前及造模后2、4、6、8、24h足跖垫厚度及检测24h血清唾液酸水平。结果: 穿地龙可明显减轻模型8、24h小鼠足肿胀(P<0.05),对小鼠血清唾液酸水平没有影响。结论: 提示穿地龙在这种急性炎症模型中有抗急性炎症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清胰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机制。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清胰汤治疗组(A组)、生理盐水治疗组(B组)和对照组(C组),以牛胆汁酸钠制作胰腺炎模型,观察血浆淀粉酶、内毒素、白介素-6、肠道细菌移位,胰腺病理变化和大鼠生存率。结果:清胰汤治疗组大鼠生存率略高于B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浆淀粉酶、内毒素值较低(P〈0.05),肠道细菌移位率虽低于B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胰腺病理损害较轻。结论:消胰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复制符合临床急性膝关节炎病理生理特征的实验性大鼠急性膝关节炎动物模型。 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醋酸组、佐剂组,分别于第1、3、7天经右膝关节腔内注射生理盐水、醋酸及弗氏完全佐剂0.5ml/d,并于造模前、造模后7、14天分别采用ELISA法测定膝关节腔积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透明质酸(HA)含量;测量右膝关节及以下部位的体积,并计算各组动物膝关节肿胀百分率。于14天处死动物取膝关节滑膜组织做病理学镜检。 结果 造模后对照组关节无肿胀现象,醋酸组大鼠右膝关节及其周围肿胀,舔足跛行,模型成功率为80%;佐剂组僵硬肿胀等症状更加明显,模型成功率达100%,肿胀百分率明显高于醋酸组,造模第7、14天关节积液检查显示IL-1β明显升高,HA含量降低,与造模前及对照组、醋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 弗氏完全佐剂可成功建立大鼠急性膝关节炎动物模型且优于醋酸法,更符合临床急性膝关节炎病理生理特征。  相似文献   

10.
清胰汤与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51例急性胰腺炎病人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清胰汤和生长抑素治疗.结果:使用清胰汤组与生长抑素组疗效相近.结论: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可使用个体化的以清胰汤为主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谷氨酰胺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龚时文  张明 《广东医学》2000,21(4):289-290
目的 观察谷氨酰胺(GLN)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肠道细菌称位的影响。方法 将实验大鼠12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ANP组及GLN组,每组各40只,ANP模型采用结扎胰胆管诱发,GLN组制作ANP后灌入GLN,观察3组肠粘膜组织学和DNA含量,肠系膜淋巴结,胰腺组织细菌培养及吖啶橙标记菌实验。结果 ANP后72h,肠粘膜出现明显损伤,DNA含量下降,肠系膜淋巴结,胰腺组织细菌培养计数明显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硫酸软骨素胰管注射减轻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胰腺组织氧化应激损伤及对胰腺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n=36)随机分3组,A组为ANP模型组(5%牛磺胆酸钠逆行胰管注射);B组为ANP诱导1 h后硫酸软骨素处理组;C组为假手术组.3组动物分别于6 h处死.检测血清淀粉酶(SAM)、胰腺组织中丙二醛(MDA)、三磷酸腺苷(ATP)、还原型谷胱苷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并观察胰腺组织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A、B两组均有SAM水平的升高,病理组织学上有相应的ANP变化.A组胰腺组织中ATP、GSH、SOD明显下降(P<0.01)、B组则下降幅度较小,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MDA明显升高(P<0.01),B组升高幅度小,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NP时胰腺组织中内源性抗氧化物质显著下降,脂质过氧化增加,能量耗竭.胰、胆管注射硫酸软骨素可作为氧自由基清除剂明显减轻ANP大鼠胰腺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70减轻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机制.方法 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组(A)、假手术组(B)、温生理盐水腹腔灌洗预处理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组(C)和温生理盐水腹腔灌洗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K)抑制剂(SB202190)预处理后ANP组(D),ANP模型由5%牛黄胆酸钠大鼠胰胆管逆行注射诱发而成.C组使用温生理盐水持续腹腔灌洗30 min,10 h后造ANP模型;D组在使用温生理盐水腹腔冲洗后,立刻行SB202190(10 mg/kg)腹腔注射,10 h后制造ANP模型.ANP术后6 h处死大鼠,检查各组大鼠血清细胞因子IL-6、TNF-α和IL-8;血清淀粉酶;取胰腺组织行病理检查,并使用PCR方法检测胰腺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p38-MAPK的表达.结果 SB202190预处理组大鼠血清淀粉酶[(1779.77±84.90)U/L]和温生理盐水腹腔灌洗预处理组[(2845.70&#177;204.78)U/L]明显低于ANP组[(4064.93±188.97)U/L,P<0.05],但高于假手术组[(1221.47±54.58)U/L,P<0.05];SB202190预处理组低于温生理盐水腹腔灌洗预处理组(t=3.329,P<0.05).SB202190预处理组和温生理盐水腹腔灌洗预处理组大鼠血清TNF-α、IL-6、IL-8明显低于ANP组(P<0.05),但高于假手术组(P<0.05);SB202190预处理组低于温生理盐水腹腔灌洗预处理组(P<0.05).SB202190预处理组和温生理盐水腹腔灌洗预处理组胰腺组织p38MAPK mRNA含量明显低于ANP组(P<0.05),温生理盐水腹腔灌洗预处理组高于假手术组(P<0.05);SB202190预处理组低于温生理盐水腹腔灌洗预处理组(P<0.05).结论 HSP70可以通过调控p38MAPK从而下调细胞因子的表达,进而改善大鼠ANP病理生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2(glucagon like peptide-2,GLP-2)对脓毒症大鼠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Sprague Dawley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A组:对照组,B组:内毒素组,C组:治疗组。分别以生理盐水、EcolliO55:B5、GLP-2腹腔注射,留取末端回肠组织检测肠黏膜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occludin蛋白表达,肠系膜淋巴结、肝、肺组织匀浆后细菌培养计算细菌移位率,同时观察肠黏膜超微结构变化。结果①电镜下A组肠黏膜微绒毛及紧密连接未见异常,B组紧密连接增宽,微绒毛变细、稀疏,部分断裂、脱落。C组改变较B组明显减轻。②免疫组化平均光密度值及western blot净光密度值结果可见:occludin表达B组明显低于A组,C组明显高于B组。③肠系膜淋巴结、肝、肺器官细菌移位率水平B组明显高于A组,C组明显低于B组。结论 GLP-2可以降低肠道屏障功能损伤的程度,减少细菌移位率,对脓毒症的肠道损伤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与血清IL-6的关系及肝脏对其所起的作用。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无门腔静脉分流腹水注射实验组,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组,分流对照组及分流后腹水注射实验组,每组动物均为8只,手术后4h从心脏采血,测定血清中IL-6含量,另制作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大鼠6只,4h后抽取腹水、门静脉及腔静脉血,测定内毒素含量,结果: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腹水中内毒素含量明显高于门静脉及腔静脉,无门腔静脉分流腹水注射实验组,门腔静脉分流腹水注射实验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 ,分流对照组和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而前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腹水中有高浓度的内毒素,可引起促炎递质IL-6升高,且不受肝脏作用的影响,早期防止或减少胰性腹水的吸收对减轻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全身损害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奥曲肽作用于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胰腺组织的病理改变及对血液、腹腔液、尿液淀粉酶的影响。方法:实验研究分A、B、C三组,每组8只,共24只,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ANP模型组:C组:奥曲肽治疗组。通过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各组胰腺组织的病理改变,同时测定各组血液、腹腔液及尿液中淀粉酶含量。结果:实验性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时胰腺组织充血、水肿、坏死明显,线粒体明显肿胀,嵴消失,间质中可见酶原颗粒,使用奥曲肽治疗时上述变化明显减轻,间质中未见到酶原颗粒积聚。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时血液、尿液淀粉酶水平有下降趋势,但尚无显著差异;腹腔液淀粉酶则有显著下降。结论:奥曲肽作用于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时可减轻胰腺组织充血、水肿及坏死的程度,同时可减少胰腺组织腺泡细胞淀粉酶向腹腔内分泌。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PUC18质粒载体菌(JM109)示踪法,观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时肠屏障损伤与肠道细菌移位情况,探讨ANP继发感染的机理。方法杂种犬15只于定植PUC18质粒菌JM109后,分ANP组(n=8)和对照组(n=7)。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尿中甘露醇和乳果糖的含量:测定血中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和内毒素(LPS)浓度:每日血培养;第7天活杀后,各组脏器标本作细菌培养,肠粘膜菌群分析,所有耐氨苄青霉素菌作质粒DNA分析。结果ANP犬肠粘膜上皮绒毛破损,肠通透性显著增加,血浆DAO活性下降,肠道微生态出现明显紊乱,血和脏器出现细菌移位,血中LPS浓度升高1-3倍,ANP犬胰腺中PUC18质粒菌移位率为87.5%。结论本研究提示,ANP后肠屏障功能严重受损,发生肠道细菌移位,肠源性感染是AN-P继发感染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大黄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腺泡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大黄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腺泡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胰腺炎组和大黄素组,5%牛磺胆酸钠1 ml/kg制作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大黄素组为模型制作完成时及3 h后腹腔内注射大黄素2.5mg/kg,观察12 h后各组大鼠血清淀粉酶、IL-6和腺泡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大黄素组血清淀粉酶、IL-6值低于胰腺炎组(P<0.01),细胞凋亡指数增加(P<0.01),病理损害减轻。结论: 大黄素促进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腺泡细胞凋亡,减少淀粉酶和IL-6释放,减轻胰腺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